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膜下多孔出流灌溉技术增产增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多孔论文,玉米论文,技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玉米膜下多孔出流灌溉,就是在膜下铺设专用管道进行节水灌溉。黑龙江甘南县长山乡向阳村的做法是“两垄一扣”,即在两垄之间铺好管道,然后在两条垄及管道上覆盖一层地膜,将地膜栽培技术与滴灌技术成功进行了有机结合。该项新型技术经过实际测产对比,增产增收效果十分明显,平均亩产935公斤,比普通生产田亩增产249.3公斤,增产30.7%,与传统的漫灌、喷灌方式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
一是节水、省工效果明显。该技术的主要特点是膜下以低压小流量出流,使水成点滴地、缓慢、均匀而又定量地直接浸润作物根系最发达区域,不存在外围水的损失问题,水的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同时可方便地结合施肥,即把化肥溶解后注入灌溉系统,通过膜下管道肥料养分被直接均匀地施到作物根系层,有效解决了长期以来玉米追肥靠天等雨的弊端,真正实现了水肥同步,大大提高了肥料的有效利用率。此外,系统通过阀门进行分区定时灌溉,不用专人看护,与传统灌溉方式相比节约能耗50%、省工50%。
二是灌溉方式方便快捷。传统的灌溉方式往往是将井打在地中间或两头,但是近几年来,当地多发生“卡脖旱”和“秋吊”,传统的灌溉方式操作十分困难,甚至要推倒部分作物进行抗旱,难度大,成本高。而实施玉米膜下多孔出流灌技术,无论何时出现旱情,只需分区打开阀门,浇水变成了“推闸放水拧龙头”,老人妇女都能干,操作非常简单。
三是丘陵漫岗地的抗旱效果更佳。由于丘陵漫岗地势高、坡度大,存在打井难和保水能力差的问题。当出现旱情时,采用常规的灌溉方式一方面会使土壤受到较多的冲刷、压实和侵蚀,土壤结构遭到一定程度破坏,同时水分流失较为严重,导致抗旱投入大、效果差。而实施玉米膜下多孔出流灌技术,可以在地势高的地头放置储水罐,并根据地势的需要在管道系统中设置阀门,控制灌溉区域,保证灌溉均匀。灌溉时,水经过膜下的系统管道缓慢均匀地渗入土壤,对土壤结构能起到保持作用。
此外,利用储水罐蓄水可以提高灌溉水温,形成适宜的土壤水、肥、热环境,能够促进作物增产。通过膜下多孔出流灌可以很好的解决丘陵漫岗地传统浇灌方式出现的打井难、旱涝不均和破坏土壤结构的问题。
联系电话:0531-82629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