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专题教学和科研活动提高幼儿园护理教育质量_幼儿园论文

通过主题教研活动,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幼儿园论文,教研活动论文,质量论文,主题论文,保教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区角活动”推进策略的实践探索

      ——郑州市幼儿园“区角活动”教研常态化纪实

      刘子涓(郑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幼儿的学习以直接经验为主,间接经验为辅,她们需要与具体物体发生关系才能形成直接经验。“区角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中主动观察学习。它区别于小学化的环境和小学化的课程。

      一、问题的提出

      通过国内外诸多教育机构证实,“区角活动”深受幼儿喜爱。因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多年来,幼儿园更多的关注点在教师直接引领的作用而忽视了环境育人。近年来,环境育人的重要性正在被幼教界认同。“区角活动”在一线城市已经逐步推广,成为幼儿园重要课程模式之一。针对郑州市幼儿园“区角活动”没有推广,开展薄弱的状况,决定通过对“区角活动”主题教研的推进策略的研究,推进此项活动,以期促进郑州市幼儿园教育转变观念、丰富幼儿园课程设置模式、幼儿获得主动和谐发展、全面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

      二、现状调查

      2012年3月进行调研,省、市示范性幼儿园开设的有初级的“区角活动”不足40%,一级以下幼儿园开展的不足10%。

      对8个区8所(每区一所)初步开展“区角活动”的幼儿园调查问卷,每所幼儿园10名教师填写,共收回80份。

      调查结果表明教师对开展“区角活动”的认可度高,但平时工作重点不在区角创设上,她们认为进行“区角活动”增加了工作量。认为影响“区角活动”开展的主要因素是:空间不足、教师时间不够;主观因素有:教师创设“区角活动”的专业能力不足。调查结果说明郑州市“区角活动”没有启动,幼儿园还以集体教学形式为主要课程模式,教师对开展“区角活动”不甚了解,管理人员对“区角活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三、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第一阶段:骨干幼儿园尝试,示范带动——初始阶段

      在调研基础上,选择五所初步开展“区角活动”的幼儿园,以分会场形式对全市同时开放(2000多人参与)。通过经验介绍、现场观摩、园本教研展示(课堂观察)、交流研讨、总结提升五个环节,帮助幼儿园初步了解“区角活动”创设的基本框架和意义。消除对活动的陌生感、为难感。指出该活动是今后重点推进的课程模式,激发幼儿园学习、实践的积极性。

      第二阶段:经验分享,明晰区角创设思路——尝试阶段

      对县区教研员进行培训,提出“把握幼儿年龄特点,合理设置‘区角活动’”教研主题。各县区教研员对本地区进行培训,通过实地指导培养出一批本地区骨干幼儿园并进行观摩交流。市教研室从各县区推荐的园所中,选拔出七个单位在全市交流。通过交流对全市幼儿园业务领导进行培训,拓展进行“区角活动”的思路,学习合理设置活动的方法。

      第三阶段:制定评价标准,示范园先行——推进阶段

      通过一年探索,教师环境创设能力有所提升。针对前期的问题与困惑,市教研员制定“郑州市‘区角活动’评价标准”,从“区角活动”的计划与结构、材料提供、幼儿活动、教师指导、活动效果、活动评价等方面给予指导与规范。

      以县区为单位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省、市示范幼儿园开放观摩活动,要求全市91所省、市示范园参与,公开展示52所,10000多名教师参与研讨。市教研室对39个优秀园所进行了表彰,此次活动为全面推进“区角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区角活动”框架搭起来了,但还存在活动目标性不明确,区角设置灵活性差,有效性不强等问题,遇到了发展的瓶颈。

      第四阶段:针对瓶颈,突破重点提升有效性——深入阶段

      成立研究小组申报《提高教师创设“区角活动”能力的研究》省级课题,针对问题重点攻关。课题组幼儿园以不同主题为市一级以上幼儿园业务领导、骨干教师(600多人)分享经验。参会教师针对交流内容,现场提问,发言人答疑解惑。交流中教师提出的问题更具有指向性,从过去的关注形式转向关注内涵,“区角活动”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第五阶段:重点下移,一级幼儿园试水——普及阶段

      推进“区角活动”以来,一级幼儿园一直参与,但不是被关注的重点,今年上半年“区角活动”向一级幼儿园推进(303所),要求以县区为单位交流研讨,实现在一级以上幼儿园全面普及的目标。

      四、效果与反思

      通过区域推进,有近30000万人次参与培训、交流,“区角活动”目前在郑州市得到推广,走向常态。改变了过去活动室四面墙、一片桌椅、一片床的状况,促进了幼儿园在办园理念、课程模式、教师发展、家长工作、幼儿发展等多方面的改变。

