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学者携手梳理台湾新文学思潮发展脉络——《台湾新文学思潮史纲》出版座谈会纪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文学论文,台湾论文,思潮论文,纪要论文,海峡两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由吕正惠(台湾清华大学)、赵遐秋(中国人民大学)主编,曾健民(台湾社会科学研究会)、 曾庆瑞(北京广播学院)、斯钦(中国社会科学院)、樊洛平(郑州大学)等共同撰写,昆仑出版 社出版的《台湾新文学思潮史纲》出版座谈会去年12月23日在中国作家协会举行,与会者就 该书的思想意义、编写特点及海峡两岸学术界如何加强交流合作等话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
该书的出版填补了学术界的一项空白,同时具有反“文学台独”的现实意义
金炳华(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说,台湾新文学是中国新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台湾新文学思潮史纲》的撰写与出版填补了中国新文学研究当中的一个空白,因而是一项 开拓性的学术研究工作。这部著作适应了学科发展的要求,简明扼要地阐述了20世纪20年代 以来台湾新文学思潮发展的历史,构建了台湾新文学思潮发展史的科学体系,在新发掘整理 详细资料的基础上,对台湾新文学思潮的发展作了实事求是的描述和新颖深刻的阐释。这部 书也有着揭露“台独”特别是“文学台独”的现实意义。作者用大量的材料、真实的描述和 科学的阐述有机地结合,阐明了台湾新文学思潮发展当中一些带规律性的问题,对“文 学台独”的种种谬论逐一进行了有力的批驳。特别令人高兴的是,这本书是由海峡两岸的学 者共同研究、辛勤劳动的结晶。他们出于促进祖国的统一、维护中华民族文化纽带的共同意 愿和责任,走到了一起,这也反映了我们海峡两岸人民的要求和愿望。在不长的时间内,以 只争朝夕的精神,潜心研究,勤奋写作,出色地完成了写作任务。
陈映真(台湾作家)说,这本书的出版非常有意义。“文学台独”是“台独”的政治倾向在 文学领域内的表现,他们主张台湾文学与中国文学无关,尽量地冲淡台湾文学史和中国文学 史的联系,不断主张台湾文学相对于中国文学的“独立性”、“本土性”或“主体性”。到 了80年代末期,“台湾独立”运动随着台湾政权的改易而变本加厉。为了回应这样的挑战, 海峡两岸的学者通力合作,以自己认真扎实的研究成果,作出了对“文学台独”的回应。
吕正惠(台湾清华大学教授,本书主编之一)说,目前在台湾出版的台湾文学史之类的著作 ,许多都是由“台独”派作者所撰写的,他们以狭隘的观点,选择性地叙述台湾文学发展的 某些现象和某些作家作品,没有全面而客观地反映整个台湾文学的全貌。最严重的是,他们 有意地歪曲许多史料,对许多文学史的现象进行严重的扭曲性的解释,来说明他们所谓的台 湾文学的“自主性”、“主体性”,说明他们所谓的台湾文学早已脱离中国文学而独立发展 的历史事实。这其实就是文学上的“两国论”。在这种情况下,台湾的青年学生长期耳濡目 染,无法了解台湾文学发展的真相,很容易成为潜在的“台独文学”论支持者。写作这样一 部台湾新文学思潮史,就是要理清台湾新文学发展的主要脉络,从而针对“台独”派扭曲的 历史解释提出具体的回应和批评。我们希望这本书在海峡两岸的出版,把台湾文学作为中国 文学一环的共同性和特殊性比较明显地凸现出来,让两岸更多的学者、青年学生和其他读者 有一个参照系统,对台湾文学得到比较正确的理解。
