心理咨询师在危机干预中的作用_心理咨询师论文

心理咨询师在危机干预中的作用_心理咨询师论文

心理咨询师在危机干预中的作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心理咨询师论文,危机论文,作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分类号 B849:R395

1 引言

危机(crisis)是指人类个体或群体无法利用现有资源和惯常应对机制加以处理的事件和遭遇。危机往往是突发的,出乎人们的预期。如果不能得到很快控制和及时缓解,危机就会导致人们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上出现功能失调以及社会的混乱。因此,危机控制(crisis management)、危机干预(crisis intervention)便成为人类处理危机,给处于危机之中的个人或群体提供有效帮助和支持的一种必然的应对策略。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危机干预是一种通过调动处于危机之中的个体自身潜能,来重新建立或恢复危机爆发前的心理平衡状态的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技术[1]。目前危机干预已经日益成为临床心理服务的一个重要分支[2,3]。

早期的危机干预工作主要是由一些志愿者参与进行。这些志愿者或者是以往危机的受害者,或者是当前危机的受害者及其它受到危机影响的人。而早期出现的危机干预组织中较著名的有“消灭艾滋病委员会”等。但人们很快发现,危机干预中存在着非常复杂的问题,是志愿者的美好意愿所不能解决的。因此,危机干预越来越需要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工作人员参与。心理咨询师在危机干预的专业人员中是一个最为活跃的群体。后来的事实证明,由于受过专门训练的心理咨询师的参与,危机干预的组织才逐渐从盲目走向成熟。那么心理咨询师为什么能在危机干预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其专业性是如何体现、又是如何得到保证的呢?

2 心理咨询师的基本素质要求

韦特默于1896年在美国创立第一个心理诊所,并首次提出临床心理学这个概念。在以后的15年中,美国各地相继出现了5家类似的诊所。1924年,美国心理学会(APA)提议开业的临床心理学家应具备心理学博士学位和4年的临床实践经验,1931年成立的负责制定临床心理学家培训标准的APA委员会,1973年APA教育和培训委员会出版了《资格鉴定原则和标准》一书,并于1978年和1980年对之进行修改,最终出版了《鉴定手册》。“资格鉴定意味着(咨询师的)教育、培训和职业实习的质量”。APA的鉴定标准中包括了职业心理咨询师培训的基本原则和综合评价系统[4]。比如咨询师的伦理道德标准、心理咨询人员职业素质要求、心理咨询特殊技巧等。

我国正式的心理咨询工作起源于综合医院的心理门诊,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群对心理咨询的需求日益急切和广泛。在随后的20多年,心理咨询业便逐步深入到教育、医疗、企业、军队、监管以及其它各个社会领域,但也出现了心理咨询师从业者职业素质鱼龙混杂的现象,因此,社会迫切需要制定一部适应我国国情的心理咨询师执业标准。

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于2001年初委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着手起草制定我国大陆地区第一部《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在2001年8月3日获得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批准、颁布。《标准》将我国心理咨询师职业设定为三级,即初级(心理咨询员)、中级和高级(心理咨询师),并对参加培训和资格鉴定的申请者的专业经验和最低学历作出了相关的规定[5]。比如申请者必须获得心理学、教育学、医学等相关专业的大专以上学历,必须经过相应级别咨询师的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课程的培训,必须参加由全国专家委员会编制考试题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实施的全国统一职业资格考试。《标准》颁布以来,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在几个省开展了资格鉴定的试点工作,总体来讲,《标准》起到了很好的规范和提升我国心理咨询事业的作用。《标准》的补充教材已经完成,全国专家委员会正在考虑对《标准》作进一步的修订工作。此次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爆发的非典型肺炎危机,以及心理学界为应对此次危机所作出的各项努力,都将成为《标准》修订工作的重要依据。

总括起来,由于心理咨询师必须具有下述几项基本素质,因此在危机干预中,他们就会较之一般志愿者能够更有效地帮助危机受害者,使他们尽快摆脱危机所造成的心理伤害,并获得和掌握相应的危机应对资源和应对策略,从而在一场危机之后更加成熟起来。

2.1 道德素质

各国对职业心理咨询师都规定出相应的道德规范,如美国咨询与发展协会(AACD)的会员伦理守则(1981),日本临床心理会的伦理纲领(1990),中国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中的职业道德要求(2001)等。心理咨询师的道德要求非常重要,因为心理咨询对象大多是受害者,处于心理弱势。倘若咨询者不遵守道德规范,受害者不仅不会得到适当的帮助和解脱,而且还可能受到更大的利益损伤。

