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体育都市视角下上海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体育论文,上海市论文,人才培养论文,视角论文,竞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076(2010)04-0004-07
根据上海市体育发展“十一五”规划的总体发展目标,上海市要全面提升体育整体实力以及在国内、国际体坛的竞争力,形成与上海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体育发展水平和发展环境,继续建设亚洲体育中心城市,并为构建国际体育知名城市而努力。上海市竞技体育不仅要为上海市整体目标的实现做出贡献,而且作为经济发达的省市,还肩负为国家体育事业发展贡献力量的重要使命。建立国际知名体育城市是上海市体育发展的总体战略规划,作为体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市竞技体育以培养世界级优秀运动员为发展目标。进入21世纪,上海市将工作的立足点定位于“面向国际体坛,突出奥运战略,代表上海形象,创建体育品牌”,各项工作应以此为目标,努力建立国际体育知名城市。
1 上海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综合分析
1.1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运动员队伍现状
1.1.1 上海市一二三线运动员人数
截至2007年底,上海市一二三线运动员总数为10 750人。按照2004年上海市培养奥运后备人才行动方案,上海市二、三线队伍应发展到12 000~15 000人的规模,而目前的运动员数量难以达到此要求。人才储备量的不足使上海市后备人才总量出现萎缩,尤其是一线运动员与三线运动员都面临人才匮乏的危机,加之选材与招生的困难,这些成为制约上海市竞技体育持续发展的“瓶颈”。
分析其原因,上海市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独生子女多。上海市总人口达1 845万余人,城市人口达1 270万,而且经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在调查了解中发现,上海市教育资源与就业渠道的多元化,使得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体育系统更加失去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就业与职业优势。大部分被访问的家长对子女参与体育活动的期望是增强身体素质,考虑到训练的艰苦性与高风险性和低成才率,绝大多数家长不愿意子女从事体育运动这一行业。没有大量的后备人才存量,失去基层的牢固基础,现有的运动员运动寿命保持毕竟有限,上海市的竞技体育也难以持续发展。因此,应高度重视后备人才的培养体系,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图1 上海市一二三线运动员人数统计(2003-2007年)
1.1.2 运动员文化程度分析
鉴于上海市与北京市经济发展水平与市情的相似性,同时北京近年来提出构建“国际体育中心城市”,与上海市构建“国际体育知名城市”具有可比性,因此,将上海市与北京市运动员的文化程度进行比较分析。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见图2),北京市2007年在队运动员具有中专和大专以上学历比例为70%以上,上海市仅为5%,上海市在队运动员学历以高中和初中为主,所占比例为88%。这表明,上海市在队运动员的整体学历水平明显低于北京市,与国际化都市运动员的文化素质具有明显差距。因此,应注重对运动员的学历教育,提高运动员的学习与受教育层次,提供多种学习途径加强对运动员进行文化教育,大幅度提高其学历层次与相应的学习能力,培养高层次高学历的综合性优秀运动员,以适应国际体育知名城市的运动员文化教育水准。
图2 上海市与北京市2007年在队优秀运动员文化程度人数统计表
1.1.3 运动员技术等级分析
运动技术等级是体现运动员运动技术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时也是促进运动员不断提高技能的激励措施与考核标准之一。运动项目中具有高级别运动等级的运动员数量是体现该项目竞技实力的重要指标。
通过对2007年上海市与北京市技术等级人数的比较分析(表1)可以看出,上海市在队优秀运动员具有运动等级的总体数量远远少于北京市,上海市具有技术等级的总人数不足北京市的1/5,尤其是国家级与一级二级运动员的数量差距太大。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上海市运动员的整体实力需要大大增强,提高整体运动队伍的技术等级。但可喜的是,尽管基数非常小,但国际级运动员高于北京市,其涉及的运动项目有射击13人,射箭1人,围棋2人,国际象棋5人,中国象棋2人。这是上海市竞技体育的相对竞争优势,也是上海市竞技体育的重点布局项目,应保持项目发展的人才资源优势,同时努力扩大拥有高技术等级运动员的运动项目。
