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血管畸形的临床特点与手术治疗效果研究论文_袁华曦

小脑血管畸形的临床特点与手术治疗效果研究论文_袁华曦

袁华曦

邵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 湖南邵阳 422001

【摘 要】目的 对小脑血管畸形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对其手术治疗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随机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诊治的106例小脑血管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53)与对照组(n=53),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分为观察组,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 行手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取得的总有效率为94.34%,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小脑血管畸形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可取得更为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作为可行的治疗手段进行推广。

【关键词】小脑血管畸形;临床特点;治疗效果

前言

小脑血管畸形是颅内血管畸形的一种,在其中所占比例高达10%~20%之间,且发病人数在临床上呈不断攀升的趋势[1]。从病理机制的角度来谈,该疾病属于一种局部脑血管变异性疾病,为胚胎脑血管发育过程所受的阻碍所形成,属先天性疾病。患小脑血管畸形的患者多可出现血管畸形、血管破裂出血等症状,或伴随着癫痫等特殊症状的出现,不仅造成患者生活质量的大幅下降,也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难以预估的恶性影响[2]。为对小脑血管畸形的有效治疗手段进行探究,我院特从小脑血管畸形的临床特点着手,对两组以不同方法施以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做出了回顾性分析,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为限,以随机的方式选取此期间在我院以手术的形式进行治疗的53例小脑血管畸形患者作为观察组对象,并以同样的方式选取同期在我院以血管内栓塞的形式进行治疗的53例小脑血管畸形患者作为对照组对象。两组患者均存在头痛、呕吐等临床表现,且伴随着不同程度的肢体运动障碍,部分患者具有意识障碍、精神运动性发作、昏迷等癫痫症状。观察组中共有男性33例,女性20例;患者年龄最小为21岁,最大为53岁,平均年龄为(35.43±4.19)岁。对照组中共有男性32例,女性21例;患者年龄最小为22岁,最大为54岁,平均年龄为(35.59±4.31)岁。两组患者的症状、性别、年龄等相关一般资料基本无明显差异,可进行比较(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血管内栓塞治疗。对本组患者实施局部麻醉,待麻醉起效后,对患者进行穿刺,穿刺部位为股动脉。穿刺完毕后,对患者进行脑血管造影,并插入动脉鞘(6F),将微导管、导引管置入后,对患者进行缓慢注射,注射流程为注胶-反流-停止-再注胶。

观察组:实施手术治疗。首先,取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予以患者进行使用,随后取甘露醇(20%)帮助患者进行脱水,待患者的血压得以控制稳定后,在确保患者呼吸道通常性未受影响的前提下,对患者实施血管栓塞治疗。随后,使患者在全麻状态下将病变部位充分暴露,将其切除后实施止血操作,最后将切口关闭即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疗效评定标准

(1)显效:患者经治疗后,可进行正常生活自理,且相关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病情基本得到控制;(2)有效:患者经治疗后,在他人帮助下基本可进行生活自理,且相关临床症状得到较大改善,病情呈好转迹象;(3)无效:患者经治疗后,仍难以进行生活自理,且相关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病情无好转迹象,甚至加重。(显效+有效)/例数×100%=总有效率[3]。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针对各项数据的分析与处理均通过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以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并行x2检验,同时将P<0.05作为数据之间存在明显差异的依据[4]。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4.34%,对照组患者经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81.13%,两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取得的总有效率明显较高,且差异显著,在统计学中具有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总有效率(n/%)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n=53)33(62.26)17(32.08)3(5.66) 50(94.34)

对照组(n=53)30(56.60)13(24.53)10(18.87)43(81.13)

x24.30

P<0.05

注: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取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

3.讨论

导致小脑血管畸形的根本原因在于先天性的脑血管异常,而非后天产生的非真性肿瘤,因此,在治疗的过程中,应立足于患者的实际临床特点,以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基准,选择适宜的方法进行针对性治疗。出现小脑血管畸形的患者通常表现为血管畸形及破裂出血,部分患者还伴随着不同程度的癫痫症状,在没有及时采取有效手段进行控制的情况下,极易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存质量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以往临床上针对小脑血管畸形这一疾病的治疗,多以血管内栓塞的方法为主,基于这一方法创伤较小、疗效较佳的特点,在临床应用的过程中获得了广大医患的认可。但同时,该方法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如易引发多种不良反应等,在没有辅以有效措施进行控制的情况下,易造成患者康复进展的滞后,从而起到反效果。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发展,显微手术治疗的方法逐渐广泛应用于小脑血管畸形的治疗工作当中,为患者病情康复进展的加速提供了新的契机。鉴于手术治疗的方法对于人体周围血管形成的损伤相对较小,从而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对人体脑功能的不良影响,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患者心率异常、胸痛、血压下降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对于治疗效果的提升具有着积极的促进意义。相关临床研究表明,以手术的方法对小脑血管畸形患者进行治疗,虽可起到提升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作用,但由于患者术中可出现明显的生命体征改变,同时可能伴随着意识障碍等情况的出现,因此在实施手术前,术者应当耐心帮助患者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使其以更好的状态配合治疗[5]。

本次研究取得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经治疗后取得的总有效率为94.34%;对照组患者(实施血管内栓塞治疗)经治疗后取得的总有效率为81.13%,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进行比较,可得知观察组患者取得的总有效率明显较高,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小脑血管畸形的患者以手术的形式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促进患者病情的快速康复,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具有着重要的治疗意义,可在临床进行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李龙,蔡邵帅,杨金庆.小脑血管畸形显微手术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10):104-105.

[2]张辉.分析探讨小脑血管畸形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方法与疗效[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18):2725-2726.

[3]宫崧峰,蒋太鹏,何嘉滨.小脑血管畸形显微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4,19(06):252-254.

[4]朱迪,梁旭光,杜任飞.分析小脑血管畸形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方法与疗效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5,3(02):45-47.

[5]许晶廷.小脑髓母细胞瘤合并小脑血管畸形1例[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1):224-225.

论文作者:袁华曦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4

标签:;  ;  ;  ;  ;  ;  ;  ;  

小脑血管畸形的临床特点与手术治疗效果研究论文_袁华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