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制定职业高中课程标准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职业高中论文,课程标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成都市职业高中“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改革研究,对大多数专业而言,在完成了该专业大致对应的职业群的职业能力分析研究、专业培养目标的研究、课程方案(教学计划)的研究之后,已经全面进入制定各门课程的课程标准阶段。各专业在课程方案中都确定了20多门课程,其中公共基础课——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政治、体育有国家颁布的课程标准,其余课程则需要各专业自行研究制定。
一、什么是职业高中的课程和课程标准
职业高中的课程,是指职业高中教育教学和学生在校期间的全部教学活动,是职业教育过程的全部内涵。这与传统意义上的课程的含义有很大的不同。成都市职业高中的课程类型,在“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改革研究之前,基本上是传统的学科型的。在上海职教研究所黄克孝先生“多元整合”课程观的指导下,各专业研制的新的课程方案中,只保留了部分学科课程,如上述6科公共基础课, 其余为活动型的综合型课程。综合型课程主要出现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有相关学科课程的综合,有学科课程和技能课程的综合,有文化课和专业课的综合,这是课程改革研究的突出成果之一。我们要制定的课程标准,主要是指活动型的综合型课程标准。
原国家教委教职[1998]1号文件指出:“要建立健全课程标准, 优化课程结构。”职业高中的课程标准,是指实施某门课程后应该达到的目标以及检测目标达成的尺度,是根据教学计划对课程设置的要求,以纲要的形式编排的。它与传统的教学大纲有相同之处,也有所不同。它们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是一样的,在内容上都有其核心部分——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即通常说的教学目标),主要的不同之处是课程标准增加了学习评价。课程标准是重要的教学文件,对学生来说,是引导他们学习的方向;对教师来说,是他们教学的依据,也是教师之间或教师与家长之间沟通的媒介;对学校来说,是编写、选择教材的依据,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尺度;对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来说,是监督、检验和评价学校教学工作和质量的依据。
二、制定职业高中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职高毕业生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就业或创业问题,即生存与发展问题。无论是求生存还是求发展,他们必须具备一定的职业能力和竞争意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生产和社会服务的社会化、市场化程度和科技含量明显提高,对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的结构和质量提出了新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经营集约化和生产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逐步引导劳动组织的变化,劳动分工逐渐由简单工种向复合、复杂工种转变,岗位职能由单一职能向综合职能发展,市场竞争也将使一个人一生从事一种职业向几种职业转变。为了社会和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应使受教育者具有跨岗和跨职业的能力,具有不断开发自身潜能和不断适应劳动力市场的能力。因此,在制定职业高中的课程标准时,一定要以“生存和发展、能力本位”的教育教学思想作为指导思想,并遵循以下原则:
1.“必需、够用”和“浅、用、新”原则。主要用于教学内容的取舍。在确定职业高中活动课课程和综合课程的教学内容时,必须贯彻这个原则,否则,又会走学科课程的老路。贯彻这个原则有一个“度”的问题,要解决好“必需、够用”和“浅、用、新”的度,应该以生产(服务)第一线的需要为准,并结合书本知识来确定。
2.一致性原则。主要用于教学目标的确定。它有两层含义:一是该课程总的教学目标应与该专业培养目标中的相应内容基本一致;二是该课程的单元教学目标(或章、节教学目标),应与该专业所对应的职业群的职业能力分析细目表中相应的内容基本一致。否则,这些教学目标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3.动态性原则。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的科技成果不断在生产(服务)中运用,这些变化应该尽快反映到相关课程中去。有关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应及时调整,以适应生产第一线的变化。因此,课程标准是动态的,至少每年要调整一次。
三、职业高中课程标准的基本要素
职业高中课程标准有自己的体系,构成这个体系的,是它的基本要素。职业高中的课程标准,不论是什么课程类型,至少有5 个基本要素。