1.2 教练员队伍现状
截至2007年底,上海市一二三线在聘专职教练员共834人;学历层次相比北京具有一定差距,北京市教练员多集中在本科及以上学历(见表2)。上海市教练员本科及以上学历所占比重为37%,而北京市为59%,上海市专科及中专学历的教练员较多;优秀运动队在聘专职教练员中具有国家级与高级职称的教练员共62人,占教练员总数的7.43%(见表3)。因此,从培养世界级后备人才的标准看,无论是教练员总数,还是学历层次与职称结构等方面,目前上海市的竞技体育教练员队伍还很难适应竞技体育发展的需要,教练员队伍的扩充以及整体学历层次与职称级别是上海市未来竞技体育发展需要大力加强的方面。
1.3 上海市竞技体育成绩与项目优势
从历届奥运会、亚运会以及全运会的成绩分布来看,上海市整体的竞技运动水平在逐步提升。第29届奥运会上66名上海运动员在奥林匹克赛场上展现了新时期上海体育健儿的风采。吴敏霞、火亮、刘子歌、王励勤、邹市明5人夺得5个项目的奥运冠军,计4.5枚金牌;庞佳颖、朱倩蔚、程晖3人夺得3枚银牌;庞佳颖、徐莉佳、胡斌渊、孙晔、吴敏霞、马蕴雯、孙萩亭、黄雪辰、王励勤9人夺得10枚铜牌,并有4人次打破3项世界纪录,创造上海选手参加奥运历史的最好成绩。第15届亚运会获得金牌23.5枚,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名列第二。在2009年我国第11届全运会上,上海运动代表团共获得金牌41枚,名列第五,其中,田径、游泳、体操、射击、帆船等重点项目仍具有较强实力。
这些竞技体育成绩表明上海市竞技体育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构建国际体育知名城市不仅要贯彻落实备战奥运会与全运会的规划部署,更应充分发挥上海市的项目优势,调整项目布局,培育更多夺金点,保证重点项目更强,优势项目更优,加强优势项目在国际级比赛中的夺冠能力,充分体现国际化都市的体育竞赛能力与运动员风采。
1.4 业余训练开展情况
上海市业余体育训练得到市以及区县的重视,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输送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但也面临业余训练人数萎缩的局面。截至2007年底,上海市少年儿童业余体校人数为7 621人,少于2003年的9 129人(见图3)。
图3 上海市与北京市少年儿童业余体校人数
整体而言,上海市少年儿童业余体校的人数多于北京市,但出现递减趋势。调查小组从各业余训练学校了解到,近年来参加业余训练的学生人数逐年减少,而且本市业余体育训练学校在聘专职教练员人数也出现逐年递减现象。此外,业余体校教练员的学历结构不容乐观,专科及以下学历占48%;教练员中57人具有高级职称,占在聘专职教练员总数的13.7%。
分析其原因:一方面,业余体校学生人数减少造成教练员流失;业余体校教练员的激励机制不足以及管理体制与培养理念等方面也是造成上海市少年儿童业余训练萎缩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学生的课业负担重,课余时间少,家长更希望子女将主要精力放在文化学习上,为将来的升学与就业打基础,对子女参与体育训练并不支持。因此,应重视学校体育教学工作,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与特长,协调好文化学习与运动训练的关系,同时应与家长保持沟通交流,获取家庭支持,保证业余体校训练队伍的稳定与训练内容的承接。
1.5 经费投入
目前,上海市竞技体育的经费支出绝大部分来源于政府投入,由于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与我国第11届全国运动会的需要,上海市在体育事业经费总体投入中,逐步加大对优秀运动队经费与训练经费的投入力度(见表4)。从2003年的96 770.7万元增加到2007年的130 532万元,同时优秀运动队以及业余训练费的投入比重也不断上升,尤其是2005年,优秀运动队经费投入的比重达到23.55%,其中一个显著的变化是,相对于对优秀运动队的投入而言,上海市逐步加大对业余训练的投入比重与支持力度,这表明市政府以及各区(县)对业余训练的重视程度提高。
但是,从经费的使用结构看,用于优秀运动队的经费仅仅为10%左右,即使为备战2008年奥运会的需要,对优秀运动队的投入增加到20%左右,但用于业余训练的比重也仅为10%左右,大部分经费用于人员和公共费用。而2000年德国政府直接或间接地用于后备力量培养投入体育运动的资金约占经费总额的25%以上,同时体育资助基金会还为后备人才培养提供约560万欧元的资助。这说明上海市在经费的投资和使用结构方面需要做大幅度调整,提高对运动训练和经费的投入力度,随经费投入的增加提高对优秀运动队和业余训练的投入比重。同时,提高运动项目人才培养的输送率,降低输送耗资率,合理分配经费投入,提高投入产出率。
1.6 上海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方式分析