刘红林(江苏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说,近十年来,台湾当局和分离主义势力在岛内和海外大 搞文化上的“台独”,鼓吹“去中国化”的台湾文化,认为台湾文化是一种多元文化,是集 合了台湾原住民文化、日本统治时期的东亚文化、中国固有文化以及欧美等地的西方文化于 一体的新的现代文化,换言之,台湾文化不是中华文化。这种挖空心思人为地不顾历史地炮 制的台湾文化,比政治上的“台独”具有更大的欺骗性。他们图谋拦腰斩断中华各族儿女共 同创造的五千年文化这一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搞乱台湾社会的思想,这是十分险恶 也是最为彻底的“台独”行为。在文学领域里,“台独”分子更是不遗余力地贩卖政治上的 “台独”谬论,在以政治上的“台独”为依据回过头来兜售台湾文学与大陆文学分离与独立 的谬论。他们割裂台湾新文学与“五四”新文学的关系,胡说大陆新文学对台湾新文学毫无 影响,台湾新文学一开始就追求独立、充满“台湾意识”的文学。他们把1949年以来的台湾 文学说成是外国的国家政府(指国民党政权)对台湾的再殖民造就的毒物,胡说台湾文学重要 的特色是双重的“去中国化”。这种论调迷惑了很多人,尤其是青年学生。而这本书就以无 须争辩的事实,反击了“文学台独”的谬论,还历史以本来面目,它将为增进两岸文学界 维护中国文学同一性的共识作出贡献,并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提供丰富的资料和有力的 武器。
张光正(台湾问题研究专家)说,这本书是当前全面系统反对“文学台独”的重型批判武器 。这本书不是单纯批“文学台独”的,而是全面阐述台湾新文学的发展历史,但是不可避免 地有一条主线贯穿全书,就是坚持台湾文学是中国文学的一部分,与在文学领域“脱中国化 ”的倾向而斗争。全书既要阐明正史,又要驳斥匡正一些歪史,对于所谓的“台湾主体文学 ”和“台湾民族文学”进行全面彻底的批判。作者不单是“坐而谈”,也是“起而行”,因 而这本书会给那些自以为不可一世的“文学台独”论者以迎头痛击。
王景山(首都师范大学教授)说,千百万台湾同胞都有一颗挖不掉的中国心,80年来的台湾 新文学都有一条斩不断的中国根。《台湾新文学思潮史纲》就是要还历史本来面目,所涉及 不仅仅是文学问题,也含有政治的因素。两岸统一的大方向是不可逆转的,台湾文学和大陆 文学作为中国文学也会融合成一个浩浩荡荡的文学巨流,在世界上取得应有的文学地位。
科学严谨、学理深厚之作
周青(台湾问题研究专家)说,这本书同过去出版的不少关于台湾文学史的著作相比,破天 荒地从思潮的角度来写,难度也更大。因为思潮本身有进步的,也有反动的,怎么样去抓住 真 正的历史的主流思潮,需要有理智的客观的态度。如果我们不很好地研究当时历史阶段的社 会性质、社会矛盾,展开研究好当时的文学思潮也是不可能的。可以说,《史纲》在这方面 取得了初步突破的成果。
汪浙成(作家)说,这本著作是近几年研究台湾新文学史的新的成果,令人信服地阐述了台 湾新文学是中国文学的一个分支,也就是在台湾的中国文学。这样的论断要在台湾得到社会 的确认,却需要非常艰苦的过程。《史纲》把主要脉络梳理得非常清楚,不仅用大量的史实 回答了台湾新文学的发生、酝酿、发展、壮大是和祖国大陆的新文学是息息相关的,而且让 人们看清了“文学台独”的来龙去脉、它滋生的土壤以及它在80年代以来玩弄的种种手法和 它的实质,使这本书的现实意义针对性很强。
樊洛平(郑州大学教授)说,作为一本台湾新文学史的纲要,从著述的立足点来看,首先是 一种历史的描述,这就要求著述者必须坚持历史主义立场原则,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来描述 来评判当时发生的文学思潮现象,并且通过大量历史资料的发掘,来梳理文学潮流流变的脉 络走向,本着尊重历史的态度,来还原历史的真相。但任何历史在某种意义上讲都是当代史 ,台湾文学思潮一旦进入当代人的文化视野,都要涉及到当下文化语境中对历史事件、历史 现 象的价值判断问题。不仅是因为研究者主体意识的突现、当代眼光的融入,需要人们在回到 历史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对历史做出再判断和重新书写,更重要的是面对台湾当下文学思潮 很多敏感话题的浮出,特别是“文学台独”论者对台湾文学思潮歪曲性的诠释,如何坚持历 史主义立场,对文学历史作出符合历史面目和发展规律的历史评价,成了当务之急。所以, 回到历史语境和在当下文化语境中用当代眼光的一种观照,同样都是非常重要的。要把特 定的历史语境和当下的文化语境进行一种有效的结合。除了政治的、社会的思潮的影响,思 潮本身方面的作用也要重视。文学思潮是多方面因素构成的,我们在梳理和评析它的时候, 就应该注意到如何突出主线的同时,也要注意到它的边缘存在形态,同时也要注意到艺术形 态的包容性和观点阐述的分寸感,还有文艺思潮变迁过程中一些观点的分寸把握。
