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整个社会的养老需求大幅度攀升,养老行业迎来了春天。在养老需求下,适老化理念在建筑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老年建筑行业及养老项目建筑业都得到了快速发展。在本文中,笔者从适老化理念下的养老建筑空间设计现状入手,总结该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养老建筑空间设计;适老化;理念;建筑设计;养老需求
作为全球人口数量最为庞大的国家,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现象非常突出,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于生活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年人养老需求也得以集中释放,并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当前,无论是CCRC养老社区,或是老年公寓,或是养老运营机构,都必须从老年人的需求出发,设计相适用的建筑环境。在这种状况下,适老化理念开始在建筑空间设计中广泛应用。在本文中,笔者就当前适老化理念下的建筑空间设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展开探讨,从规划、机电、建筑与装修等多方面提出优化适老化理念下建筑空间设计的有关策略。
一、适老化理念下的养老建筑空间设计状况
尽管人口老龄化的现象在我国已经非常严重,但是养老设施方面的建设工作仍非常落后,亟待改善。在养老项目的设计要求之下,适老化理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有关学者也开始就该领域展开研究。当前,实现适老化设计理念的主要路径有三种:一是地产类与保险类企业投入的专业养老项目,这类企业往往资金雄厚,在策略与规划阶段都高度重视适老化设计,其往往会引入日本与欧美等先进的专业机构着手该方面的设计工作;二是我国大部分的老年公寓与老年住宅项目,此类项目多沿袭以往我国老年建筑的有关标准开展设计工作;三是从群众养老需求出发而展开的就建筑改造项目,比方说老旧小区住宅改造与养老院改造等,这类项目改造工程多侧重于精装与机电方面,难以贯彻适老化理念。
二、适老化理念下的养老建筑空间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
较以往而言,适老化理念在养老项目中的应用增多不少,涉及到项目的开发、策划、建造与运营等多个方面,但是从现实状况来看,适老化理念下的养老建筑空间设计仍存在诸多问题,具体包括如下方面:一是有关于适老化理念的养老建筑空间设计方面的研究起步完,研究成果非常少,相关专业人员非常稀缺,难以为现实工作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与人才保障。从现实状况来看,该方面专业化的操作人才非常稀有,对于老年人生理、心理等方面的需求难以准确把握;二是该方面的市场建设工作相对之后,相关的标准与制度等都未完善。部分企业直接引进欧美与日本等国的做法,没有和我国的现实状况结合起来,项目最终难以满足实际需求。三是适老化的理念应用范围过小,多集中在精装修、无障碍通道、改造等领域中,很少贯彻到整个建筑中,特别是机电智能化等领域中,整个设计工作缺乏系统性。四是由于老年人的需求呈现出日益多样化的特点,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不单单要考虑老年人的衣食住行,还必须要关注老年人的医疗、心理、人际交往等多方面的需求。除此之外,运营机构与服务单位的需求也应得到关注。设计应能够有效地规避各方面的风险。值得欣慰的是,我国相关政府部门、社会环境、养老行业等的适老化意识不断加强,为适老化理念在建筑空间设计领域中的应用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适老化理念下优化养老建筑空间设计的有关策略
(一)总体规划方面
总体规划方面主要是针对大规模的建筑项目而言的,其是基于项目的整体效益与功能布局而进行的,具体包括:一是各个建筑及相关功能区之间要有效地对接起来。比方说从老年人的特殊身体状况出发而构建风雨连廊等;二是无障碍交通连接方面的设计,应充分考虑便利性与安全性,覆盖到室内及室外。比方说在坡度大的位置设计必要的保护性装置;三是在公共环境与公共景观区域内重视无障碍设施的配置,并设置足够的适老化设施。比方说,引入形象更为鲜明的标识系统。四是在项目选址的过程中应重点考虑老年人的特殊需求,比方说医院等配套设施。除此之外,老年人的神经非常敏感,应远离噪音污染,尽可能地为其创造一个健康、安静、安全的环境。
(二)建筑设计方面
对于老年人来说,阳光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首要重视的就是阳光理念,具体应做好以下方面的设计工作:一是将公共空间集中于南向,使得老人在公共活动场所中能够获得足够的阳光;二是居住房间应尽可能地设置于南向,使得其能够照射到阳光;三是老年人活动频繁的场所内尽量不要位于背阴面,如图书馆等;四是相关的配套设施与房间应不占用向阳面,如护士站、办公室、厨房等;五是屋顶空间应被充分利用起来,满足老年人交流与感受阳光的需求。
(三)细节设计方面
通俗来讲,适老化设计理念就是围绕着老年人的需求而进行建筑设计工作。在当下,无论是老旧小区的改造还是养老机构的专业化设计,都应该从老年的实际需求出发。比方说,在选择墙面色彩的过程中应从老年人的特点出发选择暖色调;在公共活动区域中应设置色彩鲜明的标识系统,方便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在老年人房间的入口位置,可以放置居住者的照片,从而方便其找寻到自己的房间;在房门上有必要安装观察孔,方便医护人员掌控老年人的身体状况。
(四)机电设计方面
基于风险规避的要求,应做好如下设计工作:一是分析好水电方面的使用需求,做到分户计量水电用来,其可以集中设置与每层管道井中,便于集中查抄与管理;二是配置必要的监控装置,做到全天候的无死角动态监控,最大限度地保障老年人的安全。这样一方面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好问题,还能够在出现纠纷的时候提供必要的证据;三是在电梯内部应装有扶手等,在设计操作按钮的时候应充分考虑乘轮椅的老年人,电梯等候的时间应适当延长,这一点应满足老年人行动缓慢的现实状况。四是由于部分老年人患有阿尔茨海默症,有必要加强巡检与监控,部分出口应日常为锁闭状态,在紧急状况下应能够被打开。
四、结束语
恰如上文有关内容,适老化理念下的建筑空间设计亟待完善。人口老龄化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适老化理念在养老建筑空间设计领域中的应用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相关政府部门应加快制定该方面的标准,给予必要的指导。
参考文献
[1]刁殿臣.基于适老化理念的养老建筑空间设计[J].住宅与房地产,2017(12).
[2]周峰.关于现代老年公寓建筑空间的适老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07).
[3]曾凤,朱明君.养老建筑特征解读与公共空间设计方式探寻[J].江西建材,2017(11).
作者简介
李想(1984-05-21),男,汉族,籍贯:辽宁昌图,学历:硕士,研究方向:医疗建筑设计。
论文作者:李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6
标签:老年人论文; 建筑论文; 理念论文; 需求论文; 空间设计论文; 项目论文; 状况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