1.6.1 上海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方式现状
后备人才是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前提。面对上海市后备人才总量不足,本地生源有限的客观现实,上海市已于1999年提出“体教结合”战略。目前已基本建立以大、中学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为龙头,各级传统项目学校为人才培养梯队,以各青少年俱乐部为基础的体教结合训练网络。截至2007年底,全市共有15所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34所学校试办二线运动队,172所市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为上海市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后备人才来源。
1.6.2 存在问题
随着竞技体育领域的竞争日益加剧,后备人才资源的特殊性与稀缺性,上海市在新时期建设“国际体育知名城市”在管理体制、科研体制、人才培养体制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不断完善。如,后备人才总量缺乏,业余训练萎缩,运动员整体学历水平较低,难以满足国际体育知名城市的要求;教练员数量不足,整体学历与业务水平有待提高;对运动员和教练员的激励措施不够;训练体制与管理体制衔接不够紧密。在人才培养方面,目前的体教结合存在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如很多学校主要承担运动员的学习与文化教育,运动训练由体育系统承担,不可避免地出现学习与训练的矛盾。进入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多是退役运动员,初步改变了运动员的文化教育与退役就业问题,但属于“文化扶贫式”的体教结合,未能从根本上解决上海市后备人才培养问题。
1.6.3 原因解析
一方面,我国传统的优秀运动员培养体系具有自身稳固性与长期性,系统自身保护功能强,传统的管理体制与运作机制具有路径依赖性,在短期内难以打破这种培养模式,不可能完全交由教育系统培养;另一方面,限于学校的教练员师资、场地设施与科研配备的局限性以及培养目标与价值取向的差异性等,目前的教育系统也不能承接庞大的运动训练队伍与训练任务,难以实现竞技目标。此外,上海市的竞赛体制、教练员队伍素质、人才流动机制以及科学化训练水平等也是导致后备人才短缺的重要原因。
1.6.4 国外竞技体育发达国家后备人才培养方式的经验借鉴及启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国外体育发达国家经验的借鉴有助于上海市未来后备人才培养方式的发展与完善。美国主要由大学和学院组成训练基地网络,以学校为中心,建立小、中、大学业余训练的一条龙培养体系,由体育运动协会组织运动竞赛并负责运动员的选拔与培养工作。俄罗斯以体育学校为高水平竞技体育运动员的主要培养基地;澳大利亚以地方俱乐部和中小学校为基础,以澳大利亚体院为主要培养基地;德国主要由体育俱乐部、学校、乡镇、州体育运动协会和州政府承担运动员培养任务。
可以看出,由于国外竞技体育发达国家大部分是以学校为发掘和培养后备人才的重要基地,学生的体育运动积极性非常高,对体育具有很高的价值认同。广泛开展的学校体育活动与大量高水平校际体育竞赛对培养学生体育运动意识,营造体育运动氛围,提高体育运动技能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有利于学生运动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之各级各类体育运动俱乐部的运作与业余培训机制,从而使竞技体育运动水平始终保持在领先位置。
2 上海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总体思路
2.1 “科学发展观”是上海市后备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
(1)上海市在构建国际体育知名城市的过程中应遵循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以人为本”。“国际化”意味着要实现竞技体育发展的标准化、规范化、法制化,与国际接轨,同时体现上海市特色,树立国际品牌形象。上海市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应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落到实处,实现形式与内容相统一,目标与实践相衔接。(2)从运动项目的发展来看,田径、三大球、自行车等项目在国外发达国家已实现高度职业化,而这些项目在上海目前还缺乏整体竞争力,表明现行人才培养机制需要进一步与国际接轨。