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学习中的创新思维养成论文_李荣杰

浅谈初中数学学习中的创新思维养成论文_李荣杰

(临沂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系,276005)

摘要:初中数学作为初中阶段基础性学科,其在新课改逐渐推行的影响下,越来越注重培养初中生的创新思维。作为一名初中学生,采取有效措施培养自身的创新思维,这对于后续的学习以及个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初中生的角度出发,介绍了创新思维在初中数学学习中的作用,探究了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创新思维养成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习;创新思维;养成策略

前言:

目前,应试教育下初中阶段学生的应试能力远远强于创新思维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初中生的数学思维空间,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解题能力的提高。因此,作为初中生的我们,要想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提高数学成绩、增强数学能力,就要重视创新思维,并采取有效措施培养自身的创新思维。

一、创新思维在初中数学学习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激发学习热情

在实际学习中创新思维能力,我们能够发挥数学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成为学习的主人。养成创新思维能力,我们不仅可以在数学知识的海洋中积极探索,而且还可以激发学习热情,在此基础上,充分调动学习数学的欲望,提高学习自主性。此外,有利于促使我们养成迎难而上、勇于质疑的学习品质,有利于拉近我们与数学学习间的距离[1]。

(二)有利于增强思维能力

我们运用创新思维能力学习初中数学知识,这不仅能够促使我们的抽象思维能力、独立学习意识以及发散思维能力等得到相应提高,而且能够增加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并且思维能力增强的同时,我们能够探索出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进而能够提高数学学习效率,优化数学学习质量。与此同时,有利于我们及时实现系统性、完整性的学习目标。

二、初中数学学习中创新思维养成中出现的问题

(一)数学学习兴趣较弱

我们在初中阶段接触的数学知识比较复杂,知识点难度加大,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加上老师在课堂中使用灌输的方法,只是向我们下达任务,不能考虑到我们接受能力,未给与我们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导致我们机械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学习兴趣降低。对数学的学习也只是应付考试,不能自主进行知识点的探索,很难提升自身创新能力。

(二)过于重视成绩

虽然学校比较重视素质教育,并在课堂中使用一些手段,但是我们很多同学,为了提升数学成绩,还是使用传统的学习方法,不能很好提升创新能力。我们将分数作为衡量自己的标准,在学习中,过于重视数学技巧的吸收,忽视了自己探究的过程,创新思维不能得到突破。

三、初中数学学习中创新思维养成的具体策略

从上述分析中可知,创新思维的养成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数学学习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实际学习中,无论是在知识构架组建、学习思路、学习活动还是训练思维等方面,都要采取有效策略养成创新思维,同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具体策略如下。

(一)构建知识构架

我们学习数学概念时,可以结合描述的数学对象和内容等,对公式、定理等进行逻辑思维的研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当我们掌握教材中一章的学习后,结合老师传授的知识,主动进行数学知识点的汇总,将其制作成知识框架,构建内在联系,让我门将教材中的知识点,内化为自身内在知识,并灵活运用在数学问题的解答中。我们要知道,利用知识框架构建提升自身创新思维是长期的过程,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针对自身学习能力、对教材知识点掌握能力等,循序渐进,逐渐提升创新思维。我们要结合自身能力,有计划的设计和制定知识构架,如自身能力弱,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基础概念框架的构建上,如果自身学习能力强,可以在基础知识构架上,进行延伸。形成属于我们自身的数学思维形式。另外,通过知识框架,让我们知道自身的不足,针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可以向老师或者同学求助,加深理解,为提升自身创新思维奠定基础。

(二)创新学习思路

我们在学习初中数学的过程中,其知识主要来源于教材,教材内的数学知识虽然能够在巩固基础知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其知识量有限,知识视野较小,如果单单依靠教材内的知识学习数学,那么我们的学习思路会越来越狭小,数学学习能力会逐渐降低。因此,我们要想养成良好创新能力,就要在掌握教材基础数学知识的前提下,适当学习课外数学知识,利用多媒体平台丰富数学资源、优化学习方法,进而适当拓宽学习思路,营造轻松、浓厚的学习氛围。与此同时,能够在夯实教材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数学观察能力以及解题能力。例如,在传统数学课堂中学习立体图形时,虽然我们能够借助辅助线的方式将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但是教材内有关辅助线做法数量是一定的,进而不能满足我们差异性学习的需要,但是,当我们运用多媒体设备分析此数学问题时,不仅解题方法多样,而且对不同的解题方法都能直观、具体的进行展示,进而我们能够选择易于理解和接受的辅助线方法解决立体几何问题。通过创新学习思路养成创新思维的过程即提高我们观察力和创新能力的过程[2]。

(三)参加多样性学习活动

要想真正提高我们的创新能力,首先我们要明确现阶段自身的学习特点和心理学习特点,然后紧密联系数学教材,在此基础上,积极参加多样性的学习活动。由于初中阶段我们的好奇心理比较强烈,并且注意力易分散,进而传统课堂学习模式不能更好的满足学习需要,一定程度上会弱化学习效果,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养成。因此,我们在实际学习中,要跳出单一的课堂学习模式,参与多样性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思维。例如,在学习《导数》这一知识点时,我们可以自行组成小组,也可以前后桌组成小组,每组3—4个人,各组同学针对导数的定义和公式展开积极的抢答,最后比较分析哪组的回答最全面、最准确,此过程不仅是我们检验导数学习效果的过程,而且是创新思维养成的过程。

(四)训练思维能力

由于初中数学知识点较多、较复杂,并且难度较大,我们要想在学习中养成创新思维,首先要加强思维能力训练。一方面,加强训练形象思维能力。我们在学习有关数形结合这一知识点时,要注重学习过程,避免出现形式主义等学习现象。例如,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有针对性的训练数形结合习题,通过大量习题练习,强化数形结合思维,进而有利于我们简单、容易的学习数学知识。另一方面,加强训练直觉思维能力。我们在实际学习中,要有意识的积累学习经验,创新学习方法,课余时间与教师多交流、勤沟通,对于不理解的直觉思维练习题,要及时请教同学和教师,进而通过训练直觉思维能力加强创新思维[3]。

结论: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养成创新思维,这不仅符合新课改的要求,而且满足现阶段我们的学习需要。它不仅能够激发我们的学习热情,而且能够提高我们的数学能力。因此,在实际学习中养成创新思维具有重要的学习意义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原明.浅谈初中数学学习中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考试(高考数学版),2012,05:13-14+9.

[2]杨祀国.浅谈初中数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1,06:50-51.

[3]刘燕.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培养[J].才智,2014,20:124.

作者简介:李荣杰(1997-),男,山东省德州市人,学历:临沂大学在校学生,研究方向:数学与数学教学。

论文作者:李荣杰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8月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3

标签:;  ;  ;  ;  ;  ;  ;  ;  

浅谈初中数学学习中的创新思维养成论文_李荣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