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工业职业学院 山东淄博 255000
摘要:鉴于建筑施工安全在建筑行业的重要性和当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本文基于混合教学(B-learning)新型教学方法,探讨新型建筑施工安全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达到线上线下结合、理论操作一体化的人才培养考核效果,为建筑一线行业提供优质人才,推动建筑施工安全高效发展,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混合教学;现代化
引言
建筑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事故多发,其中,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发生较为频繁,据统计,2017 年全国共发生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692起,死亡807人,比2016 年同期事故起数增加58起,死亡人数增加72人[1],一线人员施工安全知识水平限制、意识不高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2]。在我国,工程建设中涉及人员和知识复杂多样,导致一线工地知识共享效果不佳,所以高校规模化、标准化地培训学生建筑施工安全显性知识,从而在实际工作中有效提高隐性知识的传递,对全面提高施工安全有很重要的意义。
1 建筑施工安全传统教学现状
基于传统课堂的建筑施工安全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实习法、案例教学、演示教学、情景模拟法、多媒体教学法等,多数建筑施工安全知识是通过书本和老师的讲解进行,客观造成学生理解片面、理解不深刻和脱离实际的现实。所以,基于传统课堂的建筑施工安全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建筑高速发展的人才需求,故基于信息技术的智慧建筑施工安全教育模型的研究和应用,能够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和缺陷,对提高学生实际操作和技术全面掌握及考核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针对建筑类院校施工安全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正处在增长阶段,许多学者提出了很多有意义的方法和思路。例如:王英红从企业对建筑安全管理人才的需求出发,提出了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培养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我国建筑安全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即建筑特点加安全管理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谭清磊提出基于第二课堂的融入土木施工安全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赵文武提出了要将工程安全素质纳入工程人才的培养目标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注重工程安全实践训练的方法和培养途径。
2 混合教学理论在建筑施工安全智慧课堂中的应用
2.1 混合教学理论
自2006年以后,世界各国(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纷纷进入多方面反省与思考的新阶段。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中,人们的思想观念有较大的变化与更新,其中最主要的更新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逐渐转向以B-Learning为标志的混合式教育思想,这种更新在全球范围被普遍认同的同时,还在许多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全球教育信息化在进入全新发展阶段以后,除了在教育思想观念方面有较大的更新以外,在理论方面也进行了较深入的探索。自1982 年开始,美国最先引入在线教育概念,开设异步在线课程AOC(Asynchronous Online Course),随后美国在2001年发起开放课程运动OCW(Open Course Ware),此后推出慕课平台,近几年的SPOC 混合式教学模式又将在线教育与课堂教学结合,由此开始从单纯的在线课程模式往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转变。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校长高度评价了混合式学习,认为它“是当今高等教育领域内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
为了全面提升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的质量,山东、广东、重庆等省市的部分高职院校紧跟当前数字化教学模式的改革趋势,先后发起了基于MOOCs 理念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全面推进各层面的混合式教学改革的尝试与探索,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总体来看,这些院校的混合式教学改革,基本上经历了以宏观层面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策略改革、中观层面的专业与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及微观层面的教学模式的创新。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自上而下的立体化混合式改革过程,并在不断走向改革的深化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山东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为了顺应高职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发展需要,将研究、试点并全面推进混合式教学模式创新工作纳入到党政工作的要点之中,专门成立教学改革与教师发展中心,重点研究高职院校MOOCs 教学和翻转课堂学习的理论、实施路径、开发要点等,并为教师实施混合教学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在探索高职教学改革的新内涵和新路径的过程中,提出在全校范围推行基于网络环境的课程学习。根据自身教育教学特点,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行动研究法为手段,将信息技术融入具体课程的教与学过程中,从而促进教育教学工作向纵深发展。这些学校宏观层面的混合式教学改革最大的特色就是学校在教学改革的整体进程中所起的思想导向、推动及支持保障作用。
2.2基于混合教学理论的现代化新型教育模式
近年来,教育进入全新信息化发展阶段,教育理念从“以学生为中心”的逐渐向以B-Learning为标志的混合式教育思想转变,国内外不少专家学者相关理论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研究。
基于混合教学理论,利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结合、在线学习与课题报告讨论结合、面对面教学与在线咨询结合、线下与线上结合等多种教学方法,构建建筑施工安全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形成实践报告讨论教学、答疑咨询和系统化评价体系,为学习者构建开放和交互的教学环境。
3 建筑施工安全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方法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分析研究国内外建筑施工安全教育人才培养有关的政策、方案以及相关学术研究成果。提取出目前国内外基于虚拟现实技术、“互联网+”技术和混合教学的建筑施工安全教育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同时,在理论研究基础上,结合专业以及相关课程,进行建筑施工安全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
(2)科学评价的方法
建筑施工安全教育在理论学习和实践教学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教学评价。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下,首先,学生分析归纳知识点以及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给出自我评价;教师分析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学习效果,给出科学评价;其次,学生和教师分别提交评价分析报告以及解决方案;最后,教师与学生通过在线方式实现交互、进行知识学习和实际操作,学生通过虚拟仿真软件,对建筑施工进行仿真操作,并且通过虚拟仿真软件对建筑施工中涉及到的安全问题进行培训;
(3)比较分析法
分别对传统建筑类人才培养方式以及新型建筑施工安全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式进行比较,总结新型人才培养方式的优势、特点以及高效的人才培养的途径。对不同的建筑施工安全人才培养方式进行横向对比分析,比较区别,归纳建施工安全教育人才培养的特点和优势。
4 结论
本文对建筑施工安全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其优缺点,提出了基于混合教学理论建筑施工安全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模式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充分学习掌握建筑施工安全的各项知识和实际操作,达到线上线下结合、虚拟现实融合、理论操作一体化的人才培养考核效果,实现建筑施工安全人才的高效输出。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与城乡建设部.2017 年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情况的通报[EB/OL].[2018-03-08].http:www.mohurd.gov.cn/
wjfb/201803/t20180322_235474.html.
[2] 张 伟,张 潇,陈 曦,等.基于系统思维的施工安全管理可靠性模型与实证分析[J].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8,35(5):46-54.
[3] 阳富强.建筑施工安全课程教学改革[J].中国冶金教育,2016,(6):12-14.
[4]付光辉,董 健,潘欣维.工程项目组织内安全知识共享演化博弈[J].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8,35(3):34-39.
论文作者:姚丹丹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9
标签:建筑论文; 施工安全论文; 人才培养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理论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教学改革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