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秀荣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区人民医院 165000
摘要:克罗恩病(克隆病,CD)是一种消化道的慢性、反复发作和非特异性的透壁性炎症,病变呈节段性分布,可累及消化道任何部位,其中以末端回肠最为常见,结肠和肛门病变也较多,所以过去又被称为局限性肠炎、节段性肠炎或肉芽肿性小肠结肠炎。该疾病经常伴有周身发热、皮肤、眼部及关节等部位的肠外表现,虽为良性疾病,但病因不明,至今仍缺乏十分有效的治疗手段。本文旨探讨克罗恩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关键词:克罗恩病;诊疗
克罗恩病(克隆病,CD)是一种消化道的慢性、反复发作和非特异性的透壁性炎症,病变呈节段性分布,可累及消化道任何部位,其中以末端回肠最为常见,结肠和肛门病变也较多,所以过去又被称为局限性肠炎、节段性肠炎或肉芽肿性小肠结肠炎[1]。现抽选我院收治的26例克罗恩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以探究克罗恩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抽选我院2014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26例克罗恩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37~56岁,平均年龄(44.5±2.3)岁。
2临床表现
克罗恩病起病十分隐蔽,病程呈现缓慢、迁延的态势。主要临床表现有腹痛、腹泻。腹痛呈间歇性发作,腹痛部位随病变部位不同而异。腹泻每日2~10余次,粪便质地稀软或成浆糊状,少部分患者有脓血便与黏液[2]。全身表现包括体重下降、营养不良、低热或中等发热。体检可见右下腹压痛、腹部包块、肠鸣音亢进、外瘘管等。
3诊断与鉴别诊断
3.1诊断标准
3.1.1非连续性或区域性肠道病变。
3.1.2肠黏膜呈铺路卵石样表现或有纵行溃疡。
3.1.3全层性炎症性肠道病变,伴有肿块或狭窄。
3.1.4结节病样非干酪性肉芽肿。
3.1.5裂沟或瘘管。
3.1.6肛门病变,有难治性溃疡、肛瘘或肛裂。
凡具备1、2、3者为疑诊;再加上4、5、6之一者可以确诊;如具有4,再加上1、2、3中的两项者,也可确诊。确诊的患者均须先排除有关疾病。
3.2鉴别诊断
需与各种肠道感染性或非感染性炎症疾病及肠道肿瘤鉴别。应特别注意,急性发作时与阑尾炎、慢性发作时与肠结核及肠道恶性淋巴瘤、病变单纯累及结肠者与溃疡结肠炎进行鉴别。在我国,鉴别的重点在于根据不同的临床症状严格区分克罗恩病与肠结核。
3.2.1肠结核
肠结核多继发于开放性肺结核;病变主要涉及回盲部,有时累及邻近结肠,但不呈节段性分布;瘘管及肛门、直肠周围病变少见;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等有助与 Crohn病鉴别[3]。对鉴别有困难者,建议先行抗结核治疗观察疗效。
3.2.2小肠恶性淋巴瘤
原发性小肠恶性淋巴瘤往往较长时间内局限在小肠和(或)邻近肠系膜淋巴结,部分患者肿瘤可呈多灶性分布,此时与Crahn病鉴别有一定困难。如 X线检查见小肠结肠同时受累、节段性分布、裂隙状溃疡、鹅卵石征、瘘管形成等有利于 Crohn病诊断;如X线检查见一处肠段内广泛侵蚀、呈较大的指压痕或充盈缺损,B型超声或CT检查肠壁明显增厚、腹腔淋巴结肿大较多支持小肠恶性淋巴瘤诊断[4]。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3急性阑尾炎
腹泻少见,常有转移性右下腹痛,压痛限于麦氏点,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增高更为显著,可资鉴别,但有时需剖腹探查才能明确诊断。
4治疗
4.1一般治疗
患者应注意饮食,尽可能摄取少渣、易消化、富营养的食物,切忌辛辣、刺激性食物,严禁烟、浓茶、酒、咖啡等。注意休息。重症患者应注意肠外营养或肠内要素营养,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4.2药物治疗
主要采用抑制炎症反应及调节免疫反应的药物,特别是皮质类固醇及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Salicy|azosulfapyridine,SASP)。
4.2.1轻-中度活动性克罗恩病
