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应用不同输血方法的应用观察论文_曾翔

(平江县第一人民医院 湖南岳阳 414500)

摘要:目的:分析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采取不同输血方法的临床意义。方法:研究对象为2016年12月6日至2018年4月21日我院86例自身免疫性溶血贫血患者,根据输血方式的差异,分为三组,一组采取三洗红细胞输血(28例),一组予以去白红细胞输血(29例),一组实施三洗红细胞输血联合血液置换(29例)。观察三组血液指标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输血后,联合血液置换组胆红素、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分别为(21.26±2.77)umol/L、(105.18±6.19)g/L、(4.70±0.49)×1012/L,相比另外两组更优,P<0.05,三洗红细胞组、去白红细胞组输血后数据无差异性,P>0.05;三组不良事件无显著对比意义,P>0.05。结论: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输血过程中,单纯予以三洗红细胞或去白红细胞输血,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联合血液置换可提高临床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输血方法;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血液指标

在贫血疾病中,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主要与机体B淋巴细胞功能亢进有直接关系,可见红细胞抗体大量生成[1],进一步破坏红细胞,最终导致贫血发生,患者可见全身虚弱、头晕无力等表现,对其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临床发现不同输血方式临床效果有所不同。本文旨在分析不同输血方法应用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中的临床意义。

1基础资料、治疗方法

1.1资料

我院86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进行此次研究(2016年12月6日至2018年4月21日),以输血方式的不同,均分为三组。

28例三洗红细胞组:年龄[最大66岁、最小24岁、平均值(38.79±4.52)岁],男女之比为15:13。

29例去白红细胞组:年龄[最大68岁、最小22岁、平均值(38.53±4.28)岁],男女之比为17:12。

29例联合血液置换组:年龄[最大67岁、最小25岁、平均值(38.85± 4.11)岁],男女之比为18:11。

三组上述资料对比而言,不具意义,实验数据可科学比对,P>0.05。

1.2治疗方法

输血前,操作者应对患者红细胞指征全面掌握,以60g/L为输注红细胞阈值,若红细胞低于60g/L,患者通常可见黄疸发热、头晕乏力等症状,此时应立即予以输血治疗。

三组分别采取三洗红细胞输血、去白红细胞输血、三洗红细胞输血联合血液置换。

三洗红细胞组输血41例次(62U),去白红细胞组输血47例次(79U),联合血液置换组输血45例次(64U)。

1.3指标

观察两组血液指标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血液指标属于计量资料,借助T检验,不良事件发生概率属于计数资料,借助卡方检验,以SPSS20.00软件分析,以P<0.05表示两组之间数据对比有统计意义。

2结果

2.1血液指标对比

三组输血前指标无对比差异,P>0.05,输血后,联合血液置换组胆红素、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分别为(21.26±2.77)umol/L、(105.18±6.19)g/L、(4.70±0.49)×1012/L,相比另外两组更优,P<0.05,三洗红细胞组、去白红细胞组输血后数据无差异性,P>0.05,具体数据如表一所列:

表一:对比三组胆红素、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

3讨论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是较为特殊的疾病,临床及时进行输血为主要急救措施,实际过程中,应根据免疫血清学特点,选择合适输血方式[2~3]。输血治疗能够改善肝肾等重要器官缺氧状况,目前,以去白红细胞、三洗红细胞、三洗红细胞联合血液置换为主要方式,三洗红细胞可将补体、白细胞、血浆蛋白去除,以往是首选方式。

本文对三种方法进行对比,结果发现,输血前,三组血液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输血后,联合血液置换组胆红素、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分别为(21.26±2.77)umol/L、(105.18±6.19)g/L、(4.70±0.49)×1012/L,相比另外两组更优,P<0.05,三洗红细胞组、去白红细胞组输血后数据无差异性,P>0.05;三组不良事件无显著对比意义,以发热、皮疹较为常见,P>0.05。在效果方面,三洗红细胞及去白红细胞水平相当,这也表明三洗红细胞输血并不是临床首选方法,联合组血液指标改善情况更佳,其能够减少免疫复合物、自身抗体,还可促使药物疗效的提高,这也表明联合血液置换的有效性,另外,在安全性方面,三组均未出现严重后果,安全性较高,这也进一步表明联合血液置换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输血过程中,三洗红细胞或去白红细胞输血单一应用,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联合血液置换可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不良事件发生风险低,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余海燕.不同输血方法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临床医学,2015,35(5):44-45.

[2]黄旭颖.观察应用不同输血方法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中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药指南,2015,26(3):198-198.

[3]邹强.不同输血方法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中应用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29):5811-5811.

论文作者:曾翔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0

标签:;  ;  ;  ;  ;  ;  ;  ;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应用不同输血方法的应用观察论文_曾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