心理咨询师的道德规范要求咨询师做到:(1)保护受害者的利益。在大多数情况下,咨询师都应在理智和情感上采取“求助者利益优先”的原则;(2)为求助者保密。除非事先得到求助者的书面许可,咨询师不能泄露求助者的资料;(3)满足求助者知情选择权。咨询师开始时就应该讨论咨询目标和程序,咨询师的资格和实践经验,提供其它自助小组等资源。

2.2 自我反省能力

没有一个人完美无暇、不曾受到过心理创伤,心理咨询师也是如此。咨询师必须要了解自己的创伤,以及这些创伤对自己潜在的影响。比如由于过分的自我保护,而不愿意与求助者分享;由于情绪的波动,而将咨询当作宣泄自己情绪的场所;由于自己的“脆弱”,而将咨询成为自我肯定的过程;由于求助者对自己的“阻抗”,而忽视求助者的情感表达,采取疏远和冷漠行为,或者变得傲慢、强加于人,等等[6]。

总之,面对心理弱势而敏感的求助者,心理咨询师必须能够把握住自己。自我反省能力要经过较长时间的专业训练,包括反复被有经验的咨询者进行心理督导。非心理咨询专业的咨询者,如政工干部、危机志愿者等,是很难达到此一能力“境界”的。

2.3 诚实品质

Egan(1990)认为,咨询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保持诚实的态度。“言行不一”是职业咨询师之大忌。他们不仅要在咨询中诚实,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做到诚实,保持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的和谐一致,努力做到所感与所言、所行与所为的和谐一致;要能够真诚地袒露自我内心想法,允许他人了解自己,言语与非言语表达不刻板拘束,不被理论或技能的原则和条条框框所束缚[7]。

具有上述3种基本素质的心理咨询师,在危机当前才能为危机受害者提供任何其他人不能给予的专业性帮助。当然,从事危机干预的心理咨询师还需要具备职业技能,以应对危机中出现的各种复杂情况。

3 危机干预心理咨询师的专业素质

从事危机干预工作对于心理咨询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比起传统的心理咨询服务来说,危机干预对心理咨询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从事危机干预的心理咨询师除应具备一般的基本素质以外,还应在下述几个专业素质方面做好准备[8]。

(1)危机干预心理咨询师应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他们在复杂的生活经历中学习、成长,并能将这些经验应用于各种实际工作之中。因而他们在危机面前能够表现得成熟、乐观、坚韧和坚强。这十分有助于他们配置自己的心理资源,以便更好地帮助危机受害者。

(2)危机干预心理咨询师应具有镇静的心态。面对那些失去了理智控制的受害者,保持冷静、镇定,努力使情况处于自己的控制之下,从而为帮助受害者恢复心理平衡创造一个理性的、稳定的氛围,在危机干预中至关重要。

(3)危机干预心理咨询师必须能够在危机面前,敢于面对挑战,在危机干预工作中充分发挥创造性和灵活性,而不拘泥于各种条条框框和自己过去的经验。

(4)危机干预工作者要充沛精力,要真诚、热情地帮助受害者,并坚持始终;同时还要能够照顾自己的身体和心理需求,不断地进行自我调整,以保证旺盛的精力和完好的状态。

(5)危机干预中时间是一个关键因素,人们能够做出反应的时间相当有限,不允许进行细嚼慢咽式的思考,因此危机干预者必须能够对危机中不断涌现、不断变化的问题作出迅速的反应和处理。

(6)换位思考能力也是危机干预心理咨询师应具备的专业技能之一。危机受害者可能来自不同的文化、社会经济背景,他们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和态度[8]。因此,危机干预工作不仅必须考虑地理的差异(国籍、民族、语言、种族、宗教),而且必须考虑人口学的差异(如社会经济、教育、政治、家庭)及其附属变量(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咨询师要能够从受害者的角度理解其所处的现实环境;并帮助受害者尽快与自身的社会支持网络(如家庭、单位、甚至大使馆等)建立联系。如果危机干预者不能很好地理解受害者的世界观,将可能会做出错误的解释、判断和结论,从而对受害者造成更严重的伤害[9,10]。

4 危机干预心理咨询的技能要求

在从事危机干预工作中,心理咨询师需要娴熟的技术,以完成各项任务。危机干预的技能主要包括关注、倾听、评估和干预等几个环节。本节将只涉及前3个技能,而危机干预技术将在下节中进行探讨。

