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春雷
哈尔滨方舟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要: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艺术文化博大精深。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也对于建筑物的要求不断增高,不仅仅需要它的质量得到保证,更加需要它在设计上与众不同。环境问题是当前全世界关注与重视的问题,建筑行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条件,所以在建筑设计中,它被更多的加入了环保的元素。本文就建筑设计与艺术文化的相互关系进行主要分析。
关键词:建筑设计;环境艺术;关系
1概述
自从国家及人民开始关注环境问题的时候起,人们就在建筑设计当中关注人与环境的和谐,想要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从某个角度来讲,人是生活在一个大环境中,人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的。在建筑设计当中,为了使建筑充分发挥其作用,达到美观的效果,并且在与其他建筑相映衬的基础上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这就需要将城市文化与城市规划进程相互协作,从而为人们创造一个更佳的生存环境。
空间一词用于建筑是近百年前的事情了,后来城市设计,城市空间的植入,成为城市空间。一直以来,建筑被西方人视为实体,是塑造主体,建筑师雕塑像雕像描绘的建筑物本身。在二十世纪末,建筑行业是经历了一场革命,人们看到以前看不到的“空间”,建筑师以往的哲学大厦倒塌,一切似乎是“颠倒过来”一般。中国长期以来还没有把建筑单体作为主体去描绘。中国建筑工匠的关注的是建筑之间的院落,李云珠已在“中国模式”说:“中国的建筑是在平面上展开的”中国建筑工匠,被认为是“庭院建筑与建筑之间”的缔造者。中国古代建筑,以“家”为中心组织架构,“家”是指作为一个基本组织单元,由几个四合院建筑构成,所谓“没有院就构不成群”,而院和院的空间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所以产生了丰富多彩的建筑空间效果。西方建筑师更注重建筑单体,花很大精力在建筑单体的形状。因此,西方建筑形式对于中国古代建筑形式而言显得更加复杂。另一方面,在城市空间设计上,中国的城市发展比较早,中国很早就致力于建立城市空间。西方建筑师告诉我们什么是空间:这是一种图地关系。房子作为实体,周边环境为基础,我们只看房子;如果房子作为基地,房子周边的形状出现了,这就是空间。
2生态环境艺术
建筑设计不仅仅是设计建筑本身的造型,更是需要使其设施与外界生态环境相互融合、协调。在城市中,生态环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基础设施是否具有活力直接取决于建筑设计是否融入绿色元素,绿色建筑有利于保证城市生态环境的稳定,并有利于改善城市面貌,提高城市的发展水平。现目前,政府及各部门都在为建设一个绿色城市环境而努力。只有优化城市环境,才能够为市民创造出一个良好而又舒适的生活环境,满足人们日益增高的需求。随着人们对于环保意识的加强,人们对于生态绿色环境的呼吁,使得建筑设计师越来越注重城市环境的建设,建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迫在眉睫。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建筑设计与环境艺术的关系
城市生态环境中,建筑设计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建筑的造型上来看,它应与周边环境相互呼应。建筑是城市中体现其发展水平的必要因素,它是建筑师通过设计图纸而建造的稳定的事物,它具有不可移动性,所以要想保证建筑的造型美观,就需要与周边环境和谐。在城市建筑建造过程中,往往会通过绿色植物来进行设计,由于绿色植物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呈现出不一样的形态,所以将其运用在建筑设计当中,以达到不一样的艺术效果。我国幅员辽阔,每个地区都会都不一样的自然条件,空间环境与建筑形象紧密相连,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建筑设计带来了更多良好的因素。再加上在一个城市当中,由于当地气候条件的差异,带给每个人的心理感受以及民俗特点也大有差异,所以在建筑设计当中,将人与自然、建筑与环境紧密的结合起来,不仅给人们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还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密切,有利于其和谐的发展。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建筑物的造型以及其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在一个城市当中,建筑设计的错落关系以及疏密有致的形态带给人们的绝对是美的享受,从而展现出城市的特点。
从城市区域规划出发设想建筑与大环境的结合:建筑的整体轮廓上,与周围的现有建筑呼应,立面上虚实对比、色彩处理与环境格调相协调,流线上,符合环境的肌理;从人的感觉出发想象建筑局部小环境的处理:通过人的生理和心理的感受塑造空间,“环境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包括人工干预下形成的第二自然)力量(物质和能量)或作用的总和。”环境问题是一个复合而复杂的问题,环境问题的可变性也就决定了“环境问题实质是发展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然界“是我们人类即自然界的产物本身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的存在和生命的延续都依赖于自然界所馈赠的给养;同时,自然界也只有被纳入到人的生活轨迹中,才能成为人的现实生活要素。
4节能生态型建筑的塑造
“生态建筑”不仅指应用绿色植物,纯颜色的变化,更重要的是环保材料的应用,进行环境的建设。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使我们对能有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格外期待。建筑是能源消耗的主要领域,人类需要经历从一个建造健康舒适绿色家园的发展过程。第一个阶段是低能耗、零能耗水平,二,三阶段是高能耗水平,第四阶段是现在的生态建筑是高能源效率,广泛使用可再生资源,节约能源的重要性和建材资源的循环利用,以及和谐的人与自然相融合,避免和减少施工过程对自然环境和资源的破坏。当前中国建筑材料消耗约占总数的15%的材料消耗,能源消耗建筑方面约占28%,所有建筑活动,建筑材料生产,污染占了约34%的污染。因此,发展绿色建筑,促进建筑节能,为解决中国能源问题,改善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中国城市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住房需求的增加,中国建筑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预计将在2020个国家房屋建筑面积690亿平方米,推进建筑节能的任务十分艰巨。发展生态建筑在我国,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体现了绿色平衡理念,充分展示了人类与建筑,科技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实现建设规划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循环,节能措施和有效,建筑环境健康舒适,功能灵活多样的目标。
结束语
目前,随着社会环境不断被遭到破坏,人们对于环保的意识不断加深,并希望将各种环境、文化因素融入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当中。建筑行业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标志,也是评价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在其中融入生态环境的因素是极为有必要的。建筑是一个城市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建造直接关系到城市文化、经济、政治的发展,它是城市的灵魂,所以在建筑设计当中,一定要对其进行综合分析,细心设计,努力施工。现如今,人们对环境破坏的后果并不能怀有更多的意识,要想从根本上建造绿色建筑、绿色城市还是有一定困难的,这就需要设计师不断转换人们的思想观念,从绿色策略入手对建筑进行有效的设计,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从而为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而努力。
论文作者:闫春雷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4
标签:建筑论文; 城市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环境论文; 中国论文; 空间论文; 是一个论文; 《基层建设》2015年20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