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开发与兴边富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边疆论文,民族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292(2001)06-0073-05
一、民族文化与“兴边富民”
“兴边富民行动”是国家民委提出的旨在加快边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促进民族 团结和边疆建设的重大举措。朱镕基总理在1999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把 兴 边富民的核心内容归结为富民、兴边、强国、睦邻,为我们具体实施这一行动指出了方向和 目标。“兴边富民行动”主要针对沿我国陆地边界分布的县级行政区域,包括边境县、边境 乡镇和沿边行政村三个层次,具体指分布在我国2.2万公里陆地边界线上的135个县、旗、市 (市辖区)(注:牟本理:《西部大开发需要重视的几个问题》,《民族工作研究》2000年第6期。)
。在绵延2.2万公里的国境线18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有30多个民族的2200万 人口。所以,“兴边富民行动”也就是推动边疆民族社会现代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如何保护边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成为很多人关注的问题。虽然说民族经济不可能脱离民族 文化而独立发展,民族文化的发展必须以民族经济的发展为基础,但在实际中两者的关系却 不容易把握。“人们在认同民族经济的发展是第一位的同时,面对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对民族 文化的冲击深感无所适从。似乎经济的发展给出的所谓在发展中保护和进一步发展民族文化 的承诺显得那么虚幻和难以兑现。”(注:马翀炜:《民族文化的资本化运用》,《民族研究》2001年第1期。
)如何认识兴边富民与民族文化的关系,是我们应当首 先解决的问题。
那么,民族文化在现代化过程中究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谈到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时, 总 有人认为它是现代化的拌脚石。笔者认为,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如何认识“兴边富民行动”中 的兴经济与兴文化,富物质与富精神的关系。我们在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初,邓小平就 提 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但改革开放20多年来,在大部分时间里,许多地区都是 一手软、一手硬,即重视经济发展,忽视文化建设。假如我们在“兴边富民行动”中处理不 好民族文化与兴边富民的关系,后果会很严重。要知道,传统文化中的大部分都是不可再生 的资源,而对传统文化不建设、不保护,就意味着破坏。在现代文明的浸染中,一种传统文 化即使存在,它已没有原有的活力,原创力会渐渐消失,如果它能继续存在下去,一定有某 种动力。边疆民族文化存在的动力就在于其对边疆民族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因此,兴边富 民离不开民族文化。也就是说,兴边富民不仅要兴经济,还要兴文化,不仅要富物质,更要 富精神。
二、民族文化对边疆发展的重要作用
兴边富民的过程就是边疆现代化的过程,在现代化的过程中,边疆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优 秀民族文化会受到怎样的影响呢?对此,我们不能简单回答,而应全面分析。但有一个事实 我 们不能否认,只要现代文明席卷的地方,每时每刻都有土生土长的文化在消失,文物的消失 是最显而易见的例子。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的方李莉说:“现代物质文明是以生 物多样化的减少为代价的。而现代的精神文明则是以文化多样性的减少为代价的。”(注:《南方周末》2000年11月30日。
)这种 代价究竟有多大,我们还不能作准确的回答。但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同样可贵,这是无 可质疑的。那么,民族文化与一个民族的现代化究竟存在怎样的关系呢?大多数人同意民族 经济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基础的看法,强调经济对文化的积极作用,这也是强调优先发展经 济的最“充足”的理由。然而,谈到民族文化对民族经济的积极作用时,大多数人的认识就 不那么清楚了。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民族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原创动力,在民族发展中有着不可 替代的作用。
(一)边疆民族文化的产业化对边疆的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谈到民族文化的积极作用,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民族文化产业化。的确,文化产业化是当 前经济生活中的一大亮点,能够创造新的消费热点,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在这方面,丰富 多彩的民族文化具有巨大的潜力,完全有条件形成一个产业。边疆各民族绚丽多彩的民族文 化及其载体,是以旅游业为代表的文化产业化的绝好资源,为地区发展和民族发展注入了新 的活力。我国边疆的少数民族有许多民族节日,近年来,民族节日活动大多伴随经贸活动而 展开,为民族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平台、一个市场。这不仅促进了民族经济的发展,而且 宣传了本民族的文化,增强了民族凝聚力。民族地区有着极为丰富的自然文化遗产。2000年 云南省的旅游收入达205个亿,云南省提出到2020年旅游收入达到700亿的目标。由此可见, 民族文化的产业化给民族发展创造了“朝阳产业”。但我们仅仅把民族文化的作用停留在产 业化的水平上是远远不够的,以旅游为代表的人文与自然文化的独特功能是最表面的,是直 接与经济发展相联系的方面,民族文化的重要性还在于它的深层作用。