4.1 关注

对危机受害者进行咨询干预首先要表现出对他们十分关注。可从3个层次表达咨询师的关注:微观层次、躯体语言层次和人际情感层次。具体说来,通过诸如目光接触、上身前倾、正面相对等基本的微观的技能,可以表达出咨询师与求助者同在,对其表示接纳与理解的心态;在躯体语言层次,要求咨询师善于察觉自己的非言语交流方式,尽量以恰切的躯体语言表现出自然自如、轻松自在的会谈方式,让求助者充分放松,畅所欲言;最终要在情感层次做到真诚关注求助者,让求助者明确无误地感觉到,心理咨询师的确是心甘情愿、设身处地、同甘共苦地帮助他[7]。

4.2 倾听

倾听在危机干预中必不可少。倾听并非仅仅用耳朵听,更需要用心去听,去设身处地地感受。倾听技能应包括观察受害者的非言语行为,如姿势、表情、举动、语调等;理解受害者言语所传达的信息;注意叙述的前后连接;并与其生活的社会环境相关联;等。

Cormier和Cormier认为,咨询师可以通过澄清、释义、情感反映和归纳总结4项倾听技术,加深对受害者的了解与认识[11]。澄清是受害者发出模棱两可的信息后,咨询师就有关信息向受害者提问,以鼓励受害者更详细地叙述,检查内容的准确性。释义是将受害者信息中与情境、事件、人物和想法有关的内容进行重新编排,实际上是对受害者信息内容的再解释,以帮助受害者注意到自己表达信息的内容,甚至可以促使问题的实质显现出来。情感反映是对受害者的感受或受害者表达信息中的情感内容重新组织、编排,以鼓励受害者更多地倾诉其内心感受,帮助受害者支配、认识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归纳总结是释义和情感反映两个过程的进一步延伸,将信息的不同内容或多个不同信息加以连接,并重新编排,以帮助受害者连接多个元素、确定共同的主题、回顾整个过程。

4.3 评估

从危机爆发到危机缓解或解决的整个过程中,对受害者的心理危机状况进行评估是危机干预工作的重中之重,主要可以从心理伤害严重程度,情绪状态和自杀性评估等几个方面来考虑[8]。

心理咨询师首先需要评估受害者心理伤害的严重程度,并且要在十分紧急和有限的资料条件下迅速加以完成。伤害严重程度的评估一般通过受害者的认知、情感和行为3个功能入手。比如,了解受害者对危机的认识、解释,把握其某些不合理或模糊的想法;了解受害者是否表现出过度的情绪化和失控,或严重的退缩和孤立,情绪反应与危机环境是否协调一致,是否出现情感否认或情感回避的现象等;同时要更多地注意受害者的所作所为,了解其所采取的行动步骤、行为或其他任何精神活动,把握其某些被动依赖性以及消极应对等特点。

评估的第二个重点是检查受害者目前的情绪状态。要了解受害者情绪危机是一次性的、还是复发性的,以及其情绪承受或应付能力。对于一次性的急性或境遇性危机,通过直接的干预,受害者能较快恢复到危机前平衡状态,通常能够应用正常的应对机制和利用有效资源,并独立地处理问题。对于那些复发性慢性危机的受害者,则往往需要较长时间的干预,重新确立应对策略,并建立新的应对策略,以摆脱目前的危机。评估情绪状态还要了解被害者情绪承受和应付能力,如果具有严重无助感和绝望感,则说明受害者心理承受能力处于较低水平,需要引起特别的重视,并采取相应策略和加大干预力度。

受害者应付资源及自杀危险性的评估也是危机干预中的重要评估内容。因为每一个受害者都有自杀的可能性,所以对于从事危机干预的心理咨询师来说,要经常性地了解这种可能性。绝大多数受害者在准备结束自己生命的时候,往往都会表现出确定的自杀线索,并迫切的寻求帮助,但是一般的亲友常常忽略这些线索。

5 危机干预模式和方法

5.1 危机干预模式

Belkin提出,目前心理咨询危机干预的理论模式有3种,即平衡模式,认知模式,心理社会转变模式[8]。平衡模式认为危机状态下的受害者,通常都处于一种心理情绪失衡状态,他们原有的应对机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能满足他们当前的需要。因此危机干预的工作重点应该放在稳定受害者的情绪,使他们重新获得危机前的平衡状态。这种模式在处理危机的早期干预时特别适合。

