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区环境的规划设计结合生态化的设计手法不仅能够提高住区的自然、经济、社会属性,还能减少住区的建设过程对于住区环境乃至整个城市环境所造成的危害,促进住区与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将合理适宜的植物物种配置于住区形成有利的景观结构再融入进住区的空间环境设计中,衔接好住区的小环境与城市内绿地、湿地、森林等绿化用地,可以有效的加强住区外部空间环境与周边城市环境之间的有机融合,从而形成一个整体的住区与住区,住区与城市的生态网络。因此住区外部空间环境在设计是不仅要考虑小环境内居民的舒适生活,还应考虑到住区与整体城市之间生态网络的建立,强化各部分之间的融合作用,从而促进整个城市各个部分的共同可持续发展。
一.合理利用气候资源
气候包含若干影响因素,住区外部空间环境若想生态性达到提升,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充分合理的利用各种气候条件,利用风、日照、温湿度来节约光能、热能、电能等等。从这一点来说只有将设计中的各项元素与气候条件穿插结合,才能创造出更和谐的气候环境,人们乐于在其中居住,这无疑就是生态的很成功的发挥。
二.顺应自然尊重地域
空间环境的生态化设计要遵循当地的气候特点、地质特点、水土情况以及文化传统等等。某个地区所形成的特有的环境是当地自然文化以及居民与城市的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住区空间环境的生态化设计原则上都是基于该区域的整体气候以及自然环境特点与文化习俗的启示。以天津地区为例,天津地区地处寒冷地区,临海,风频率高,也就早就了天津的气候特点,在设计时要重点考虑。尤其是对于植物配置。合理的植物群落能够对住区环境起到很好的改善与美化的作用,因为植物只有适合生存才能够更好的发挥其自身的本性与特征。具体的植被配置以及在细节问题的处理上所要注意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2.1生态保留
住区内部的景观系统自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因此住区在设计与建设、或者开发改造时都应尽量的保留原有的地形地貌,保护原本存在的生态系统,因为一旦生态系统在住区建设的过程中遭到破坏,想要修复或者重建是非常困难的。生态系统的还原需要一个长久的过程,而过程中各种影响因素又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对于一棵大树的移植,树的生长周期长,且生命力很脆弱,一旦移植有可能无法适应新的生存环境而造成树木的死亡;而且树木的移植也是对原有区域生态系统的巨大破坏,造成生态效益的降低,因此保留原有树木是非常重要的。
2.2重点利用本土树种
本土树种是指在某一地区植物经过时间的洗礼以及气候、地形方面的双向选择、优胜劣汰之后,能够以一种高度适应性的状态存活的自然植被。与其相对的是外侵树种,是指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生长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与种群,并对本地树种产生威胁的外来的树种。住区建设进行植物配置时宜多选用本土的树种,因为这些植物已经能够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以及地形地貌,能够与自然系统相协调的发展,且能最大化的节省自然资源,吸收少量的水分与养分,一些当地的野生树种虽然不是乡土种植植物,但也适应了当地的各种自然条件,本土的植物也能为其生存提供有力的资源。本土植物还能和谐的维持动植物之间的多样性,相互依存与扶持,而不当的外来树种的选择却会带来非常糟糕的后果,死亡率高造成财力人力的耗费,且外来树种不能与动物和谐的生存,不能为动物提供熟悉的休憩环境。
2.3生态种植
植物除了在配置于选种上要遵循生态性的特点,在种植方面也要采用生态的种植方法。在进行住区植物面积的种植上往往采用绿化率与绿化覆盖率来衡量。但是更加准确的衡量住区生态系统的效果的是植物所带来的生态效益,绿化率以及绿化覆盖率仅仅是面积控制的指标却无法衡量生态效益,因此是不准确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绿量指标体系却能够实现对于生态效益的衡量,它是由叶面积指数、平均叶面积指数以及绿量构成的,它能达到绿化率与绿化覆盖率分析不到的深度。就相当于同等面积的绿地与树木在绿化覆盖率与绿化率指标是相同的,但是他们的绿量与叶面积指数显然不同,树木所带来的生态效益远远高于一片草地带来的生态效益。也就是说绿化率与绿化覆盖率测算的只是植物的相对范围,而绿量指标测算的却是植物的表面积。
另外还可以通过增加住区的立体绿化来增加绿化的面积,在原有绿化的基础上向垂直方向延伸不仅能增加绿量,还能塑造更为复杂多变的绿化效果。所以许多住区常采用灌木乔木以及地面绿化相结合的方式,高低错落,景致丰富,充分的提升住区生态系统的生态效益,把生态效益与美学效益达到和谐的统一。但是立体结合绿化的形式虽好却也需要遵循一定的科学性,一味的堆砌也有可能带来相反的效果,有可能会对住区的采光通风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设计时,由学者提出应该遵循一定的比例关系来配置,地面植物、灌木、乔木之间的配置比例应该为 20:6:1。而一些传统绿化形式可能只会存在与一些小的庭院或门前绿化等等。
2.3绿化系统的连续
住区中的绿化景观不是独立的系统,而是与住区其他组成部分相互依存,与人们的活动密不可分的。因此景观在塑造时应考虑到与住区建筑之间的过渡以及与空间环境的融合。它是住区外部空间环境的有机组成成分,它的功能就是协调住区环境与建筑之间的关系,改善住区的微气候环境,提升住区的美化品质。绿化景观还应考虑到与城市景观的融合,使城市的景观能够默默渗入到住区的景致中,形成一个整体的绿化环境。
住区内部的绿地在进行设计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设置连续宽敞的绿地作为景观中心,各组团间绿地通过绿道与之相连接,形成一个连续的网络;而用地紧张的条件下,也应设置多片小型绿地,通过绿化的形式相连接,绿化形式可以是绿带也可以是灌木,而这些起连接作用的绿化空间的宽度的增减会加深或减弱整个住区绿地系统的连续性。因此应该在有限的用地面积中,尽量的设置宽度较大的绿化空间。而且绿带在设置时应当遵循一定的方向性,应与夏季的盛行风风向相平行,这样比较利于夏季的自然通风。住区内部的绿化景观也可以通过一定的形式延伸到住区外部,与城市的各种绿化空间相渗透与贯通,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一定的指向作用,也可以增加一些休息设施景观小品在其中来丰富整个绿化空间网络。
三.以人为本多样平衡
人与自然是相依相存相互扶持的,二者不应该相互制约或者改变任何一方来迎合另一方。住区环境,作为最贴近自然的一面,更应该以顺应为基本原则,使我们与自然环境更和谐的共生。顺应自然就是要求我们能够尽量的保护各种生物,尊重多样性,而多样性在不同的地区由于气候地形等因素又会呈现不同的水平与特色。保护物种以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一方面可以使自然界维持基本自然特征,另一方面又能促进生活与文化的多元化。
四.总结
微气候与住区外部空间环境有着密切关系。无论是古代建筑的营建,还是现代住区规划设计,都是为了应对天地自然气候变化,增加使用者的舒适度。因此对于微气候视角下的住区外部空间环境设计以及住区建筑节能效益,都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小菁.高层住宅邻里交往空间构成分析[M].福建建筑,2007(8):21-23
[2]赵衡宇.高层住区环境景观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M].华中建筑,2008,26(3):113-115
[3]陈易.自然之韵一生态居住社区设计[M].上海:同济大学.2003:10-15
[4]张凯.城市生态住宅区建设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40-45
[5]黄光宇,陈勇著.生态城市理论与规划设计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21-23
论文作者:赵婷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0
标签:环境论文; 气候论文; 生态论文; 植物论文; 树种论文; 区外论文; 空间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