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岚[1]2008年在《跨国公司转让定价反避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跨国公司逐渐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角。近年来,跨国企业利用关联企业转让定价规避税收的现象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并呈现愈演愈烈的趋势。在我国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颁布实施之际,研究转让定价税制,不断增强我国税务机关的反避税能力,以有效防范跨国公司利用转让定价进行避税,是当前我国税制建设中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在对转让定价相关文献进行回顾,以及对OECD、美国转让定价税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某公司转让定价反避税个案研究,分析了当前我国转让定价反避税法律体系和税务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我国转让定价反避税制度的政策建议。
陈燕[2]2007年在《跨国公司转让定价税收调整法律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跨国公司作为国际经济关系的重要参加者,在全球化经济的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并且已成为全球化经济的核心。但是跨国公司在推动国际经济向前发展的同时,也给国际社会带来了重大的危害,其利用不同国家或地区税收制度以及税收管理水平等的差异,在关联企业之间不按照正常交易原则进行转让定价,从而转移其利润的行为已经引起国际税法理论界和各国立法机关以及税务机关的高度重视。本文从对跨国公司转让定价概念的界定、转让定价的具体方法入手进行研究分析,系统地介绍了转让定价税收调整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关联企业的认定、跨国公司关联企业间的转让定价行为的认定、转让定价的调整原则和调整方法。本文重点对跨国公司转让定价的调整原则和方法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评价,并指出国际社会转让定价税收调整法律制度的发展趋势,即对转让定价调整的立法在逐步加强并不断完善,转让定价税收调整法律制度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逐步增强以及转让定价税收调整法律制度的实践在不断向前发展。最后本文分析了我国转让定价税收调整法律制度的现状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认为要遏制跨国公司利用转让定价进行国际避税,离不开完善的法律制度和行之有效的行政管理。而各国转让定价税收调整的立法经验和实践经验,在完善我国转让定价税收调整法律制度和制定有效的管理转让定价行为的法律规范时,是完全可以借鉴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转让定价税收调整法律制度的建议。
胡俊洋[3]2017年在《在华跨国公司转让定价避税行为与反避税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全球化经济趋势的愈来愈明显,在国际上出现了大量的跨国集团。与之相伴随的,跨国集团在各国子分公司的注资,对于一国的经济进步与成长极为重要。但是,跨国集团为了完成全球经营战略目标并减少相应的风险,通常在母子公司、子子公司以及其他关联性企业之间有意对收费标准和交易价格进行不合理调整,将其应在高税国的利润转至低税国,从而降低整个集团的税负,提高盈利。随着我国加入WTO并成为其中一员,跨国公司逐渐进驻中国,而且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视中国为产品经济的生产基地或者销售市场。尽管外商直接投资额(FDI)在近年来总体呈现上升趋势,然而仍有不少在华跨国公司对外宣称长期亏损,实质上大多通过转让定价进行了隐蔽的利润转移。除此以外,我国相比较于成熟的海外发达国家而言,尽管目前也有一些法规是针对于转让定价的,但鉴于起步较晚,反避税税制建设依然不太完善,很难对于我国现有的实践操作进行有效的指导。这种现象不仅形成我国投资环境不佳的假象,甚至造成我国的税收流失严重,因此,有必要对在华跨国公司转让定价避税行为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反避税建议。本文首先阐述了论文的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在系统梳理了转让定价的相关概念及理论的基础上,对2001至2015年外商投资企业从进出口商品总值、进出口贸易方式、贸易增幅及差额、在华投资方式以及外商投资企业经营情况五个角度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出在华跨国公司实施转让定价避税的疑点;并且对我国税务机关反避税的工作现状及现行反避税法规进行整理汇总,总结出现阶段我国转让定价反避税的问题。其次,通过构建跨国公司与税务机关博弈模型来分析税收征管中的反避税策略,在基本模型的基础上逐步放松假设条件不断进行模型拓展,揭示了税务机关检查概率、税收处罚率、反避税检查正确率、跨国公司转让定价的成本以及税务机关避税的成本等对跨国公司转让定价行为的影响。然后,以OECD、美国和日本为代表,对其成熟的转让定价税制进行具体比较并得出相应的启示,最终,在上述基础上提出我国转让定价反避税税制的相应对策。
