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探索与经验总结(扎实推进面向新世纪的伟大工程--评“九五”期间上海党建工作)_党建论文

实践探索与经验总结(扎实推进面向新世纪的伟大工程--评“九五”期间上海党建工作)_党建论文

实践中的探索经验荟萃(扎实推进面向新世纪的伟大工程——上海“九五”期间党建工作回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世纪论文,上海论文,扎实论文,党建工作论文,伟大工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九五”期间的上海马不停蹄、再上新台阶,关键在于继续高举伟大旗帜、不断推进伟大工程、努力完成伟大使命。记者近日走访车间、乡村、小区,从中感受到当年被毛泽东同志誉为“伟大工程”的党的建设,如今又为上海跨世纪的发展夯实了基础。

“关键在党”增强同舟共济的凝聚力

“我们党肩负着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重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进一步把我们党建设好,是完成这项伟大使命的根本保证。”江泽民同志这一高瞻远瞩的讲话,引导着中共上海市委团结凝聚1300万上海人民发奋努力,为申城大发展、大变样而同心同德、再创辉煌。

1995年12月20日,中共上海市委六届四次全会,讨论审议《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与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黄菊从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等角度,为“九五”期间推进“伟大工程”而勾勒出切实可行的蓝图。就在这年的早春二月,黄菊同志经过深入调研,深思熟虑地写出了《积极研究和解决新时期党建工作的新情况》一文,对世纪之交的上海党建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五个同步”确保推动改革的作用力

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中共上海市委高屋建瓴地提出必须同步加强党的建设,以探索党组织与法人治理结构有机结合的企业领导新机制、探索党的工作与企业中心工作有机结合的运行新机制为突破口,为深化国企改革添注了无穷的活力。

于是,“五个同步”出现在上海国企改革的进程中——党委班子和法人治理结构同步配备;党群组织与行政组织同步建立或调整;党、政工作同步规划;党、政功能同步到位;党、政关系同步理顺。这颇具创意的“五个同步”,保证了国企改革中的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愈益加强。众多单位的党组织面对改革中的重重难关,坚持加强企业党建工作,广泛开展“凝聚力工程”,扎实推进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认真解决企业兼并破产、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实施再就业工程衍生出的矛盾和问题,既保证了企业改革和社会稳定,又使广大群众感受到了党组织的关怀与温暖。

寻常百姓尝到了“跟党搞改革、同心求发展”的甜头,更加增强了对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增强了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增强了对党和人民政府的信任!

“全面覆盖”提高纵横交错的辐射力

在世纪之交推进“伟大工程”,必须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时代特征、上海特点。“九五”期间,上海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继续开展“学理论、学党章,争当敬业创业的先锋、争当关心群众的模范”,“以出色的工作造福于民,让人民高兴;以优异的成绩取信于民,使人民放心”等党建活动,涌现了包起帆、徐虎、张耿耿、张兰生等一大批“双学、双争”的优秀党员。同时针对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认真解决基层党建中出现的新问题,从而使面向新世纪的“伟大工程”更加扎实可靠。自中共十五大以来,上海广泛推进新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就是一项与中国特色、时代特征、上海特点相吻合的创新之举。

中共上海市委领导认真研究如何适应新经济组织的特点,加强新经济党组织的基层党建工作这一新课题。市委领导反复强调:各级党组织定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党对新经济组织的政治领导,加强党与新经济组织和职工群众的联系,不断增强党的工作的影响力、渗透力和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促进新经济组织依法有序健康发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提供政治保证。

与此同时,中共上海市委还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工作目标:到2000年底,在具备条件的新经济组织中,都建立起党的基层组织,消除党组织建设的空白点;构建起完善的党的工作网络,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探索适合新经济组织特点的党的工作新办法和新途径,增强党的工作的有效性,开创新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新局面。如今,申城已基本构建了一个网络化的新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体系,形成了“上下贯通、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纵横交错”的党建工作网络,基本实现了党的工作全方位覆盖。从而提高了党组织影响力、渗透力和作用力。

“消除空白”加大上下贯通的渗透力

近年来上海新成立的市级社团和民办非企业单位,都建立了党的组织,形成了“党组织与社团同步组建”的新特点。市委组织部、市社团管理局表示,上海将在各类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中多渠道地开展党的工作,加强党对社会的全面领导,基本消除空白点。

透视上海对各类社会组织和团体加强管理及党建这一新抓手,可以清晰地了解到上海市委在新形势下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宏观思路。在“九五”伊始,上海市委就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党建工作的若干意见》,市委主要领导每年都要带队深入社区里弄,对实施“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城市新型管理体制下,如何进一步加强社区党的建设等工作进行了认真调研,并提出了解决新问题、增创新优势、再上新台阶的新对策,从而不断形成“有群众的地方就有党的组织,有党员的地方就有健全的党组织,有党组织的地方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坚强的战斗力”这一党建工作新格局。

在不少文明社区,社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社区党建联席会议、社区党员活动指导委员会、行风廉政监督站、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社区服务志愿者协会、社区业余党校、社区学校等应运而生,这些机构并非空挂几块招牌,而是为创建文明而发挥着协调整合的作用。令百姓称道的“两委两站”——社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委员会、社区党风廉政建设监督站、社区在职党员联络站,成为党组织联系千家万户的纽带。

“三位一体”强化反腐倡廉的战斗力

在“九五”期间,上海坚持“从严治党”不放松,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认真清理了部分党政机关经商办企业以及领导干部在房子、车子、饭桌子、妻子孩子、电脑电话机子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依法处理了一批违反党纪国法的案件,严肃了纪律,震慑了犯罪,有效地推进了党风廉政建设。

近几年来,上海在对党员负责干部强化党风警示教育和廉政监察的同时,还针对企业、农村和社区的现状与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了国有企业、农村和社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关规定,使党风廉政建设落到了实处,没有出现严重的“群蛀”现象,为上海的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了一支坚定有力的干部梯队。——摘自《解放日报》(沪),2000.10.15.①,魏新文

标签:;  ;  ;  ;  

实践探索与经验总结(扎实推进面向新世纪的伟大工程--评“九五”期间上海党建工作)_党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