(3)保证人才培养体系中不同主体的价值取向与利益诉求,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与人才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遵循运动成才规律,遵循运动员的生理与心理成长规律,科学训练,科学选材。(4)尊重教练员的训练理念,提高运动训练效益,防止拔苗助长和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只有致力于长期目标的实现才能使短期行为更有效率。上海市在构建国际体育知名城市的过程中,应以提高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在后备人才培养中突出针对性和高效性,始终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2.2 “国际性”、“有特色”、“多元化”是上海市后备人才培养的战略目标
(1)上海市构建“国际体育知名城市”的战略要求以培养世界级优秀运动员为目标,打造上海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品牌。积极参加国际体育赛事,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促进交流与发展,提升上海竞技体育的国际影响力。(2)发挥上海市在人力、技术、科技、教育等方面的资源优势,优化项目布局。巩固田径、游泳等具有较大影响力项目的竞争优势,加强具有较强社会影响力的篮球、足球等球类项目,拓展国际象棋、赛车等特色项目。(3)完善人才培养方式,实现多元化发展。依据项目自身的发展规律以及市场需求程度,有步骤、分层次实现多元化后备人才培养方式。注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结合,鼓励企业、个人、家庭进入后备人才培养的投资领域,保障投资主体利益,建立长效机制,完善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
2.3 “集团化、集群化与集约化”是上海市后备人才培养的战略选择
(1)实现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育目标的集团化发展,由个人优势向集团优势转变。加大培育夺金点与夺金人才团队的建设,做到整体推进而非单人独进,形成后继有人,人才辈出的集团优势。(2)注重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路径的集群化,由单维度向多维度转变。使训练管理、科技服务、医务保障等共同为人才培养服务,实现训科医一体化。(3)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方式的集约化发展,由粗放式向集约化转变。整合现有人才资源,走直通式、梯形式发展道路。合理规划项目布局,注重选材的科学性与训练的高效性;增强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增加对竞技体育运动训练的经费投入,提高经费的投入产出效率。(4)高度重视18~23岁的具有潜质的运动员,加大各级部门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强对这个年龄段优秀青少年运动员的重视与成才转化率,避免优秀人才的流失。
3 上海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
3.1 理顺培养机制,完善培养方式
(1)以“科技兴体”的观念实施“体教结合”。为实现体育知名城市的战略目标,上海市应从建设国际体育知名城市的战略高度培养运动员。鉴于我国专业竞技体制下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优势与路径依赖,上海市应在体教结合的纵深发展方面做出表率。以高校试办一线运动队为龙头,牵动中小学试办二线与三线运动队以培养后备人才的积极性。改变“文化扶贫式”的体教结合模式,切实从提高运动员文化素质、提高竞技能力出发,在专业设置、授课方式、教学管理等方面加强体育系统与教育部门的纵深合作。(2)逐步实现传统三级训练体系与各级俱乐部、高校间的相互配合与有机衔接,实现培养体制的转轨,实现多种培养方式的纵向对接与共生共赢。将竞技体育人才资本开发与市场经济有效接轨,建立长效机制,保证各方投资主体的合理利益。实现人才共育,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培养机制。(3)进一步加强对运动技术学校的建设,使其真正成为集优质体育资源与优质教育资源为一体的体育学院,并从体制和机制上保证资源结合的长期性和高效性。使其真正成为培养后备人才的重要基地,完善目前的人才培养方式,增强上海市后备人才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3.2 立足本土培养,加强合作交流与引进力度
