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地籍测绘是一项具有行政管理性质的工作,政府通过行政性技术手段,调查土地及其附着物的位置等基本情况,了解我国国土的基本情况,为国土、城建、规划等部门提供了权威数据,作出科学决策。但是,地籍测绘是一件十分困难的工作。如果遥感技术在地籍测绘中广泛应用,将使得这项工作取得非常重要的进展。
关键词:遥感技术;地籍测绘;应用分析
导言: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快速的发展,遥感技术的发展也是从计算机、空间、通信、电子学等新兴技术和传统的物理、地理、数学和生物等相关的专业课程相互交叉、渗透、融入而集成的一个新的技术。遥感技术具有很多的优势,在应用的过程中具有动态、综合、快速、多层次的发展趋势。
1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是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以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遥感系统的组成部分主要有遥感器、遥感平台、信息传输设备、接收装置及图像处理设备等。通过在遥感平台上装设遥感器,从而实现对图像的拍照、扫描等,所以遥感器可以是照相机、扫描仪、微波辐射计及合成雷达等。遥感影像数据是值地表得光谱特征通过大气层的传播,被航空或航天的传感器接收,记录表达为光谱数据,或者在感光介质上直接反映成为像片数据。遥感信息不断获取率高、信息丰富、有着明显的动态性、周期性,而且其传送特点是采用数字记录方式进行。在大范围的更新和核查土地利用现状时充分利用遥感技术,不但能够对土地利用状况信息及时了解之外,而且还能能够更新、管理、分析年度土地利用变更情况。
2遥感技术在地籍测绘中的问题及现象
2.1工作人员无法保证测绘工作的正常进行,测绘工具忘带或无法使用
在结合数据进行地籍测绘工作时,测绘工具就是必须的技术手段,所以要定期对测绘工作的工具进行检查与保养,保证在遥感测绘工作中测绘工具的正常使用,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增高测绘的准确性,但是现如今遥感测绘工作中多出现工作人员不带测绘工具,或测绘工具损坏严重无法使用的现象,无法保证遥感测绘工作的正常进行。同时在遥感测绘工作中没有做到遥感测绘工作形成规律性与周期性,导致测绘工作记录混乱,测绘结果不可信。对于测绘人员来说,需要形成一定的工作周期,并形成工作记录是非常重要的,保证在发现问题时做到有据可循,进而解决问题。
2.2 测绘工作标准不统一,检查验收制度不完善
测绘工作是不允许发生大错误的一项精细工程,现如今在遥感测绘工作中出现了测绘标准不统一的现象,角度与长度的标准不统一,量尺的规格也得不到统一,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测绘工作的准确性。并且在验收检查测绘结果的程序上不完善,测绘工作单独由一人完成,无人检验测绘结果的准确性,应该由两人同时协助进行测绘,一人测绘结束,由另一人进行检查与二次测绘,两次测绘结果综合考虑,这是有效提高遥感测绘结果的有效途径。
2.3测绘误差过大,遥感测绘工作人员专业水平不够
在遥感地籍测绘过程中中,测绘工作准确率高能够尽量的加强数据的准确性,保证地籍测绘数据的完整性。但是部分的遥感测绘人员专业知识水平不高,达不到测绘工作的要求,导致了一些测绘工作结果的科学性不高,专业性不强,误差过大,影响对测绘结果的利用。
3.遥感技术在地籍测绘中的应用
3.1动态监测
不断的成熟,特别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及GPS等高科技技术的应用,更有效的提高了土地测绘的水平,更易于土地测绘工作的开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地籍测绘中运用遥感技术,有效的实现了动态监测,其能够随时监测到土地的变更、土地调查和土地的动态信息,从而有效的掌握相关土地调查资料,实现对土地的有效利用。而且通过计算机技术可以将难以识别的对象进行信息处理,从而以可识别的文字和图像表现出来,更易于对相关数据信息进行记录,合理对监测周期进行确定,通过对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进行全新的监测,并将不同时期的数据进行对比,从而得出最好的信息。随时对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进行监测,可以更好的实现对土地利用情况的核查,进行土地总体规划,决策者提供科学、可靠的数据资料。通过动态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土地利用中违法情况,及时进行上报并查处,更便于对土地进行管理。
3.2测绘地形图
在测绘生产过程中,应用立体摄影测量方法较为普遍,其通过遥感技术来获取地面的三维信息。雷达卫星的全天候,全天时,不受夜暗和云雾等恶劣天气影响的特性,随着雷达遥感快速发展的同时,因此,合成孔径雷达(SAR)在立体摄影测量中的应用也逐渐开始广泛。然而,由于斑点和噪声的原因,因此,合成孔径雷达的使用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伴随着雷达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为获取地面三维信息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技术(INSAR)提供了全新的方法,就是利用干涉雷达技术的提取来制作地形数字高程模型(DEM)。此方法大大改进了获取数字高程模型(DEM)的传统模式。
3.3动态遥感监测技术在地籍测绘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数据选取:结合卫星影像,遥感技术可以提供更为精确的数据,同时结合相关土地利用图和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更有利于提高监测的精度。
(2)数据处理:利用遥感技术获得数据,结合计算机技术,可以转化为供人们识别的信息,最终通过修正,可以制作各种所需的地籍图件和表册,供土地相关部门参考。
(3)变化信息的提取:遥感技术在地籍测绘中最重要的应用就是提取土地面积、土地尺寸等资料发生变化时的信息量。并且通过研究这些信息量的变化趋势从中找出变化规律,为土地管理部门的整体土地规划提供依据。
(4)监测精度评定:利用统计学的相关知识,对遥感数据进行分析和归纳,可以有效的评价遥感技术质量,验证测绘信息的精确度。
(5)对卫星成像所获得图像进行一些纠正,可以为土地资源管理部门提供影像地籍图,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3.4GPS-RTK技术
建设用地中的土地勘测定界是实地确定土地使用界线范围,测定界桩位置,测量使用界线范围内各类土地面积并计算用地面积等测绘技术工作,它为各级政府的国土资源部门审批土地、地籍管理提供依据和基础资料。建设用地勘测定界的工作程序为:审查用地文件及有关图件―现场踏勘―图上红线设计―实地放样―复核测量―面积量算―绘制建设用地界图―填绘建设用地管理图―资料整理―归档,经反复实地踏勘、图上设计、权属调查后制定放样数据。利用GPSRTK技术进行勘测定界放样,能避免解析法和关系距离法放样等放样方法的复杂性,同时也简化了建设用地勘测定界的工作程序,特别是对公路,铁路等大型工程更为有效。
结语: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地籍测绘的准确性需要不断提高,因此对遥感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要充分认识与理解测绘工作的意义,结合专业的遥感测量技术,使地籍测绘工作更好地为城市的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冯炎,黄荣,许颖杰.遥感技术在农村地籍测绘方面的应用研究[J].中国西部科技,2013,11:27-28.
[2]赵云霞,王沛.遥感技术在地籍测量工作中的应用情况分析与评价[J].硅谷,2013,08:102-103.
[3]赵恒业.遥感测绘技术在测绘工作中的应用探讨[J].黑龙江科学,2014,04:239
.
论文作者:蔡红涛,宋楠曦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3
标签:遥感论文; 技术论文; 工作论文; 土地论文; 数据论文; 在地论文; 信息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