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铭远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 临沂 276000
摘要:在建筑工程中施工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工程达到设计的标准要求,科学的对施工技术进行应用可以确保建筑工程顺利的进行施工。而现场施工管理工作的进行可以确保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使得其各项技术、工艺、流程得到良好的落实,并对现场施工现场中存在的不确定因素进行控制,以此来对现场施工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管理,进而提升建筑工程整体的施工水平。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场施工管理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1.1钢筋施工技术
(1)钢筋捆扎技术。钢筋捆扎技术是依照设计图纸留下足够厚度的保护层、足够高度的钢筋范围以及合格的预埋件位置等等而开展的一种建筑工程钢筋捆扎技术。在这个操作过程中,需要把扎丝扎头预留在保护层的外端,同时必须保证水泥的强度等级在这个等级水泥强度之上。(2)钢筋连接技术。钢筋连接技术是按照实际情况确定的,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开展钢筋连接技术,对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与安全性能造成的影响都是十分明显的。这里有一点关键要素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机械连接与焊接接头面积的百分比在整个受拉区是不应该受到强制性控制的,开展直螺纹连接的过程中,不能够超过一个套筒的外露丝扣,安装的时候需要先完成地板的安装等等。
1.2混凝土技术
现场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应主要通过对其现场配合比的严格控制要求进行管理,必须经过试验室多次的配合比试验,合格后方可应用施工。施工现场拌和站对于混凝土的搅拌时间要合理把握,合理调整,对于外加剂的添加也要严格控制使用。混凝土浇筑振捣过程中,振动器需垂直,直上直下,而且操作振动器时要使振动器快插慢拔,插点分布要均匀,一般为振动棒半径的8~10倍,切忌勿漏点插,上下要抽动,保持振动器运动中要层层搭扣。振动过程要尽量避免混凝土下沉,冒气泡,泛浆,表面要平坦,密实,质量要达到最好,振动时不得碰触模板。需要对大体积的混凝土构件的浇筑考虑留置施工预留缝,以防止混凝土构件成型后的变形力对混凝土构件的破坏。
1.3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
为了避免建筑物因为地基的拉裂或者是下陷导致其不稳定出现重大安全事故,必须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以此来提高建筑的坚固度。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是对软土地基的固结度的值以及其稳定程度进行增加的过程。对于建筑工程地基建设的时候一般都是使用强夯法、粉煤灰应用法以及挤密砂桩法等方法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强夯法是利用重锤自由落体的重力反复夯击地基,将深度的土层夯实,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对一般的软土地基加固效果比较良好。粉煤灰应用法,粉煤灰的渗透性比较好,有较高的静力抗剪强度,压缩性比较低。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一般与石灰等碱性物质混合使用,混合后与水发生反应,产生凝硬性。常见的主要有粉煤灰混凝土桩、粉煤灰固结桩等,可以加固深层软土地基。挤密砂桩法是通过冲击和振动,采用类似沉管灌注桩的方法,把砂挤入土层中。该方法可以将地基挤实,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减少地基沉降,一般用于砂性土,不适合用于饱和的软粘土地基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了准确地确定施工地软土地基的类型,技术人员在建筑施工之前就应该对建筑地基的土壤条件进行检查,处理软土地基时需要根据软土的类型来确定地基的处理方法,以降低软土地基发生变形的可能,提高建筑施工的安全标准。
1.4梁板柱施工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在使用梁柱板之前需要对其进行仔细的检查,如果发现有变形或者是损坏的梁柱模板,不能再继续使用。除梁柱模板外,还有组装好的水泥构件模板,在对模板检查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支架的搭设不够牢固,工作人员需要通过讨论,并及时提出解决方案。对模板进行彻底的清洁是为了保证混凝土浇筑的时候模板的干净,并且在混凝土浇灌之后需要对梁板柱的标高以及定位轴线进行仔细全面的检查,在梁柱节点施工时,要采用强度较高的混凝土,按照“先高后低”的浇捣原则,先浇高强度的混凝土,后浇低强度的混凝土。梁板的混凝土要采用二次振捣法,增强不同强度混凝土交接面的密实性。一段时间之后进行模板拆除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确保混凝土成型结构完整。
2、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的办法分析
2.1做好施工现场的组织管理工作
施工现场的组织管理是保障各项管理活动可以顺利进行的基础条件,这样可以使得施工管理活动可以按照科学的计划方案来有序的进行,使得现场管理工作可以做到有据可依。首先,需要做好施工现场的调研工作,为了确保管理活动的进行可以符合施工现场实际的施工条件及施工情况,必须要对现场进行全面的调研工作,并以此作为依据编制相应的管理方案,从而在实际中可以更好的对施工进行组织管理;其次,需要对施工现场管理细节进行完善,由于在建筑工程中其存有工程量大、项目繁多的特点,因此要想保证管理工作的实行效果就必须要对其所涉及的各项施工环节进行全面的管控,以此来保证施工现场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得到良好的组织及管理。
2.2对施工过程进行管理
在建筑工程中必须要对其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的管理,而这也是现场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在现场管理工作中需要加强对其技术、流程、工艺等环节的监管,在发现施工技术及流程中存有问题后需要及时的进行纠正,确保施工人员可以按照规定的标准来进行施工操作,并且对于施工现场常发事故的区域需要进行重点的监管,以此来预防施工风险的产生。并且为了保证建筑工程顺利建设以及安全建设,必须建立规范化、全面性以及科学性的工程建设监管制度,并将监督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减少施工过程问题的发生概率。
2.3对施工现场实施编制组织管理
在建筑工程开工之前,对建筑工程的各方面情况进行综合全面的调研和考察,根据调研结果以及建筑技术图纸、建筑预算、承包招标合同等文件以及甲方的现场施工组织文件,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的分项计划、施工进度计划以及关键施工部位计划等等,以分开编制的形式对建筑工程进行管理,在确保够建筑工程建筑进度的同时,保证工程建筑的质量。
2.4强化施工质量管理
在进行施工过程中,整个工程的质量最为核心的影响部分施工质量,注重提升施工质量也是当前在进行施工现场管理最为重要的目的。施工管理中最为的重要的的是控制施工质量。管理工程施工质量要求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第一,管理施工技术,当前现阶段存在的施工工艺比较多,然而选择哪种类型的管理方案应该充分考虑到实际情况,因此,在进行施工工艺管理之时,需要对施工技术进行细致的分析。第二,管理好施工材料。施工材料是对施工工程整体质量影响最为重要的地方。所以,要提升施工质量,就应该选择合适的材料,通过抽样检查的形式,保证材料满足要求。
3结语
当前我国的建筑市场正蓬勃发展,所以针对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的相关问题要充分的重视,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是做好施工建设的技术手段,而建筑工程的现场施工管理能够合理有效的安排施工方案,对施工工程进行监督,两者都是建筑工程施工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完善和引进工程施工技术,加强现场施工管理水平,能够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促进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步伐。
参考文献:
[1]论如何加强建筑项目现场施工管理[J].方海艇.建材与装饰.2017(13)
[2]叶泽上.如何有效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7(09)
论文作者:贾玉伟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5
标签:建筑工程论文; 混凝土论文; 现场论文; 建筑论文; 地基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振动器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