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和怀疑:附加疑问句认知研究

相信和怀疑:附加疑问句认知研究

席留生[1]2007年在《一项继承性创新成果——《相信和怀疑——附加疑问句的认知研究》述评》文中研究指明《相信与怀疑——附加疑问句的认知研究》(英文)于2005年7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是河南大学外语学院牛保义教授。该专着以认知语法和实据性理论为指导,

牛保义[2]2002年在《相信和怀疑:附加疑问句认知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认知语法和实据性理论为指导,以英语附加疑问句为主要研究对象,试图从认知语用学角度对附加疑问句发问人的认知状态同这种疑问句的句法,语义和语用功能之间的对应关系加以探讨。 本研究旨在阐明,我们对发生在讲话人头脑里的认知事件和其它诱发因素的研究能够对一个语言单位的语法,语义和语用功能之间的联系做出比较合理的、比较全面的解释。本研究另一目的是以实据性理论为观照,说明语言运用者对相关事态的认知状态能够为语言范畴的建构和运用提供支撑。 依据作者进行的“附加疑问句‘信’‘疑’认知状态”的实验结果,本文尝试提出,附加疑问句发问人的认知状态为:发问人在提问时对附加疑问句陈述部分所表达的命题既有程度不同的相信,又不十分确信,即有不同程度的怀疑。对附加疑问句发问人认知状态的认识为了解其它一般疑问句和特殊疑问句发问人的认知状态提供了参照。研究发现,当提出一个问句时,无论是一般疑问句还是特殊疑问句,发问人对句子相关命题的真值或命题内容的一部分往往持有不同程度的“信”和不同程度的“疑”。 基于这一发现,作者尝试提出疑问句的认知模型:“信”是“疑”的前提条件;“疑”是在信的基础上产生的。“信”又是“疑”的归宿:“疑”以求“信”为目的,即通过解“疑”获得新的“信”……。“信”和“疑”不断相互作用丰富着人类对世界和自我的认识。以疑问句的认知模型为框架,本文建立了附加疑问句的认知模型:在一个附加疑问句的运作过程中,发问人对附加疑问句的命题内容既有“信”又有“疑”,这对认知范畴常常表现为“信”强“疑”弱,或者是“信”弱“疑”强,二者既相互依存又相互作用。“信”和“疑”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充分表明附加疑问句是一个对立统一体。 根据所建立的两个认知模型,作者在第5章提出:在一个附加疑问句的运作过程中,其信息结构分布特征为,陈述部分被赋予“主题”功能,附加疑问部分被赋予“述题”功能;附加疑问句得以实现主要有3个语用条件;附加疑问句同一句法结构可以表达不同的语义语用功能。这一分析表明:一个附加疑问句的信息结构、语用条件和语用功能是发问人相关的认知状态语用化的治呆.接着,作者在第6章探讨了发问人认知状态的语法化过程,指出在一个附加疑同甸的一法建拘申,附加疑闪部分的后!、陈 分的蟹制桂前工和不同形式的附加厌同白的句法建构是友同人bh知状态语法化的结果 作者尝试运用两个认知模型的假设现察英语其它一般疑问句和特殊疑问句以及汉语、法语和德语里附加疑问句发问人的认知状态,发现发问人对相关命题的“信”和“疑”相互依存。相互作用这一认知特征具有跨语言的解释力,可以对英语疑问句和其它一些语言的附加疑问句的句法、语义和语用功能之间的内在联系给以有理据的阐释。 通过分析发问人的相关的认知状态和附加疑问句的句法、语义和语用功能之间的对应关系,本文认为,一个附加馒问白的语法治拘即“陈达白+附加疑问部分’是对其语义结拘“陈为问题”的木征化,这一语义结构是时其语用结拘“相信+怀疑”的拍木化作者提出,一个附加厌问句的语义和语用功能是发问人对一子所述命厄的“信”和“疑’这一认知状态铅用化的治呆;一个附加疑问句的句法建拘是发问人的认知状在语法化的结果 以上发现在某种程度上证明,大部分语言单位都是高度完企的、结拘复杂的o坟,这样的乐注并 是其部分的伍单加合(Langackerl 198719).语言运用者的认知状态是一个语言单位的建构和迂用的理据固十之 最后,作者认为,本文所建立的认知摸型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人们认识外部世界的一种常规范型;本文所建立的附加疑问句的认知模型为解释附加疑问句的句法、语义和语用之间的内在联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由于本研究的试验范围和作者本人的语言学理论水平和分析认识’能力所限,两认知模型所提出的假设并非高度抽象,理论上可能会有这样那样的纸漏,有待进一步的探讨.作者在本研究中的尝试只不过是“引玉之砖”.

