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城区民主阳城垸水利管理委员会 415117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水利工程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取得了较大进步。然而在实际的水利工程建筑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渗水渗漏问题,对水利建筑的整体质量产生较大影响。本文通过论述水利工程出现渗水渗漏原因,为加强防渗堵漏施工技术的应用提出策略。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筑;防渗堵漏;施工技术
水利工程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加强防渗堵漏施工技术的应用,可有效的提升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为此国家相关部门必须加大力度对水利工程建筑中的渗水渗漏问题进行整改。
一、水利工程建筑建设出现渗水渗漏现象的原因
(一)由穿墙管导致渗水渗漏
渗水渗漏是水利工程中常见的主要问题之一,影响水利建筑的正常使用。就普遍情况而言,进行水利工程建筑施工时,需要依据施工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水管或者电管与主体进行连接,之所以会发生渗水渗漏现象,主要在于对连接部位并未进行严密的衔接,同时在对连接处的孔洞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并未对混凝土进行充分的搅拌,进而使得混凝土出现大量的孔洞。正是基于上述两点原因,穿墙管极易发生渗水渗漏现象。例如图1所示内容,两根水管在穿墙处由于混凝土未进行捣实,使得接口处的墙面出现诸多孔隙,在长时间使用后周边发生渗水渗漏现象,进而对墙体造成严重的影响,同时更影响人们正常生活。
(二)对孔洞漏水进行处理
对孔洞漏水进行处理的方式主要包括如下内容:其一,对下管进行堵漏。此种方式适用于水压较大切孔洞较大处。运用此种方式前,施工人员必须对漏水处孔洞的硬度进行了解,以此来确定挖掘孔洞的尺寸。孔洞挖掘完毕后,施工人员需要使用碎石垫底,并在孔洞处覆盖油毡布,利用胶管将渗漏的水排出。此项工作结束后,施工人员需要利用水泥胶浆对孔洞进行浇灌,确保孔洞处被注满,并对孔洞周边进行压实工作。在确保不会再次出现渗漏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做好防水工作,之后才能将胶管拔出。其二,直接堵塞法。此种方式主要应用于水压较小切孔洞较小处,同时水位必须小于3cm,虽然直接堵塞法的施工工序简便,操作简单,是施工人员通常使用的方式,但是此种方式只能够对简单的孔洞进行处理,而无法进行其他深层次的处理。其三,利用木楔进行堵漏。此种方式主要适用于对水压较大的孔洞进行堵漏,水位必须高于6cm。运用此种方式前,施工人员必须对铁管进行慎重选择,并利用水泥胶浆对铁管进行加固,运用砂浆对铁管周围进行涂抹,待孔洞具有足够的强度时,将木楔放置于铁管中,若未出现渗漏现象,则需要利用砂浆对表面进行再次涂抹,已完成最终的防渗工作。
(三)对裂缝漏水处进行处理
处理裂缝漏水主要包括如下两种方式:首先,直接堵塞法。施工人员需要将裂缝处挖掘成“八”字形沟槽,并进行清理,之后施工人员需要将水泥胶浆制成跳转,待其具有一定强度后放置于沟槽中,以排出沟槽中的水分与空气,孔洞被堵塞后,施工人员还需要利用砂浆对沟槽进行整平工作。其次,下线堵漏法。施工人员碗蕨沟槽后需要在沟槽底部放线,同时确保线的长度超过25cm,之后将胶浆条放置于沟槽中,并将放线抽出,以确保渗漏水能够顺放线排出。
(四)利用氰凝灌浆方式进行堵漏
所谓的氰凝灌浆堵漏法即是指将氰凝作为灌浆材料,对渗漏水处进行堵塞,主要原因在于氰凝材料具有较强的防渗性。此种方式不仅可应用于施工缝或者变形缝的渗漏处,同时还可应用于未具有足够的麻面与孔洞的混凝土渗漏处。在此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对漏水孔洞做好清洁处理工作,并在孔洞中放置灌浆嘴。在渗漏较为严重之处,需要对注浆嘴进行交错放置。同时施工人员需要将油毡布剪成半圆状,顺着裂缝处进行铺设,在裂缝处利用水泥砂浆进行封闭。在进行氰凝材料灌注前,还必须彻底检查灌浆嘴的通畅性与严密性,待所有结果符合标准后方可进行氰凝材料的灌注。灌注后若未再次出现渗漏现象,则可对灌浆嘴进行密封。
结束语:
水利工程不仅对于人们的生活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还可有效的促进经济的发展。为实现上目标,施工单位必须进行有效的防渗堵漏工作,对工程建筑进入深入仔细的检查,对于可能出现或者已出现渗水渗漏之处进行补休,严格按照上述方式进行处理,只有如此才能避免延误工期,同时更可有效提升水利工程建筑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聂盛明.浅析水利工程建筑建设的防渗堵漏施工技术[J].房地产导刊,2015(34):26-26.
[2]孙健.关于水利建筑工程防渗堵漏施工的探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27):152-152.
[3]邵力军.探析水利工程建设防渗堵漏的施工方法及其施工管理[J].装饰装修天地,2016(2):36-36.
[4]杨成华.探析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防渗堵漏施工[J].水能经济,2016(4):193-193.
论文作者:雷慧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7
标签:孔洞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沟槽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防渗论文; 方式论文; 建筑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