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来论文,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问题的提出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一节内容多,但相对比较简单,与之相关的素材和资料易通过各种途径获得,因此教师对教材内容把握的弹性较大,有利于教师的个人发挥。但在备课的过程中,一些问题引起了我的思考:本课的内容对于重点学校的学生而言,无疑显得过于简单,如何从简单中上出一点新意来,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新的教学改革,要求教师改变以往一讲到底的做法,对知识的获得,要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如何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二、策略的选择
在商量怎样上这节公开课时,同事的建议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这节课的内容虽多,但难点少,部分内容可以尝试让学生来讲。”——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这确实是比较新颖的一种教学模式。但是,学生能讲好吗?——我的担忧是可以理解的,万一学生在台上讲砸了怎么办?
但很快我又了解到另一些情况——班上一些学生的家里是从事药材或者园艺生意的,可以让这部分学生谈谈有关“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方面的内容;一位学生自小就爱好摄影,对动植物和旅游有着狂热的痴迷,拍了许多有关的照片,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情况”,她了解的可能比我还多,让她来介绍这方面的知识,或许更有说服力;班上有18个学生是选修地理的,购买不了少地理杂志,其中涉及到生物多样性的内容就有很多,这样可以让他们来谈谈“我国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和原因”。
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我开始构思怎样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并着手解决其中的一些问题。
三、问题的解决
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教师必须解决三个问题:
1.学生讲什么以及怎么讲的问题 让学生介绍某方面的知识,教师要避免学生偏离主题、没有重点或者主次不分。虽然学生不是老师,无论是在内容的整理上还是在语言的组织上都不如教师“精彩”,教师不能要求过高,但也不可放之任之,给予具体明确的要求和适当的指导是十分有必要的。
负责介绍“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小组的学生与我商量怎么讲这部分内容时,在“怎么讲”的问题上,我提出两点要求:
①不能脱离教材内容,但不必拘泥于教材内容,要有拓展;
②要组织好介绍的语言。具体地讲,“不能脱离教材内容”是指要讲清教材中提及的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但除此之外,生物多样性有没有其他方面的价值呢?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搜集到资料进行拓展,即“不拘泥于教材内容”。
有了明确的要求,学生在介绍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使用价值”时,不仅介绍了教材的内容,而且在这基础上对教材进行了适当的拓展和补充,丰富了学生的视野。
2.如何评价的问题 学生介绍完后,如何恰当、合理地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评价、是教师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把发展性评价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则是新课标倡导的一种评价方式。我在构思本节课的评价方式时,尝试把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自评和他评)结合起来,评价的内容则包括:
①对发言予以肯定;
②对发言中内容的不足予以修正或补充。
从课后的回顾来看,评价成了这节课最大的亮点。通过师生、生生之间多元互动的评价,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面。这倒是我事前没有预料到的。
3.时间的控制 让学生上讲台汇报,控制好时间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如果在一堂课上有几个小组需要发言,则时间的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课堂上控制学生发言的时间,并非扼杀学生发挥的空间,而是培养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以简要的语言准确地表达自己所掌握的内容。为了让学生控制好时间,我采取的方法是:
①课前告知学生发言的时间,让学生根据时间组织好内容。
②建议学生在正式发言前先预讲。在这过程中,我尽量不让自己对学生发言的内容和思路进行过多的干预,否则学生就演变成了教师控制课堂教学的“工具”,从而抹杀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也就谈不上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了。
四、教学实践与教学效果分析
我将整节课的教学流程设计为三个环节:明确概念一介绍、评议一讨论、总结。
“明确概念”:教师结合前面学过的知识加以点拨,使学生明确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即基因(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介绍、评议”:学生以小组汇报的形式介绍生物多样性的三个方面内容(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特点、面临的威胁和原因)在此基础上,师生对介绍的内容进行点评和讨论。“讨论、总结”: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是当前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目前所采取措施的可行性及不足表现在哪些方面?这些问题通过师生的共同讨论来完成。
上述三个环节中,“介绍、评议”是本节课的重头戏。
第一小组学生根据他们搜集到的资料,利用课件简要介绍了教材中提及的几种价值,在此基础上还增加了食用、商品、娱乐、经济、道德等方面的价值,大大拓展了原有内容,为了说明生物多样性的药用价值,有位学生还特地从家里带来一棵灵芝边介绍边展示,真正做到“言之有物”。
针对这一组的介绍,我采取了学生评价的方式。有的学生认为:
“内容比原来教材充实、具体,所举例子更贴近生活”,也有的学生提出:该小组补充的“生物多样性具有仿生价值”属于教材中提到的“科学研究价值”的内容,不应归为“其他的应用价值”,这就对发言的内容进行了修正;还有的学生提出:该小组没有说明直接使用价值和间接使用之间的区别,并当场以西部大开发及“沙尘暴”来加以说明,很好地对两者的区别作了具体补充。
第二小组学生从调查校园的小树林说起,过渡到我国生物多样性的情况,在介绍的整个过程中,学生以自己拍摄到的照片对我国生物多样性的四个特点进行了具体翔实的论述。
对这一组的介绍,我采取了教师评价的方式。在评价中提到这样一点:这一小组从调查身边生物多样性的情况说起,然后扩展到整个国家的特点,这种由点到面、由此及彼的论述方式不仅使过渡自然,而且合乎论证的逻辑,值得大家学习。
第三小组的学生则搬来了他们所订阅的地理杂志,以科尔沁草原的“前世”“今生”和大西部开发及有关生态生境问题,来说明生物多样性威胁面临的几大原因,有位学生在整个介绍中的语言非常流利和顺畅,吸引了在座同学和老师的注意力。
我在评价这组的发言时说:“这组同学在介绍我国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几大原因时,围绕‘生态环境的破坏’一项,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如国外、国内的例子)对这一主要原因展开论述,有证有据,重点十分的突出。”
综观整堂课,三个教学环节间的衔接比较紧凑,学生的介绍各具特色,异彩纷呈,完全打消了我先前的忧虑,教学中师生、生生的互动较多,课堂气氛和谐活跃,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