牛保义[3]2003年在《信疑假设》文中提出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 ,把附加疑问句发问人对所述命题内容的信和疑抽象为一种认知规律 ,冒昧提出疑问句的信疑假设。这一假设在包括附加疑问句在内的是非问句和特指问句中的运用充分表明 ,疑问句发问人对所述命题内容既有信又有疑 ,疑是建立在信的基础之上的 ;疑问句的语义语用功能是发问人对有关命题内容的信和疑相互作用的结果。人们内在的认知状态可以转化为一种语言运用的知识结构 ,语言中的一些语法规则是语言运用者内在的认知状态语法化的结果 ;一些语言表达形式的语用功能是语言运用者内在的认知状态语用化的结果。

刘雪娟[4]2017年在《俄汉疑问言语行为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的核心理论。本文以言语行为理论为依托,基于语料库对俄汉疑问言语行为的亚类进行统计分析,并对俄汉疑问言语行为亚类的常用表达手段进行描写和对比研究。疑问言语行为是指借助疑问句形式表达交际语境中的具体言语行为,分为直接疑问言语行为和间接疑问言语行为。直接疑问言语行为交际意图在于从受话人处获取未知信息,间接疑问言语行为交际意图则不旨在获取未知信息,而是实施交际语境中的具体言语行为,如祈使、断言等。通过对比研究,我们得出如下结论:一是基于语料库统计分析表明,俄汉疑问言语行为的亚类绝大部分重合,出现频率较高的有:纯疑问、推测、确认、情感评价、祈使、断言、寒暄;二是俄汉语疑问言语行为的常用表达手段对比研究表明,俄语作为屈折语,注重形态变化,不同交际意图的表达手段较丰富,汉语是重意合语言,注重意义传达,可用有限的表达手段实现多种交际意图的传达。目前国内外针对疑问言语行为的研究成果尚不多见,本文的研究对丰富言语行为理论和拓宽疑问句研究视角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同时对外语教学、实践翻译及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王树瑛[5]2006年在《《朱子语类》问句系统研究》文中指出《朱子语类》是朱熹语录的汇集,它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南宋的语言实际,是研究南宋时期汉语语法乃至近代汉语语法的最有价值的语料之一。 采用问答形式是该书最大的行文特点。文章全面地描写分析了《朱子语类》问句系统各子系统(特指问、选择问、反复问、是非问等)的具体使用情况;同时探流溯源,作纵向历时比较和动态分析,力求在静态描写的基础上探讨问句系统中一些重要的句式和虚词的历史发展过程。 《朱子语类》作为一部讲学语录,可以看作一个完整的语篇,问句各子系统的运用受到语境和具体内容的限制,呈现出自己的特点。因此本文还运用系统功能语法的相关理论从语用和语篇的角度来观察问句,特别是它在文中所体现的人际意义。