(二)边疆民族文化是边疆民族安身立命、不可替代的精神家园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生活的历史遗存,也是该民族现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主要内容,它是 自民族诞生时即同时并存着的精神世界的东西。从广义上讲,民族文化包括民族独有的语言 文字、宗教信仰、生活习俗、民族历史和人文景观等较为广泛的内容。一个民族之所以区别 于其他民族而存在,就在于这个民族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在民族群体广泛认同的基础上 ,民族文化升华为民族意识与民族感情。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深厚的历史沉积,它扎根于民 族实践生活中,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具有不同的载体,是民族最持久的特征。共同 的文化是维系民族存在的纽带,也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寄托。“真正把人们维系在一起的是他 们的文化,即他们所共同具有的观念和准则。”(注:[美]露丝·本尼迪克特著、王炜等译:《文化模式》第18页,上海三联书店,1993年 。
)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经过漫长的历史 而形 成的,它记录着民族历史,维系着民族的现在,预示着民族的未来;它反映了民族的生产生 活,也铭记着民族的荣辱兴衰。文化使各个民族生产、生活、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各异。在 各自不同的民族文化中,各民族人民才能找到自己的精神归宿,才能形成各自的“游戏规则 ”,民族才能稳定,社会才会有序。众所周知,美国在西进运动中掠夺印第安人的文化,不 再狩猎、说着英语的印第安人没有了文化归属感,犯罪率上升,酗酒和自杀的人数增多。可 见,民族文化的失落会造成民族精神的失落与民族社会的混乱。澳大利亚首倡并在很多国家 日益被重视的文化多元主义,正是吸取了众多经验教训的结果。如果一个民族失去了它得以 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那么这个民族将很难在现代化的大潮中发展。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 社会中,我们发展科技、强化民族竞争力的物质基础与加快现代化进程的先决条件,取决于 一个民族凝聚力的强弱。“所谓民族凝聚力,是指一种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力量,是 一种保留在社会群体中多层次力量构成的合力。从民族凝聚力的内涵看,它本质上是一种观 念或精神范畴,亦即一个民族在特定文化模式塑造下形成的共同信仰、价值观念、审美趣味 、思维特征、感情倾向等内在的文化共识。”(注:文怀沙、邵盈午:《中华根与本——宝学概论》第7页,中国文联出版 公司,1997年。)
失去民族文化,民族存在就失去了根基,失 去了凝聚的核心,何谈发展?
(三)边疆民族文化能为民族内源性的现代化进程提供精神资源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深厚的历史积淀,它决定了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思维模式,而这些 反映在现实中,则表现为国家政治制度、治国原则、大政方针,企业的管理思想、用人制度 、奖励方法等的不同。同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美国与日本,各项制度大不相同,各有所长,就 是因为这两个国家有不同的民族文化。“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和壮大时 ,人们往往从其文化中探讨其中的奥秘;有趣的是,当一些民族遭到挫折和失败时,人们同 样力求从他们的文化中寻找答案。”(注:李红杰:《西部大开发中要注意的若干与民族有关的问题》,《民族研究》2000年第4期 。
)亚洲经济突飞猛进时,全世界都在研究儒家文化,认 为儒家文化是亚洲经济成功的根本原因。而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人们又把错误全归到儒家 文化的头上,更有人公开宣称儒家文化已经过时。马克斯·韦伯很早就论述了基督教文化对 西欧社会发展的影响。我们暂不说以上看法正确与否,但至少说明了民族文化对一个民族发 展的重要意义。当今世界,无论哪个民族、哪种制度,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有各自的问题 。为了解决各自的问题,各个民族都在思考并挖掘本民族的优秀文化。每个民族的文化都包 含着众多精华部分,这是这个民族文化的根,如果能找到民族文化的根,然后把这个根与时 代要求结合起来,就形成了表现于外的该时代的民族文化。一个民族的发展,受到很多因素 的影响,尤其是信息化、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影响对一个民族 的发展至关重要,这是外因。但真正影响一个民族发展的是其内因,这个内因就是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原动力。“处于边缘地区的民族的发展,要想仅仅就在‘现代 经济理性’中发现自己的路实在是不可能的;而更有希望的选择可能,就是如何动员更为广 泛的社会和文化的资源来提供发展的动力。”(马翀炜:《民族文化的资本化运用》,《民族研究》2001年第1期。)以本民族文化为基础而采取的发展措施最能 调动人民的积极性,最能激发人民深层次的力量,这才是民族发展的动力源。有了这个源头 ,民族发展的动力才会源源不尽。
