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茂名高州供电局 5252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国电力事业实现了较为长足的进步,这种进步在10kV配网运维管理领域有着较为直观体现,基于此,本文简单分析了10kV配网运维现状,并详细论述了10kV配网运维管理模式升级路径,希望由此能够为相关业内人士带来一定启发。
关键词:10kV配网;运维管理;数据挖掘技术
我国的电力时间逐渐发展,国家加大了对10kV配电网络的建设力度,也对配电管理模式进行了优化和升级,配电网络的运维状况得到了改善。但是和主网相比,10kV配网结构依旧相对简单,存在设备老化问题。在电力使用高峰期也会出现不同程度上的配电故障。对于电力管理工作而言,建立良好的电力抢修方案,保证电路运行的稳定性尤为重要。随着配网供电抢修工作繁重性的增加,10kV配网设备的自动化水平就会得到提升,运检技术落后的问题也会得到改善。
1.10kV配网运维现状
1.1配网网架薄弱,自动化水平较低,检测及检测手段落后
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我国在发电、输电、配电投资比率差异较大。国外基本上是电网投资大于电厂投资,配电投资大于输电投资。但我国电力工业在计划经济时代长期存在重发、轻供、不管用的情况,因此在配电网建设方面,我国历年投资欠账较多,存在设备陈旧,网架结构薄弱,自动化水平差,运维监测和检测手段落后。配网点多、线长、面广,运行维护工作压力巨大。
1.2人们对供电的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
城镇化的高速推进和人们生活的改善促进社会电气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因此,用户对供电的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尤其是供电的可靠性。但是随着社会用电量的不断加大,传统的供电方式难以支撑不断增大的供电负荷,难以满足现代配电网和人们对电能的需求。
1.3管理模式现状
管理模式相对来说较为落后,配电网的运行和维护工作的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当配电网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运维人员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该运行故障进行处理,避免引发更加严重的安全事故发生;第二阶段,当运维人员在处理配电网运行故障时,不仅可以解决已经出现的运行故障,同时还能够找到故障发生的根本原因,从而有效地避免同类故障再次发生;第三阶段,在运行故障还未发生时,运维人员可以具有预见性地将隐藏的安全隐患进行排除,从而最大程度上地保证该配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性。就目前而言,我国的配电运维管理模式仍处于第一阶段,还有待技术人员的改进。
1.4配网运维的管理模式滞后
配电运维管理工作进行的目的就是保证电网系统正常的运维,在对配电运维的工作性质进行分析时,也需要站在电力管理的角度,对运维层次进行区分。首先需要建立故障管理体系,当电力故障出现以后,要第一时间对故障的位置做出判断,分析故障发生的原因,将电力故障的表现方式进行记录。在对设备问题进行分析时,也需要了解巡线、消缺、缺陷等问题,掌控设备的正确使用方式,消除缺陷以后,还需要找到故障出现的根本原因。之后需要进行电路检修,反思维修过程中的配网运行状况,在对电力系统进行检测时,需要了解电力故障出现的原因,在对电力系统进行维修过程中对维修重点进行规划,防止出现相同的电力故障。最后,对10kV配电网络的运营状况进行全面掌控,判断故障因素,了解设备中存在的问题,杜绝电力系统中出现恶性循环,防止出现、人力、物力以及电力的浪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配网运维检修管理模式改进对策
2.1加强10kV配网建设
为实现配网运维检修管理模式改进,首先需要加强10kV配网的建设,这种建设的加强需要体现在配电线路、网架结构两个层面,具体加强思路如下所示:①配电线路。10kV配网线路由电缆线路和架空线路组成,在10kV配网的建设中,设计人员需结合实际合理选用两种线路,一般情况下应避免选择架空裸线,采用相邻线路互为备用的方式也将为10kV配网性能的提升提供支持。值得注意的是,在加强10kV配电线路建设的同时,开关设备、配电变压器的合理选择同样需要得到关注,大胆引入新式开关设备、新型故障诊断技术,即可为配网运维检修管理模式的改进提供坚实基础。②网架结构。优化网架结构可有效解决配网架构薄弱问题,而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应结合实际灵活选用环网、双回、多分段连接等较为新型的网架结构,同时遵循“N-1”准则。在笔者的实践中发现,网架结构优化可采用手拉手线路方式,该方式的应用需在10kV主干线路装设环网开关柜、分段开关、环网开关,并按照5~6户/段、1.2~1.8km/段、2~3段/条的形式均分,均分过程需进行每条平均长度的控制,一般应控制在3.6km以内。此外,还需要结合区域实际情况、实际用电量合理规划配电台区供电半径、形式,10kV配网将由此实现结构标准整体升级。
2.2提升基础设施的建设效果
做好线路抢修工作,建立清晰的工作制度和工作安排,对资料图纸、数据档案进行完善,找到电力维修的危险点,加大巡查力度,采取更多的线路养护手段。在对配网运维策略进行规划时,需要对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建立正确的电力输送原则,将变压器、线路开关、电缆等设备进行交接,保证设备正常入关的同时加强对现场的监护,这样在电网线路维修安全的同时,也能对配网运维工作进行精细化管理。保证工作基础性的同时,提升配网运维水平,科学有序的将工作推进。
2.3优化电网系统
现阶段很多配电企业的电网系统采用的是C/S的运行模式,该运行模式无论是在扩充性还是维护性方面都有着一定的缺陷,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电网系统的运行效率,实现电网运行维护的自动化发展,技术人员可以将系统运行模式改为B/S模式。该系统运行模式是由三层架构思维,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有效地实现配电管理的优化,减少配电线路故障发生的概率,因此,B/S的配电线路运行模式是未来我国配电企业在未来几年重要的发展趋势。
2.4建立运维管理平台
为解决10kV配网运维管理自动化水平较低问题,建立配网运维管理平台属于必然选择,配网运维管理平台具备设备状况分析、故障跳闸事件告警与分析、配网停电信息展示与分析、运行状况异常事件告警与分析、配网运行薄弱环节分析等功能,这些都能够为10kV配网运维管理提供有力支持。在笔者的实际调研考察中发现,10kV配网运维管理平台还能够较好服务于转向业务管控,配网抢修、配网不停电作业、配网状态检修、计划检修与保电管理均属于其中典型。值得注意的是,运维管理平台的建立能够与上文提到的差异化运维管理实现高质量衔接,由此实现的10kV配网运维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必须得到关注。
结论
总之,10kV配电网运行维护需要注重安全性、可靠性、规范性以及高效性,虽然现阶段我国的配电运行维护工作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但是相信在相关技术研究人员对其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下,不久的将来该技术一定会得到显著的进步,同时也会为我国配电网行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孔鹏,程世义.10kV配网运维现状和管理模式探析[J].硅谷,2014,7(18):169+187.
[2]陈家慧,钮骏.10kV配网运维现状和管理模式解析[J].中国高新区,2018(10):147-149.
[3]黄荔莘.探索配电网运维、检修、施工一体化管理实现配电网一张网模式[J].科技与创新,2016,11:76+78.
[4]史常凯,张波,盛万兴.配电网运维管控平台功能架构探讨[J].电网技术,2016,4007:2206~2211.
[5]于海平.一种基于数据挖掘的配电网差异化运维管理模式[J].农村电气化,2016,07:36~37.
论文作者:周耀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电力》2018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2
标签:故障论文; 管理模式论文; 网架论文; 线路论文; 电网论文; 电力论文; 配电网论文; 《河南电力》2018年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