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出口退税效应的理论与实证分析_退税率论文

我国出口退税效应分析:理论与实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实证论文,出口退税论文,效应论文,理论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3年,我国政府对出口退税政策实施了一系列的调整。一方面,为化解“非典”对外贸出口的负面影响,2003年6月财政部宣布增加退税指标358亿元,2003年上半年已经下达了1027亿元的退税指标,相当于去年全年退税额的82%,同时国家税务总局发出加快出口退税进度的紧急通知;另一方面,2003年10月,政府又宣布出口退税率将平均下调3%左右。这些政策调整将对我国的出口产生怎样的影响,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一、出口退税政策的演变与问题的提出

出口退税(Export Drawback or Export Rebate)是一国政府对出口商品退还其已征收的增值税、消费税,试图使商品以不含税价格公平地参加国际市场竞争,促进本国出口。出口退税作为一种国际通行的做法,已被国际社会广泛地认同和采用,如法国、德国、意大利、韩国等都实施出口退税政策。

我国出口退税的做法可追溯到1950年,当时已有对出口货物退还已纳货物税的规定,而正式的出口退税制度则建立于1985年。1994年税制改革后,《增值税暂行条例》、《消费税暂行条例》和《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法规对出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的退还或免征范围、退税率、退税额计算等程序和管理制度做出了具体规定。出口退税的主要税种增值税(注:增值税是对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上、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就取得的货物或应税劳务的销售额以及进口货物的金额计算税款,并实行税款抵扣制的一种流转税。),是目前我国税制中最主要的流转税之一,基本税率为17%,其征收范围很广。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1994年以来出口退税率及退税范围不断调整(见表1),其中1999年的大调整形成了目前17%、15%、13%、5%这4档增值税出口退税率(注:我国消费税只对特定的11类商品征收,消费税退税率为消费税征收率,基本不存在不完全退税问题,由于消费税退税额占总退税额的比重很小,因而本文主要探讨增值税退税政策变化的影响。)。根据2003年10月13日出台的新改革方案,2004年起我国将执行17%、13%、11%、8%、5%5档退税率,平均退税率将下调3%左右。我国出口退税额随着出口的不断增长而不断攀升(见图1),1985年退税额仅为17.95亿元,2002年高达1258亿元,增加了69倍。

图1 1985~2002年我国出口与出口退税增长图

注:(1)数据来源于《中国税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2)出口额以亿美元计价;出口退税额以亿元计价。

随着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的加强,进出口为各国政府日益重视。尽管与储蓄一样,进口增长对于一国生产能力或潜在GNP的增长是十分重要的,但对于一国生产能力的充分利用则产生不利的影响;相应地,出口的增长通过提高总需求,对于一国充分利用现有的生产能力,驱使现实GNP等于潜在GNP至关重要,因而更为注重短期经济稳定(相对于长期经济增长)目标的各国政府所青睐。在现实中,不难发现各国政府无不在实施奖励出口、抑制进口的“重商主义”政策主张。

表1 出口退税政策变化汇总表

时间 内容

1995年1月

取消柴油出口退税。

1995年7月

农产品、煤炭税率为3%;以农产品为原料加工生产的工

业品和适用13%增值税税率的其他货物,退税率为10%;

适用17%增值税税率的其他货物,退税率为14%。

1995年10月  新闻纸停止办理退税。

1997年1月  外商投资企业出口货物,均可向海关申请办理出口退税

专用报关单。

1997年10月  新闻纸恢复办理出口退税,退税率为9%。

1998年1月

纺织原料及制品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1%(从一般纳税人

购进的按11%的退税率办理,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的按6%

的退税率办理退税);纺织机械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7%。

1998年6月  煤炭出口退税率调为9%;钢材出口退税率调为11%;水泥

出口退税率调为11%;船舶出口退税率调为14%。

1998年7月

7类机电产品、5类轻工产品的出口退税率从9%提高到11%。

1998年8月

恢复对食糖的出口退税,按9%的退税率办理退税。

1998年9月

铝、锌、铅出口退税率调为11%。

1998年10月  船舶出口退税率调为16%。

1999年1月

机械及设备、电器及电子产品、运输工具、仪器仪表4大

类机电产品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7%;农机的出口退税率

提高到13%;有机化工原料、无机化工原料、涂料、染料

、颜料、橡胶制品、玩具及运动用品、塑料制品、旅行

用品及箱包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1%;原来执行6%出口退

税率的货物,包括以农产品为原料加工生产的工业品及其

他货物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9%;农产品的出口退税率提高

到5%。

1999年7月  服装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7%;服装以外的纺织原料及

制品,机电产品中除机械及设备、电器及电子产品、运

输工具、仪器仪表等目前已执行17%退税率的四大类产

品以外的其他机电产品,以及法定税率为17%且现行退

税率为13%、11%的货物,出口退税率统一提高到15%;