林大蓼[4]2017年在《YB公司转让定价税务风险控制研究》文中指出转让定价也称内部定价,是跨国公司针对内部交易实施的定价策略,是公司实现利润最大化和全球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在当今的国际经济活动中,除了传统意义的内部转让定价,跨国公司在全球价值链和战略联盟经营的关联企业间也大量使用转让定价。在商业模式创新中,转让定价是企业盈利模式转变和盈利在企业内部、关联企业间分配的必备手段。但是,转让定价也会产生战略风险、财务风险、经营风险,特别是它可能涉及避税问题、妨碍公平竞争问题,从而产生法律风险。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实施跨国经营,如何充分利用转让定价策略实现战略目标,同时有效防控风险,是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的研究聚焦于转让定价的税务风险。在文献回顾和风险管理策略理论总结的基础上,论文首先分析了YB公司现行税务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而后通过转让定价功能和行业分析、可比数据测试等方法,实证了 YB公司转让定价系统存在的风险,从理念、决策、组织、制度和策略体系层面,剖析了 YB公司转让定价风险及控制不力的原因:一是公司对税务检查信息化国际化认识不足;二是公司战略决策与组织结构安排存在缺陷,集团管理层对公司税务筹划部门重视程度较低,导致该部门无法参与企业战略规划和重大经营决策的制定,及其对涉及税务风险进行跟踪和监控;三是转让定价风险评估制度的缺失,企业未能定期开展转让定价风险评估,进而缺少必要风险控制措施;四是公司尚未建立起整体性风险控制策略体系。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上,论文引入风险控制矩阵模型,设计了YB公司转让定价税务风险控制的优化策略,并规划了策略实施路径,细化了策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范霞[5]2015年在《在华跨国公司转让定价的反避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跨国经营已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模式。跨国企业为追求利益最大化,使其在全球总税负降到最低,愈发致力于利用转让定价进行国际避税。该行为造成了纳税人实际税负不公平,影响了国与国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损害了相关国家的税收利益。为防止跨国公司的避税行为,各国税务机关纷纷加强对跨国公司转让定价的调查和调整,从而加大对各类国际避税行为的打击力度。因此,转让定价反避税成为当前国际税收领域研究最热的问题。尽管近三十年来我国对转让定价的反避税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在严峻的国际反避税形势下,我国的转让定价反避税工作仍存在很多亟需改进的问题。因此,对如何加强我国转让定价反避税工作进行研究有较大的意义。本文主要以山东省跨国M公司为切入点,剖析在华跨国公司反避税问题,旨在提出对跨国公司进行转让定价反避税的管理建议。第一章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并对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综合陈述。第二章从引入转让定价相关概念入手,并进行转让定价理论分析,阐述跨国公司转让定价避税的动机和基本形式,由此引出反避税基本理论和思路。第三章介绍了我国对在华跨国公司转让定价的反避税情况。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介绍在华跨国公司转让定价的避税情况,包括在华跨国公司的概况及避税手段;二是介绍我国针对在华跨国公司转让定价的反避税概况,包括我国转让定价反避税的法律架构、反避税成果及面临的挑战;三是介绍预约定价安排在我国的应用,主要介绍了我国预约定价安排工作的成果及特点。第四章从介绍山东省针对在华跨国公司转让定价进行反避税的总体现状入手,阐述了山东省转让定价反避税的成果及存在的问题。并选取山东省跨国公司(M公司)转让定价反避税典型案件,对转让定价调查及调整过程进行详尽的案例分析,介绍我国进行转让定价反避税的一般程序,并陈述案例启示,为提出合理的反避税管理建议奠定基础。第五章对发达国家转让定价反避税的典型做法进行归纳,并借鉴其先进经验以指导我国反避税工作。第六章通过陈述主要研究结论,总结我国转让定价反避税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加强反避税管理的建议。
袁帅[6]2013年在《跨国公司转让定价的反避税研究》文中提出跨国公司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通过在全球范围内的投资、销售、生产等公司经营活动,极大地推动了全球的经济发展。伴随着跨国公司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转让定价的问题。一方面,作为跨国公司内部交易的重要价格机制,转让定价给跨国公司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利益;而另一方面因为其成为了跨国公司国际避税的必要手段,破坏了税收秩序,影响了各东道国的税收收入。因此,转让定价问题已经成为了当今国际税务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从我国政府和税务部门管理的角度出发,研究跨国公司转让定价反避税问题。首先,介绍跨国公司转让定价问题的国内外相关研究并进行评述,引出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其次,对跨国公司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分析跨国公司转让定价的相关理论基础及动机。再次,对跨国公司转让定价避税的现状及负面效应进行了研究,从而为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转让定价税收规制措施提供理论上的借鉴。然后,通过对税收实践中的FLP案例进行分析,以更好的了解跨国公司的转让定价行为和税收管制的作用。最后,在总结我国实施转让定价税制以来的做法和借鉴国际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转让定价税制的对策。