对于回肠、回结肠或者结肠CD可以给予氨基水杨酸类口服治疗。常用美沙拉嗪每天3.2~4g或SASP每天3~6g,分次口服。对磺胺或氨基水杨酸类过敏者可使用脱敏疗法。具体方法是:停药1~2周后,自每日250mg开始,每7~10天增加一次剂量,直至每日2g。大规模的临床试验证明,SASP比安慰剂有效,治疗16周后,将近一半的患者获得临床缓解。
4.2.2中-重度活动性克罗恩病
可给予泼尼松每天40~60mg治疗宣到症状消失或者体重增加(一般需要7~28天)。在临床表现缓解后,类固醇激素的剂量应逐渐减量。一般每周减少5~10mg,直到每天20mg,然后从每天20mg开始,每周减2.5~5mg直到停用。布地奈德每天9mg治疗活动性回肠和回盲肠CD可获得持续的疗效,并证明优于安慰剂。其激素相关的不良反应较泼尼松少。超过50%使用类固醇激素治疗的患者将会有激素依赖或者激素抵抗,特别是吸烟者或累及结肠者。在激素治疗过程中加用氨基水杨酸类药并不能增加短期或长期疗效[5]。但加用硫唑嘌呤及6-巯嘌呤(6-MP)对激素依赖的患者有效。
4.2.3重-暴发性克罗恩病
是静脉用类固醇激素的适应证。激素量相当于泼尼松40~60mg,可分次或持续滴注。静脉给予ACTH可能可以替代类固醇激素,但有并发肾上腺出血的可能。静脉用激素治疗效果不佳的病人静脉用环胞霉素A及Tarcrolimus(FK-506)治疗也许有效。
4.2.4有脱水的病人应补充液体和电解质
若贫血明显或有活动性出血者需输血。如果没有肠梗阻及剧烈腹痛症状,病人可以继续进食。大多数重症或者肠梗阻病人应给予静脉营养支持,让肠道得到休息。对于有炎症性包块的患者,开始静脉滴注激素同时需使用广谱抗生素。
4.2.5缓解期治疗
急性期使用类固醇激素治疗的病人如果没有维持治疗多在1年内复发。结肠有累及和吸烟的年轻患者很容易成为类固醇激素依赖者。氨基水杨酸类药常用于CD的维持治疗,维持时间一般不应少于l~2年,部分病例可间日或间隙给药以减少服药量和药物的不良反应。在诱导临床缓解后,使用美沙拉嗪对CD维持治疗疗效不肯定,对预防类固醇激素诱导缓解后的复发无明显效果[6]。
5小结
综上所述,目前克罗恩病的治疗还是以药物控制为主,医护人员必须充分评估疾病活动的严重性、部位、病程、既往药物治疗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有无肠外表现及并发症等。根据病情的轻重、不同病期和病变部位,选择适宜的药物进行治疗。以往治疗克罗恩病多采用逐级递增方案,该方案虽能避免不良反应大的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和免疫调节剂给机体带来的损害,但临床研究表明,它不能有效地降低克罗恩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手术率。克罗恩病史一种终身性疾病,因此,患者必须加强对克罗恩病的防控意识,注意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受寒;保持心情舒畅,适当参加和缓的体育锻炼;对治疗效果不急于求成,保持平常心;发现病情变化、症状加重时,必须及时去正规医院接受复查治疗。
参考文献:
[1]范如英,盛剑秋,赵晓军,李恕军,杨欣艳,王继恒,陆晓娟,苏慧.克罗恩病临床及病理特点分析[J].临床内科杂志,2013,(5):342-343.
[2]赵凤芹.克罗恩病和临床诊疗[J].中外健康文摘,2009,(17):63-64.
[3]庞文璟,袁耀宗.克罗恩病的影像学诊断研究现状[J].胃肠病学,2008,(5):306-308.
[4]张红玲,徐芳.克罗恩病临床诊疗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1):39-40.
[5]彭兴平.老年克罗恩病的临床分析[J].医药前沿,2012,(15):190.
[6]罗燕,夏冰,姜黎.25例克罗恩病临床治疗观察[J].医学新知杂志,2006,(3):148-149.
论文作者:史秀荣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7月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30
标签:克罗论文; 激素论文; 结肠论文; 类固醇论文; 患者论文; 小肠论文; 水杨酸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7月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