总之,民族文化对边疆各民族的发展不应是消极被动的,而应是积极主动的,民族文化是 民族发展的动力源头。因此,保护和开发民族文化对边疆的发展非常重要。
三、在兴边富民中保护、开发边疆民族文化
任何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在特征,即在于它的当代性。“一种文化传统,一经形成,便 以精神文化的积淀式对历史和现实产生潜在而深远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传统不是已逝 的梦影,风干的尸骸,不是一种只具考证价值的古董,而是一种将民族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联结起来,显示民族的稳定性、连续性和生命力的东西。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愈是悠久、深 厚,其生命力也就愈是强大。”(注:文怀沙、邵盈午:《中华根与本——宝学概论》第7页,中国文联出版 公司,1997年。)倘若民族文化不能被当代意识所激活,不能被新时代精神 所照亮,便只是一种死的文化。任何一种文化要绵延不绝、持续不断,它本身就必须具有充 分的新陈代谢的能力,能够不断汲取外族文化的成分,然后在外族文化的横向冲击下,不断 激 活自身内在的生命机制,从而构成一个良性循环的文化系统。玛雅文化、印加文化之所以衰 亡,就在于它过早地形成了或进入了一种缺乏能量交换以及受异质文化信息刺激的自我封闭 体系。
我们在保护与开发民族文化时,首先必须认清它的特点并掌握传统文化的现状,以便采取 相应的政策。
那么,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民族文化的现状究竟如何呢?
当前我国民族文化大致可分三种:第一种是虽属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但已与时代要求相悖 ,愚昧、落后;第二种是民族文化中存在的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实用价值,但却有较高的历史 价值的东西;第三种是民族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也就是优秀民族文化(注:王希恩:《论少数民族文化现状及其走向》,《民族研究》2000年第6期。)
。只有认清了我国民 族文化,当然也包括边疆民族文化存在的现状,才能实事求是地探讨保护、开发民族文化的 原则与方法。
(一)内涵与外延并重
民族文化是表现在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生活习俗、民族历史和人文景观等较为广泛内容 上的一种精神世界的东西。保护民族文化,仅仅保护民族文化的外在形式,也就是其载体和 象征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只是民族文化的外延。民族文化的内涵是扎根在民族社会实 践中,反映在民族日常生活上的心理素质、精神理念、价值观念等,这是民族文化的本质和 源头。脱离了民族社会实践和民族日常生活,民族文化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果民 族文化的载体和象征失去了得以存在的根基与成长的沃土,就必将被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 所以 ,保护民族文化不仅要关注其外延,更要重视其内涵。民族文化只有成为各族人民现实 生活中的一种要求,一种精神支柱,并融合、表现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才能从现实生活中 不断吸收营养,发展壮大,源远流长。“凡是不能通过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的互相渗透、 相互作用而参与现实社会生活实践的观念文化,必然只能抽象存留于历史典籍之中,成为与 现实生 活无涉的死文化。”(注:何显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社会实践基础》,《哲学研究》1999年第7期。
)要想使民族文化与各族人民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就必须对民族群众 进行有关民族文化的教育,帮助人们认清民族文化的特色与精华以及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 民族发展的重要性,使人们更加珍视民族文化,在现实生活中自觉保持、运用、发展民族文 化。只有这样,民族文化的内涵才能得到发展并不断深化。
(二)继承与摒弃并存
对待民族文化,既不能有“民族虚无主义”倾向,全盘否定,也不能持“文化保守主义” 的偏颇,全部收下,而应在对民族文化深刻认识和全面把握的基础上,继承传统文化的优秀 部分,摒弃其落后的内容。优秀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发展的动力,落后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发展 的羁绊。人类学家刘易斯曾提出“贫困文化”的观点。这种贫困文化的表现是:人们有一种 强烈的宿命感、无助感和自卑感;他们目光短浅,没有远见卓识;他们视野狭窄,不能在广 泛的背景中去认识他们的困难(注:倪国良:《中国西北地区现代化中的经济与文化关系》第35页,甘肃人民出版社,199 8年。
