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实施水利工程项目的过程中,对科学、有效的成本管理措施采取,能够提升项目施工企业自身管理的水平,从而优化项目经济效益,并且还能进一步起到推动作用。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对工程项目实施成本管理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水利工程施工项目为研究切入点进行了研究,并对针对性的优化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对策提出,希望能为我国水利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方式的完善而给出一些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措施
引文:因为在整个工程项目建设中的重头戏就是项目施工成本的管理,而且它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使企业的管理能效改善来说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促进效应。然而,我国众多水利工程建设企业项目管理中较为薄弱的环节仍是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和管理。在本文的研究中,要进一步分析我国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存在的成本管理问题,并对其提出针对性的措施。
1我国水利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发展及现状
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对政府层面的水利工程成本管理机构逐步恢复并重建,同时还对工程概预算定额和费用标准进一步统一,各级地方政府也对一些水利工程成本管理的政策性文件相继出台。我国的水利工程成本管理在进入21世纪后,逐渐从政策层面转向工程实施层面,使实践应用的步伐不断加快。2008年,建设部对《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发布,从而使包括水利工程项目在内的工程造价、成本控制等实施的法律依据得到了进一步明确。自此,我国水利企业工程成本管理的实践活动的政策性依据更为详实,同时相关的管理活动也日益发展起来。
2我国水利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成本管理体制不健全
我国水利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体制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不断完善完善,然而仍存在着很多不健全之处。具体来说,主要是政府过多的干预。长久以来,我国的水利工程成本管理是对“政府主导,企业执行”的体制实行,各级地方政府的水利部门在中央政府的统筹下,也都对层层的工程成本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并对相应的政策规范进行制定。在整个管理系统中,所涉及众多的政府部门,而且层层管理的体制也导致相关的政府审批环节过多。以市场经济视角去看,很多方面过于死板的限制,例如定额、取费、施工机械价格管理等,都被各级政府部门严格把控,因此,工程成本市场经济规律管理很难实现,这也一定的阻碍了我国工程建设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2.2成本核算方法不科学
在我国各级水利工程项目施工企业中所存在的管理问题就是不科学的成本核算方法。例如,在项目建设中,很多企业对“简单粗暴”的“报账式”成本核算模式采取,或对“比对式”核算模式采用,从而进行核算项目的过程性成本、总结性成本。上述成本核算方式从严格意义上讲仅仅是传统模式下,简单财务统计方式的拓展,对大中型水利工程项目的过程性成本支出难以进行精确核算和控制,因此,实际的管理效率十分低下,使得管理的精确度严重不足,对项目的实际建设成本也不能反映出。而对更为科学的核算方法采取,从而核算水利工程项目的过程性成本则显得势在必行。
2.3从业人员缺乏专业素质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水利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人员大多是从其他岗位上转型而来的,他们对专业的水利成本管理知识鲜少有人具备,也对动手实践应用能力缺乏。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各种形式的水利项目从1984年至2014年,其施工企业数量从57404家增加大157421家,从业人员从982.7万人增加到3312.9万人,但是,上升的从业人员数量并不意味着专业素质能够提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根据笔者调研发现,约有75.3%的水利企业成本管理人员属于临时聘用和抽调人员,在工作中,他们进行成本管理时往往凭借经验主义或大致推算,因此,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显然不能得到有效提升。
3完善水利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对策
3.1使成本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
对我国水利项目工程成本管理体系来说革新和完善成本管理体制的作用非常重要,对目前存在的问题结合,笔者认为,应使政府职能转变,从而使行政干预减少。使水利工程项目成本的全面市场定位进一步实现,将政府职能转变,使行政干预减少。在企业工程成本中的政府管理作用应逐渐从微观转向宏观,从而给企业一定的定价自主权,使市场的调节作用充分发挥。此外,对企业的成本和造价制定政府应由指令性转向指导性管理,且应随市场人工、材料、施工机械台班价格波动使指导性价格得以动态变化,从而发挥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市场经济下的灵活、激动的特性。
3.2对科学高效的成本核算模式引入
为使水利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效率提升,在下一步的管理实践中,各级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企业应对更为科学高效的成本核算模式注重引入,从成本核算的角度出发,使项目成本的过程性核算管理加强,从而对落后、低效的成本核算策略摒弃。各级企业在实际的操作中,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不同的成本核算方式采用。例如,建设企业管理者对于需要进行精确定量成本核算管理的水利工程项目,可对ABC成本核算法或DABC成本核算法引入,按照:确认损耗成本,进行分类计量;对成本作业识别,将成本作业库划定;界定成本作业动因,使最终产出成本的流程形成,定量化管理项目建设的成本。
3.3加强原始记录及定额管理
在水利施工中,必须对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费用开支等的原始记录做到及时、完整、准确。因为企业经济业务实际发生或完成情况的书面证明就是费用归集,其是使经济责任明确并据以记账核算的重要依据。如果原始记录不准确,那么工程成本计算就不会正确。原始记录应对成本管理要求、记录要求,格式、内容和计算方法要符合、统一,要健全填写、签署、报送、管理和存档等制度,从而做到使施工活动的情况及时、准确地反映。编制单位工程预算及成本计划的依据就是企业的施工定额,并且其还是衡量人工、材料、机械消耗的标准。要对施工项目成本进行控制、分析成本节约或超支的原因,使施工定额不能离开。编制的施工图预算时需要按照国家统一的定额和取费标准,也是成本计划和控制的基础资料,通过“两算对比”确定成本降低水平。
3.4对从业人员专业素质的培养加大
各级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企业对内部成本管理人员进行培养还应加大力度,使内部成本管理人员的软硬素质不断强化,例如,提升他们的业务能力可通过组织成本管理工作人员外出参加培训、组织内部讲座、报告会等形式,同时还可对“外引内培”的方式采用,从而使企业成本管理人员的整体能力得以强化,继而为有效开展企业成本管理工作而奠定人力基础。
4结论
国内水利施工企业在我国水利工程市场逐步步入国际化道路的背景下,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使工程损失带来的风险减少,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就是有效的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因此,探索工程成本管理问题则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需要各级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企业、政府和研究人员对其不断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付红艳.浅谈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有效措施[J].大观周刊,2012,(2):263.
[2]黄昆鹏.工程造价管理方法的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
[3]张瑞明.浅析项目施工成本分析和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7)
[4]刘伟,张千发.水利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与管理优化研究[J].湖南水利水电,2011(2)
论文作者:陈敏哲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5
标签:成本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水利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企业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我国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