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型公共建筑与城市规划共生之道论文_陈鹏展

浅析大型公共建筑与城市规划共生之道论文_陈鹏展

温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325000

摘要:本文试图从界面和空间两个角度,通过一些案例来论述大型公共建筑和城市规划和谐共生可以通过何种方式达成,以及这些处理手法可以为我们今后的设计带去什么启示和帮助。其中伊东丰雄的作品会被多次提及,因为这位伟大建筑师的创作特点之一就是他一直致力于探索建筑物和它们周遭环境之间的动态关系和分界。

关键词:大型公共建筑;城市空间;界面;空间;模糊;渗透

近几十年来,人类社会的变革相对于之前任何一个时代来说都要更加剧烈和迅速。作为人类存在场所的建筑和城市汇集了全部的社会活动,以最为直观的方式呈现了一个时代的特征。现代城市中越来越多的原本集中的个人和家庭生活以第三产业的形式向城市公共空间扩散和再集中,导致了“大”建筑的产生,巨大的体量不仅可以容纳多样的复合功能,同时还体现着在经济成为影响世界格局的主导因素后,大量财富带来的野心膨胀。

然而,单从一个过于宏观或者太意识形态的角度来规划大型公共建筑(如各地雕塑式、纪念碑式建筑物的涌现),容易失之偏颇。它很可能会成为一个人的建筑,这个人可能是建筑规划师,也可能是政府。要设计出好的公共建筑,必须使注意力回归建筑本身,从人的空间感受入手,考虑建筑和建筑的关系、和周围环境的关系,使建筑物以一种开放的姿态面对城市和人群。当城市消解了建筑生硬的界面和封闭的空间,当建筑真正融入城市的性格之中,两者就得以在这种相互作用的影响下不断发展。

1、建筑与城市

数年前,由北京鸟巢、国家大剧院、CCTV大厦等大型公建项目引领而起的国际竞赛风刮到杭州,于是在位于杭州城市东南部的钱江新城里,应运而生了这样的一组建筑物——象征太阳的圆球形杭州国际会议中心与象征月亮的半月形杭州大剧院,两者相向而立,以喻示“日月同辉”,并且为将这一主题表现彻底,“太阳”和“月亮”分别选用金色和银白色钛板作为建筑外墙装饰材料;在两者中轴线的尽端矗立着六座合抱成圆形的大厦,也是杭州未来的市政府所在地,它同样有个荡气回肠的名字“广宇六合”。

然而事实是,这一组建筑的确如同天空高悬的日与月一样,高高在上,拒人千里,除了美好的寓意,无法赢得市民更多地亲睐,最终难逃成为一个僵硬的构图上的纪念物、一个喧闹紧张的功能容器的命运。以金灿灿的巨球形杭州国际会议中心为例,这种由外而内从形式到功能的逆向设计手法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定的功能牺牲和金钱耗费,例如由于各功能用房沿球面自下而上布置,导致设备管井层层错位,增加了管线长度、管道转换盒检修难度。另外,为保证该球体与半月形大剧院、“手拉手”市府大楼从高度、体量和透视观感上的协调,将建筑裙房功能、高度和规模一再压缩,却致使人在靠近建筑时不得不领受金色圆球巨大体量的压迫感。而“气吞山河”的市府大楼,也因其过高的造价和过于奢侈的形象而饱受舆论诟病,以致闲置至今。

其实,窥杭州钱江新城地标性建筑物这一斑,依稀可见目前国内大型公共建筑发展的全豹,现将其现状与通病总结如下:

1.建筑物与城市空间脱节,主管部门和建筑师特别重视大型公共建筑的标志性和庄严感,建筑以一种封闭的姿态孤立于城市环境中。

2.建筑物与城市空间只有视觉上的联系,没有空间上的渗透。建筑环境缺乏活力和吸引力,大大降低了人们对建筑的认同感。同时,建筑的社会贡献和价值也大大削弱了。

3.缺乏积极的公共活动空间,人们的活动更多地被限制在了特定的功能空间,各功能空间往往封闭、没有联系和交流。

4.建筑内外空间互动的积极性减弱,不能将建筑内外的活动联系起来,从而减少了人们积极地参与空间活动的可能性。

5.文化内涵不明确,缺乏人情味。对人的空间行为和环境心理考虑较少,空间环境的设计缺乏文化感和宜人的尺度。

近年来,为了避免城市雷同化现象的抬头,很多城市纷纷通过建设大型标志性的建筑项目来改善自身形象,浓厚的城市底蕴逐渐被夸张的艺术造型所取代。如上文所提到的北京鸟巢、国家大剧院、CCTV大楼,以及杭州的“日月同辉”建筑群皆然。我们并不怀疑这种行为起到的积极意义,但是这种纯粹的视觉冲击是否能一直让城市因此鹤立鸡群,没人敢肯定说是。本文要探讨的,就是现代城市中的这些大型公共建筑(甚至是标志性建筑),如何在界面和空间两个层面、通过建筑设计手段来实现它的定位,并且和城市一起同步发展下去。

