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互联网+”时代国土资源信息化的建设
徐晓东 烟台市莱山区自然资源调查服务中心
摘要: 当前阶段,信息化开发、管理技术在国土资源领域的深入应用,一方面,为土地资源的高效规划与可持续性开发提供了技术性的支持,使得土地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动态数据监控、大数据处理、网络平台服务等功能,全面掌控土地利用、管理情况,为阶段性的开发方案提供科学性的指导;另一方面,由于土地资源开发与规划产业的信息化建设还处于探索阶段,不可避免的会发生信息孤岛、重复建设、数据安全等方面的问题,需要管理部门针对信息化工程建设实践问题,在科学原则的指导下,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在土地管理领域的有效应用路径。
关键词: 信息孤岛;服务功能;部门联合
推进互联网思维、技术与理念的信息化工程建设,不仅是土地资源优化信息管理结构,实现资源高效、合理、科学配置的重要途径,同时,通过多功能、一站式服务平台的建设,可以进一步拓展资源管理部门的信息资源库,降低因信息沟通不畅而造成的管理风险与成本的不必要增加情况,深入挖掘土地资源的信息价值,完善土地资源数据平台的信息服务功能,确保新时期国土长效规划利用的可持续性与实效性。
一、在国土资源相关领域推进信息化系统高效建设面临的实践问题
1.建设规划不合理造成的资源浪费与沟通障碍
现阶段,建设国土资源管控服务平台通常在信息资源的共享管理方面存在问题,不同部门之间的配合性不高,出现了建设资源重复投入、沟通不畅的情况,出现该种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两方面:首先,不同部门的管理系统相互独立。信息化技术应用的初级阶段,建设目标通常是以业务需求为核心,因此,各部门缺少统一的规范建设标准,建设进度不协调,缺乏全局统筹理念。这种系统的割裂性、业务管理的独立性,使得信息孤岛现象较为严重,对信息化建设的资源筹划不合理,使得关联性数据处理的效率进一步下降。
目前,管理部门在开展信息化项目的过程中,更注重阶段性目标与模块化功能,没有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因此,各部门的建设重点并不统一,建设资源重复投入、交叉管理的情况较为严重。这种情况使得国土资源的信息共享水平很难达到预期目标,导致了数据重复收集、管理、统计等工作量的提升。当前阶段,在建设土地资源的综合管理方面,资源管理部门陆续建设了以信息技术为支持的补充耕地管理系统,并进一步推进了土地综合管控、用地报批与现代监管体系等信息系统的应用范围。但从系统的应用实践来看,这些信息系统的管理对象通常具有针对性,将业务需求作为核心,缺乏全程管理的理念,使得系统应用出现断层。
2.土地数据管理失真情况严重
土地资源的整体统筹与具体规划是以真实、可靠的数据信息为基础的,在信息化全面建设的进程中,应确保数据收集、处理、调用的准确性与全面性,以支持信息系统的智能、自动管理功能。当前阶段,土地管理部门在地政相关业务的管理方面有着一定的真实性保障,但在地质灾害预测、控制与矿产资源管控方面,信息化程度相对较低,通常以人工统计管理为主,数据失真情况严重。除此之外,管理部门在信息共享平台的数据更新与系统升级方面建设较为落后,虽然《国土资源数据管理办法(试行)》正在逐步落实,相应的数据库建设也日益成熟,数据利用成效愈来愈凸显。但在实际管理阶段,土地资源信息更新与汇交仍旧存在统计失真、项目用途记录偏差等问题。
3.数据安全性保障体系建设难度高
信息化建设的全面推进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工作,需要将海量的土地资源相关信息纳入管理系统中,并通过自动化管理平台对数据进行归类、分析与整理。在完成资料的全部录入后,将信息上传到不同的数据库模块中,由该数据库进行资料的分类和整理,在该管理环节之中所采取的各类信息处理管理技术与现有的信息安全之间存在较多的矛盾。信息安全是确保信息建设实效性与可靠性的重要前提,是保障国土资源有效开发、降低资源利用风险、平衡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键所在。然而,现阶段信息建设的环境与基础设施很难保证资源利用与开发全过程的安全性,如服务设备、数据处理器、存储设施以及安全防护程序等与信息安全保障标准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在矿山井下风门开启过程中,因为过大的风力,容易导致风门破坏。利用PLC控制技术,能够更好的控制风门的气缸,从而避免风门受到风力影响而发生损坏。除此之外,利用PLC控制技术,还能够通过设计风窗来控制风门两侧的实际风压差,保证两侧风压的平衡,延长风门的使用寿命,并降低发生风门脱落以及倾斜的可能性。当风门开启式,如果没有进行准确的控制,往往会导致风门开启角度过大,多次发生这种情况后,就容易造成风门的损坏,利用PLC控制技术,能够利用电磁阀对风门的开启角度进行控制,从而降低风门发生损坏的可能性。
