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市人民医院 838000
【摘 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慢性胃炎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及应用价值。方法: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120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两组护理前SAS评分和SDS评分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心理护理对慢性胃炎患者负性情绪的缓解具有重要作用,应值得临床推广及实施。
【关键词】慢性胃炎;负性情绪;心理护理
慢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疾病,其病情进展漫长、易反复发作,对患者的生活可造成严重影响。因慢性胃炎患者的复兴情绪比较严重,抑郁、焦虑、烦躁等一系列不良心理造成病情进一步加重[1]。所以,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促使其积极健康的接受治疗,才能确保病情有效好转、健康迅速恢复。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采取心理护理对慢性胃炎患者进行干预,并取得了满意结果,证实心理护理对慢性胃炎患者负性情绪的缓解具有重要作用。现报道有关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根据上海全国第二届慢性胃炎共识会议制定的《慢性胃炎共识意见》文件的相关标准[2]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共120例,并经临床及胃镜检查确诊。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12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男37例,女23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38.6±3.2)岁;病程3个月-12年,平均时间(6.2±1.4)年。观察组患者:男35例,女25例;年龄21-66岁,平均年龄(38.9±3.0)岁;病程4个月-13年,平均时间(6.0±1.5)年。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照组和观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指导患者卧床休息,加强锻炼,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禁烟戒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增强;同时,向患者讲解疾病预防及治疗的相关知识,预防并发症及不良反应。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①倾听:通过肢体、语句等语言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加强沟通和交流,倾听患者的不同诉求,与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②评估:根据患者的文化背景、生活习惯及心理状况,对其进行健康评估,制定合理措施予以患者身心所需的干预措施;③指导和解释:运用婉转的方式指导患者认识疾病,对治疗过程中所出现的不良情况予以合理、耐心的解释,强化患者的正确意识和认知,促进其病情迅速恢复;④自我调整:想患者讲解健康心态对疾病治疗的重要性,引导患者通过散步、听音乐等方式进行自我调整;⑤鼓励:对患者所表现出的积极状态予以肯定和鼓励,进一步强化积极、健康的心理行为,使其在愉悦的状态下完成疾病的治疗。
1.3观察指标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3],SAS或SDS评分≥50分表示有焦虑或抑郁情绪。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SPSS18.0分析数据,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t进行检验,P<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护理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慢性胃炎是生活中常见的多发疾病,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病,且对患者工作及生活造成的影响较大。有研究表明,慢性胃炎患者在人格上存在一定矛盾,一方面情绪容易波动,一方面又比较顺从和依赖。其中,抑郁和焦虑是患者常见的负性情绪,焦虑是应激状态下患者所表现出的烦躁和不安心理,抑郁是长时间形成的一种情绪障碍,受抑郁和焦虑情绪的影响,慢性胃炎患者易出现情绪低落、失望、悲观、不安等不良状态。在疾病的进展、治疗过程中,心理因素所起的作用十分重要。负性情绪可导致患者出现神经功能紊乱现象,随之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下降,胃粘膜抵御功能降低,进一步造成感染几率增加。因此,加强心理疏导,增强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对其健康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现代医学认为[4]:通过医学知识的运用,以合理方法予以患者心理护理,消除其紧张、恐惧、失落等不良心理,树立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可促使患者健康迅速恢复。我院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慢性胃炎患者实施心理护理,通过观察和评估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状况和心理状态,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凭借指导和解释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借助自我调整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通过鼓励进一步强化患者的健康心理行为,使其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始终能够保持愉悦、积极的心态,由此为治疗和护理的实施、患者健康的恢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本结果显示:两组护理前SAS评分和SDS评分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分别为(18.2±8.9)、(16.8±10.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8±12.6)、(23.7±11.2)分,且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研究也表明[5],慢性胃炎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后抑郁评分和焦虑评分明显降低,且显著优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P<0.05)。其结果与本研究基本一致,提示心理护理有助于慢性胃炎患者负性情绪的缓解,可为其身心健康的恢复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在慢性胃炎患者负性情绪的缓解中具有积极作用,可促使患者健康迅速恢复。因此,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实施。
参考文献:
[1]刘学芝.心理护理对慢性胃炎负性情绪的影响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22(4):296-297.
[2]陈建红.系统护理干预对反流性胃炎患者疗效、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15,12(2):401-402,403.
[3]邹雪琴.整体护理干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影响效果分析[J].医学信息,2015,20(z3):149-149.
[4]姚爱敏.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4,22(z1):249-250.
[5]韩爱云,王秀莲,李庆丽等.系统护理干预对反流性胃炎患者疗效、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30(28):226-227.
论文作者:郭华,郑姣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30
标签:患者论文; 心理论文; 慢性胃炎论文; 性情论文; 统计学论文; 评分论文; 焦虑论文; 《航空军医》2016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