2、界面

日本建筑师芦原义信认为:“建筑是作为同包围它的‘外部’相对应的‘内部’而被体验到的,所谓建筑也就是创造界面,区分‘内部’与‘外部’的技术。”对于空间的界定,取决于将内与外分隔开的界面。界面是空间围合的要素,决定了空间是怎样形成的,而且还有肌理、色彩、形状等具体的品质。界面也是塑造空间“开放”或“封闭”状态的主要手段。界面划分了内外空间,又是空间“内”与“外”交流、对话的媒介,一个重要的“之间”。

2.1自然母题的演绎

“有机建筑”的代表人物赖特曾提倡:建筑应该与它的环境协调,即一个建筑应该看起来是从那儿成长出来的,并且与周围环境和谐一致;在伊东丰雄的建筑作品中,也总是体现着施法自然,既艺术又生活的建筑美学原则。

伊东丰雄在新加坡设计的VIVOCITY怡丰城是一个购物中心。因为临近海边,建筑师通过白色的连续立面和自然柔性的形体来模拟涌动的海浪,也可以被看作飘荡的风帆。

而在他设计的TOD’S表参道大楼和武境藏新公共设施设计提案中,都用到了树这个主题。TOD’S表参道大楼中,斜格状的造型是将抽象化的树的形态依次复制并重叠描画而成,极其具象的街路树与极具抽象的表皮的共存充满了诱惑力。

2.2有形边界的模糊

有形边界的模糊也可以理解为消隐建筑。比如让建筑物融入天空或者周围环境,这种方法主要依靠材质和色彩上的柔和过渡来达到,适合于大体量的建筑。例如高层建筑运用反射度比较高的玻璃作为建筑外表皮的主要材料,通过玻璃反射天光和云彩来达到让建筑物消隐的目的。

另外,景观建筑——即指在风景区、公园、广场等景观场所中出现的抑或本身具有景观标识作用的建筑,具有景观和观景双重身份——其实也达到了一种消隐建筑的效果。如矶崎新设计的位于杭州的中国湿地博物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它以“绿丘”为主要意向——完全用绿色植被覆盖的建筑主体几乎埋入人工山丘中,只留矗立其上的观光塔(能俯瞰西溪湿地全景)与其呼应,隐喻为大自然中迸出的新芽。

2.3 巨型体量的削弱

即在视觉感受上让建筑造型复杂化,从而减轻大体量建筑带给人们的压迫感。同时,复杂化的建筑边缘线让人在感知建筑形体方面充满了更多新鲜与好奇感。

以伊东丰雄设计的台湾松山文创大厦为例。该项目位于台北市中心一个废弃的松山烟厂旧址,要求保留现存的莲花池和旧烟厂内的庭院,并在旁边建造一个建筑面积达10万平方米的综合体,包含办公、酒店、商业空间及其他设施。

因基地呈东西狭长形状,为避免庞大的墙面对周边环境造成压迫感,针对外部城市环境(古迹区、荷花池、市民大道等)尺度,建筑师采用长达百米以上的内凹圆弧,让体量分段柔化。同时与地面层形成了古迹区所缺乏的开放空间文化广场与面向荷花池的绿地广场,让整体文化园区的活动能更加丰富多元。

3、空间

空间是各种流动变化要素互相交融形成的“场”。界面在划分空间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流动的产生,边界的模糊也消解又恢复了这种流动的“场”。空间是建筑的主题,其目的是使体验者产生明确的连续性与层次性的空间感受。因为活动和实践的介入,静止的空间被赋予了生命,并以一种不确定的“流动”形式为人们所感知。

3.1 空间秩序的消解

在仙台媒体中心的设计中,伊东丰雄利用模糊的空间边界和消解的空间秩序,完成了空间的流动。他在设计时尽量削弱空间的层次性,使内部空间能以最大的开放性来满足人们功能上和精神上的需要。中空的管状柱将光、空气和信息传递至建筑的各个部分。同时,管状柱表明了“场”的存在,暗示了空间的焦点。开放的空间没有一堵墙,打破了在被规定好的空间里、只能做被规定的行为的限制。

拿伊东丰雄最新的设计——台中大都会歌剧院来说,“与其说是建筑,不如说是柔软、谜样的生物活动状态,”他这样诠释。这座被誉为台湾战后第一个前卫建筑的歌剧院,不再是传统定义里封闭孤立的空间。柔软弯曲如软骨的建筑开满了彼此相连的洞窟,仿佛是身体的毛孔,建筑开始会呼吸、吐纳,都市的声音也穿透声音涵洞而来。

人在上述的场所中是轻松而自由的,其活动也是自由的状态下发生的,行为不再按照预定的计划发生,而是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这种空间秩序的消解也可被视作空间功能的模糊化,有助于提高人们参与到建筑各个角落的积极性。

