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英语教学对不同感知风格学习者的影响研究_动画论文

动画片英语教学对不同感知风格学习者的影响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习者论文,英语教学论文,动画片论文,对不论文,风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前,英文动画片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广泛。但是,越来越多的关于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效能研究揭示,虽然在综合使用媒体的前提下,学生成绩都普遍提高,但学生在接受媒体影响时明显存在个别差异,他们总是偏向于在自己“天赋”和兴趣所倾向的媒体使用时取得更好的成绩。例如,视觉能力强的学生接受动画类媒体方式时更具适应性,而抽象思维发达的学生更善于接受字句描述为基础的媒体辅助方式。那么,动画片作为重要的教学手段是否会造成某些学习者受益而另一些则未受益的教学结果呢?本文拟通过实证研究了解不同学习风格的学习者通过动画片学习英语的效果,为动画片与学生个体特征适配性的问题提供参考。

一、研究的问题

动画片在我国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其不仅是手段,已然成为一种教学方法。但相关研究主要是比较常规教学方法和动画片辅助教学的效能,虽得出“动画片能够提高英语学习效果,尤其是听说方面的能力”的结论,[1][2]但该类研究以传输媒体为焦点,没有将学习者个体差异等内部因素纳入考查范围,因而所得结论仍需进一步探究。

感知风格是从感知渠道的角度分析学习者的认知风格,是心理语言学的重要研究方向。该风格理论认为,人们通过不同的感官进行学习,人人都有自己偏爱的学习感官及学习方式。已开展的感知学习风格研究发现,在外语学习中,学习者的感知偏好明显,而且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和文化背景的学习者感知偏好亦不相同。这些研究建议,教师应该尊重学习者的风格差异,提供广泛的学习环境供学习者选择,以便学习者能够以最合适的感知方式学习,最终获得最佳学习结果。[3][4]然而,综览文献,尚未发现有研究从学习者感知风格的角度探讨教学方法的适配性。

基于上述,本研究运用实证的方法,试图回答以下问题:①英语动画片教学会对不同感知风格的学习者产生教学结果差异吗?②如果有,将产生怎样的差异?

二、研究的设计

(一)实验受试

广州市某小学105名学生参与实验,其中53名男生,52名女生,年龄介于11岁~12岁,最近一次的英语统考成绩为90~99分。

(二)实验材料

1.调查问卷

鉴于尼尔·弗莱明的模型具备高度的可操作性,本文借用此模型来区分不同感知学习风格的学习者。该模型(即VARK模型)[5]学习者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视觉型(visual learners),这类学习者擅长使用视觉;听力型(auditory learners),这类学习者倾向于“听”;读写型(reading/writing learners)倾向于使用文字表现的信息;动觉型(kinesthetic/tactile learners倾向于体验和参与。调查问卷采用弗莱明设计的VARK Questionnaire version7.0问卷。问卷共16道题目,每道题目分别有四个选项,要求被调查人选择出符合自己的选项,可以多选。考虑到受试的语言水平,问卷被翻译成中文。本文使用弗莱明提供的问卷处理办法对学生的学习倾向进行区分。

2.动画片段和测试

动画片材料为Peppa Pig第二季第六集。场景为游乐场,词汇有slide,swing,climbing frame,bouncy castle,stuck,pull等,句子有I was stuck; stay back,steady,ready,go; it is funny等。时间长度为5分钟,字幕语言为英语。

为了解学习效果,动画学习后的测试依照小学期末综合测验卷设计,包括五个项目,它们分别是:a)句子理解。连线句子,使之构成一个回合的对话。b)句子听写。听句子,选择与句子内容相一致的图画。c)词汇听写。听词汇,选择与词汇内容相一致的图画。d)单词拼写。写出与图画对应的单词。e)回忆。根据动画内容,判断题目的真伪。每个项目5题,共25题。评分方法:每个题目完全答对得2分。

(三)实验过程

首先,105名受试填写VARK调查问卷。问卷结果被立即统计出来,并根据问卷结果将具有强烈风格倾向的受试分别编入相应的小组。接着,被编人小组的受试观看动画片段并完成各项测试。要求受试连续观看动画片2次,之前简要说明观看目的、内容及方式,之后依次完成效果测验。最后,完成考试结果的收集和分析。

(四)统计分析

通过考察四组受试学习结果的差异,分析动画片对英语学习效果的影响。使用one-way ANOVA方法统计检验测试结果,设定p<0.05。统计软件为SPSS8.0。

三、结果和讨论

(一)调查问卷的结果

问卷结果显示,13名受试属于多重风格,92名受试有明显的风格倾向。风格归类结果如下:视觉型13人;听觉型25人;读写型25人,动觉型40人。该结果与Mulalic[6]的发现基本一致,说明使用调查问卷区分风格类型的可信度较高。多重风格者不再参与进一步的实验。

为保证统计结果的准确性,通过随机抽取的办法平衡四个小组的人数。最终参加下一步实验的人数为:视觉型13人;听觉型15人;读写型15人;动觉型15人。统计结果显示,四个小组的综合考试成绩没有显著差异(p<0.05)。

(二)总成绩

五个项目总成绩比较的结果显示,p>0.05,四个小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感知风格小组测试总成绩ANOVA统计结果