1.该课程的性质(地位、作用)和任务。它的基本内容包括:该课程的正式名称;性质,即是一门什么样的课程,在该专业所有课程中处在什么位置,起什么作用等;任务,即该课程总的教学目标。此外,该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初中有关课程的联系也包括在这里。这部分的表述要求简明扼要。
2.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教学要求)。这是课程标准的主要部分。
教学内容应该是生产(服务)第一线的需要与有关书本知识的结合,以纲要的形式编排,一般分为知识(认知)、技能、态度(含职业道德)三部分。教学内容可按单元罗列,也可以按章、节罗列。
教学目标是课程标准中最重要的内容,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规定,即预期学生在知识(认知)、技能、态度(含职业道德)方面应产生的变化和对这些变化作出的具体、明确的规定。教学内容不同,教学目标的层次也有所不同。根据国内外教育目标分类学专家多年研究的成果,结合职业高中的实际,笔者认为,在知识领域,教学目标一般可分为了解(识记)、理解、掌握(运用)3个渐进层次;在技能领域, 教学目标一般可分为会(能)操作、熟练操作2个渐进层次;在态度领域, 教学目标没有由低到高的渐进层次之分,应依据该专业所对应的行业的特点来确定,一般有遵守操作规范、安全规程、职业纪律,爱护工具、设备、环境清洁,树立竞争意识、服务意识、敬业精神等等。教学目标的表述,笔者认为应用“行为+内容”表述法。以我市汽修专业的《汽车维修机电基础课程标准》为例,教学目标包括“理解直流电动机工作原理”,“会(能)连接三角形、星形电路”,“遵守安全用电规程”等三方面内容。
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在每一门课程的标准中,对知识和技能领域教学目标的每个层次必须确定一个明确的含义,即了解、理解、掌握、会操作和熟练操作的具体含义是什么。一般来说,不同类型的课程,其教学目标每个层次的具体含义是不同的,也不应该相同。这样有利于教师掌握教学目标的内涵,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对于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还应分基本要求和较高要求。基本要求是最低的、起码的,每一个学生都必须且能够达到的要求;较高要求是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准备的,供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用。上述两个问题,可以参考原国家教委职教[1997]1号文件, 即职业高中数学教学大纲。
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表述,可以用文字形式,分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表述,也可以用表格的形式表述。用表格形式来表述的,可参考原国家教委颁发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
这部分还应该拟出各单元(或章、节)所需的课时。
3.该课程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建议。根据该课程的内容和类型的不同,提出一定的教学原则,以便教师学生遵守;提出一定的教学方法建议,以便教师根据不同情况采用。此外,根据实际,还可以提出教学设备、教学技术的要求,以及课程教学以外的教学活动的建议。
4.学习评价。学习评价是对学生的学习结果作出价值判断,以便教师及时调控教学内容,调整教学目标。它的基本内容有:评价目的、原则、途径、标准和评价(考核)方案等。评价目的和原则应根据不同类型的课程拟定。评价途径一般分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对每节课、每个单元学生的学习结果的评价,这种评价是经常性的,是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终结性评价是对该门课程学生的学习结果的综合评价。根据课程性质的不同和实际情况,我市职业高中课程的评价标准可分为学校标准、市级标准、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如目前成都市职业高中的政治、语文和数学课程被市政府定为全市统考,其评价标准属于市级标准;各个专业将要参加国家技能鉴定考核的技能课程,其评价标准属于国家(或行业)标准。评价方案是评价(考核)的具体实施办法,其主要内容是评价(考核)的时间、地点、对象、组织、内容和标准、评分办法等等。
无论是形成性评价还是终结性评价,其方式应该多样化。根据不同类型的课程、专业的实际、学生的实际,评价方式可采用口试、笔试和操作3种方式,也可以是其中两种的组合; 笔试也可以分为开卷和闭卷两种方式。但必须强调的是,不管采取何种方式,必须经过周密、科学的论证,具有充分的科学依据。这样,有关部门才会顺利批准。
5.说明。这部分是以上4个要素中没有包括的内容, 如:确定课程内容的原则,教材的编写与选用、参与该课程标准研究的人员和执笔者,审定该课程标准的行业专家,以及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这部分有的内容也可以分别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