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的影响论文_胡雅琦

湖南省岳阳市一人民医院 湖南岳阳 414000

【摘 要】目的:研究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应用循证护理方法的价值。方法:将2017年7月~2018年7月入住我院并经医生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62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62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在治疗与后期的护理过程中,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使用循证护理方法。护理之后比较患者临床恢复情况并比较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恢复情况比对照组好的同时对护理的满意度较对照组患者高,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循证护理临床应用价值优于临床常规护理方法。因此适用于临床方面的推广。

【关键词】循证护理;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

Effect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 on patients with arrhythmia afte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value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arrhythmia afte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Methods:62 patients with arrhythmia afte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who we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17 to July 2018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The average of 62 patients was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In the treatment and later period of nursing,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he clinical routine nursing method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used evidence-based nursing. After nursing,the patients' clinical recovery was compared and the patients' 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 was compared. Results:The clinical recovery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satisfaction of nursing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P < 0.05). Conclusion:Evidence-based nursing is superior to routine nursing in the treatment of arrhythmia afte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Therefore,it is suitable for the promotion of clinical aspects.

[Keywords] Evidence-based nursing;Arrhythmia afte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Nursing care

急性心肌梗死是人类的危重病,近年来随着人类生活的改变,患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也在逐年增加,并且我国对该病的治愈率和控制率较低。心肌梗死是心肌长时间缺血导致的心肌细胞死亡。为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的心肌细胞死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常伴有心律失常,现研究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应用循证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参与研究与护理的是我院62例经医生确诊患有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病人,都是在2017年7月~2018年7月期间入住我院的。对照组患者的年龄在64~87岁之间,平均为(78.0±6.0)岁。观察组患者的年龄在65~88岁之间,平均为(79.0±6.0)岁;通过比较,所有病人的临床资料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一定可比性。排除标准:①患者对于本次研究的方法不能够接受的。②患者本身患有其他的疾病影响本次研究需要测量的指标的。③患者不符合诊断标准的。纳入标准:①经我院医生确诊患有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老年患者。②在阅读同意书的情况下自愿参加研究并签写同意书的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该组患者采取临床常规的护理方法 ①鼓励患者家属正确对待患者,给予患者心理支持。②实验室检查结果对患者身体机能的检测有非常重要的提示作用,需按照检验科要求收集患者的血、尿、便等标本并及时送检。③定时观察患者基本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中心静脉压等。④电解质的测定可以提示患者的内环境情况血中各种心肌标志物是反应心脏功能的良好指标,应根据心脏功能的变化随时调整药物,维持患者正常心脏功能的恢复。⑤在对患者口腔及皮肤等的护理中,要认真仔细动作柔和,注意患者的身体状况,观察有无皮肤破损、口腔出血等情况,定时更换床单被罩保持清洁。⑥仔细核对患者的药物使用时间、剂量、次数,指导患者口服及注射药物。

观察组:在临床普通护理基础上使用循证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 ①给每一位患者配置一位责任护士。②应该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耐心的开导患者,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充满爱心和同情,让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的温暖。③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发生心律失常的危险期一般在患者发生心肌梗死之后的7~13小时之间,此时的医护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异常情况,如发现患者出现了头晕、心悸,用尽快做心电图确定有无异常,尽快通知责任医师,使患者得到及时的救治。④为患者开设健康课堂,普及心肌梗死及心律失常的知识,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是一种怎样的疾病,如何在生活中注意行为对疾病的影响等。⑤在根据患者的口味配置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病人适合的饮食计划,按照低盐低脂的饮食原则进行配比,保证患者的饮食符合健康要求。鼓励患者进行适度锻炼,适量进行肌肉锻炼及做一定练习。⑥在患者出院后随访患者的恢复情况并给出指导建议。

1.3 观测指标

①统计两组患者在护理期间发生心律失常的情况。②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血清中的CAT、SOD含量。③科室自行设计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调查问卷,在患者出院时分发填写。问卷调查评分结果分为不满意、一般、满意三个等级。满意度=(一般+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情况

在护理期间对照组发生心律失常6例(19.35%),观察组发生心律失常2例(6.45%),观察组发生心律失常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患者血清CAT、SOD情况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血清CAT、SOD情况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没有明显差异,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清CAT、SOD情况

3讨论

心脏肌肉组织由于自身特性对于缺血敏感度较高,一般在缺血六分钟后即可造成组织的不可逆损伤。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是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恶化而发生的、心肌供血不足而造成心肌组织缺氧乃至出现损伤的疾病,临床心内科较为多见且后果较为严重[2-3]。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后期引发的严重并发症不仅使患者自身承受极大痛苦,同时也为亲属和社会带来巨大压力。

在临床上面该病的护理其实就是为了能够更为有效的保护患者的心脏以及维持其功能。对于该病的护理主要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防止患者的心肌梗死的程度进一步的扩大。②减少患者体内心肌缺血的范围并积极控制患者出现心律失常[4]。③积极对患者出现的各类并发症进行治疗,使患者治疗之后能够恢复正常的生活。循证护理是指通过了解患者的疾病特点,根据疾病自身的发病特点,消除可能引发心律失常的各种因素,在及时发现后及时消除可能导致患者心律失常的因素,使病人身体、精神、职业和社会交往等方面接近正常或完全恢复正常。循证护理可以有效恢复病人的心脏功能,提高患者心脏功能[5]。

研究显示,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在经过循证护理的方法后,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概率明显低于临床普通护理方法的同时术后恢复情况和满意度明显高于临床普通护理方法。因此,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后患者中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刘相红,关颖,韩晓红.研究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EB/OL].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2(14):163-164.

[2]丁大瑞.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2015,23(10):180-181.

[3]黄春兰,朱辉群,黎小惠,等.循证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病人中的效果评价[J].临床医学工程,2013,20(11):1441-1442.

[4]间俊文.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EB/OL].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7(5):953-954.

[5]王爱琼.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EB/OL].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3):310.

论文作者:胡雅琦

论文发表刊物:《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6

标签:;  ;  ;  ;  ;  ;  ;  ;  

循证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的影响论文_胡雅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