李利[7]2011年在《跨国公司产品转让定价的原理与实践探讨》文中研究指明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为了吸引更多的外资发展经济,优惠的税收政策、良好的投资环境都成为外商投资企业特别是跨国企业所青睐的热土。随着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的不断扩大,在华的跨国公司也普遍存在着利用转让定价进行内部交易转移利润的情况,可以看到是在华跨国公司在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同时,利用转让定价转移利润的行为对我国的的税收及经济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由于我国对转让定价研究的起步比较晚,直至1991年7月1日,我国才正式启动转让定价税制,且实施多年来并未达到规范化,通常是借鉴国外的经验来进行管理和监控,因此,若能制定出符合中国经济的转让定价管理和监控模式,那么这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还有其现实意义。本文首先从转让定价的基本问题出发全面系统的介绍了转让定价制定的动因,转让定价的定义、转让定价制定的基本原则、制定和调整方法。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中国政府能不断完善转让定价税制,避免税收的损失,以保证中国的经济保持高速及良性的发展。
王冬艳[8]2008年在《跨国公司转让定价问题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要推动者,转让定价问题日益受到各国的关注。跨国公司不仅从税务筹划的角度,而且从企业的跨国发展战略角度实施转让定价策略,使得转让定价的含义越来越丰富。跨国公司转让定价是涉及多个利益主体的博弈过程,通过转让定价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降低交易成本、实现集团利益最大化。本文在引入所得税、关税、投资比例等影响因素的条件下,对跨国公司各利益主体进行博弈分析,得出了跨国公司各利益主体独立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以及跨国公司集团追求其全球利益最大化条件下的最优转让定价决策。理论阐述之后,通过对DC公司具体的财务数据分析得出跨国公司通过转让定价转移利润存在着很大的增值空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分析部分跨国公司的财务数据,验证了与转让定价行为实施相关的各种因素。最后,本文从整体上总结了我国转让定价税制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王雪岷[9]2006年在《跨国公司转让定价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要推动者,转让定价问题日益受到各国的关注。跨国公司不仅从税务筹划的角度,而且从企业的跨国发展战略角度实施转让定价策略,使得转让定价的含义越来越丰富。跨国公司转让定价是涉及多个利益主体的博弈过程,通过转让定价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降低交易成本、实现集团利益最大化。本文在引入所得税、关税、投资比例等影响因素的条件下,对跨国公司各利益主体进行博弈分析,得出了跨国公司各利益主体独立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以及跨国公司集团追求其全球利益最大化条件下的最优转让定价决策。最后,本文从反避税的角度,研究治理转让定价的国际惯例及其新发展,为我国制订相应的法律,完善转让定价税制提供理论依据,并对防范外商投资企业实施转让定价避税提出对策;另外,从跨国经营策略的角度,为我国跨国公司在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下,采用转让定价策略时应注意的问题作一些探讨。
高原[10]2006年在《转让定价税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贸易全球化的发展,跨国公司(MNCs)日益壮大成为各国税收的重要来源,但跨国公司越来越多的利用转让定价逃避税收,给各国税收带来严重损失。自70年代起,西方国家针对转让定价这一行为制定了转让定价税制以规范跨国公司的转让定价行为。而我国从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在繁荣我国经济的同时,也带来许多税务管理方面的问题,针对转让定价的税收制度也亟待完善与发展。本文从跨国公司转让定价行为出发,分析其动机与实施方式,再以定量分析的手段来估算了跨国公司自2000-2004年通过转让定价对我国税收收入造成的损失。然后从全球视角出发,介绍并对比了世界主要国家的转让定价税制的特点,得出转让定价税制的最新发展。接着分析了转让定价税务调整的方法,在对传统调整方法比较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一种新的调整方法——预约定价协议(APA)。最后结合我国实际,提出我国转让定价税制存在的问题,并得出完善对策。
参考文献:
[1]. 跨国公司转让定价反避税研究[D]. 张岚. 苏州大学. 2008
[2]. 跨国公司转让定价税收调整法律制度研究[D]. 陈燕. 大连海事大学. 2007
[3]. 在华跨国公司转让定价避税行为与反避税策略研究[D]. 胡俊洋. 上海海关学院. 2017
[4]. YB公司转让定价税务风险控制研究[D]. 林大蓼. 南京师范大学. 2017
[5]. 在华跨国公司转让定价的反避税研究[D]. 范霞. 山东财经大学. 2015
[6]. 跨国公司转让定价的反避税研究[D]. 袁帅. 中南大学. 2013
[7]. 跨国公司产品转让定价的原理与实践探讨[D]. 李利. 苏州大学. 2011
[8]. 跨国公司转让定价问题研究[D]. 王冬艳. 河北工业大学. 2008
[9]. 跨国公司转让定价研究[D]. 王雪岷. 苏州大学. 2006
[10]. 转让定价税制研究[D]. 高原. 苏州大学.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