认知模式认为,危机导致心理伤害的主要原因在于,受害者对危机事件和围绕事件的境遇进行了错误思维,而不在于事件本身或与事件有关的事实。该模式要求咨询师帮助受害者认识到存在于自己认知中的非理性和自我否定成分,重新获得思维中的理性和自我肯定的成份,从而使受害者能够实现对生活危机的控制。认知模式较适合于那些心理危机状态基本稳定下来、逐渐接近危机前心理平衡状态的受害者。

心理社会转变模式认为分析受害者的危机状态,应该从内、外两个方面着手,除了考虑受害者个人的心理资源和应对能力外,还要了解受害者的同伴、家庭、职业、宗教和社区的影响。危机干预的目的在于将个体内部适当的应付方式,与社会支持和环境资源充分地结合起来,从而使受害者能够有更多的问题解决方式的选择机会。

5.2 危机干预方法

5.2.1 危机干预六步法

危机干预可遵循下述6个步骤进行。(1)明确问题。从受害者角度确定心理危机问题,这一步特别需要使用倾听技术。(2)保证受害者安全。把受害者对自己和他人的生理和心理伤害降低到最小的可能性。(3)强调与受害者进行沟通与交流,积极、无条件地接纳受害者。(4)提出并验证应对危机的变通方式。大多数受害者会认为已经无路可走,咨询师要帮助受害者了解更多问题解决的方式和途径,充分利用环境资源,采用各种积极应对方式,使用建设性的思维方式,最终确定能现实处理其境遇的适当选择。(5)制定计划。在制定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到受害者的自控能力和自主性,与受害者共同制定行动计划以克服其情绪失衡状态。(6)获得承诺。回顾有关计划和行动方案,并从受害者那里得到诚实、直接的承诺,以便受害者能够坚持实施为其制定的危机干预方案[8]。

5.2.2 关键事件应激报告法(CISD)

关键事件应激报告法首先由Mitchell提出,最初是为维护应激事件救护工作者身心健康的干预措施,后被多次修改完善并推广使用,现已经开始用来干预遭受各种创伤的个人,分为正式援助和非正式援助两种类型[12]。

非正式援助型由受过训练的专业人员在现场进行急性应激干预,整个过程大概需要1小时。而正式援助型的干预则分为7个阶段进行,通常在伤害事件发生的24小时内进行,一般需要2~3小时。具体步骤包括:(1)介绍小组成员和干预过程,与受害者建立相互信任;(2)要求所有受害者从自己的观察角度出发,提供危机事件中发生的一些具体事实;(3)鼓励受害者揭示出自己有关事件的最初和最痛苦的想法,让情绪表露出来;(4)挖掘受害者在危机事件中最痛苦的一部分经历,鼓励他们承认并表达各自情感;(5)要求小组成员回顾各自在事件中的情感、行为、认知和躯体体验,以便对事件产生更深刻的认识;(6)要求受害者认识到,他们的应激反应是在非常压力之下正常、可理解的行为,并为他们提供一些如何促进整体健康的知识和技能;(7)总结修改有关应对策略和计划。CISD模式对于减轻各类事故引起的心灵创伤,保持内环境稳定,促进个体躯体疾病恢复有重要意义。

5.2.3 灾难后心理卫生工作策略

危机灾难后心理卫生工作策略是(美国国立和军人退伍事务部)一种团体危机干预方法,可分为3个阶段实施[13,14]:(1)执行任务前。制定应对危机的组织预案,通过演习明确各成员的任务,减轻预期的焦虑感,建立团队自信心;负责人员应给予参加任务者充分的信任,并分担责任;(2)执行任务之中,尽可能使每位救助人员都有同伴,通过共同承担工作量、解决问题和相互交流,以减轻心理压力;限制工作时间,最长不超过12小时,包含休息和活动时间,避免每个值勤人员过多摄入咖啡和酒精;保证值勤人员在间歇时间与家人交流一二次,配置专业心理咨询师共同执行任务,间歇利用各种缓解压力的技术,帮助救护人员适时减轻心理压力,一天值勤任务结束后,安排每个人接受一次消融疗法;(3)任务结束后,给每位参加任务的人放松一两周,尽快使他们在精神上从这次紧张性任务中解脱出来,如个别人仍觉得乏力、消沉、负责人应安排其做适当的调整,预防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症状的发生。