王飞华[6]2005年在《汉英语气系统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对比语言学研究有了快速的发展,但汉英语语气系统的对比性研究及其成果不是很多。因此本文拟对汉英语两种语言的语气系统以陈述和疑问为基础做一个较为深入的对比研究。全文共分八章: 第一章对语气的定义及其所含内容做了研究及界定。首先详尽地分析了国内外语气和情态的定义的历时发展变化,指出了中西方在语气和情态定义、理解、研究上的差异。并在些基础上界定了本文所研究的语气:它以汉语语法研究所定义的语气为基准,涵盖了西方语气和情态两方面的内容。最后确定了研究方向和方法。 第二章分别从汉语传统小学、现代汉语语法、英语、汉英对比几方面对有关语气情态的研究成果做了简要介绍,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有待研究之处。 第叁章从宏观上对比了汉英语气系统,归纳出一些较有概括力的共性和个性特征。汉英语气系统的共性特征有:二者都综合运用多种手段表达语气,表达手段的重合度较高,双方共用的语气表达手有语调、语序、情态动词、副词、叹词等等;二者的功能语气类别,共同的也比较多,如陈述、疑问、祈使;二者均为有层次的系统,均可实现不同语气的同句共现;从语用上来看,两种语言都能利用隐喻手段达到同一语用意义在不同语气间的转换;两种语言都能在语用表达上进行相似的语用功能扩展;两种语言的语气表达的主要手段从类型学来看都符合距离象似动因;在语气表达的历史发展上,两种语言都朝着分析型为主的方向在发展。 两种语言类型上的本质不同也使它们具有极大的个性差异:英语语气表达更注重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注重现实性与非现实性的区分,而汉语的语气表达更注重对交际对象的关照;英语的语气与时体等其它语法范畴紧密纠结,而汉语的语气与时体等相互疏离;英语是分析及综合并重,以动词为中心的语气表达,汉语则是纯粹分析型、以语气词为中心的语气表达;汉语语气的表达是柔性的,更为灵活多变一些,而英语语气的表达是刚性的,规定性多一些;英语是时突显的语言,汉语是体突显的语言,但是从GOSP(语法化、强制性、遍布性及系统性)来看,汉语也很可能是语气突显的语言甚至更可能是语气突显的语言。 第四至七章以陈述和疑问语气为基础,进行了的具体语气表达手段的对比。 第四章比较了汉英(情态)助动词,二者共性如:都可后接动词,都可单独回答问题,都可以构成否定的表达,都可以表达“情态类”意义,都可以与功能语气兼容。差异如:汉英情态动词情态义分布的参差不齐与规整对称;导致这一

徐瑾[7]2014年在《电视剧医患冲突性话语语用分析》文中指出冲突性话语是言语交际中一种常见的,突发性强的语言现象。具体表现为交际的一方对另一方的言行、举止或观点不能达到一致所引发的某种争论或抵触状态,继而产生话语冲突。冲突性话语研究起源于西方,是语用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我国的冲突性话语研究无论在在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远不及国外的研究。国内研究者主要关注夫妻之间和师生间的冲突性话语,而且在研究中多采用英语语料,汉语语料这方面的研究寥寥无几。医患冲突是一种常见的冲突类型,因其暴发率高并且持续时间长,造成的社会影响和后果也更加严重。目前有文章呼吁重视医患交流认识,但还没有专门的文章系统探讨医患冲突性话语的语用策略及其现实问题。对医患言语交际中冲突性话语的研究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冲突性话语。近年来,反映医患关系的医患题材影视作品非常红火,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力,对影视作品中医患冲突性话语的研究成为学者们的又一新探索。本文将从语用学的角度对电视剧中医患冲突性话语进行研究,以言语行为理论、语境和合作原则为理论基础;以医患题材电视剧中的医患冲突性话语为语料库来源;采用统计法、归纳分析法和文献法,探讨电视剧中医患冲突性话语的构建模式、冲突性话语的语用功能、话语冲突成因和减少医患冲突性话语建议这四个问题。本文结合言语行为来探讨电视剧中医患冲突性话语构建模式:启始阶段、冲突阶段和结束阶段;从语言表现分析电视剧中医患冲突性话语的语用理据;从语境因素角度分析电视剧中医患冲突性话语的成因;利用会话的合作原则对医疗题材影视作品的创作提供进一步研究。论文通过对电视剧中医患冲突性话语的语用分析,使我们对这一不可避免和不可预知的语言现象能够进行较为透彻的理解,为减少医患冲突的发生提供一些借鉴。

兰巧玲[8]2007年在《俄汉语是非问句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研究的对象是俄汉语是非问句。全文采用多维度的综合研究方法,从句法结构、功能语义、语用目的以及说话人运用语句时的认知状态,全面系统地进行俄汉语对比研究,力图找出异同,阐释原因。全文分为叁个论述部分:第一部分是俄汉语是非问句研究现状的评述和研究中所要运用的理论。在现有文献中,是非问句的内涵和外延差异较大,争议较多,为了便于对比,本文对是非问句重新界定,即,是说话人期望得到受话人给与肯定/否定回答或非语言的肯定/否定反应的疑问句句式。全文分析论述运用的语言学理论主要是N.Chomsky的最简方案和言语行为理论中的若干理论学说。第二部分主要是俄汉语是非问句的句法结构对比研究。详细地对比分析了俄汉语是非问句的结构生成,结构各组成部分的特点、实现不同功能时的表达模式的异同,阐释了导致异同的原因。第叁部分主要从交际功能角度对比分析了俄汉语是非问句每一种功能类型(信息探询中的纯疑问、揣测、确认,祈使,观点表达和情感表达)的语义、语用特征以及说话人的认知状态。俄汉语是非问句对比中表现出的结构差异主要有两方面原因:语言类型特点制约和文化差异。而对比中表现出的功能语义、语用方面的相同,则主要是由于人类交际过程中的共性因素(人类认知世界的方式,积累认知经验的过程,为实现交际目的而出现的心理变化过程等等)发挥的作用。