二、“互联网+”改革环境下构建国土信息综合管理系统的有效对策
1.以业务需求为导向,构建开放性的信息系统框架
针对现阶段国土资源领域信息化建设薄弱部分,进行重点建设,完善地矿、灾害、地政等部门的信息管理功能,加强土地利用信息登记的规范管理,通过统一的审批标准审核土地资源利用项目,提高数据资源、管理资源的统筹效率,使各部门在信息化改革的进程中发挥自身优势与价值,进一步优化服务体系的运行效率,以可持续发展的信息服务理念指导实际的资源利用工作。与此同时,国土部门还应加快引进电子政务工作模式,将交易监管、信息登记、地籍统计等业务统一于电子政务工作平台,优化业务管理流程,建立起动态审批监督与业务对接管理模式,促进管理系统的优化升级。
2.健全国土信息管理系统服务功能
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高新技术的实践成果应用更广泛,为土地资源的现代管理系统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在落实信息化建设实践目标的过程中,各级部门应围绕具体的业务需求,针对性的调整工作形式,提升部门联合的改革效率。一方面,管理部门应结合信息化建设的阶段性目标,优化业务管理流程,对信息建设资源进行高效配置;另一方面,应深化服务与管理业务之间的联系,合理设计建设目标,构建开放性的信息系统框架,搭建起基础的服务平台,开发针对性的功能,在确保资源共享程度的基础上,科学应对信息改革带来的管理风险。
3.拓充土地管理核心数据资源
(1)稳定增加基础研究投入。应根据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目标的要求,参照主要创新型国家(地区)的基础研究投入水平,持续稳定提高全社会基础研究投入,力争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时,基础研究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比重至少达到15%以上,到2050年成为世界科技创新强国时,基础研究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比重也相应地居于全球领先地位。
4.完善智能化信息服务平台功能
智能化平台的服务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融合大数据、云计算、数据挖掘等现代技术,完善土地信息资源开发系统,提供更智能、高效信息服务的程序机制。在国土资源管理系统中,构建以智能化工作平台,可以将数据收集、资源配置、信息处理与存储等工作统一于系统一站式的管理平台上,对国土资源的实际利用情况进行动态监管,实现对信息的及时更新。如,利用大数据对土地利用价值进行测算、对项目开发的可行性与影响进行评估、进行资源管理方案对比等。在平台建设的过程中,应依照故土资源信息建设的现有问题与业务管理情况,进行针对性功能的开发,构建符合多方需要的服务体系。同时,还应在智能化平台上,对国土资源的长效管理目标进行确定,然后结合发展规划对土地相关资源进行系统性的整合,在确保安全管理技术基础的同时,不断对服务功能进行升级,加快国土管理单位内部现代化、信息化的改革进程。
三、互联网环境下国土信息工程建设的指导原则
互联网的发展不仅带来了技术上的创新发展,同时,也延伸出了全新的信息管理思维。依托于网络平台,在国土资源领域建立起现代数据开发、管理系统,需要积极推动管理理念的转变,以效率保障、优质服务为建设目标,对业务量较高、服务内容较为复杂的项目进行信息化改革,如,在土地档案查询、地产项目开发、工程建设等业务办理的过程中,开放在线办理功能。同时,可以利用微信、QQ、微博等平台,推送政务信息,面向企业单位与个人提供针对性的信息服务。
为保证数据共享的准确性、实效性与可靠性,管理部门应在严格遵守信息化建设标准的同时,大力推进部门间的协作,以统一的标准对数据进行管理。在实际工作中,将登记信息、业务项目、管理评价、调查统计等工作纳入到监管系统中,保障数据价值得到充分开发,实现统一的规范处理,综合考虑数据格式坐标系空间参考以及组织规范,建立全方位一体化的国土资源管理系统,真正的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联动更新作为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管理部门应从全局的角度出发,确保服务平台功能的合理设置,利用大数据、云计算、数据挖掘技术,拓展核心数据库,提升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同时,在业务管理方面,应建立起动态追踪的监管系统,将风险预防、控制、管理等工作结合起来,积极应对信息化改革带来的开发风险。
1.从全局角度出发,注重上下联动
