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陈春华

房屋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陈春华

身份证号:32090219910906xxxx 224000

摘要:后浇带是一种预防产生裂缝的关键措施。现代房屋建筑工程造型越来越复杂,高度越来越高,体型越来越大,产生变形裂缝的原因也就越来越多,但主要还是体型既长又大在温变状态下极易产生裂缝,由于钢筋混凝土在一定的长度和不同的温度下收缩的程度和膨胀的程度不同,产生有害的裂缝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在结构设计和施工规范的约束下对墙、梁和板进行留设防止施工裂缝的后浇带,将结构暂时划分为多个单元或板块,通过自然物理收缩或膨胀的原理,在一定的时间之后进行混凝土的填充,将多个结构单元连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关键词: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

1施工后浇带的适用范围

1.1当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地基均较好,沉降差异不大,而且沉降完成较快,后浇带补齐灌注混凝土后,剩余的沉降差异不致引起结构开裂的,设计一般采用施工后浇沉降带处理变形裂缝。沉降量很小的,如果做在岩层或卵石层上或采用桩基的,一般高层与低层基础可做成整体,不必设施工后浇带。当地基土压缩性高,厚度较大,从而使高层与低层沉降差异很大时,还是设传统的沉降缝较好,使高层与低层安全脱开,也就是不宜设施工后浇沉降带。

1.2施工后浇带是为解决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及温度应力而单独设置的,实际工程中,往往要求一个后浇带同时起到沉降、收缩、温度应力三方面的作用。

1.3目前在实际工程中,施工后浇带的应用还不够规范,例如直抵岩石层的桩,其沉降量较小,可以考虑不设施工后浇带,但有的工程实际设置了,增加了工程量。

2后浇带的主要功能

2.1解决沉降差。高层建筑主楼和裙房的结构及基础设计成

整体,但在施工时用后浇带把两部分暂时断开,待主体结构施工完毕,已基本完成沉降量以后再浇灌连接部分的混凝土,将高低层连成整体。设计时基础应考虑两个阶段不同的受力状态,分别进行荷载校核;连成整体后的计算应考虑后期沉降差引起的附加内力。同时还可采取以下调整措施:一是调压力差,主楼(高层)荷载大,采用整体基础降低土压力,并加大埋深,减少附加压力;裙房(低层)荷载小,采用较浅的十字梁基础,增加土压力,使高低层沉降接近;二是调时间差,先施工沉降较大的主楼,待其基本施工完成,沉降基本稳定,再施工沉降较小的裙房,使后期沉降基本相近;三是调标高差,进行沉降计算,把主楼标高定的稍低,预留两者沉降差,使最后两者实际标基本一致。

2.2减少温度应力变形。新浇筑混凝土在凝结硬化过程中会收缩,已建成的结构受热要膨胀,受冷则收缩。混凝土凝结硬化收缩的大部分将在施工后的1~2个月左右完成,而温度变化对结构的作用则是经常的。当其变形受到约束时,在结构内部就产生温度应力,严重时就会在构件中出现裂缝。

2.3解决收缩应力变形。施工中设置后浇带是在过长的建筑物中,每隔30m到40m设一条宽度为0.8~1米左右的缝(即后浇带),后浇带内钢筋采用贯通并加强,后浇带内混凝土采用高一等级的微膨胀混凝土加强。留出后浇带后,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可以自由收缩,从而大大减少了收缩应力变形。

3后浇带的设置

后浇带的设置遵循的是“抗放兼备,以放为主”的设计原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为普通混凝土存在开裂问题,后浇带的设置就是把大部分约束应力释放,然后用膨胀混凝土填缝以抗衡残余的应力;结构设计中由于考虑沉降等变形原因而设计的后浇带,施工中应严格按设计图纸留设;由于施工原因而需要设置后浇带时,应视工程具体情况而定,留设的位置应经设计院认可;后浇带间距应合理,矩形建筑物后浇带间距一般可设为30m~40m,后浇带的宽度应考虑便于施工操作,并按结构构造要求而定,一般宽度以800mm~1000mm为宜;后浇带处的梁板受力钢筋不许断开,必须贯通。如果跨度较大,可按规定断开,在补齐混凝土前焊接好;后浇带在未浇筑混凝土前不能将部分模板、支柱拆除,否则会导致梁板形成悬臂,造成变形;施工后浇带的位置宜选在结构受力较小的部位,一般在梁、板的反弯点附近,此位置弯矩不大,剪力也不大;后浇带的断面形式应考虑浇筑混凝土后连接牢固,一般留直缝。

