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视角下的企业文化资本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企业文化论文,视角论文,资本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文化资本原理
1.文化资本的性质与形式
文化资本以三种形式存在:具体的形式,即精神、性格等;客观的形式,即图片、图书、工具、词典等;体制的形式,即以一种客观化的、可以区别对待的形式存在:
文化资本在某些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经济资本,不论是不同文化的融合或适应,还是对文化冲突的协调解决,文化资本将是企业寻求自身发展的最优路径,文化资本可以作为企业不同文化间联系的桥梁,用高收益的文化资本来引导低收益的文化资本,以取得企业目标、战略等方向的融合及一体化
2.文化资本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1)企业目标的正确定位。
(2)战略模式的合理选择。
(3)文化差异的改变。
二、全球化下企业获得和提高文化资本的途径
1.实施全球化导向的人力资本管理
2.进行文化资本方面的教育培训
3.建立激励制度
三、文化资本在企业管理中的博弈分析
笔者将文化资本看作一个特定的投资函数,通过博弈来建立文化资本的模型。在一个框架中考虑组织内不同群体即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假设企业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的差异在于文化资本的特性不同,并且有通过培训、教育等方法提高员工文化资本的能力。
组织中不同的文化群体可以观测出组织中的文化资本情况,以决定在任何一时期的合作还是退出,而且组织可以决定何时与组织内群体合作还是退出。合作可以通过培训和教育来达到相适应的文化资本程度。这种博弈可以无限次地进行下去,但也可以随着群体的叛逃而终止,其发生概率为1-α(θ),组织文化资本群体存在的概率为α(θ)。
1.不同文化资本群体的行为管理博弈模型
假设1:双方能够达成共识或能协调行动,这种情况包括(合作,不合作),(不合作,合作),(合作,合作)三种结果,则企业收益为π>0。若未能达成共识或者协调行动,则π=0。
如果均采用不合作战略,则各获得0收益。
将上述博弈用战略式表达出来,如图1所示。
图1 行为管理博弈图
根据上面的假设和博弈支付矩阵,可知:
在这种情况下,该博弈纳什均衡为(不合作,不合作),即不论哪种文化资本群体都选择不合作策略。它的经济意义是因文化资本投资机制设计不当,实行教育培训给高文化资本群体带来的效用小于给低文化资本群体带来的效用时,所有者就不愿意对文化资本进行投资,在没有教育和培训的情况下,高文化资本群体的努力在没有得到足够回报时,激励的作用就不存在,高文化资本群体就不再努力,其工作的积极性难以持续维持,最终形成高文化资本的拥有者不努力、企业不教育的状况;而对于低文化资本群体,其积极性和个人文化资本的提升实现机会比较小,很难提高其劳动技能和满足晋升的诉求,将增加其流失数量,对企业的文化管理有很强的负面影响。这种情况对企业和不同的群体来说,都不能达到各自效用的最大化。
2.不同文化资本群体的背叛行为模型
具有文化资本的员工可以把其文化资本带到其他企业,这就是背叛行为。因此,企业的跨文化管理不仅仅是体现在对员工的文化有多少了解,而是应该放在对员工的授权和管理约束之上。假设:企业有两种选择,约束y和不约束n,约束成本为C(θ),无论哪种群体也都有两种选择行为,背叛r和不背叛s,
虽然不同的文化群体有一些共同的信息,但在企业跨文化管理的实际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特殊的文化信息,双方相互各有保留,因此必然存在信息的不完全对称,但是当给定每一个信息结点和局中其他人的以后策略时,局中人所采取的行动必须是最优的。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假定博弈企业在“不完美”信息集中的信息结上存在一个概率分布,为(β(θ),1-β(θ)),建立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图。
图2 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图
根据图2,给定企业在不完全信息集中结点的概率分布为(β(θ),1-β(θ)),则不同文化群体采取背叛(r)策略的期望效用为:
因此得出结论:在跨文化管理不可避免存在信息不完全对称的前提下,背叛行为是低文化资本群体的最佳选择策略,符合不完全信息动态子博弈完美均衡。即使是低文化资本群体也要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但是该行为会偏离企业对于文化资本教育培训的理想目标,而产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因此在教育培训后文化资本得到提升的群体将会寻求有更大发展空间的企业载体,企业必须实施激励约束机制,使文化资本拥有者的背叛行为成本足够大,以至超过约束收入和约束成本之和,来规避不同群体的背叛行为,以保障委托人权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