赵妍[9]2014年在《现代汉语信念谓词句语用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现代汉语中,包含信念谓词的语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的主观情感态度,但这一现象并未得到足够地重视,学者们对这类语句的特点和语用功能没有进行专门、深入地研究。本文立足于现代汉语事实,从系统功能语言学概念、人际和语篇叁个维度,结合命题态度理论和言语行为理论,对信念谓词句进行了较为细致地考察。首先,对信念谓词句进行界定并分析其各个组成部分的特征。本文首先从命题态度语句的特点出发,界定了信念谓词和信念谓词句,确定了本文的研究对象,继而细致地分析了信念谓词句叁个组成部分各自的特点。分别考察了信念谓词句的态度主体形象、从属命题的特点和信念谓词的语义特征。其次,分析信念谓词句在否定方面的特点。本文结合逻辑学的相关方法,分析了信念谓词句中否定态度的归属和否定转移现象,并归纳出常见的否定形式。再次,通过梳理语料,从语句体现的命题态度和间接言语行为两个方面分析信念谓词句的主观意义。本文将信念谓词句体现的命题态度分为认识型、评价型和情感型叁类,并重点对比了信念谓词句和意见谓词句的不同。借鉴塞尔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分析了信念谓词句体现的四种间接言语行为。最后,考察信念谓词句的篇章功能。从信息功能、衔接关系和结构功能叁个角度全面分析了信念谓词句的语篇功能。本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相关理论为指导,以现代汉语语料的整理和分析为基础,对现代汉语信念谓词句的语用功能进行了全面、细致地考察。本文研究发现,现代汉语信念谓词句具有较强的主观性,这一研究成果将有助于人们从新的角度认识现代汉语语句,也期望能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有益借鉴。

洪莉娜[10]2015年在《现代汉语双音节“X否”结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现代汉语双音节“X否”结构作为研究对象,以小句中枢说为研究理论,以“两个叁角”为研究方法,从语形、语义、语值等方面对“X否”结构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考察。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介绍本课题的研究对象、研究现状、研究理论与方法和语料来源等。第二章探讨“X否”结构的语形特点,分别考察“X”的特点、“X否”单用成句、“X否”型单句、“X否”型分句和“X否”型小句连用的特点,并对它们的语气类型进行分析。第叁章探讨“X否”结构的语义特点,“X否”结构的整体意义是表示正反对举和不确定性,此外还探析了“X否”型正反问句和“X否”型叙述句的语义。第四章探讨“X否”结构的语值特点,主要有正式用语、幽默滑稽和表达经济叁个方面。此外还从语形、语义和语值叁个方面比较了“X否”结构和“X与否”、“X不X”的异同。第五章结语,总结全文内容,并提出本文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1]. 一项继承性创新成果——《相信和怀疑——附加疑问句的认知研究》述评[J]. 席留生. 外国语言文学. 2007

[2]. 相信和怀疑:附加疑问句认知研究[D]. 牛保义. 河南大学. 2002

[3]. 信疑假设[J]. 牛保义. 外语学刊. 2003

[4]. 俄汉疑问言语行为对比研究[D]. 刘雪娟. 黑龙江大学. 2017

[5]. 《朱子语类》问句系统研究[D]. 王树瑛. 福建师范大学. 2006

[6]. 汉英语气系统对比研究[D]. 王飞华. 华东师范大学. 2005

[7]. 电视剧医患冲突性话语语用分析[D]. 徐瑾. 云南师范大学. 2014

[8]. 俄汉语是非问句对比研究[D]. 兰巧玲. 黑龙江大学. 2007

[9]. 现代汉语信念谓词句语用功能研究[D]. 赵妍. 南京师范大学. 2014

[10]. 现代汉语双音节“X否”结构研究[D]. 洪莉娜. 华中师范大学. 2015

标签:;  ;  ;  

相信和怀疑:附加疑问句认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