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我又没有读懂题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题意论文,我又论文,读懂论文,老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期中考试刚刚落下帷幕,学生就来找我,说:“老师,这次考试数学试卷蛮难的.有些题目,我连题意都没有读懂,我怎么做题……”我说:“你们先说说看是哪些题,我们共同分析读不懂题意的原因,找出问题的症结,然后再寻求怎样才能读懂题意.”
生2:这实质是揭示两个集合的关系,即AB.而A=(0,2).所以B中的元素应该包含(0,2),又因为B中的元素是二次函数的值,即B=[t-1,+∞),故应有t-1≤0,即t≤1.
师:生1在读这道题时,有两处没有理解,一是“A∪B=B”的含义,二是集合B中元索的属性.这都属于对题目表象特征的识别问题。这里即没有理解集合的定义及性质.训练方法就是要对题目中数学符号、等式或不等式等进行联想,寻找相关的定义或性质;要增强对数学语言的辨析能力.由于数学语言的表述形式灵活多变,有时即便是细微的差异也能引起本质的变化,导致问题的性质或转化思路截然不同.在阅读理解题意的过程中应细心琢磨推敲,养成勤思善辨的好习惯,以保证转化的有效性与等价性.
师:你是否知道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你有没有将已知与要求的都表示出来?如果没有,现在就做.
师:你不是独立解决这道题了吗?考试时之所以没有求出来,是由于思维定势.看来未必需要求出首项与公差d,我们只要将已知条件用这两个基本量表示,再审读要求的是什么,它能否也用这两个基本量表示,然后再寻找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解决问题,这实质是整体思想的运用.
师:生3是从等差数列的性质来理解题意的,他将已知条件重新组合,再结合整体思想求解,这种方法简洁明快.可见要善于挖掘利用数学语言的背景特征,增强数学语言的提炼与概括能力.在平时学习或复习过程中应留心知识的表述方式与背景特征,学会总结、提炼有关知识情境、结构情境、方法情境,抓住特殊与一般之间、具体与抽象之间的关系进行概括化、抽象化、模式化训练,不断增强“悟性”,提高对语言的应变能力.
生1:(第12题)设函数f(x)定义如下:
生1:应该连续10项求和,得其和为0,所以结果是2.
师:正确!从你们两位同学所犯的错误可以看出;审题时不能仅看形式,一定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千万不要停留在表面上,而要注重问题的实质.要善于挖掘利用隐含信息.能否充分挖掘利用题中隐含信息,迅速找到解题突破口,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你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关系到解题的灵活性.
(2)已知“x∈A”是“x∈B”的充分条件,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第(2)小题中“已知‘x∈A’是‘x∈B’的充分条件”给我们提供了什么样的信息?我理解为BA,与很多同学都是相反的.
师:“x∈A”是“x∈B”的充分条件,给我们提供的信息是如果x∈A,那么x∈B,这意味着集合A中任何一个元素都在集合B中,也就是AB,接下来你看该怎么做?
师:你现在做得很好!审题不仅是阅读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结论,更重要的是将已知信息和待求信息进行合理的转化.要对问题有较为深刻的理解,然后再重新组合.如本题中对“充分条件”的理解,将其转化为“AB”,这就是重新组合.要准确运用逻辑用语知识,谨防逻辑思维混乱.如熟练运用逻辑联结词“且”、“或”、“非”.并懂得它们分别对应着集合的“交”、“并”、“补”;了解四种命题之间的关系,并能运用命题的转换与等价关系解题;准确领会充要条件的相关概念与判定方法,确保推理与转化的畅通性和可靠性.
生1:(第17题)某大型饮料商发现,在未做电视广告时,其饮料的日销量为M件,占当日饮料销售市场份额的45%;如果做电视广告对品牌进行宣传,则其饮料的日销量S(单位:件)与电视广告的日播出次数n之间的关系可用如下图所示的算法流程图体现.
(1)已知M为定值,记S=f(n),试写出f(n)的解析式;
(2)假定饮料市场总销量不变,该饮料商要通过电视广告的投入使其饮料所占市场份额增加到至少59%,那么每日至少需投放电视广告多少次?
我没有读懂流程图所提供的信息,读了两遍也没有找到解题的“题感”,我就放弃了.
生2:我读了两遍才从流程图中读出的信息是日销售量是一个等比数列的前n+1项的和,于是将问题转化为求和了.
但第(2)小题我没有读懂.不知道“饮料市场销量”是多少?不理解“使其饮料所占市场份额增加到至少59%”,所以也就没有能建立正确的关系式.
生3和生4:虽然读了两遍题目,也知道流程图提供的信息是等比数列求和,但判断为前n项的和,所以第(2)小题也就错了.
师:“使其饮料所占市场份额增加到至少59%”实质就是广告后“日销量占当日饮料销售市场份额”大于或等于“饮料市场总销量的59%”,这里“至少”的含义就是“大于或等于”.于是可以建立关于n的不等式,然后再求解.现在请你们再尝试求解.
师:要注重数学语言的阅读、理解、迁移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要对有关新名词、新术语、新记号、新规则等反复领会,对“至少”、“至多”、“恰好”、“不大于”、“不小于”等词语反复推敲,以便为迅速领会题意,正确迁移转化,探求解题思路而扫除障碍.
师:你们没有读懂题意,实质上就是没有把握数学本质的东西,这是因为缺乏对数学语言转化的训练,所以要强化数学语言转换意识,注重提高数学语言素养,培养对数学语言多角度、多层次转换的本领,这有助于增强“悟性”.抓住问题本质,有助于提高审题能力与解题的灵活性,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发展思维能力.
数学语言与数学高考的能力要求密不可分,要提高数学解题能力,先要处理好审题与解题的关系,重在修炼数学语言素养,过好“语言关”,强化“语感”,增加“悟性”.这就要求我们通过多看、多读、多听、多悟,促进对数学语言的“感悟—领悟—省悟”,提高对数学语言的感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