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经济正走上复苏之路_新加坡经济论文

新加坡经济正走上复苏之路_新加坡经济论文

新加坡经济走上复苏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加坡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从1997年7月发生金融风暴以来, 东亚地区到目前仍处于经济衰退的阴影。但是,新加坡政府积极采取应对策略,进行了经济重组和金融改革,实行一系列措施来削减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增长。

一、今年首季经济增长1.2%,制造业强劲回弹

新加坡经济在连续两季收缩之后,今年一季度取得了1.2 %的正数增长,成为第一个摆脱负增长的亚洲国家。由于环球经济气候的改善,政府已将1999年的增长预测从-1%至1%调整到0%至2%;同时也修改对通货膨胀的预测,从原来的0%至1%调整到0%。 由于工资仍然受到限制,国内通货膨胀不会显著攀高,进口通货膨胀的问题也不大,因此,估计今年不会有通货膨胀的现象。

据贸工部的调查显示,除了商贸及服务业者仍然悲观之外,商界对新加坡经济前景的展望基本有所改善。制造业者对前景明显改观,看好的厂商比看淡的多了14%,这是自1998年第二季以来第一次出现的现象。经济学家预测新加坡今年的经济增长可达2—2.5%。 而根据路透社6月11日消息,预计新加坡今年增长2.7%,2000年可达4.2%。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较乐观的前景。

驱动首季经济的增长,表现最为强劲的是制造业。新加坡的制造业在连续三个季度的萎缩后,于今年第一季取得6.5%的增长, 其中尤以化工业的贡献最大,增长了19%,但相对于前三季度的增长率都在23%以上而言,表现稍逊一筹;电子业在美国市场需求趋稳的带动下,取得了14%的强劲回弹,有专家认为,从经济情况来看,电子业是拉动新加坡经济增长的引擎。建筑业的表现最差,首季下跌了9%, 成为上一次经济衰退以后的最严重跌幅;领先指标反映建筑业的表现将继续疲弱,第一季合同的总值同比下跌了43%,计23亿元。金融业连续四个季度收缩,幅度扩大到5.3%,预计在第二季会得到改善, 因为随着东南亚的经济逐渐复苏,股票市场旺热,将带动区域的贷款活动。专业服务和零售业依旧疲软,仅分别增长3.1%和2.3%。交通与通讯在海运与空运服务业的带动下,取得了5.7%的增长,比去年第四季度的4.7%增长率强劲。

新加坡政府推出的削减成本配套措施奏效和生产力的稳健增长,使第一季的劳工单位成本下降了10%;制造业的商业单位成本指数下降了13%,比去年第四季度大约少了4.4%。 劳工单位成本则因为削减薪金和公积金措施的推行和劳工税减低等因素,下降了17%。商业单位成本中的政府收费项目也因为工业厂房价格下跌和工业税务退税,而大幅度减少了38%。在劳动生产力方面,第一季度的生产力增长了3.2%, 除了建筑业之外,其他主要行业的生产力共增长了3.7%。

二、股市表现非常活跃,利率汇率维持疲软

在亚洲金融危机中,新加坡所受的打击没有马来西亚、泰国和韩国来得严重。因此,股市在去年7月就开始往上攀高了。进入1999年, 随着亚洲经济复苏的步伐逐渐强健,再加上充裕的游资和低落的利率,令新加坡股市变得非常活跃。至今年4月1日,海峡时报指数一开始就轻易拿下了1800点,不久扬升至1892.17点,最终以1842.31收市,全天增幅为72.39点。这是该指数自1997年9月30日以来的最高水平。

5月3日,道琼斯指数飙升225.65点,以11014.69点报收,再创历史新高。亚太股市在内外利好因素的刺激下纷纷腾跃。在此推动下,海峡时报指数经过两年的起浮后,于5月4日开盘就突破了1900点的重要阻力线,并一路扶摇直上,恢复到金融危机发生前的水平。收市报1931.90点,起33.66点(1.8%)。这个水平, 比金融风暴发生的前一天, 即1997年7月1日海指的收市价1923.95点,还高近8点。

进入6月份,特别是印尼选举顺利进行,局势保持平静, 带动了新加坡股市再度攀高。6月9日,海峡时报指数27个月以来首次突破2000点大关,收市时海指报2006.54点,起10.10点,或0.51%,是1997年3 月以来的最高点。交易也非常活跃,成交量和成交总值都突破10亿。海指成分股之一的报业控股,在它计划再往网际网络服务发展的消息推动下,以一年来的新高28.80元收市,腾涨近6%,也推动指数升高。电子股也因电子业的发展态势看好而整体有突出的表现。华联银行证券行高级分析员瓦登认为,海指可在短期内上试2030点。

市场人士认为,目前新加坡的股票市场中,电子股将继续保持活跃,其走势也看好,是公认的明日之星。首季经济增长1.2%和4月出口实绩促使本地股市转向“炒作”电子股。银行股则受5月18 日政府宣布银行开放配套措施的刺激而大涨,当天下午股市收盘时,本地四大银行的本地股分别上涨了14.6%到百分之17.8%之间;银行海外股的下跌幅度,则比预期中的小。分析认为,新加坡经济的复苏和银行盈利前景的改善,都将继续支持银行股的走势。至于房地产股,在经过了前一段的大涨后,预计近期在缺少大的刺激因素的环境下,将继续保持较平稳的走势。对于新加坡股市表现活跃的现象,政府采取泼一点冷水的正确做法,财政部长胡赐道博士指出,新加坡股市非常活跃,这可能是“泡沫影子”。