6 心理咨询师危机干预的主要领域和形式

6.1 危机干预的主要领域

心理危机干预主要涉及的领域包括创伤后应激障碍、自杀、性暴力、家庭暴力、药物成瘾以及丧失亲人等诸多方面,在这些危机干预领域,心理咨询师的贡献是不可替代的[8]。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因不同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性心理创伤而导致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其基本特征是对创伤事件的适应不良。这是危机干预工作者经常遇到的一种危机状态,战争、暴力、绑架、强奸等重大事件都可能导致个体出现PTSD。一般对PTSD患者要进行支持性治疗和宣泄性治疗,要鼓励他们努力适应社会生活。危机干预中,对求助者任何心理创伤经历,心理咨询者都不能忽视或者轻率处理,以免PTSD症状的恶化。

自杀是危机干预的重要领域。对于可能自杀的危机受害者,咨询师需要善于捕捉各种自杀危险信号,把握受害者发出求助信号,从而判断自杀危险程度,采取相当果断,并且直接有力的干预措施。对于具有自杀家族史,曾有自杀未遂史,经历丧偶以及精神病、药物滥用者,需要特别警惕其自杀的可能性,给以必要的预防策略和干预措施。

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多为女性。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者应当了解到,那些对女性有过分依赖和强烈占有欲的男性,那些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只会表达愤怒而不会表达其他情绪的男性,以及那些幼年曾被虐待、酗酒或吸毒的男性,都具有出现暴力行为的可能性。对这些男性,咨询师应努力增强他们的自尊感和责任感,发展人际交往能力,并使用认知疗法纠正其不合理的性别观念。保证女性受害者尽可能地安全,鼓励女性受害者请求朋友和邻居的帮助,寻找避免虐待的替代方法和行动计划。

6.2 心理危机干预的形式

心理咨询师进行危机干预的形式有很多,如危机快速反应服务组、电子延伸服务、学校危机干预、家庭问题中心干预等。通常情况下,为了避免参与危机干预反而造成危机干预人员出现心理伤害,心理危机干预多以干预小组的形式来开展工作[8]。

危机快速反应服务组由心理咨询师、精神科医护人员、志愿者、政府官员等共同组成,强调多学科的合作。平时各成员做自己工作的同时,要经常在一起协商训练。一旦危机发生,他们就离开原工作岗位,组成危机干预小组,进入危机现场,以提供有效的危机干预服务。

电子延伸服务主要有两种形式,一为急救电话危机服务,另一为电子邮件延伸服务。这两种方式都可以作为咨询师对外服务的补充渠道。热线电话是进行危机干预服务的最常用的方式,可以作为交流的基本工具,能够提供简单的支持性治疗和相关信息,实施转诊服务,等;电子邮件服务是一种新生事物,在保密性和有效性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在实践过程中加以研究,但确实对于某些特殊人群,如那些远离危机干预机构和因为躯体或心理原因不能亲自去危机干预机构求助的人们提供大量帮助。

学校危机干预小组常在家庭破裂、家长吸毒、扣留学校人质、校园悲剧等危机事件中起着重要作用,也对学校制定危机预防和干预的预案,发挥着重要作用。

家庭问题干预中心由政府官员、警察、精神卫生工作者和心理咨询人员共同参与组成,主要是为了控制家庭暴力,帮助暴力事件中的受害者和施暴者。这种联合干预小组在减少家庭暴力上十分有效,同时其组成也有利于保证干预人员的自身安全和危机干预效果。

从总体趋势来看,危机干预服务的领域在不断拓宽,实施危机干预服务的形式强调多学科合作,因为多学科合作可以使得集中各学科的优势力量,减少竞争,促成多种观点和观念的碰撞,也方便用多元文化的观点来考虑组织和执行干预项目。

7 结语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家庭、学校和社区的一些危机性事件时有发生[15],灾难性事件也不免在局部地区偶有发生,如1998年的特大洪水灾害;2002年大连“5·7”空难事件;2003年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等,都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也严重地损害了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因此心理学工作者(特别是心理咨询工作者)参与危机干预工作的呼声日益高涨。

我国职业心理咨询师资格认证工作已经启动,即将培养出一大批心理咨询工作者[7]。我们建议,在将来修订的《标准》中应增加心理咨询师危机干预的培训内容,使他们在现有心理咨询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危机干预的水平和有关策略。在我国各地和各种机构的危机干预预案中,应当将符合本文介绍的危机干预素质的心理咨询师包含在内,将他们充实到各种危机干预的组织中去,开展多学科合作,创建有战斗力的危机干预组织,使得我国危机干预领域的实践能力和学术水平得到一个全新的发展。

标签:;  ;  ;  ;  ;  ;  

心理咨询师在危机干预中的作用_心理咨询师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