四个不同感知风格小组的总测试成绩没有显著差异。这说明动画片教学对于不同感知风格学习者的总体效果基本一致。换言之,动画片没有因为感知学习风格的不同造成学习者学习结果的差异。这个结果似乎与前人研究相矛盾——与学习者主要知觉偏爱类型一致的材料更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其实不然。这个结果恰恰说明动画片作为教学手段优越于传统手段(指文本教学)教学。传统的文本教学只能提供单一的视觉通道刺激。对于那些不偏爱视觉通道的学习者来说,效果就会产生一定偏差。但是,动画片把图形、图像、动画和声音等信息结合在一起,给学习者提供了多感觉通道、多表征形式的语言刺激——视觉通道的画面信息,听觉通道呈现的语音信息以及大量的非语言信息,如图画、实物、音乐、动作、姿势、面部表情等,鲜活、自然的语言素材所创设的“真实”语言环境,使得学习任务具有直观性、参与性。因此,不同感知倾向的学习者都能够有机会选择自己敏感的方式。以语义学习为例。在传统手段的教学中,语言信息输入以单一视觉通道为主,学习内容相互之间孤立,通常是试图通过复杂的句法分析来获得对语言的理解,造成儿童的语义学习过程缓慢而保持(retention)效果差。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的丰富语境则可以较好地改变孤立、机械的语义学习现状,使儿童借助生动、形象的画面以及各种情境线索来比较、推理词汇的意义,通过利用更多有意义的信息去建构语言意义。这样的结果是正如Raid所指出的:一方面,不同风格学习者都能够找到自己的“最佳信息攫取”渠道,发挥感官优势;另一方面,每个学习者都能够同时多感官多渠道地接受信息,得以有效地感知、内化所学知识。并且,多媒体条件下儿童能够获得丰富的语境信息,这又促使学习者付出更多的心理努力,对学习材料进行深度加工,进一步促进学习效果的保持。由于所有的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因而学习动能十足,保证了学习效果。因此,从总的效果来看,动画片英语教学不会产生教学结果差异。

(三)单项成绩

5个单项成绩的比较结果显示,学习风格小组的测试结果在4个单项任务上没有显示显著性差异,唯有在单词拼写的结果上有显著性差异。其中平均分最高为视觉型小组,最低为听觉型小组,排在2、3位的分别是读写型小组和动觉型小组。其统计结果如表2。

表2 不同感知风格小组测试单词拼写项目成绩ANOVA统计结果

英语动画片教学不会产生教学结果差异,并不能说明不同感知风格的小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是一样的。词形学习(项目d)结果显示,视觉型学习者的成绩显著高于其他学习者。这个结果可以用梅耶的研究结果来解释。梅耶发现图片和听觉信息结合呈现比单独的图片呈现效果要好,但是图片和声音一起呈现的时候,若出现文字信息,反而会干扰学习者的注意。[7]由于单词词形是随画面出现的,完成词形习得就必须在观看动画片的过程中特别注意到字形(其实也是一种图形)。观察图形是视觉型学习者的相对优势,因此,他们的学习结果要优于其他学习者。而其他类型的学习者因为并不具备观察图形的优势,同时还受到多个其他感知渠道的影响,自然就不能很好地注意到单词的拼写。

这个结果提示我们,虽然英语动画片在总体教学结果上没有差异,但是不同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存在着差异。动画片提供了丰富的、集成性的信息,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能够被学习者加工,当学习者面临大量的信息输入,而其注意(noticing)资源有限时,他们会有选择地注意某些特征,并将它们转移到短时记忆中去。在这个过程中,感知倾向很可能起到了重要的导向作用。例如,当动画画面、声音和文字同时出现时,声音型学习者可能同时摄取到了动画画面和声音的信息,而视觉型的则可能是画面和文字信息,而动觉型可能是摄取到场景中各方之间的关系和声音信息,读写型的则可能是文字和声音信息。正是学习过程(此处主要指“注意”的焦点)的不同导致了学习者在完成具体项目时的表现不同。

遗憾的是,由于设计测试题目时两个因素的制约,使得不同风格学习者观看动画片学习英语过程中的具体体现,即不同感知风格者的“注意”焦点被掩盖。这两个因素是:

①主要考虑的是尽量接近目前的动画片教学实际情况,动画片和任务完成之间没有分层;②从试题的角度来看,所设试题因为要适应该年龄段的英语水平,试题采用看图、连线等方式为主,读写题目少,因而读写方面的习得结果不明显。

四、启示

由上述结果和讨论可知:①对于不同感知风格的学习者来说,英语动画片教学的总体效果是没有差异的。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英语动画片教学对于所有的学习者来说都是有效的。②不同感知风格的学习者在利用英语动画片学习的过程可能是不一样的。因此,在使用英语动画片教学时,教师需要注意动画片的设计和课堂上的运用。在具体教学中,教师不能用“放羊式”的方式播放动画片,而是要顺应学习者的不同风格,充分发挥动画片的优势。动画播放还应该考虑到学习者的年龄、习惯等特点,结合其他课堂活动形式。当然,由于在该方面开展的研究不多,许多问题尚未得到回答。诸如,为充分利用学习者的感知倾向,动画片的播放是否应该分层播放,即动画和声音组合或者动画和文字组合先后播放,以重点突出单次播放中的信息线索,文字和(或)声音什么时候出现最合适,如何与其他教学形式结合,这些都有待进一步研究。

五、结论

动画片提供了多个感知渠道,避免了传统教学单一的视觉渠道造成的教学差异,改善了儿童英语学习环境,为提高儿童英语学习的效率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但是,由于学习是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学习任务、学习条件、学习者自身的特点以及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都会影响学习的过程与成效。因此,仅仅认识到动画片应用于英语学习的重要价值与促进学习的可能性是不够的。为了使动画片在儿童英语学习中真正发挥优化学习环境、促进学习成效的作用,还必须深入认识动画片条件下制约儿童学习的多种因素的作用。

标签:;  ;  

动画英语教学对不同感知风格学习者的影响研究_动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