为了提高出口竞争力,新元利率及汇率继续维持疲软。原因有:一是市场资金充足,截至4月底,银行存款增加7.7%,而银行贷款则比去年同期减少2.6%;二是尽管今年第一季国内生产总值恢复1.2%的增长,全年预计增长2%,但与5%的长期增长潜能相比,仍然低了一大截;三是自去年6月起,消费物价指数就出现负增长,今年4月份是-0.3 %,因此,金融管理局将会维持目前扩张性的外汇政策。另一方面,雇主的公积金缴交率调低,工资在1998年下跌0.4%之后, 今年第一季的跌势扩大到12%,这将抑制国内需求,进一步增加通货紧缩的压力。从整体来说,全球的利率走势是偏软的。这样的经济和利率环境对新元汇率不利。在出口改善和外资流入的带动下,新元到年底将会稳健增值。

三、外贸颓势有所缓解,出口市场整体得到改善

新加坡贸易发展局5月20日公布的资料表明,4月份对外贸易初步扭转了从去年下半年起一直走下坡路的状况,跌幅有所缩小,但对美国等市场的出口以及磁盘驱动器等电子产品的出口仍不景气。具体表现如下:

整体贸易的下跌势头放缓。据统计,新加坡4 月份外贸额比去年同期减少4.9%,减幅大大低于3月份的9.4%。 但由于目前经济并未全面复苏,一些市场和产品的表现仍然欠佳。非石油国内出口在4 月份取得了0.4%的增长,结束了连续5个月递减的局面;非石油类产品的进口和转口贸易分别下降6.1%和10.3%, 连续几个月大幅下跌的严重局面得到了缓和。

电子产品出口跌幅缩小,非电子产品出口增长。4 月份电子产品出口比去年同期只下降3%,跌幅低于3月份的4.7%。 但在五大电子产品中,只有个人电脑的取得近两位数的增长,其余的都出现负数,而其中磁盘驱动器的跌幅加剧。在输往欧盟的药剂品和半制成品增加的带动下,非电子产品出口取得健康的7.9%增长。

出口市场整体有了改善。新加坡向日本的出口经过一年的收缩后,在电子和药剂品增加的推动下,取得了14.5%的双位数的增长;对欧盟的出口表现也很优异,增长率达8.1%;输往马来西亚、 香港和台湾的非石油国内出口虽然仍在下降,但跌幅已有所缩小;泰国是除了日本外的另一个经历长期萎缩后在4月份取得增长的市场。 但最大的出口市场美国,依然没有改善,继续出现负数6.9%。 新兴市场国家如拉丁美洲和东欧等国家,由于其经济继续疲弱,因而使新加坡对中国和印度的出口分别上升3.9%和16.4%。

四、失业率有所下降,劳工市场尤值得关注

根据贸工部的经济调查报告,由于经济出现复苏和第一季度劳工市场出现好转,使新加坡的失业率从1998年底的4.4%,下跌到今年3月份的3.9%,被裁减的人数也显著地减少。但与正常时期的2%平均失业率比较,目前的失业仍处于高水平。

从就业机会的增减情况来看,今年第一季度就减少了17,800份。其中,建筑业的情况最严重,一共损失了11,000份工;其次是商业,减少了4,900份,制造业减少4,900份;再次是金融与专业服务及交通与通信业。而教育、保健等其他服务行业则增加了4,500份工作。

从裁员情况看,与去年第四季度的裁员人数8,013名比较, 今年第一季度的人数显著地减少到2,800名。服务业被裁的员工最多, 占了61%;其他行业如金融机构占22%,批发与零售业占19%,等等。去年制造业的裁员人数占了总人数的三分之二以上。目前,随着制造业的复苏,这个比率在第一季已降低至28%。鉴于结构性失业情况可能加剧的威胁,劳工市场仍是政府关注的主要问题。

随着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和产品市场周期的缩短,新的就业机会对员工的技术要求会越来越高。目前被裁减的员工,由于自身受教育程度和职业技能较低,难以胜任新的工作岗位。如果长期失业的员工丧失了职业技能,雇主又不接受,短期的周期性失业情况可能演变为恶性的长期、持久的失业现象。这种情况真的发生,即使新加坡经济完全复苏,失业率将无法回到危机前1990年至1997年期间的1.9%平均水平。

由上述可见,新加坡经济已经走上复苏路。但是,政府对此却持审慎乐观的态度,认为本国经济正处于复苏之中,距全面复苏尚有一段距离。目前,全球经济仍然潜伏着危机,美国经济可能崩溃和亚洲地区还存在不稳定因素,都将对新加坡造成新的影响。因此,整个复苏的过程充满着挑战。

标签:;  ;  

新加坡经济正走上复苏之路_新加坡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