3.2 城市景观的渗透

仙台媒体中心将建筑的底层空间奉献给城市——首层沿街立面使用了可移动的大玻璃门,可以随时开启,底层空间接近完全敞开的状态。在视觉上,内外空间融为一体,建筑物成为街道的延伸;台中大都会歌剧院被称之为“声音的涵洞”,这些涵洞打开了传统歌剧院的封闭空间,让市民的声音、城市的活力穿透而来,打破内外之分,把歌剧院织进台中的都市纹理。所以,所谓城市景观的渗透,就是建筑以开放的姿态与城市对话所得到的一种效果、一种反馈,它可以营造出犹如置身于自然中一般的开放、休闲、舒适的氛围。

伊东丰雄在做武境藏新公共设施设计的时候,就试图用16棵树的剪影作为结构体,同时将在树荫下倚树而立的舒适感觉作为人工环境创造出来,从而使其成为与周围的大自然连为一体的公园式建筑。

而在他设计的台湾大学社科院新馆项目中,其中相对细长的教学楼沿东西轴向延伸,单层的图书馆居于中央与景观结合为一体。树状的支柱与屋顶融合为一体,如成群而立的小树,使阅读区如同一片透入日光的森林。支柱分四种类型,并根据自然界常见的双螺旋法则来排布,赋予内部空间方向上的缓和感和与周边庭院自然环境的连续性,比惯用的网格系统更复杂,更丰富。且以上两种结构体系的创新,不仅创造了诗意灵动的建筑空间,也表达出由内而外的建构精神。

3.3 灰度空间的拓展

灰空间最早是由日本著名建筑师黑川纪章提出来的,灰空间主要是指“作为室内与室外的一个插入空间,介于内与外的第三域”,也就是说灰空间是室内外的过渡空间。庭院、走廊等过渡空间,都是建筑的灰空间。这种空间形态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建筑内外部的界限;使两者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给人一种自然的有机的整体感。半开放的空间格局,成为建筑本身同城市环境的共享空间,是连接人与城市、人与建筑、建筑与城市的一个契机。

法国国家图书馆就是一个典型范例,设计者是法国建筑师多米尼克•佩罗。

这座图书馆没有围墙,没有大门。它以四幢直插云霄相向而立形如打开的书本似的钢化玻璃结构的大厦为主体,四座大厦之间由一块足有八个足球场大的木地板广场相连。从木地板广场中央向下看,是一片绿色的森林,围绕这片绿色森林是二层阅览室,人们可以从阅览室看到室外景观。

被抬起的广场成为城市空间向建筑空间转换的外向性中介空间,在下沉花园又转变为静态和中性的内向性中介空间。这个广场使得图书馆空间更具有都市性和大众性,也充分体现了建筑师“给巴黎提供一个广场,给法国提供一个图书馆”的设计理念。换言之就是“提供空间”,即提供了一个开放的、自由的和激动人心的地方。

4、结语

在高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建筑和城市空间形态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建筑空间和城市空间相互联系、交融和渗透产生新型的城市空间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而大型公共建筑本身作为高速城市化的产物之一,更有理由展示出这种新型的建筑与城市共生关系。

香港建筑师严迅奇曾经说过,“当我们开始处理在城市中的项目时,关系(relationship)成为新的准则。”大型公共建筑的设计不应仅停留在对内部功能和形象标志性的关注上,而要从建筑的二维(界面)和三维(空间)两个层面关注建筑与城市的关系。不少当代的优秀建筑师已经充分意识到这点并进行了很多颇为成功的实践,带给了我们很多启示。

因此,对大型公共建筑而言,我们的时代需要的已不再是纯体积的视觉表演,而是人们愿意参与其中的活动空间;要强调的已不再是孤立的建筑,而是城市组织结构的连续性。当城市溶解了建筑,人们在城市中认识建筑,也在建筑中感受城市。这时,建筑与城市的共生就达成了。

参考文献:

[1]叶晓健.建筑创作原点与过程:伊东丰雄、高松伸、山本理显[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09.

[2]伊东丰雄访谈录“对不可视形象的追求”[J].建筑与都市,2005.01.

[3]刘辉.巨人的梦想——伊东丰雄让城市被世界瞩目[J].中国绿色画报,2010.05.

[4]陈红.从自然法则到心灵创造——杭州国际会议中心方案设计竞选与深化过程思考[J].时代建筑,2005.05.

[5]TOD’S表参道大楼[J].建筑与都市,2005.01.

[6]武藏境新公共设施设计提案[J].建筑与都市,2005.01.

[7]矢部伦太郎.中国台湾的建筑实践[J].建筑与都市,2010.06.

[8]法国国家图书馆[J].世界建筑,2004.03.

[9]苑明洁.城市溶解建筑[D].中央美术学院.2013.05.

[10]杨洋.公共图书馆中介空间设计探索[D].重庆大学.2010.05.

论文作者:陈鹏展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1

标签:;  ;  ;  ;  ;  ;  ;  ;  

浅析大型公共建筑与城市规划共生之道论文_陈鹏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