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村医疗机构药品管理工作论文_王统超

加强农村医疗机构药品管理工作论文_王统超

长丰县委党校教研室 安徽合肥 231100

为了解农村医疗机构的药品管理情况,维护农民群众用药的合法权益,保证用药安全,近日,课题组深入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就乡村医疗机构药品管理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看现场、查票据、验记录、提问题等方式,全面了解其药品购进、验收、储存、使用等情况。通过调研,课题组认为,农村医疗机构的药品管理虽然比以往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但依然存在着不少影响群众用药安全的隐患。

一、农村医疗机构药品管理工作存在问题

1.硬件方面:一是药房面积小。村卫生室药房有的特别小,不能满足药品存放需要。二是储存条件差。药房空气不流通,窗帘、纱窗、皮帘等遮光、防尘、防虫设施不全或未配备;空调、温湿度计等监测和调控温湿设施不全或没有,不能按照药品的储存要求进行储存、保管。如药品直接着地存放,需避光保存的药品放置于阳光直接照射处,需密闭保存的药品敞口使用,这些都可能造成药品标识损毁,有效成分被破坏,药效降低,甚至产生有毒有害物质。三是卫生条件差。药品落满灰尘,或者乱堆乱扔,混摆乱放,与生活用品、杂物混杂现象十分普遍,药品存在被污染的可能。四是药品质量堪忧。调研中发现有的卫生室药品不能提供有效材料证明购进渠道合法,有非法渠道购药之嫌。

2.软件方面:一是从业人员素质不高。药剂人员中懂药、懂法的人很少,药品从业人员的质量意识和业务能力相当低。乡镇卫生院药剂人员中,具有药学专业中专或中专以上学历的人员寥寥无几。这些人员有的为医学、护理等其他专业人员转岗,有的只是初中或高中毕业经过简单培训上岗,有的甚至未经任何培训就上岗了。这些人员普遍缺乏药品的基本知识,甚至连药品储存的正常湿度范围、阴凉保存的温度为多少、如何识别药品与非药品等基本常识都不清楚,以至于出现药房人员将保健食品、消杀用品认作药品等现象。二是票据管理不规范。购进药品不索取合法票据,或是对相关票据不注意保存,不定期整理装订留存,随处乱扔。供货单位提供的证照等资质材料超过有效期不重新索取;与供货单位的质量保证协议到期也不重新签定。三是相关记录不全、甚至造假。购进药品有的不做购进验收记录,药品不经验收就直接入库、上架;有的是选择性记录,购进验收记录不全、不完整真实;甚至还有做假账,编造不真实的温湿度记录等现象发生。四是制度不健全、不落实。药品管理无制度或过于空泛,不具可操作性。制定的制度挂在墙上应对上级检查,制度规定的内容得不到有效落实、执行。五是信息提供不全。如拆零药袋无药品名称、规格、有效期等必须告知病人的内容。

实际上,医疗机构药房存在的问题还不仅仅是硬件和软件方面,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医疗机构竟违法使用假劣药品(包括过期、失效药品)。每年都有因使用假劣药品、医疗器械而被查处的案例。农村群众的用药安全隐患很多,不能不引起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二、农村医疗机构药品管理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认识上的问题。重医轻药在医疗机构是普遍现象,对临床科室、临床医生高看一眼,厚待几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药房、药剂人员则作为辅助科室、闲杂人员看待,认为药剂人员不过是发发药,只要认得字就行,对“规范药房”建设舍不得投入,不愿投入。

2.经济上的原因。村卫生室组建时间短,没有更多的赢余,无钱投入。

3.有关部门的原因。卫生部门要求不严,标准不高,对医疗机构药房存在的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药监部门在工作措施、督促指导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以医疗机构“规范药房”建设为切入点规范药品管理。

4.法律法规不完善或存在疏漏。药品监管法律法规规定与责任不统一,前有规定而后无违反规定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或后有法律责任而前无相关规定。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一些法律条款已不再适应实际需要,而重新修订、补充、完善则需要相当长的过程,导致药监部门在执法过程中无法可依,或有法不能依,违法不能纠。

三、加强农村医疗机构药品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1.加强地方立法,完善法律法规。在《药品管理法》规定的框架内,对《药品管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不明晰、不完善的条款进行细化、补充、完善,使其具有非常强的可操作性,更加切实可行。

2.健全机构,加强力量。我国幅员广大的农村,监管任务十分繁重。在此情况下,建立健全乡村一级监督网络尤为重要。可由各级政府在通过整合社会资源,聘用相关部门人员作为药品监督协管员、信息员,继续抓好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的同时,参照一些地方的做法,在乡镇配备在编的专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人员,以加强监管力量,确保农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有效。

3.加强宣传,争取支持。一是把药品安全工作摆上位子,纳入政府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与经济工作、计划生育工作、稳定工作一起布置,一起检查,一起落实。同时不断加大对药品安全工作的财力投入、精力投入、感情投入,为药监工作撑腰壮胆。二是多与卫生、计生等部门沟通,加强相互间的协调配合,达成共识,消除误解。三是加大对监管对象的宣传,督促其依法经营、使用药品,自觉规范行为。四是宣传发动群众,把法律法规和药品知识交给群众,增强其对假劣药品的辨识能力,依法维护自身用药的合法权益。

4.加强教育培训,增强综合素质。一是加强药监执法人员的培训。根据不同的岗位要求,有计划地选派药监执法人员分期、分批、有针对性地参加各种学习培训活动,进行政治思想教育、专业知识培训,更好地适应工作需要。二是着眼于“用”,采取课堂与监管实践相结合等灵活有效的方式,加强协管员、信息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三是加强涉药人员的法律法规和药学知识培训,使他们懂药、懂法,合法经营、合理用药。

5.坚持规范与整治相结合,两手抓,两手硬。坚持规范在前,强力推进医疗机构 “规范药房”建设,推动医疗机构药房管理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良性轨道。同时,整治与规范并举,按照国务院部署,认真做好药品市场的整治和规范活动,严厉打击各种药品违法行为,以整治促规范,以规范促发展。

论文作者:王统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  ;  ;  ;  ;  ;  ;  ;  

加强农村医疗机构药品管理工作论文_王统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