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课改是对当前教学模式提出新的要求、新的方案,其能够辅助教师不断完善高中语文教学的质量。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是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影响着学生今后的生活态度。语文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是学生人生的必修课,创新语文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是每一位教师的重要职责。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语文、创新教学、策略探讨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0257-2826(2018)06-140-01
前言:语文的学习是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和思考能力,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时期,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对教学的不断创新和改革势在必行。在当前阶段,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学生的语文学习,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态度等均影响着语文知识的学习。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
1、教师教学理念落后,不能因材施教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形成了自我思考方式,对待问题有了自己的思考方向和想法,这就意味着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问题。并且在当前的语文学习中,教师不能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依旧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主,课堂上以自我为主导,占用绝大部分时间,很少考虑到学生的需求和状态。对于不同的学生,教师不能给予学生恰当的引导,因材施教,帮助学生高效的解决问题,仅仅在课堂上整体性的概括讲解,使语文教学课堂变的过于模式化机械化。
2、学生缺乏自己的思考,强行记忆知识
语文问题是没有绝对标准答案的,只要中心思想和中心观点正确即可,这锻炼的是学生概括和总结的能力。但是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会按照标准答案去进行讲解,告诉学生正确的答案,没有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细致的分析,有些学生会否定自己的答案,直接记录抄写老师给的标准答案,学生不能对自己的回答进行分析和思考,长时间这样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会下降,对教师和标准答案产生依赖性,不利于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创新
1、把握新课改基本要求,因材施教
高中生已经具有了自我独立的思想,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向和答案各有不同,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是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教师应该发现学生的优点,以创新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回答的问题。为了提高高中语文的教学效率,教师需要把握新课改的基本要求,在理解高中课本的基本内容后,结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建立良好的语文教学课堂。班级中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学习特点,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发现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在发展学生优点,建立学生学习自信心的同时帮助学生弥补自己的不足。对于在课堂上存在问题的学生,教师一定要在课间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因材施教才能让更多的学生适应语文教学课堂,满足大多数人的学习需求,当学生认识到学习的意义,自然会沉迷于语文学习当中。
2、课堂上给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的空间,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应该是高中生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但是在高强度的学习压力下,很多学生背诵标准答案来理解问题解决问题,这个现象使得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显著下降,对标准答案产生了依赖心理,不利于语文知识的学习。语文本身就是一门非常灵活的学科,在课堂上语文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和表达,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予恰当的点评,在学生自我思考方向上进行正确的指导,使学生能够具有自我思考方式,高中阶段的学习不是在生产卷面成绩优秀的学生,而是指导学生拥有良好的思考能力,提高语文素养,因此,学生具备灵活的思考能力十分重要,例如在学习《雨巷》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哪些词语体现了作者的忧愁和哀伤?文章中的姑娘是作者一直想要遇见的,这个姑娘又是谁?或者代表了什么?是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么?对于这样一篇包涵深意的文章,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去体会作者的情感,从而以作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
语文学习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学生可以在语文学习中感受作者的忧愁,感受作者的欣喜。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教师首先应该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能够和教师及时沟通问题,分享自己的想法,学生喜爱和教师沟通交流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如《诗词三首》的教学,同学生从分析《月夜》《夜雨寄北》两首词共同的想象笔法、对未来的憧憬,发出“人尽管身处困境,但幸福是可以遥望的”这样的感慨,以这样积极的互动激励学生。增加师生情感交流,促进高中语文教学的高效。
结束语
语文的学习不仅体现在卷面上,更关乎学生的能力素养,影响学生今后的人生方向。为了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语文课堂,教师应该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让学生真正能够吸收和理解知识,语文的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语文教育教学的改革需要教师坚守本心,给学生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连锋.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的创新[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7(02)
[2]朱冠男.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思考[J].中学语文,2016(21)
论文作者:许兰花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8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4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自己的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语文论文; 高中论文; 能力论文; 《教学与研究》2018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