阎延文(《诗刊》副编审)说,本书的作者以思潮作为梳理和理解台湾历史的一种语言的解 码,不仅把文学作为文本本身来进行,而且分析文学背后的历史因素和文化因素,这个深入 的视角使本书呈现出一派非常丰富的状貌。作者对文学本身的存在有一种非常深度的思索, 而且在台湾新文学生命的根部即和大陆新文学同质同构上去切入到其产生、构成、发展,包 括 挫折和沉沦这样一种历史之中,这样就把整个文学的辉煌、苦难都揭示得非常清晰,最终升 华到有民族忧患意识这样一个精神高度。本书的写作体现了一种丰厚的人文关怀,它没有把 文学思潮进行抽象化或者说按照时髦的治学论事的方法进行抽象的文本或理论分析,而是 尽量把文学思潮进行历史化和具体化,在历史发展的脉络中去考察每一个思潮的潮起潮落, 给它以正确的恰当的定位,真正是一种知人论世的治史方法,使文学史本身产生一种很强的 历史纵深感,而且具有现实意义。作者不是单纯的描述,而是在和历史对话,使读者感到文 学思潮不仅是文学现象,而同时也是一种精神状态,更是一种社会历史的思潮,这样就对文 学思潮进行了立体的勾勒和描述。
开拓两岸学术界的合作领域
陈映真说,从历史上看,在两岸分隔的情况下,仍会产生了一个文学的公共领域,超越两 岸之间因为历史政治形成的隔阂,形成了克服两岸之间断绝隔阂的重要途径。秉承着这个历 史传统,就是通过两岸的知识分子、文学家的共同回应和呼唤,来克服政治上和地理上的隔 阂。在这样的一个基础上,海峡两岸作者充满热情地共同工作,使这本书得以诞生,也探索 了新的合作方式,加强了交流。
刘红林说,长期以来,我们对台湾文学进行史的研究方面有许多不够的地方。如大陆出版 的几部台湾文学史,由于是隔岸观火,显得比较隔膜,只涉及到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对这 些文学现象背后的文学思潮很少能够作出全面的科学的总结和剖析。尤其是20年代到1949年 前的台湾文学思潮,由于年代久远,资料缺少,以及人为的抹杀和篡改,一度失去了真相, 甚至被淹没和忘却。这一次两岸学者携手合作,开拓了这一领域。台湾学者有地利上的优势 ,比较方便占有资料,并且对资料能够提供比较准确的解读和理解方式;大陆学者也有“不 在此山中”的特点,能够换一种眼光看问题。两岸学者的合作,也是一种互补,使这本书体 例完善、结构完整,正确地全面地对台湾新文学思潮作了第一次史的回顾和理论上的阐释。
程步涛(昆仑出版社社长)说,这本书的出版有着鲜明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海峡两岸学 者共同撰写、出版、研讨这部专著,这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凝聚力的体现,是两岸及全世界 华人学者对祖国命运关注的向心力的体现。在撰写中,两岸学者表现出严肃的历史主义原则 和态度,不孤立地就文学思潮而谈文学思潮,注意结合台湾社会的发展,注意结合大陆文学 思潮与台湾文学思潮所产生的直接间接的影响,在史料运用上坚持真实与精选的结合,在评 论问题时既表现了鲜明的倾向,又坚持以理服人。这些学术原则的成功运用,成就了这部专 著的出版,也使两岸学者的第一次合作收获了圆满的果实。就像海峡的万顷波涛从来不曾被 任何人任何力量切断过一样,这部专著的出版也使我们感悟到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也决不 可能被任何人任何力量所切断,这是中华民族根之所系、心之所系、魂之所系,而两岸文学 文化的牢固联系又必然会促使两岸人民的沟通和理解。在这个意义上,这部专著的撰写者以 及所有为这部专著出版做出了努力的人们,都是推动中华民族统一历史进程中的铺路者和建 设者,他们的努力将会被后世子孙所铭记。
金炳华也表示,深入开展两岸的文学研究和文学交流,是促进中国新世纪文学繁荣进步的 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这也应该成为今后中国作家协会的重要的工作。
张炯、曾庆瑞、古继堂、刘登翰、张国祯、周啸虹、冰凌、蓝博洲、黄涛等也在座谈会上 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