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股改深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银行论文,股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8月26日上午,中国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在中国银行总行地下二层会议室宣布:“同意你行改制为股份制有限公司。”由此,中国银行正式脱胎为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此前,8月23日,作为独家发起人的中央汇金公司发起了中行股份的创立大会。股份公司成立之后,中行的董事会、监事会成员出现重大变化。它昭示着中国银行全面股改的深化和加速。
谁将成战略投资者
中行的出资人由财政部变成了汇金公司后,意味着中行股份成为股权多元化的股份制公司,引进战略投资者就成为一件大事。
众人瞩目的是,谁将是中行的战略投资者,尤其是境外战略投资者。
目前,众多外资对中国银行颇有兴趣。中行内部人士称,作为战略投资者,包括大摩、花旗、德意志银行和瑞士银行在内的众多外资机构均有意参股中国银行。
对此,中国银行新闻发言人王兆文向记者证实,与中行接触的不仅局限于这几家,而是范围大得多,国内的许多企业也非常有兴趣入股中国银行;目前,仍处于与潜在战略投资者进行接触和磋商过程中,尚未确定具体的名单。
知情人士透露,中行目前正与十余家外资机构进行广泛接触,股权投资谈判工作已近尾声。中国银行将在年内完成一次重组,此次重组旨在为它海外首次公开发行铺平道路。
中行内部人士透露,中行董事长肖钢在中行的一次内部培训会上曾经提到,股改之后,中行的股东可能是汇金公司、花旗银行、JP摩根集团、中石化、中石油及其他民营企业。
此后中行行长助理诸鑫强亦透露,中行准备选择5家到6家战略投资者。但是王兆文特别强调,由于中行的大股东是中央汇金公司,因而具体确定哪些战略投资者应由汇金公司等单位决定,“中国银行会向中央汇金公司推荐,但是决定权不在我们手上。”
但是,记者获悉,尽管外资参股意向非常强烈,但谈判过程相当艰难。”在现有的制度环境下,很多工作的展开非常困难。”知情人士介绍。
对此,高盛亚洲董事总经理胡祖六认为,国外的战略投资者对中国银行业有巨大的投资冲动,但是,一涉及到风险,就停滞不前了;因为投资中国的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存在很大的商业风险,而且,参股国内国有商业银行投资额度要求很大,入股方式的规定相对单一,只能是以现金的方式进来,不允许运用其他有效的金融工具进行交易等,这些都是困扰战略投资者进入的重要原因。
“从现在的情况看,瑞士银行、德意志银行和高盛比较有兴趣,花旗银行也有可能。汇丰已经明确表示,暂时对参股国有商业银行兴趣不大。”知情人士强调。
战略投资者在2004年入股完成后,中行将扩容25%的股份。届时,中行的资本充足率将有可能飞升至12%以上。
股改提速
股改资产处置后,中行不良贷款比率大幅下降。截至今年6月末,中行集团本外币不良授信余额为1148.89亿元,本外币不良率为5.46%,较年初下降了10.82个百分点。其中,境内机构不良授信余额为950.57亿元,不良比率为5.61%,较年初下降12.66个百分点。海外机构不良授信余额为23.96亿美元,不良比率为4.87%,较年初下降了2.99个百分点。
银监会《关于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公司治理改革与监管指引》(下称《指引》)规定,两家试点银行应从2004年起对非信贷类资产实行五级分类,并按五级分类口径对全部资产的质量进行考核,将不良资产比率持续控制在3%~5%。7月16日,建行公布的最新不良贷款比率已经降低到3.08%,长期困扰两家银行发展的不良贷款比率过高终于成为历史。
但是,朱民讲,要把5.46%保住很难,这是中行面临的最大挑战。
《指引》规定,两家试点银行2005年底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中行应达到60%,建行应达到80%;2007年底应继续有所增长。朱民告诉记者,股改资产处置后,中行的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仍旧超过了55%。
中行资产负债部总经理周凝则透露,根据初步估算,拨备覆盖率在70%左右。她向记者表示,由于中行目前剩余的不良贷款都是五级分类中的次级类贷款,按照财政部的规定,次级类贷款的拨备覆盖率应该是25%,因此,中行现有的不良贷款损失准备金完全能够覆盖不良贷款的损失。
此外,根据初步测算,到6月30日,中行的资本充足率已经达到了7.89%。因为时间关系,这尚没有考虑7月7日发行成功的140.7亿元次级债券的因素,这笔资金于7月22日到账。朱民告诉记者,这140.7亿元到账之后,中行的资本充足率达到8.3%,满足了《指引》规定的“两家试点银行从2004年起资本充足率应在任何时点上保持8%以上。”随着总规模600亿元次级债发行的结束,中行的资本金充足率有望达到11%以上。
银行资本金充足率要在8%以上,这是《巴塞尔协议》的铁律,也是银行上市的最重要门槛。而在此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没有一家达标,资本金充足率最高的中行仅为6.98%。
中国银行半年报显示:上半年,中行累计核销1063亿元损失类贷款,转售1498亿元可疑类贷款,核销21亿元非信贷类资产损失。截至6月末,中银集团不良授信余额为1148.89亿元,不良率为5.46%,比年初下降10.82%。
按照经验,国企改革中,人事制度或者人力资源的改革最困难,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也不例外。按照中行人事调整的方案,中行员工不仅要接受新岗位,还要接受新身份——由“全民所有制企业员工”转变为“股份制公司员工”,股改后,中行要彻底取消干部行政级别,设置专业和技术职务。
8月中旬,作为人事试点的中银香港的1.3万员工收到来自董事会的定岗定薪通知。在新的定岗定薪方案中,中银香港全行职位被分为21级,级别越高,薪酬和福利就越高。每一个职级的薪酬差距幅度很大,最高上限与底线相差达一倍。
无意与建行类比
近期,在上市问题上,同样抢眼的是中国建设银行。无论中行怎么想,业界都在将二者进行对比评判。
对于“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在近期都将引进外资,是否会造成冲突”的问题,中国银行行长助理朱民表示,中国银行无心与中国建设银行攀比,因为中国银行与中国建设银行的战略不同,是集团整体上市。“我们的宗旨是速度服从质量。”他说。
中行股改采取了与建行完全不同的模式。建行采取分拆上市的模式,中行则是整体上市。王兆文一再强调,中行股改将把中银香港也囊括进来,而中银香港作为一家香港上市公司,其所适用的会计、税收、法律框架并不同于内地的企业,这是中行股改的一大困难所在。
比较而言,分拆上市有助于在较短时间内达到上市的要求和标准,是将主营业务和盈利能力强的资产率先上市。分拆上市后,不排除控股股东可能利用其在董事会的控制权,使上市公司与集团公司之间存在关联交易,其他投资者的利益可能会受到侵犯,建立完善和规范的公司治理机制可能相对困难。
9月14日,根据国务院的决定和中国银监会的批准,原建设银行分为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建银有限责任公司。9月22日,建银股份正式挂牌。
作为整体股改,股改之后的中行股份将囊括中国银行的所有境内外商业银行业务、中银国际和中银保险,事实上将成为混业经营的金融企业——家公司同时经营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保险业务。虽然中国目前已经逐步放开对金融控股公司的严格限制,但是对于金融企业的混业经营则始终限制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