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 261061
摘要:目的:探讨开胸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措施。方法:对132例放置胸腔闭式引流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82例患者,经过规范的护理,均按时拔管,康复出院。结论:术后加强引流管的护理、引流液的观察,保持引流管固定通畅,防止感染,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是保证置管引流成功、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胸腔闭式引流;护理体会
胸腔闭式引流术是胸外科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当肺组织本身扩张及患者有效咳嗽时,利用呼吸时的压力差,使胸部引流通过水封瓶将术侧胸腔内积气、积液、积血引流排出体外,调节胸腔内负压维持纵隔的正常位置,有助于肺的早期复张及胸残腔的消灭,防止感染,推测胸腔内有无出血、肺漏气等情况[1]。对于外伤性或者自发性气胸、血胸以及胸外科手术后,均需安置胸腔闭式引流,目的是将胸腔内的气体、液体、血液引流排出体外,恢复胸腔内的负压,维持纵膈的正常位置,促进术侧肺复张,消除胸腔残腔,预防感染。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会更好辅助完成以上治疗目的,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科共收治132例患者安置胸腔闭式引流,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共132例,其中 男80例,女52例;年龄26-78岁;外伤性血气胸30例,结核性胸膜炎24例,肺癌根治术78例,经过精心细致的护理,均按时拔管,康复出院。
2 护理
2.1术前护理
多数患者由于疾病的折磨以及对手术的不了解,会引起担心、顾虑等不良心理影响,术前和病人有效沟通,讲解胸腔引流的基础原理及知识,放置胸腔引流装置的目的,消除病人的顾虑心理,讲解术后的注意事项,教会病人如何有效咳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术后护理
2.2.1体位护理 患者术后多采用半卧位,利于患者呼吸以及引流,鼓 励患者做有效的咳嗽及深呼吸运动,利于积液的排出,恢复胸膜腔负压,促使肺膨胀。术后第一日扶患者坐起,按扶患者伤口,鼓励患者咳嗽,同时注意患者面色、心率变化。
2.2.2引流护理(1)保持管道的密闭及无菌,引流管及引流瓶应放置低于胸腔水平面60~100 cm,下床活动时,引流瓶位置应低于膝关节。将引流管的远端与水封瓶的长玻璃管上端连接,检查与水封瓶是否密封,然后放开血管钳,将引流管用别针固定于床单上。(2)每日更换引流瓶,每次更换引流瓶时要拧紧瓶盖,观察各部位连接是否紧密,观察引流瓶有无裂缝、漏气,是否密封等,为避免空气进入胸膜腔,水封瓶的长管应置在液面下3~4 cm,并保持直立位。(3)维持引流通畅,术后12 h内应每隔30~60 min挤压引流管一次。引流管要避免受压、扭曲、脱落、堵塞[2],观察水封瓶长玻璃管水柱是否随着呼吸上下波动,正常的水柱上下波动4~6 cm。如水封瓶长管中之水柱突然停止波动,引流量突然减少,则表示引流不畅,应立即检查引流管有无脱落、滑出、扭曲及血凝块堵塞,如有扭曲应予解除,疑有堵塞者,可用手挤压引流管,方法是止血钳夹住引流管远端,双手反复挤压近端引流管,再缓慢松开止血钳,并同时嘱患者咳嗽及深呼吸,使引流液流出。(4)严密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性质、颜色及数量,一般来说,每小时引流量不应超过100 ml,初始为血性液体,以后变为淡红色,如果术后每小时引流量持续在200 ml以上,连续3次,且颜色鲜红,性质较黏稠,并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增快、呼吸急促等症状,说明胸腔内有活动性出血,应立即报告医生,做好备血及二次开胸止血准备。
2.2.3正确处理意外情况(1)插管部位疼痛多数是置管位置不当引起,轻轻转动插管,改变位置可以缓解疼痛。(2)脱管处理,立即用手紧捏皮肤伤口,消毒后无菌凡士林纱布覆盖。
2.2.4拔管 开胸手术后一般48~72 h即可拔管,具体拔管时间应根据病情、引流液的多少及肺膨胀情况而定。经X线检查,证实胸腔已无积液、肺膨胀良好,24 h引流量<50 ml,无气体排出,即可拔管。拔管时,嘱患者深吸气后屏气,迅速拔出引流管,立即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引流伤口,并用胶布固定。
3小结
胸腔闭式引流术是胸外科重要的治疗手段,正确的胸腔闭式引流护理非常重要,不当的护理措施会引起相关的并发症,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在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工作中,我们护理工作者要做到细心观察,耐心解释,并掌握相关的护理技能,做好应急处理,协助好医生治疗,让患者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顾沛.外科护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321.
[2]李碧辉,陈小帆,陈丽娜.胸腔内置管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83例护理体会[J].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3,3(9):855.
论文作者:张荟荟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3
标签:胸腔论文; 患者论文; 术后论文; 胸外科论文; 目的论文; 水柱论文; 水封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