法定税率为17%且现行退税率为9%的其他货物的出口退

税率提高到13%;农产品以外的法定税率为13%且现行退

税率未达到13%的货物,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3%。

1999年12月 出口计划内的一般贸易出口柴油恢复退税,退税率为13%,消

费税按照法定税额退(免)税。

2001年7月  纱布的出口退税率由15%提高到17%。

2002年1月  列示的电解铜产品出口退税率为17%。

2002年9月  出口加工区耗用水、电、气准予退税,退税率为13%。

2004年1月  小麦粉、玉米粉、分割鸭、分割兔等出口退税率,由5%

调高到13%;取消原油、木材、纸浆、山羊绒、鳗鱼苗、

稀土金属矿、磷矿石、天然石墨等所列明货物的出口退

税政策;调低下列货物的出口退税率:汽油、未锻轧锌

的退税率调低到11%,未锻轧铝、黄磷及其他磷、未锻

轧镍、铁合金、钼矿砂及其精矿等货物的退税率调低到

8%,焦炭半焦炭、炼焦煤、轻重烧镁、莹石、滑石、冻

石等附件5所列明的货物的出口退税率调低到5%;其余

  退税率为17%和15%的货物,其退税率一律调低到13%;

  凡现行征税率和退税率均为13%的货物,其出口退税率

  一律调低到11%。

注:(1)资料来源于中国资讯行数据库www.bjinfobank.com;(2)表中所列时间为政策开始实施的时间。

在我国,出口状况更是备受政府的关注。出口的增长除了对GNP的提高起促进作用外,对于人口大国还具有特殊意义。人口大国的绝对和比较优势所在正在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增长对于解决我国长期存在的就业问题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预示在我国较长时间内仍会也理应将出口增长作为政府一个无可辩驳的目标。

从宏观层面来看,一国出口状况除了受各国内外市场环境影响,还受该国各种贸易政策和汇率政策的影响。政府根据市场环境变化,灵活地运用关税政策、出口信贷政策、出口退税政策、汇率政策等,以有效地促进外贸出口。随着我国政策环境的变化,出口退税政策对促进出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1991年和1994年我国分别取消出口补贴和外汇留成后,出口退税政策事实上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一项出口奖励措施。特别是我国人民币汇率自1996年实行盯住美元的做法后,出口退税的税率和适用商品范围的调整更是成为我国政府应对市场因素变化,力保出口稳步增长的唯一有效的手段。在经受亚洲金融风暴的冲击、在邻国汇率贬值的压力下维持人民币不贬值的情况下,为保持外贸出口的增长势头,出口退税充分显示了其积极而灵活的政策杠杆作用。

2003年,我国政府颁布和实施(或即将实施)了一系列看似相互冲突的出口退税政策,将对我国的出口状况产生怎样综合的影响,是政府、企业界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问题。

在我国,关于出口退税的研究文献已有不少,但大部分的文献集中在从税制角度研究出口退税制度存在的缺陷及如何完善出口退税政策(罗丙志,2001;卓岩,2002;董俊英、姚坚,2002;等)。有关出口退税效应分析的研究,对于出口退税对出口、财政收支、GDP的影响也做了积极有益的探讨(隆国强,1998;李万甫、马衍伟,2000;牛锐,2002;等)。但是,在已有文献中,分析存在的一个缺陷在于:就出口退税谈出口退税。在理论上没有很好地综合考虑其他政策特别是汇率政策与出口退税政策的影响;在政策建议上无法考虑各种政策之间的协调;在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存在的今天,该种分析就显得不足了。