在国土管理部门建立信息化资源管控系统的过程中,应以全局统筹、整体规划、分段改革的原则为指导,整体与局部相结合,注重业务项目的上下衔接,明确全局改革要求与阶段性建设规划之间的关系。如,在进行不动产项目管理的过程中,通过上下国土部门的联动,确立起区域不动产信息化数据库,有效解决信息孤岛到来的交流障碍问题,协调部门间的业务合作项目,实现数据的统一、高效、准确对接。
2.与时俱进,创新信息建设理念
当前阶段,我国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国土资源信息化系统的构建还处于发展时期,需要相关单位加大信息技术改革的投入,积极推动各部门信息服务机制的建设进程,实现对土地资源可持续、高效开发的根本目的,进一步优化资源统筹的整体机构,落实信息横向、纵向连接目标,提升国土信息共享的效率。在实际的改革进程中,应遵循以下几方面原则:
分时度假不同于共时度假,要求更长时间的度假体验,时间成本较高。基于其“分时”的属性,分时度假一般以时间段为单位,这就要求消费者在享有不定期的至少三天以上的时间的基础上才有进行分时度假的可能性。而纵观我国现有的115天的节假日,其中80%的假期集中在周末双休,不具备分时度假的条件,剩余的23天休假时间中,除春节和国庆节放假7天以外,元旦、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的休假均不超过三天,集中的假期制度就导致了分时度假对国人来说成为“奢侈品”。
3.夯实信息化建设的客观基础,加大人才培育的投入
一方面,管理部门应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引进,注重本单位专业人才的培育,打造具备专业技能与计算机技术的高素质信息化建设团队,为国土单位信息化工程的全面推进提供人才保障;另一方面,建设信息化管理平台还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管理部门不仅应注重硬件环境的建设投入,优化网络设施的运行环境,同时,还应该结合最新的信息技术成果,及时对软件程序进行升级,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保障,将预防与管理目标统一起来,为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推进夯实客观基础。
处理方法:如图4所示,串联1台新的气水分离器,将原主排风管引入,进行二次分离,分离后的气体沿原管路排放,滤液在二次分离后,重新打回浮选系统。从实际使用效果来看,改造后系统排液量大幅下降,基本实现了零排放。厂房外环境卫生得到改善,系统回收率提高。同时减开滤液水污水泵1台,节约了用电。
4.建立配套的奖惩机制,提升管理队伍的责任意识
为保证国土资源信息平台建设目标的有效落实,应建立起配套的奖惩机制,有序、合理的安排信息管理中心与业务实行部门的建设任务,形成各级管理部门齐心协力建设信息化工程的格局。在责任管理方面,依照岗位责任制度,落实具体的建设任务,以《数据管理办法(试行)》为标准,对各级工作人员的业务范围进行明确划分。与此同时,在信息系统的推广应用方面,应该对数据录入、监督管理等机制进行配套改革,积极推进信息系统的实践应用,奖励与惩处并行,转变职员的信息服务理念。
四、结语
当前阶段,国土资源作为重要的开发项目,在信息化进程的全面推进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技术、理念、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为更好地实现土地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目标,管理部门应创新融合现代信息技术,以大数据、云计算、智慧服务等技术为依托,与时俱进,打造服务更高效、功能更健全、安全性更高的管理系统,全面落实新时期优化土地资源统筹管理效率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谢敏,叶兴茂.“互联网+”时代下国土资源部政府文件数据服务探索实践[J].国土资源信息化,2017(5).
[2]郝宽江,吴会环,薛忠,etal.青海省自然资源机构改革的信息化建设探索[J].青海国土经略,2018,No.88(2).
[3]梁梓康,孙潇怡.“互联网+”背景下农村地区政府信息化建设[J].农村实用技术,2018(8).
[4]滕立生.大数据技术在国土资源信息化的应用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7,428(32).
中图分类号: TP3
文献识别码: A
文章编号: 1001-828X(2019)031-0018-02
作者简介: 徐晓东(1978-),男,汉族,山东烟台人,本科,工程师,烟台市莱山区自然资源调查服务中心,主要从事国土工程研究。
标签:信息孤岛论文; 服务功能论文; 部门联合论文; 烟台市莱山区自然资源调查服务中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