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 广东阳江 5295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延续性护理对慢阻肺患者的戒烟情况以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月在我院治疗慢阻肺的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对两组患者出院后2个月的戒烟情况以及肺功能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戒烟率明显的比对照组高(P<0.05),而且实验组患者的肺功能FEV1、PEF的改善情况也明显的比对照组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患有慢阻肺的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促进患者的戒烟率,临床上可以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慢阻肺;戒烟情况;肺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临床上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老年人群的发病率比较高,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喘息、咳痰等,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了严重的影响[1]。延续性护理可以有效的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治疗的依从性,因此本次研究特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月在我院治疗慢阻肺的患者60例,主要探讨分析延续性护理对慢阻肺患者的戒烟情况以及肺功能的影响。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月在我院治疗慢阻肺的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30-76岁,平均年龄(46.7+10.6)岁,病程4-25年;实验组患者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35-80岁,平均年龄(49.4+10.9)岁,病程5-26年;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病程等基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方法
所有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后,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并且在出院时进行出院指导,其中包括对患者进呼吸调整、肺功能锻炼、以及饮食指导等;实验组在患者出院后实施延续性护理。(1)首先应该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主管医生以及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基本信息进行掌握,然后定时对患者电话随访了解患者的疾病变化情况,然后有针对性的对其症状进行评估,询问患者存在的问题并给予相应的解答;(2)家庭氧疗护理,大多数慢阻肺患者都存在有低氧血症,容易发生气短以及呼吸困难等症状,因此对其实施长期的家庭护理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以及生存率;(3)健康教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一种慢性疾病,反复发作率比较高,因此对其实施延续性护理,对患者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教育,指导其对并发症的预防办法以及对其心理、饮食、运动以及呼吸训练等,可以使患者缓解负面情绪,增强治疗的信心,提高治疗的依从性。(4)对这些患者还应该定时展开健康教育,相关的责任护士应该开通24小时电话咨询服务,这样有助于和患者随时进行沟通交流。
1.3
对两组患者出院60天后的的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呼气高峰流速(PEF)占预计值的百分比进行测定并评价。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数据进行分析,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两组患者的戒烟情况进行比较,实验组患者中戒烟的有28例,戒烟率为93.3%,对照组患者戒烟的有20例,戒烟率为66.7%,实验组明显的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比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情况,经过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肺功能FEV1、PEF的改善情况也明显的比对照组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常见的以持续气流受限为主要特征,并且可以预防和治疗,气流的受限进行性的发展和气道以及肺脏对有毒颗粒或者是气体的慢性炎性的反应增强有着一定的关系[2]。我国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大多数都会由于肺部发生感染而导致发生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疲劳比较显著,而且会合并有电解质紊乱、心衰等症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生因素中,吸烟是一个比较主要的诱导因素,因此要求患者应该合理的戒烟,保证气流的通畅,并且进行合理的呼吸锻炼,可以有效的预防呼吸道感染的发生[3]。
延续性护理是在信息化的平台上,实施的一种比较开放的护理措施,可以使患者在医院的护理抑制延伸到家庭,更加的完善了护理的服务范围,有效的提高了护患以及医患之间的关系,使其可以有效的进行互动,促进了患者疾病的康复[4]。对患者在实施护理服务的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健康宣教,指导患者进行健康的氧疗,呼吸训练以及饮食指导等,不断的提高患者自我保健的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戒烟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而且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情况也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于患有慢阻肺的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促进患者的戒烟率,临床上可以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婷婷,刘荣荣.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心理护理的应用[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S2):244.
[2]赖素红.老年慢阻肺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实施优质护理对改善生活质量和肺功能的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S2):638-639.
[3]吴春明,陈兴无.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及血小板平均体积对慢阻肺发作风险和严重程度预测价值[J].临床肺科杂志,2017,(10):1824-1829.
[4]范存斌.老年慢阻肺患者治疗中布地奈德及特布他林联合氨茶碱的临床疗效[J].当代医学,2017,(27):110-111.
[5]吴挺实,陈钰,梁勇.个体化健康教育模式对改善稳定期慢阻肺患者行为和生活质量的作用[J].中国健康教育,2017,(09):855-858.
论文作者:陈玮婷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6
标签:患者论文; 实验组论文; 延续性论文; 对照组论文; 功能论文; 统计学论文; 情况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