      “区角活动”是实践层面的内容,要改变幼儿园习惯多年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需要一个学习、认同、尝试、深入的过程。不能冒进,不搞一刀切、大一统,需要以点带面、分层落实。要以幼儿园主题教研为依托,市、区教研为平台,在实际过程中提炼有价值的经验,并随时推广,以实践与研究相结合的方式推进,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

      但郑州市“区角活动”开展水平处于初级阶段,在区角设置的合理性、材料投放的趣味性艺术性、教师指导的有效性、与集体教学活动和其它活动的有机渗透性等方面还需研究。如何推进初级幼儿园和农村幼儿园创设“区角活动”等问题还要进一步破解。

      幼儿园一日活动过渡环节中的智慧

      卢筱红(江西省教育厅教学教材研究室)

      2014年,笔者在全省各级各类幼儿园开展“优化幼儿园一日活动”主题教研活动。我们首先要求每所幼儿园反思自己现有的一日活动安排表,从优化一日活动作息时间表入手,逐步对学习活动、生活活动、游戏活动和运动活动等几个方面,从内容、形式、组织与实施、评价等环节进行优化。所谓“过渡环节”,是将学习活动、游戏活动等各类活动衔接、串联起来的纽带,对“过渡环节”的优化更是不能忽视,过渡环节处处渗透教育,时时绽放精彩。为此,优化“过渡环节”成为本学期各园所重点教研的内容,在教研过程中越来越发觉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幼儿的一日生活,不仅要优化教学活动、游戏活动等,更要重视发挥“纽带”作用的“过渡环节”。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活动和过渡环节,减少和消除消极等待现象。”这促使许多幼教工作者开始关注和研究一日活动中过渡环节的问题,虽然在形式、内容上有些研究和优化,但笔者认为大家始终均未将其融入到幼儿的生活、学习与发展的角度来进行研究,更多时候是将过渡环节与其它活动割裂开来,使之游离于课程之外而孤立存在着。《3~6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强调:“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再次体现了幼儿园一日生活皆课程的理念。为此,过渡环节的优化应持有大课程观理念,融入到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去,充分挖掘过渡环节中蕴藏的教育价值,真正促进幼儿自由、自主地发展。

      过渡环节有人把其称为“驿站”,更多的是体现其中转和衔接的作用。其实它的价值不仅仅是体现在上一个活动和下一个活动的连接,起着承上启下、调节情绪的作用,更多的价值还可体现在渗透着生活教育及幼儿在五大领域的学习与发展,能极大限度地满足了幼儿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情感互动交流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基于以上对过渡环节的再认识,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日活动中过渡环节的优化。

      一、优化过渡环节时间,实现各类活动过渡无痕

      首先我们对照两张一日活动作息时间表(以南昌市龙泉实验幼儿园为例,见下表),重新梳理一日活动中的过渡环节。我们不难发现,有的过渡环节时间较长,如:午餐与午睡之间、起床与午间操之间、午点与游戏之间等;而有的过渡环节较短但频率很高,如:户外活动与早操之间,早操与生活活动之间、集体活动与户外活动之间、户外活动与区域活动之间、区域活动与餐前活动之间等。

      

      从上表中还可看出原有过渡环节基本是由生活活动替代了,形式单一,一日活动安排过于琐碎,造成的结果便是幼儿一直处于教师的高控制下,没有自由活动的时间,更没有释放心灵的时间和空间,教师也是如此,一直处于赶节奏的状态中。为此,我们对一日活动时间进行优化,尤其是过渡环节的时间进行优化和整合,将碎片化时间调整为模块化时间,将长短不一的过渡环节时间融入到生活活动、学习活动、运动活动和游戏活动中去,各类活动自然过渡,实现过渡无痕。这样的调整,让过渡环节更加灵动,给予幼儿自主活动时间更有弹性了,也有利于尊重幼儿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幼儿的个体需求。

      案例1:南昌市龙泉实验幼儿园以往必须等待所有幼儿吃好早餐,才让幼儿进入到区域中游戏或是开展集体活动。调整过渡环节之后,将早餐、区域游戏和集体教学三者时间整合在一起,先用完早餐的幼儿可直接自主选择区域进行游戏,也可找同伴到角落中说悄悄话,还有的幼儿可直接帮助教师收拾整理餐具,这不仅满足了幼儿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需要,也激励了进餐速度慢的幼儿,减少了消极等待时间,将幼儿自主活动时间最大化。同时也可调整幼儿身心转换的节奏,幼儿再也不会因机械、生硬地跟着教师赶每个活动环节的节奏而导致身心疲惫,极大地满足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

