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第一中医院 湖南常德 415000
【摘 要】目的 本次研究对于经内镜治疗胆结石患者,在术后对其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措施的影响。方法 在14年12月至15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内镜治疗胆结石的70例患者,随机划分一般组35例与路径组35例,一般组成员接受一般术后护理措施,后组实施护理路径小组护理,观察护理质量评分及生存质量情况。结果 一般组患者对护理质量评价较低,P<0.05;一般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评分较低,P<0.05。结论 针对胆结石患者实施手术治疗过程中,科室建立护理路径小组,制定护理计划,全程实施,大部分患者对于护理服务评价较高且术后生存质量较好。
【关键词】护理路径;延续护理;影响
胆结石是目前临床收治高发疾病之一,且大多为中老年患者,导致此种疾病出现原因较多,主要包括遗传史、妊娠、长期饮食不规律等均可能导致[1]。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此种疾病起病初期没有明显症状,但随着结石体积变大或出现位置移动等,很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急性胆梗阻,引发机体出现剧烈绞痛,患者同时会出现恶心呕吐等,此种疾病需要接受紧急治疗,以避免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2]。护理路径是由科室成员组成小组,对疾病治疗提供全面的护理模式,并且在患者住院全程贯彻实施此项护理计划,以达到帮助患者恢复健康的治疗目的[3]。本文研究对于经内镜治疗胆结石的患者,在术后对其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措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14年12月至15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内镜治疗胆结石的70例患者,随机划分一般组35例与路径组35例,一般组男5例、女30例,年龄在29-63岁,平均病程为(2.8±0.5)年;后组男性成员为7例、女性为28例,年龄为33-60岁之间,病程在(3.0±0.4)年。所有患者经临床确诊为胆结石且符合手术指针,并排除有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4]。两组资料差异较小,P>0.05。
1.2 护理
一般组接受常规护理措施,包括对患者进行术前检查,嘱咐患者做好术前准备,为其做好健康生活习惯指导工作,嘱咐患者戒烟,解答其对于手术方式存在的疑问,为患者提供较好治疗环境,做好术后病情观察。路径组:①科室应组织专人建立路径小组,成员包括科室骨干医师及护理人员,共同开会讨论,关于胆结石手术后患者主要存在的护理诊断,提出护理问题并制定针对性计划,并由责任护士在患者住院期间全程实施。患者刚入科时应为其做好各项检查,告诫患者戒烟,避免影响治疗效果,教会患者正确有效进行排痰,患者对于术后结果感到害怕,情绪变化较大,护理人员应耐心解答患者疑虑,提出解决措施,缓解患者心理压力,让其在术前保持良好状态。告知手术安全性,列举其他病例,消除其恐惧感。在术前日应指导患者进食流质食物,量少,常规禁食[5]。②加强心理护理,护理人员日常工作过程中注意与患者积极交流,了解其心理现状,告知其术中需要注意事项。③手术结束后护送患者返回病室,为其选择适宜卧位,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呼吸道,观察呼吸功能,保持通畅。常规进行监护及禁食,患者肠蠕动恢复后可少量进食,注意患者尿量观察,做好导管固定工作,及时记录引流量,术后应早期应用抗生素,做好伤口处皮肤消毒工作,及时更换无菌敷料,并注意观察切口情况,查看有无出现渗血表现,及时遵医嘱为患者补液,避免发生水电解质紊乱情况。④对于术中遗留的导管,应视患者恢复情况,判断是否符合拔管指针,及时为患者拔管。⑤做好患者出院指导工作,告知患者术后护理要点,告知其应保持良好生活及饮食习惯,饮食坚持清淡为主,告知患者应坚持运动,与家属交换联系方式,护理人员每周进行一次电话随访,及时了解患者家庭生活现状,并给予相关指导,倾听患者主诉,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1.3 观察指标
观察生存质量情况。观察对护理质量评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本次研究成员对临床服务评价
一般组患者对于护理人员日常健康指导、心理护理、沟通及随访等工作评价较低,P<0.05。见表1。
3 讨论
胆结石是机体胆道疾病最为常见的类型,发病原因与现代城市居民不规律生活及饮食习惯有关,此种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此种疾病有一个特征,即疾病早期症状不明显,累积到一定程度后突发,一般治疗原则均为手术,也有部分胆结石患者采取保守治疗。而接受手术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会存在一定心理问题,需要对患者进行术前心理干预,做好术后延续性护理也会对其疾病治疗效果产生较好影响[6]。
有报道称[7],对于胆结石接受内镜手术患者,住院期间全程做好临床护理路径措施,且进行延续性出院护理,患者对于护理质量评分较高,且术后生存质量较好。本文得出一般组患者对护理质量评价较低,P<0.05;一般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评分较低,P<0.05。结论相符。
综上所述,针对胆结石患者实施手术治疗过程中,科室建立护理路径小组,全面评估患者现存护理诊断,提出护理问题,制定相关措施,并在住院治疗期间重点实施,患者出院后为其进行延续性护理服务,定期电话随访,大部分患者对于护理服务评价较高且术后生存质量较好。
参考文献:
[1]齐慧贞.全程优质护理对胆结石术后患者的心理健康度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国际呼吸杂志,2016,35(7):957-960.
[2]柳爱书.全面护理模式在胆结石患者护理中的具体应用及其效果观察[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4(3):321-323.
[3]葛素娟.全面护理模式在胆结石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青岛医药卫生,2014,46(6):467-468.
[4]齐慧贞.全程优质护理对胆结石术后患者的心理健康度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7):957-960.
[5]李丽琴.个性化护理对胆结石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的应用效果[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6):178-180.
[6]夏捷,张跃,包雪青等.人性化护理干预对胆结石患者术前情绪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33):4203-4205.
[7]钟琳,丁维彦.临床护理路径在胆结石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探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4):164-165.
论文作者:刘智琼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31
标签:患者论文; 胆结石论文; 术后论文; 路径论文; 质量论文; 疾病论文; 手术论文; 《航空军医》2016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