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也就是引导学生去发现或者创建数学知识,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再创造而获得的知识才能真正被掌握和灵活运用。数学教学的创新,学生数学学习的创新,应体现于学生通过自主活动,在数学活动中发现数学,学习数学,创造数学。 引导学生进行“再创造”活动,是小学数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因此,在备课时,要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相应的、可操作的活动,进而引发学生创新。学生在操作中发现三角形和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由此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在这操作活动中,既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去探索发现新知识能力,也培养了创新能力。 三、优化思维,培养想象能力 在教学中,把想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是我们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年龄,爱好,使学生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维方式。如:我在教小学数学两位加一位数(进位)28加4得多少?引导同学们想怎样算得快,先算什么?张岚月同学说:“先算8加4得12,再算20加上12等32。”在他的带动下全班同学积极发言,敢于发言,紧接着教师利用卡片出示,6+27等于多少?引导同学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同学们都抢着回答,在教学中,我时常进行变式思维训练,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死板模式,重点使学生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多方向、多角度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思维方式。如“认识长方形”教学时,给学生提供大小不等形状不同的各种图形,同时出示不同旋转位置的图形,使学生从观察中得出不论什么样的长方形,它都有四条边,且两条长边和两条短边总是对应用相等的结论。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训练,重点使学生学会比较辨别,归纳概括,有条不紊地寻找事物本质特征的思维方式。 优化学生思维,在计算中要高度重视算理教学,不但教会学生怎么算,而且使学生懂得“为什么要这样算”,积极引导学生发现合理算法,归纳计算法则。在应用教学中,必须重视数量关系分析,教给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步骤,使其掌握基本技巧,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要善于改革知识呈现情境和方式,对学生进行多向思维训练,打破死记+硬背的解题定势。 四、开发潜能,培养个性特长 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你使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按照学生的能力层次实施教学,充分开发不同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第一、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知识的广度有助于知识的深度发展。在教学中,坚持开放性原则,开拓学生视野与空间,增加知识广度。如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在教会学生“想加法算减法”的基础上,教给学生“退1加补”的速算方法,提高学生的品牌能力。在教学13-6时,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个位3-6不够减,须从十位退1,变成10-6+3,其结果为7(3+6的补数4),按此法则,学生很快算出18-9应为8+9的补数1,结果为9。第二,要灵活运用教育教学原则和规律,引导学生对常规知识进行超越突破,对课内知识进行延伸,拓展和补充,鼓励学生在学好课内知识的基础上向课外渗透。如对班里的尖子生,指导他们购买阅读数学科普读物,独立获得知识,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指导用多种解法练习等。第三,开展数学科技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提倡组织学生讨论,质疑,鼓励学生从掌握的数学知识出发,探求新知识,如开展编应用题竞赛,对一些定理,法则的推导进行多角度探究等。此外,还经常组织学生进行数学兴趣活动,开展数学竞赛游戏,也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论文作者:黎智文
论文发表刊物:《未来教育家》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0
标签: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知识论文; 石块论文; 方法论文; 体积论文; 创造性思维论文; 《未来教育家》2018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