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安全管理论文_周艳玲

(徐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 江苏徐州 221000)

【摘要】目的:研究眼科高龄老年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后的临床效果和安全管理。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1-10月份住院患者中的50例作为对照组,另外选择2016年1-10月住院病人50例作为实验组。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加强老年人的安全护理,避免安全隐患。结果:通过对患者实施全面的心理干预和安全管理前后效果进行比较,患者情绪稳定,配合治疗的依从性均明显优化,加强安全护理后更加保证老年人住院期间的安全,消除安全隐患,避免医疗纠纷,实施后患者的满意度为98%,明显高于实施前满意度80%,同时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老年人;心理干预;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3.7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5-0240-02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and safety management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ophthalmology after psychological nursing. Methods 50 patients in 2015 1-10 month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ther patients were selected a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in 1-10 months in the year of in 2016.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patients to strengthen the safety of the elderly care, to avoid hidden dangers. Results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mprehensiv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for patients and compare the effect of safety management before and after the patients were stable, with treatment compliance were significantly optimized, strengthen the safety nursing after the elderly more to ensure safety during hospitalization, eliminate security risks, avoid the medical dispute,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patient satisfaction was 98%,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before 80% satisfaction, and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nursing staff.

【Key words】Elderly;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Safety management

1.资料

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进入老年以后,社会地位发生改变,心理承受能力会出现很大程度的降低。如果心灵上的得不到慰藉、关心,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就会产生悲观的情绪,危害健康。进入老年以后眼的调节功能减退,睫状肌功能开始减退,晶状体逐渐老化、混浊,失去弹性,患者感到逐渐加重的视力模糊。老年住院患者的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这就要求在做好眼科专科护理的同时,更要注意老年人的心理护理、安全管理。心理护理模式是一种个性化的具有创造性的护理方法,通过对患者心理状态的指导与干预,在临床治疗期间,能够提升依从性,保持乐观的心态[1]。

1.1 入院指导

在眼科的住院患者中,年龄>60岁以上的眼科患者约占80%以上,老年人出于对自身健康状况的担忧易出现情绪不稳。入院后给予积极地住院指导。进行自我介绍、介绍病区环境,同室病友、帮助其和病友建立良好的关系,介绍主治医生、责任护士、介绍住院制度、作息,查房,治疗时间。住院期间保证一个良好的护患、医患关系,缓解紧张情绪。

1.2 调节情绪

老年患者由于年龄因素、以及自身疾病关系,对身体健康担忧状况可能会影响其日常情绪,出现情绪波动较大或悲观厌世等不良心理状态[2]。尤其是患有各类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患者。情绪不稳则会对血糖、血压、心率产生不良影响,从而影响眼科疾病的康复。护理人员需要耐心、细心为患者分忧,向患者介绍疾病产生的原因、治疗方法、手术方式、并介绍病区康复病例,使其减轻忧虑。听取患者和家属的意见、建议,改进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加倍关心体贴他们。

1.3 改善住院环境

患者住院后我们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合理安排病房;病房光线充足,通道、病房无障碍物;走廊、厕所、浴室设有扶手,防滑标志;地面光滑平坦无积水;教会病人使用呼叫系统。在生活上提供方便,根据病情鼓励进行适当活动,提高自我护理能力。

1.4 评估风险,早期干预

了解老年住院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应用所学的心理学知识,针对心理问题,给予个体化、针对性的情绪指导。正确评估患者的活动能力,给予必要的协助,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积极面对疾病,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若患者疾病控制得当,需在病房中鼓励患者,表扬其住院期间对治疗的积极配合,并祝早日康复[3]。护理人员应经常巡视病房,了解患者需求,工作中加强责任心,提高应急抢救能力,掌握各种多发情况的应急预案,将患者的伤害降到最低。

1.5 观察指标

实施前后分别抽取50例患者,比较实施心理护理和安全管理前后患者的满意度

2.结果

实施心理护理和安全管理前后患者的满意度比较表。

表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注: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在眼科病房中实施心理护理和安全管理,得到了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的一致认可,患者情绪状态稳定,乐观,未出现情绪波动,没有安全隐患影响治疗效果。

3.讨论

眼科疾病的康复,主要取决于医疗技术水平,另外还取决于医护人员对患者实施全面心理干预,对患者的不良情绪有针对性的实施心理引导,给与患者心理和精神上的支持。建立病房安全防范措施,减少安全隐患,通过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提高了患者的安全感,降低了护理风险的发生,保证患者安全,利于眼科疾病的恢复,避免医疗纠纷发生。实施后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眼科的临床护理工作是一项高风险工作。护理人员在不断提高专科理论的基础上,加强护患沟通,提高眼科临床护理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孟繁玲.小组护理模式在糖尿病住院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糖尿病新世界,2015.15(21):152-153+156.

[2]张玉梅,季红.优质护理模式在老年糖尿病初次住院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33(28):15-17.

[3]窦靖,王晓华,杨丽娜.个性化心理护理在老年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生活质量评价[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3.07(16):784-787.

论文作者:周艳玲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9

标签:;  ;  ;  ;  ;  ;  ;  ;  

眼科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安全管理论文_周艳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