4后浇带的施工工艺

4.1模板支设。按照模板专项施工方案,根据分块图划分出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段支设模板(钢丝网模板),施工过程中,顺后浇带方向设置独立的后浇带模板支撑系统,为了保证成型后混凝土质量,其支撑系统应与其两侧的模板支撑系统一同铺设且支撑体系相互连成整体,后浇带模板支撑体系必须待后浇带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再将两者模板支撑系统一块拆除。后浇带施工应严格按照设计、规范及施工方案的要求进行。

4.2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厚度应严格按规范和施工方案进行,以免因浇筑厚度较大钢丝网模板的侧压力增大而向外凸出,造成尺寸偏差;采用钢丝网模板的垂直施工缝,在混凝土浇筑和振捣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分层浇筑厚度和振捣器距钢丝网模板的距离。为防止混凝土振捣中水泥浆流失严重,应限制振捣器与模板的距离,为保证混凝土密实,垂直施工缝处应采用钢钎捣实。

4.3浇筑结构混凝土后垂直施工缝的处理。对采用钢丝网模板的垂直施工缝,当混凝土达到初凝时(用手压混凝土表面能出现指纹),用压力水冲洗,清除浮浆、碎片并使冲洗部位露出骨料,同时将钢丝网片冲洗干净;混凝土终凝后将钢丝网拆除,将未冲洗干净的浆体及松散砂石剔除至可见均匀砂石新鲜的密实混凝土,立即用高压水再次冲洗冲洗干净施工缝。对采用木模板的垂直施工缝,将施工缝剔除至可见均匀砂石新鲜的密实混凝土,然后用高压水冲洗干净施工缝。

4.4后浇带的保护措施。对于底板后浇带,为防止底板周围施工积水流进后浇带内,在后浇带宽度两端50cm处底板板面沿后浇带长向各增设120~240mm宽临时挡水砖墙,其高度高于底板60~120mm,墙壁两侧抹防水砂浆;为防止底板以上各层物料、建筑垃圾及施工积水进入底板后浇带内,将底板后浇带在增设临时挡水墙上采用木枋、木模板或铁皮进行水平封闭。对于楼层后浇带,为防止各层物料、建筑垃圾及施工积水进入底板后浇带内以及安全考虑,在楼层后浇带处按底板后浇带做法进行封闭;对于地下室外墙竖向后浇带的保护措施可采用砌砖保护。后浇带未浇筑混凝土前,无论从成本、进度,还是从质量、安全考虑,都必须采取保护措施,以免施工过程中污水污染并锈蚀钢筋、垃圾掉入后浇带内清理不干净而影响工程质量,以免高空坠物而发生安全事故,以免修复钢筋、不便清理垃圾而窝工导致成本增加等等。

4.5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时间问题。不同类型后浇带混凝土的浇筑时间不同:伸缩后浇带视先浇部分混凝土的收缩完成情况而定,一般为施工后30d一60d;沉降后浇带宜在建筑物基本完成沉降后进行。在一些工程中,设计单位对后浇带的保留时间有特殊要求,应按设计要求进行保留;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前,用水冲洗湿润施工缝,并排除混凝土表面积水;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前,宜在施工缝处铺一层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后浇带混凝土必须采用无收缩且微膨胀混凝土,可采用膨胀水泥配制,也可采用添加具有膨胀作用的外加剂和普通水泥配制,混凝土的强度应提高一个等级,其配合比通过试验确定,应认真配制、精心振捣。

5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中,后浇带技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在当前混凝土施工工作中地位与日俱增。施工单位要积极做好后浇带技术的研究工作,进而提升建筑工程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倪加丰.建筑工程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前景[J].中国住宅设施,2016,(09).

[2]蔡日聪.后浇带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广东建材,2017,(08).

论文作者:陈春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30

标签:;  ;  ;  ;  ;  ;  ;  ;  

房屋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陈春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