)。尽管目前人们对刘易斯的贫困文化说还持有争议,但多 数人认为,刘易斯对由物质贫困造成的文化贫困的分析是具有说服力的。我国大部分边疆民 族长期以来一直比较贫困落后,所以,不能排除属于贫困文化的可能,加之在长期历史发展 中遗留下来的陈规陋习,这些都会对民族发展形成巨大阻力,不剔除这些,民族文化对民族 发展的推动作用就会大打折扣。总之,没有继承,则民族文化无根无源,无从发展;没有摒 弃,民族文化良莠并存,举步维艰。继承与摒弃必须建立在对民族文化的正确分析和认识的 基 础之上。同时必须注意,对民族文化的继承与摒弃应是各民族的主动行为,外界只能引导和 帮助,而不能越俎代庖,否则会事与愿违。
(三)保护与挖掘并举
民族文化面对现代化大潮的冲击,加之大部分文化具有不可再生性,对其进行保护是必要 的 ,尤其是一些民族独有的文化,保存下来,可以成为民族文化的“活化石”。这就要求各级 政府、各类相关组织制定法律法规,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文化政策,保护边疆各民族群 众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尊重边疆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保护和维修有民 族特色的工艺、建筑等遗产;整理抢救民族古籍、文字、民歌、绘画等民族文艺与学术遗 产;建立专门机构,拨出专项经费,动员各族群众,采取必要措施,保护民族文化。但仅仅 保护是不够的,保护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使民族文化存在的最终目的是对其加以利用。对民 族文化的挖掘、利用包含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民族文化表现有多种形式,如饮食文化、 建筑文化、服饰文化、文学艺术等。通过对其表现形式的开发利用,形成文化产业,搞特色 旅游业、特色商业等,使民族文化与民族发展密切联系起来。其次,对民族文化的挖掘应该 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研究,挖掘出民族的原本精神。所谓原本精神,亦即一种本源的、先于各 种理论和系统化学说而存在的东西。它根植于民族历史的土壤,又是社会实践主体活动的成 果,它是一种“百姓日用而不自觉”的“集体无意识”。它不仅深深积淀于民族意识的深处 ,而且由此产生出各种适应特定历史时代的特殊精神(注:文怀沙、邵盈午:《中华根与本——宝学概论》第150页,中国文联出版 公司,1997年。)。因此,我们应当将这种原本精神 视为一种在漫长的历史实践中形成的活生生的力量,并立足于飞速发展的时代高度,对其进 行挖掘和升华。只有这样一种从精神母体中弘扬出来的现代精神,才是民族发展的动力源, 才是传统文化中最宝贵的精华部分,才具有牢固的凝聚力和强大的影响力。
(四)弘扬与发展并施
弘扬民族文化不是墨守陈规,固步自封。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要活力永存,就必须不断与 时代精神相结合,从不断变化的民族社会实际中吸取鲜活的营养,调适与时代的关系来发展 自己。另外,随着世界一体化速度的加快,任何民族想完全保持“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而 闭关自守都是不可能的。历史证明,能否从其他民族的文化中吸取营养对一个民族的发展至 关重要。“人类的历史证明,一个社会集团,其文化的进步往往取决于它是否有机会吸取邻 近社会集团的经验。一个社会集团所获得的种种发现可以传给其他社会集团;彼此之间的交 流愈多样化,相互学习的机会也就愈多。大体上,文化最原始的部落也就是那些长期与世隔 绝的部落,因而,它们不能从邻近部落所取得的文化成就中获得好处。”(注:[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吴象婴、梁赤民译:《全球通史——1500年前的世界》第57 页,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弘扬是民族文 化不停的脚步,发展是民族文化永恒的主题。边疆各民族要认清本民族的文化,挖掘民族文 化中的精华部分,并通过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等各种形式,记录、整理、提炼、宣传民 族文化的精华。在面向民族内部的同时,也要面向其他民族宣传,从而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 民族自豪感。“民族文化发展的特性包括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涵延性与主导性的并存, 兼容性与选择性的一致。”(注:马翀炜:《民族文化的资本化运用》,《民族研究》2001年第1期。)边疆各族人民既要弘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又要注意吸 收汉族和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还要注意借鉴国外先进文化和人类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 。只有在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中不断以新的形式、新的载体表现自己的文化,兼容并蓄,海纳 百川,民族文化才能长存下去。
“兴边富民行动”是边疆少数民族发展的契机,“兴边富民行动”在促进我国边疆少数民 族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我们如何认识、保护、开发、利用少数民族文化提出了挑战。我们 只有在全面把握少数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清晰认识传统文化与兴边富民相互关系的基 础上,才能使“兴边富民行动”顺利进行,实现少数民族文化继承弘扬的相互促进。
收稿日期:2001-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