针对已有研究的不足,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引入实际有效汇率的概念,分别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分析出口退税政策对出口盈利性以及出口的影响,为我国出口退税、汇率等政策的协调制定提供了一个有益的理论分析框架,并提出自己的政策建议。

二、理论阐述:出口退税与出口盈利性

一国的出口取决于出口供给与出口需求。影响出口供给与出口需求的因素中,有价格因素与非价格因素。但价格因素无疑是决定短期出口走势更重要的因素,因此绝大多数的贸易文献均着力于对价格因素以及相应的价格竞争力和贸易盈利性的分析。

分析出口盈利性及其变动一个最全面的指标是实际有效汇率(Real Effective Exchange Rate),这一指标是有效汇率(Effective Exchange Rate)与实际汇率(Real Exchange Rate)的综合。其中,有效汇率的概念又涉及两个含义:一是为人们通常使用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所倡导的,指的是贸易加权的多边汇率指数,用以衡量一国货币在一定时期内的总体走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各主要会员国货币的多边汇率指数进行测算并公布。但在经济分析中,有效汇率还被用来衡量一国一整套政策对进出口盈利性的效应。这一整套政策包括汇率和各种价格性商业政策(贸易和外汇政策),如关税、出口补贴、出口信贷优惠、出口退税、复汇率等。用公式表示,则为

Se=S×(1+ω)

式中,Se、S分别为有效汇率和名义汇率;ω泛指各种价格性商业政策,如关税率、退税率、补贴率等。由于各种商品的关税率、退税率、补贴率可以是不同的,因此不同商品的有效汇率也往往是不同的。该有效汇率概念测度了贸易商出口获得1单位外汇后最终能够得到的本币单位数,或者是进口支付1单位外汇总共所需花费的本币单位数。该指标是与国内外比价配套使用来衡量贸易盈利性的高低变化的。以我国出口为例来看:

出口利润额(元)=出口外汇净收入×有效汇率-出口总成本=出口外汇净收入×(有效汇率-出口换汇成本)(注:出口换汇成本是出口商品平均每取得1美元的外汇净收入所耗费的人民币成本。出口换汇成本=出口总成本(人民币元)/出口外汇净收入(美元)。其中出口总成本,包括进货(或生产)成本、国内费用(储运、管理费用)及税金;出口外汇净收入指的是扣除运费和保险费后的FOB外汇净收入。)

出口盈利率=(出口人民币净收入-出口总成本)/出口总成本=(出口外汇净收入×有效汇率-出口总成本)/出口总成本=利润总额/出口总成本=有效汇率/出口换汇成本-1

如果有效汇率相对于出口换汇成本上升,那么出口盈利率就得以提高,从而诱使出口的增加;反之亦然。

将有效汇率与国内外商品比价相结合,我们就有一个分析盈利性的综合指标——实际有效汇率(REER)。

REER=Se×Pc/Pn

其中Pc、Pn分别为国内价格(指数)、贸易伙伴国价格(指数)。

不难看出,在实际有效汇率的分析框架下,出口退税是通过ω来影响出口盈利性的。简单以2002年为例,出口额为3255.7亿美元,出口退税1258亿元,平均出口1美元产品得到出口退税0.386元,人民币对美元的双边汇率为8.277。这样,大体来看,出口的有效汇率即为8.277+0.386=8.663。出口换汇成本只要低于8.663,出口商就可以获利。从动态来看,出口退税的变化、名义汇率的变化和国内外价格的变化将共同决定实际有效汇率和出口盈利性的变化。出口退税率的提高,在名义汇率和出口换汇成本不变情况下,名义和实际有效汇率均将上升,从而起着与人民币贬值同样的出口鼓励效应。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有效汇率的两层含义,在本文中均涉及到。由于本文是从宏观经济(而非微观或企业)层面上关注出口盈利性,名义汇率的变动是用贸易加权的多边汇率指数,而非双边汇率来衡量的。因此,1996年以来,虽然名义汇率一直盯住美元,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始终维持在8.27左右,但用多边汇率指数表示的名义汇率不断调整,随着美元对其他货币的汇率变化而变化。2002年美元改变强势政策前,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下降,即人民币处于升值状态。

三、实证分析

(一)协整分析

为检验出口退税、实际有效汇率对我国出口的作用,在参照Arize et al(2000)和Chi-Chur Chao ec al(2002)研究的基础上,设定我国出口的均衡模型为:

1.实证结果

担据Eagle的研究,利用协整分析可探讨变量间的长期均衡关系以及短期变动关系,可分3个步骤完成。

第一步:平稳性(Stationary)检验。在检验(1)式是否存在协整关系前,必须对各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这里利用ADF(Augmented Dickey-Fuller)进行单位根(Unit Root)检验,当我们拒绝零假设时,便可判断序列平稳(注:具体分析请参见William H.Greene,Econometric Analysis(fourth edition):781~784。)。ADF检验结果见表3。

可见,各变量经过2阶或1阶差分后都显著地拒绝零假设,即各变量序列差分后达到平稳。

第二步:对(1)式进行OLS回归,生成残差序列ee,对序列ee进行平稳性检验。

回归结果如下:

表2 各变量内容及数据来源表

表3 ADF检验结果

注:I(n)表示让序列经过n次差分后达到平稳。

其中,括号内数值为系数标准差。残差序列ee的ADF统计量为-4.3532,远小于1%的临界值-2.7275,且DW值为2.00。不难看出,该序列平稳且不存在自相关。为避免产生估计有偏的问题,利用剔除了出口退税影响的Se0进行稳健回归,其结论不变。根据Greene(1999)的结论可知,当残差序列ee平稳时可判定各变量的线性组合存在协整关系,各系数为长期参数,表示各变量在长期均衡中的作用。

第三步:根据(1)式构建误差修正模型(ECM)进行回归分析,以确定短期参数——表示各变量在短期波动中的作用。ECM模型具体为:

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

为验证步骤二的结论,在ECM的基础上进行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支持步骤二的结论(见表5)。

2.结论

从上面的结果容易看到:(1)各变量之间存在线性协整关系,即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出口退税的长期参数为0.498,表明出口退税对出口具有长期促进作用,出口退税增加1%,出口将增加0.498%。(2)从ECM结果来看,短期参数中只有国外收入的短期参数在5%水平上显著,出口退税在5%的水平上显著。可见,在影响出口的因素中,短期内有效地促进出口的因素只有出口退税和国外收入。由于国外收入对我国政府而言属于外生变量,政府无法自主地改变国外收入。因而,政府手中刺激出口的有力政策工具为出口退税政策。实际上,我国频频利用调整退税率来刺激出口。从ECM的结果看到,出口退税短期波动1%,出口将增加0.438%,出口退税的短期效应显而易见。(3)出口退税的短期系数在5%的水平上显著,而剔除出口退税影响的实际有效汇率的短期系数则不显著,表明目前我国一整套政策刺激出口的短期综合效果不理想。究其原因,可能在于我国的名义汇率过于僵化,除1994~1995年外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与我国出口的大幅增长,形成了极其明显的反差,致使总体的政策配合效果差强人意。实证结果表明,从出口奖励的角度来考察,当前汇率政策应加以反思。

表4 ECM模型估计结果

表5 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表

注:(1)**(***)表示在5%(1%)水平上拒绝零假设;(2)L.R.检验表明在5%显著水平上存在两个协整方程。

(二)Panel Data(面板数据)估计

前面利用1985~2002年的全国数据进行的协整分析可清楚看到出口退税对出口的有效促进作用。但由于上述实证分析的观测值有限(全国观测值为18个),没有达到大样本要求,从而存在观测值不足而造成有偏估计的可能性。为确保实证分析的稳健性,接下来利用分地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利用历年出口退税额排名均在前10位的9个省份1992~2001年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

此为总体估计模型,其中i=1,2…,9。1=北京、2=天津、3=辽宁、4=上海、5=江苏、6=浙江、7=福建、8=山东、9=广东。

由于数据原因——各省份的出口退税数据齐全程度不一,这里采用非平衡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回归结果如表6所示。

表6 Panel Data估计结果

样本期:1992~2001;估计方法:GLS;总面板(非平衡)观测值:79

表7 行业Panel Data估计结果

样本期:1985~2001;估计方法:GLS;总面板(非平衡)观测值:79

注:*、**、***分别表示在10%、5%、1%水平上显著;括号内数值为系数标准差;(2)行业效应利用克服自相关的Marquanrdt非线性回归进行Panel Data的FGLS估计。