      二、丰富过渡环节的形式,满足幼儿自主发展的需求

      过渡环节的形式应是多种多样的,不仅可根据不同年龄阶段选择适宜的过渡方式,也可根据不同时段的过渡环节选择合适的过渡方式,目的是科学合理安排幼儿活动时间,最大限度地满足幼儿自主发展的需要,科学有效地进行活动之间的转换。

      案例2:南昌市保育院丰富午睡起床后的过渡环节。原来在幼儿午睡起床后组织大、中班幼儿在操场上做20分钟的干浴操,优化过渡环节之后,他们将整齐划一的干浴操调整为做“醒脑操”,各班教师根据孩子的兴趣,采用音乐游戏、手指游戏等作为醒脑操,具有班级特色,并顺应幼儿的兴趣进行变化。这样不仅减少了整齐划一的过渡环节,还满足了幼儿游戏的需要。

      案例3:南昌市保育院中班教师组织幼儿在午睡与午点之间的过渡环节开展“今天你帮助了谁”的活动。鼓励起床穿衣速度快的孩子先做完自己的事情,再去帮助伙伴。为这些孩子提供了帮助他人的机会,体现了自身的价值,有利于培养其主动关爱,帮助他人的情感,而那些起床速度慢的幼儿也会受其感染,自觉地加快速度,不断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案例4:江西省军区幼儿园注重动静交替的游戏方式实现活动与活动之间的过渡。倘若集体活动是安静的活动,则活动后可进行有一些有运动量的游戏;如可以结伴玩“熊和石头人”“跷跷板”“木头人”“爱的抱抱”、“兔子蹲”等;倘若集体活动是运动量较大的活动,如体育活动等,则活动后就不宜再进行一些运动量较大的游戏,可以让幼儿玩一些安静的游戏,如“007”“两只小蜜蜂”“抓小鱼”“菜园果园动物园”“石头剪刀布”“谁不见了”“黑白配”“悄悄话”等,以利于区域活动的开展,以游戏过渡极大满足幼儿游戏活动的需要。

      三、挖掘过渡环节的教育价值,促进幼儿整体发展

      教育无小事,处处蕴藏着教育契机和教育价值,看似小小的过渡环节,却是一个巨大的教育弹性空间,尤其是在“幼儿一日生活皆课程”理念引领下,只需做个有心的教育人,就不难发现幼儿一日活动中的过渡环节蕴含着许多教育要素,我们教师应用敏锐、智慧的眼睛捕捉教育契机,采用适宜的方式组织与实施,使每个过渡环节绽放精彩,彰显教育智慧。

      案例5:将入园、离园环节作为幼儿交往、增强自理能力和自信的教育时机,提高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入园、离园环节均是幼儿园集体生活向幼儿个体家庭生活过渡的重要环节,为让幼儿一天保持愉快的心情,利于积极愉悦的情感的形成,这两个环节的教育显得尤为的重要。江西省委机关保育院幼儿入园后,根据不同年龄幼儿开展不同的幼儿晨间接待活动,如小班幼儿互唱《问好歌》,按照歌词做拍手、握手、敬礼等动作,增进同伴间的友谊,减少小班幼儿分离焦虑;中班则立足在加强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和为班集体服务的意识,开展整理教室、“自然角管理员”“小小气象员”等活动;而大班幼儿则开展“早点名”、“签名卡”、“谁的小树长得快”等活动,增强大班幼儿时间观念,为幼小衔接作好准备,增强幼儿的入园积极性,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离园环节,则通过开展类似“我是小明星”“小小故事会”“今天我学了”……七巧板大赛、我是木头人、老狼几点钟等,鼓励幼儿大胆表演故事、儿歌、舞蹈,激发幼儿大胆表现自我,增加幼儿自信和归属感,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案例6:江西省军区幼儿园为幼儿创设放松心情的环境。我们教师要做的并不是放任孩子,而是在所创设的环境里,让幼儿自由选择、自由结伴、自由活动。如在小班,教师在教室的一角创设一个临时区域,投放孩子们喜欢的玩具或是图书。孩子们在集体活动和生活活动(入厕、喝水)之后便可以在临时区域里和从家里带来的“好伙伴”见见面。再如,有的班级创设了心情区,孩子们可以去到心情区里用玩具、贴标识、做记录等方式表现自己这一小段时间或是这一天的心情情况,为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表达的平台。

      过渡环节是贯穿于一日活动的重要环节,我们从优化过渡环节时间、形式及内容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不仅注重了幼儿在一日生活的学习与发展,又丰富了幼儿一日活动的内容,减少了等待,帮助幼儿建立了较好的规则意识,确保了幼儿的安全,也使幼儿的生活显得更加丰富多彩,促进了幼儿身心健康以及情感、态度、认知能力等各方面的整体发展。

标签:;  ;  ;  

通过专题教学和科研活动提高幼儿园护理教育质量_幼儿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