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保护装置调试的技术分析及安全管理的研究论文_李毅华

继电保护装置调试的技术分析及安全管理的研究论文_李毅华

李毅华

广西汉锐电气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继电保护装置为保证消除在电力网中、发电厂中及用户的电力装置中所发生的故障和不正常工作状态的主要自动装置。现在继电保护已成了保证电力系统可靠工作和不间断工作的最重要的一种设备。本文主要分析了继电保护装置调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就如何加强安全管理提供了相关建议,旨在为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帮助。

关键词:继电保护装置;电力系统;调试

前言

继电保护装置就是一种由一个或者几个甚至几十个继电器祖合而成的自动装置,当被保护的电气设备和装置中任何一个元件发生故障或不正常的工作状态时,继电器就能迅速地动作。根据设计预定的使命去动阻其他装置或者断开断路器。由此可见继电保护装置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加强对继电保护装置保护动作精确性的研究也是十分必要的。

1.继电保护装置概述

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在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故障当时以及故障产生后的恢复过程中,许多控制操作日趋高度自动化。这些控制操作的技术与装备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是为保证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经济性和电能质量的自动化技术与装备,主要进行电能生产过程的连续自动调节,动作速度相对迟缓,调节稳定性高,把整个电力系统或其中的一部分作为调节对象。二是当电网或电力设备发生故障,或出现影响安全运行的异常情况时,自动切除故障设备和消除异常情况的技术与装备,其特点是动作速度快,其性质是非调节性的。

电力系统中的发电机、变压器、输电线路母线以及用电设备,一旦发生故障,迅速而有选择性地切除故障设备,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切除故障的时间通常要求短到几十毫秒至几百毫秒。实践证明,只有在每个电气元件上装设继电保护装置,才有可能完成这个任务。继电保护装置就是指能反应电力系统中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并使短路器跳闸或发出信号的一种自动装置[1]。

2.继电保护装置的调试技术

2.1基本程序

保护装置的检验必须按一定的程序进行。首先,为了保证检验质量,交流试验电源相应调整设备应有足够容量,在最大负载作用下其波形不得畸变,试验电流及电压的谐波分量不宜超过基波的5%。直流电源应有专用的额定值为80%的试验专用支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整定实验所用仪表的精确度应为0.5级,测量继电器内部回路所用的仪表应保证不致破坏该回路参数值,可并接于电压回路上的,应用高内阻仪表。绝缘电阻的测量,一般情况下用1000V摇表进行。

其次,应对装置的外部进行检查,检查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安全要求、质量要求。应对单个继电器进行机械与电气方面的检验。对电流、电压互感器应核对其容量、型号、极性、抽头,录取电流互感器二次曲线,检查互感器二次回路等,对于新安装装置,还包括检验相序、定相等。

最后,每条回路进行相应的相互动作试验及整定试验,所谓的整定试验是指将装置各元件的动作值及动作时间调整到规定值下的试验。之后应把整套保护连接在一起进行整组试验,以及一次电流、电压试验。

2.2继电保护装置的整组试验

如同一被保护设备的各套保护装置皆接于同一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则按回路的实际接线,自电流互感器引进的第一套保护屏的端子排上接人试验电流、电压,以检验各保护回路间的动作关系是否正确;如果同一被保护设备的各套保护装置分接于不同的电流回路时,则应临时将各套保护的电流回路串联后进行整组试验。试验时通到保护盘端子排处的电流、电压的相位关系应与实际情况完全一致。

对高频保护的整组试验,应与高频通道和线路对侧的高频保护配合,一起进行模拟区内、外故障时保护动作行为的检验。

2.3线路相间短路电流电压保护装置

线路相间短路的电流电压保护装置是以反映当输电线路发生短路故障时电流电压的变化而动作的保护装置。电流保护部分通常由三段式电流保护构成,电流I段为无时限电流速断,电流Ⅱ段为限时电流速断,电流Ⅲ段为定时限过电流,三段式电流保护不是在每条线路上都必须装设完整的三段保护,而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中的两段或三段保护。当单纯的电流保护不能满足灵敏度要求时,通常采取在电流保护的同时增加电压保护部分,构成电流电压保护。考虑到架空输电线路发生瞬时性故障的概率较大,通常采用自动重合闸的方式来给予纠正。当输电线路为双侧电源线路时,可采用加装方向元件来判别故障方向,构成方向电流电压保护,以保证正方向故障时保护能正确动作,而反方向故障时正确不动作[2]。

3.继电保护装置的安全管理

3.1运行维护

继电保护装置在运行中,应经常掌握运行参数,分析装置的运行状况,并不断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理。为此,应建立以下制度:

①值班制度。运行值班人员当值期间必须坚守岗位,集中思想,严密监视运行设备,使其在设计和运行规定的条件下运行。当发现有超出正常运行的情况时,应及时采取措施,保证装置安全运行。

②记录制度。运行值班人员应按规定准时将装置的运行参数正确的手动或自动记录下来,作为运行分析和事故分析处理的依据。另外,必须按规定做好运行值班记录。

③建立专门机构,整理、分析装置运行资料,及时掌握保护装置运行状况,并及时提出改进安全运行的措施。

④根据保护装置的复杂程度,制定现场安全操作规程、运行规程和各种保证安全生产的制度,并做好运行人员的岗位技术培训、安全规程规范学习考核及进行反事故演习等,提高运行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事故处理能力,防止发生误操作事故。

3.2技术监督

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健康状况进行经常性的技术监督,是保证保护装置安全运行的有力手段。当电气设备或电力系统发生事故时,继电保护装置它能迅速、有选择性地自动将事故切除,把设备损坏或停电范围控制到最小;在出现严重异常情况时,它能动作报警,通知值班人员处理。因此必须保证继电保护装置可靠、灵敏。对继电保护装置要有专人负责管理,定期加以校验,定值要保证正确。

对继电保护装置的监督主要是按规定的校验周期进行定期校验。一般企业的继电保护装置每1~2年要校验其整定值和进行动作跳闸试验,验证其可靠性。在事故跳闸后,要进行复试检查,分析继电保护装置动作是否正确。继电保护装置的校验周期和内容应按规程规定进行。调试中要做好详细的记录,对历史资料要妥善保管并做好分析[3]。

3.3预防措施

在继电保护检验时,要加强人员责任心的培养教育,切实做好工作前的危险点分析与预控工作,严格执行继电保护检验工作管理流程和定值核对程序。检验结束时,应及时向运行人员交待,并做好记录。在保护装置及二次回路上工作前,运行人员必须严格审查继电保护工作人员的工作票及其安全措施,更改定值和变更接线一定要有经领导批准的定值通知单和图纸,方可工作。此外还要举一反三,对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的定值进行一次普查,防止保护“三误”事故的发生。

4.结语

现代的电力系统随着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安全运行的要求也更高。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电力系统能够安全可靠运行的必不可少的有效技术措施之一。需要不断加强对其调试以及安全管理的研究,并不断完善操作规范,树立安全意识,加强细节操作,从而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耿琴兰,孙芝莲,蔡炳年.浅谈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调试及安全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34).

[2]李永丽,李致中,杨维.继电保护装置可靠性及其最佳检修周期的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06).

[3]魏凯鸿.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开发经验探析[J].科技资讯.2012(29).

论文作者:李毅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6

标签:;  ;  ;  ;  ;  ;  ;  ;  

继电保护装置调试的技术分析及安全管理的研究论文_李毅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