(1)立足发掘和培养本市优秀运动人才。充分调动区县人才培养的优势与积极性,促进区县体育系统与教育系统以及其他社会力量的资源整合,尤其注重对业余体育训练单位的教练员以及有关管理人员的待遇;制定科学有效的考核标准与激励机制,调动各区(县)培养和输送后备人才的积极性,加大对重点项目与特色项目的人才选拔工作。(2)加强与外省(市)的合作与交流。通过签订人才培养协议与外省市合作,共同培养优秀运动员。利用上海市优质的教育资源与体育训练设施等优势,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后备人才培养的合作与交流工作,实现人才共育,利益共享,以此扩大上海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队伍建设,拓宽选材与育才范围;通过将人力资源、技术资源、科技资源等有效配置,实现多种形式的合作培养,扩大成才面。(3)重点引进优秀运动员与教练员人才。规范引进工作,提高引进效益。利用上海市优良的教育资源,优秀的教练员资源,优质的体育场馆设施,优越的科研条件,从全国各地通过人才交流、人才契约化管理等方式,引进国内外竞技体育强省的优秀后备人才,同时给予相应的政策保障与激励措施。对引进的运动员进行精加工,不断培养世界级的优秀运动员。应深入分析刘子歌的培养经验,将人才引进、资源调配、训练体制方面的经验运用到其他项目的人才引进中,形成独具特色的上海市后备人才培养方式。
3.3 优化项目布局,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1)将有限的经费投入到重点项目,按照“优势项目重投”原则,结合上海市各区县既有的项目布局以及取得的竞技运动成绩与人才培养成效,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资源的整合与有效利用。(2)培育和扩大传统项目学校,鼓励和引导体教结合项目布局学校,通过“内联”加强与上海市其他区县的交流与合作,将重点项目重点人才放在具有优势资源的区县进行培养,提高资源配置效率。(3)优化运动项目设置,充分依据区县人力、技术、信息资源进行布局。理顺各训练层级的运作机制,在项目设置上注意有机衔接,避免在培养与输送过程中人才资源的流失。重点保证游泳、射击等优势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形成集团优势;培育夺金点,带动潜优势项目共同发展。(4)政府给予相应经费支持和政策优惠,完善布局学校的基础设施与运动训练条件,加大专项经费的投入力度,对开展优秀的项目布局学校以及重点项目布局学校给予重点扶持,提高布局学校的积极性。
3.4 支持运动员参加高级别赛事,展示上海市竞技体育形象
(1)“以赛带练”。利用上海市的资源优势,鼓励运动员参与高等级的国内外赛事。通过比赛,积累经验、拓展思路、开阔视野。扩大国际交流,及时了解前沿信息,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2)在商业体育高度发达的今天,各类赛事不断增多。上海市应鼓励和支持运动员参与高级别赛事,取得的优异成绩将成为上海市城市形象宣传与推广的载体,对构建“国际体育知名城市”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3)处理好比赛与训练的关系。“以赛带练”要求通过竞赛取得好成绩,增加比赛经验,提高运动员参赛能力。但需要避免赛程安排过于密集,造成训练时间难以保证甚至是不必要的运动损伤。因此,需要在实践中合理把握比赛与训练的关系,科学安排参赛时间,为实现上海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目标服务。
3.5 高度重视业余体育训练
(1)获取社会支持,保证训练实效。青少年业余训练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多环节的过程。各级业余训练单位应及时与在训队员的家长沟通,获取支持,使业余训练队伍保持稳定,确保人才培养的连续性,保证训练计划的顺利进行。(2)加强业余训练教练员的责任心,进行科学训练。由于中小学生业余训练时间有限,教练员应根据少年儿童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科学安排训练内容与训练强度。以启蒙和基础训练为主,淡化专项技术训练,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对运动的兴趣,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3)高度重视业余体校的建设与经费投入。在调查了解中发现,上海市很多业余体校训练设施简陋陈旧、教学条件较差。应落实训练经费,做到与区县经济发展的同比增长。保证业余训练单位的教练员和管理、服务人员的相关待遇。加强对业余体育训练单位场地设施建设、经费投入、体育竞赛活动与训练效果等方面的评估。(4)大力倡导社会力量投资兴办青少年业余训练,建立青少年体育俱乐部。通过举办不同层次的比赛,培育具有影响力的赛事,保证投资主体的利益。同时培养体育运动的爱好者,发掘具有运动潜质的人才,扩大人才资源的储备。如杨浦区建立体育“希望之星”后备人才库,在努力提高青少年业余训练水平的同时,为国家输送优秀的体育后备力量,值得在上海市其他区县推广。
3.6 重视科学选材,建立运动员信息管理平台