从表6看到,结合Greene(1999)关于Modelsfor Panel Data的论述,(1)总体估计弥补了单组数据不足的缺陷,其结果支持了协整分析的结论:出口退税对促进出口的作用显著,但总体估计结果表明有效汇率的作用明显;(2)组间估计消除了时间影响,出口退税系数高达1.043,反映了在长期中我国出口退税在促进出口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3)组内估计则表明各变量在短期效应中仅出口退税显著,其余变量不显著;(4)地区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在9个省份中,出口退税系数除了辽宁、广东外,其他基本在5%水平下显著,即出口退税对出口起正向积极作用的结论成立,当前有效汇率对我国出口的促进作用显著。综合来看,Panel Data估计的结论与前面协整分析的结论基本一致,反映有效汇率在促进我国出口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

(三)出口退税对出口盈利性的影响分析

从前面的分析可知,由于我国增值税制的特点导致外贸企业的出口换汇成本较高,能否退税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盈亏。目前我国出口退税制度对出口盈利性的影响如何?接下来笔者利用1985~2001年轻工业、纺织、化学工业、机械工业、电子工业5个行业(注:由于统计口径变化及数据来源所限,5个行业各自的数据齐全程度不一,故这里采用的是非平衡面板数据分析。)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为考核我国出口退税对出口盈利性的影响,构建模型如下:

其中PROFIT、EXPORT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电子工业年鉴》;t表示第t期;PROFIT、EXPORT分别表示行业出口总利润、行业出口收入,且均将数据进行指数化处理;为白噪声;Se、Se0分别为综合考虑一整套政策的有效汇率、剔除出口退税政策影响的有效汇率;C为出口换汇成本,受资料来源所限,C乃根据行业总利润、总销售收入、出口收入之间的联系估算出来;(Se-C)表示出口1美元产品最后得到的净利润,反映我国一整套政策对出口盈利性的作用。通过比较(3)式和(4)式的回归结果,可分析存在与不存在出口退税政策各自对出口盈利性的影响。

我们不难看到:(1)总体估计结果表明(Se-C)、(Se0-C)均与行业出口利润显著正相关,(Se-C)增加1%时,出口利润将上升0.209%,足见我国目前一整套政策对出口盈亏的重要作用。(2)无论是组间估计还是组内估计,结果都反映了(Se-C)对出口盈利性的重要影响。消除了时间效应的组间估计表明,我国一整套政策对出口盈利性起着决定性作用;在短期内,组内估计显示(Se-C)的系数为0.087,仅相当于长期系数0.401的21.7%。(3)如果剔除出口退税政策的影响,(Se0-C)变动1%,出口利润只增加0.08%,出口利润增长降低了61.7%,凸现出口退税政策对企业出口盈利性的重要性。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出口退税滞后制约外贸出口企业发展的严重性。

四、结论与政策思考

无论是协整分析还是Panel Data的分析结果均表明,我国出口退税政策通过实际有效汇率对出口盈利性产生显著的影响,从而使得该政策对促进我国的出口增长无论在长期还是在短期里均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见,政府利用出口退税政策来缓解“非典”对出口、经济的不利影响有着较科学合理的政策依据。实证结果支持了出口退税正效应的理论分析。我国政府出于减轻中央财政的负担和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将出口退税率平均下调了3%。可以预计,在没有其他配套措施的情况下,这将会对我国的出口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抑制我国的出口增长势头。

本文的实证分析还表明,剔除出口退税影响后的实际有效汇率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并不显著,主要原因应在于僵化的汇率体制。一方面,僵化的汇率使得出口奖励的政策压力落在了出口退税上;另一方面,实施出口退税所带来的出口增长及相应的贸易盈余、储备增长又反过来形成了对汇率升值调整的压力。从这一角度进行政策考察,似乎表明出口退税的政策力度偏大了,适度下调出口退税率也有合理性。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目前较为僵硬的汇率政策需要调整,我国应实行较灵活的汇率政策与出口退税政策配合协调,更好地发挥实际有效汇率对出口的积极有效的调节作用,以适应出口增长的要求。换言之,可逐步放松人民币汇率浮动的幅度,随着货币市场的完善、利率市场化的推进,逐渐实现真正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标签:;  ;  ;  ;  ;  

我国出口退税效应的理论与实证分析_退税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