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宁波市政工程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宁波 315000
2、宁波绿茵市政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宁波 315000
摘要:道路桥梁的设计不同于一般的路面设计。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道路畅通,还局限于道路交通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对于一些交通流量较大的道路和桥梁,更是如此。它们还要求加强监管,这就要求我们能够全面考虑路桥建设的理念,所以近年来,我国公路管理投资一般都倾向于利用现代高科技来实现自己用较少的资源实现更好的宣传。道路养护的目的。但是该技术的应用还处于不成熟阶段,比如,我们现在正在讨论如何通过道路控制及时拦截一些非法车辆,所以为了利用现代技术做好路桥设计,它具有一定的管理优势,但是它将也存在着很多无形的东西。比如,我国公路养护管理模式还很落后,自强能力不强,基础设施很落后,随着近年来城乡的发展趋势,加剧了自己管理的难度。
关键词:路桥设计;构思;一体化
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对路桥工程的要求不断提高。为适应现代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科学地设计路桥工程十分必要。优化路桥的设计理念是提高路桥工程整体质量的关键。本文所研究的整体设计理念是一种先进的设计方法,其核心问题是桥梁小承台桩基的沉降控制设计方法。通过实践分析,发现集成设计理念在经济、技术等方面具有传统设计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对促进中国路桥工程建设和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由于路桥是互联的,施工质量与交通安全、物流效率密切相关,因此有必要作为相关设计者对综合设计进行分析。本文以道路桥梁设计理念的整合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1路桥设计构思一体化的作用和意义
公路建设比桥梁施工更简单。桥梁施工中有更多的环节和需要的材料种类较多。为了保证工程的质量,施工单位通常将桥梁工程与道路工程分开。在桥梁边坡工程中,如果桥坡下土基的地下水含量过高,容易导致地基稳定性不足的现象,最终导致路面沉降。因此,在桥梁设计工作中,除了研究桥梁本身的承载能力外,有必要研究桥梁下桩基的沉降性能,以保证桥梁在使用中的稳定性。特别是对于桥梁与地面之间的连接,采用增大桥梁沉降的方法,可以更好地匹配使用过程中的沉降幅度,解决桥梁上车辆跳车现象。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桥梁使用中的潜在危害,有必要对现有的路桥结构设计模式进行改进。注重路桥一体化设计概念过程,充分考虑各个施工环节,根据使用要求和实际情况,合理地开始不同类型的模型施工工作。此外,通过更合理的桥梁设计理念的深入整合,可以有效减少桥梁及地基的后期整修和维护,不仅提高桥梁的安全系数,同时节约施工成本。
2路桥设计构思的一体化重点内容
2.1在路桥设计构思过程中,为实现其一体化
应全面分析桥梁沉降的原因,并计算合理的沉降曲线。首先,设计单位应详细分析地质、桥梁应力等客观因素,并提供沉降曲线计算数据。通过对沉降曲线的计算,为施工单位提供了正确的施工策略,以减少路桥超限区域内的沉降差,或者做好基础结构的填筑,从而提高其支护力和强度。压强超载引起的沉降现象。
2.2计算机数字技术应用
计算机数字类信息的统计、分析、运算、规划能力相较于人力来说是占优势的。因此,计算机数字技术能够有效提高路桥设计中数字类信息的处理效率。在进行路桥设计以前,通常都要对路桥系统气候、地理位置等外在条件,以及路桥建设施工相关条件进行设计前的统计分析。而这一步骤通常需求进行大量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时,就可以利用计算机系统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同时,利用计算机数字分析处理能力,对这些数据信息进行科学快速的分类、对比、直观呈现结果等分析处理。以此能够很大程度的提高路桥设计前数据收集工作的实时性和准确性。同时,路桥系统设计的难点通常在于线路规划、互通立交设计等方面。而这些设计难点主要体现在对大量实际调研数据信息与设计绘图信息的对比分析上。这时应用计算机数字技术就可以快速准确的对比出各套设计方案的利弊。并能对各套设计方案进行更加主观的数据呈现。帮助设计团队更加科学高效的选择综合素质较高的设计方案来进行路桥系统建设难点的设计。
2.3材料设计
由于各桥型与基础结构的差异,在设计和构思上必须进行材料和施工方案的选择。在设计中,必须明确建筑材料的施工技术、设备强度和质量指标,以实现设计与施工的有机结合。通常,桥梁本身质量较好,常用的方法是降低其基础的沉降速率以适应道路和桥梁工程设计的要求。
2.4计算数据
在做好沉降计算工作的前提下,设计单位还必须对沉降计算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进一步做好承重柱在基础上的使用、地基土体变化等环节,并通过过去的经验数据统计、合理的理论分析,只有保证沉降值在可控范围内,才能确保安全使用桥梁,提高路桥建设概念整合能力。
2.5GPS 技术在桥路设计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长度以及桥梁规模的不断增大,导致传统路桥设计手段出现了一些局限性,而 GPS 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这些不足。首先,在进行特长公路设计工作时,就要对道路整体走向以及道路各个位置穿行实际地貌、道路设计总长度以及横向跨度等进行准确数据分析。而这一过程需要对公路进行分段的空间坐标数据收集和处理。在此过程中,就可以运用 GPS 空间坐标定位技术,对公路整体设计数据进行更为准确的测量和收集。其次,GPS 技术可以实现全方位、全时间的对公路设计方案以及公路建设施工位置等进行实时测量。这就能够在公路建设施工过程中出现施工条件的变化,继而影响到施工整体质量的情况时,能够更加及时的对相应的公路施工设计方案进行调整。最后,GPS 技术可以被更加广泛的应用在路桥设计的位置选择、高度选择、施工方案设计、施工进度设计等各个领域。通过 GPS 定位技术,对路桥施工周边地形环境进行更加准确的立体定位,以此保证路桥设计规格不会超标,路桥建设施工阻力更加科学合理。
3一体化设计的辅助措施
提出路桥一体化方案后,边坡路基的良好施工可通过以下三种途径实现。在施工过程中,可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和工程的要求加以规定。首先,采用水泥粉喷法提高过渡段基础的承载力。虽然这种方法更有效,但需要消耗大量的体力和人力资源。第二,过渡段的基础可以由大吨位的大型车辆提前压实。虽然可以达到预期的结果,但可以达到所需的结果。最后,塑料排水板的使用也起到了加强过渡段基础的作用。每种加固方法都有自己的特点、优点,但也有不可避免的缺陷,施工单位要明确分析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加固方式。路桥过渡带路基材料的科学选择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对这一部分的地质情况有清晰的认识,做相应的材料压实试验,经过反复试验,选择最适合过渡路基的施工材料。
在面对河流的区域,土壤湿度相对较大,这需要考虑排水。如果排水工作不能及时做好,长期的腐蚀会对路基造成很大的破坏,可以采取排水管或盲沟。当过渡段被压实时,如果面积较大,可以使用大型机械。如果桥梁边坡压实或锥形边坡预加载,大型机械可以代替小型机械。路桥过渡段施工比较复杂,必须进行严格检查,明确周边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施工材料,做好压实工作。工作完成后,还需要观察2-3个月,确保无误就可以列入正常工作的行列了。
结论
综上所述,希望本文的阐述,能够提高设计人员对于路桥设计构思的一体化设计能力,以此不断助力于相关路桥施工建设水平提高,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峰.浅谈路桥设计构思的一体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17):207-208.
[2]武莹.路桥设计的构思及其问题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7):220.
论文作者:沈海英1,梅云飞2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5
标签:桥梁论文; 构思论文; 数据论文; 道路论文; 技术论文; 工作论文; 公路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