(1)上海市要培养世界级运动员,必须高度重视科学选材的重要性。经验选材已不能适应世界体坛飞速发展的趋势,科学选材显示出越来越大的作用。应利用国际化都市的资源优势,及时把握国内外科学先进的手段和方法,提高选材的高效性。(2)在基层选材与人才引进中,把运动员出成绩的敏感期、现有运动技能与竞赛期结合起来进行科学预测。鼓励教练员运用先进的科学方法结合经验选材,根据不同运动项目的特点和要求,对运动员进行综合考察,尤其注意将运动员的“智力、技术、精神和意志”方面纳入选材的考核范围,提高选材的全面性与科学性。(3)从运动员选材开始建立个人档案资料,对形态指标、身体特征、运动技能、训练内容、比赛成绩、文化成绩、训练考勤、思想政治等多方面进行全方位记录。档案随着运动员的输送与成长贯穿其整个运动生涯。(4)建立运动员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对运动员管理的连贯性与长期性。对运动员的成长进行全程跟踪,系统培养,对训练内容与运动技能提供依据,而且为接收单位快速了解运动员的基本情况提供翔实资料,为进一步的训练工作提供重要参考。同时也是对运动员、教练员等训练成效的检验与监督。
3.7 提高教练员的业务能力,培养科研型教练员
(1)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利用上海市的资源优势与经济条件,通过经验交流会、观摩会、集中培训,聘请国外知名教练等方式,使教练员及时了解国内外有关运动项目的最新进展,尤其是训练方法与科研方面的前沿信息。(2)提高教练员的学历水平,完善教练员管理与考核制度。激励教练员不断深入学习,积极参与科研工作,及时了解前沿训练方法与训练理论;坚决实行教练员岗位聘用制;建立竞争上岗制度和培训制度;制定政策对参加培训的内容进行考核评分与奖励机制,随市场经济的变化相应调整教练员的待遇;提高训练效率与效益,实现精加工与高效培养的有机结合。(3)通过有效的激励手段,加强业余教练员的责任心。不仅注重学生的运动成绩,更注重基础训练。在考核中增加身体素质和基本技术项目的测试,建立输送奖励与育才奖励制度,将运动员未来的成绩与最初的业余训练教练员挂钩,避免为提高输送率拔苗助长,造成不应有的人才资源浪费,提高成才率与可持续发展能力。(4)提高教练员队伍训练水平,培养科研型教练员。切实抓好教练员的思想素质与业务能力;在对现有教练员不断加强培训的同时,有计划地培养教练员新生力量,吸收德才兼备的专门人才,促进人才流动,提高教练员整体队伍。
3.8 培育体育文化认同,促进青少年体育活动的开展
(1)青少年儿童的广泛参与,是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的源泉与保障。上海市在构建国际体育知名城市的过程中,通过明星效应实现运动员基层发展的乘数效应,利用姚明、刘翔、刘子歌等体育明星的高度影响力,吸引青少年关注体育运动,培育体育运动氛围,引导体育文化认同。(2)重视学校体育教学和校际竞赛活动,培养青少年儿童的体育兴趣。注重对基本技能和运动潜能的发掘,加大从学校选拔和培养人才的力度,保证后备人才的来源。(3)举办和开展各种类型的体育竞赛活动,营造体育氛围。按照学校人数以及学生的年龄层次等,设计比赛项目,制定比赛标准,促进各级各类体育运动项目的均衡与协调开展。增加对学校开展体育活动的引导和评估,逐步培育校园精品运动会与精英运动员,通过选拔纳入区县业余训练网络,提高区县人才输送率,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如上海市学生阳光体育大联赛极大地调动了学校开展体育竞赛活动的积极性,对营造体育运动氛围,选拔后备人才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3.9 驱动多方要素,培育职业体育市场
(1)世界体坛的发展表明,运动项目职业化程度的高低与竞技能力成正相关关系。职业体育的运作为相关体育项目提供持续发展的驱动力,同时最有效地促使运动员提高竞技运动成绩。上海市政府应创造有利于职业体育开展的环境与发展平台,根据运动项目的市场开发潜力与有效市场需求,将普及程度高、经济效益好的项目推向市场,实现职业化发展模式。(2)经济回报与社会支持是职业体育发展的驱动力。逐步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投资体系。目前应加大对篮球项目职业化的推动,充分利用姚明的明星效应以及在NBA的运动经历,通过“姚明收购上海男篮”这一契机,给予政策引导,推动上海市篮球的职业化进程。(3)利用上海市的经济优势、区位优势以及高校的知名度与企业的经济实力与竞争力,鼓励社会主体对竞技体育进行投资,通过市场资源配置规律,将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内外的驱动因素调动起来。通过运动项目的职业化促进产业化。(4)通过市场机制进行资源配置,促进上海市职业体育的开展。激励运动员快速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形成规范的人才流动与人才培养制度,完善上海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长效培养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