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般性和规律性的一种概括反映过程。《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初步的创新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需要一个长期的培养和训练过程,要有意识地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大家都知道,对于大学来说,创新主要是指创造性的学习,即在学习活动中独立思考,产生新设想、新成果的学习。
那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我在多年的数学实践中总结出以下途径:
一、初探——质疑问题
创新意识的培养要从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大胆质疑开始,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
例如,一位教师在进行“十几减9、减8”这一内容的教学,课将要结束时,一位学生问:“老师,14-8,4减8不够减,我是倒着减的。先用8减4得4,再用10减4得6,因此14-8=6,这样做可以吗?”显然这种思考问题的方法是老师没有想到的,但这位老师不但没有批评这位同学,而且高度评价他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且采取了非常灵活的教学方法,及时组织同学们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最后达成一致意见:这种做法不但是合理的,而且有很强的独创性。
二、途径——创设情境
情境教学是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典型的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把认识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训模式。在教训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去积极地动手、动脑,使学生具有足够的创造空间。
例如,我们在进行“梯形面积的计算”这一内容的教学时,让学生利用旧知识找出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师充分利用自制教具,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经过小组充分的讨论、探索,达成一致后,把小组的学习结果写在黑板条上贴在黑板上,进行展示:
主要有四种方法。
1.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拼凑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2.沿梯形的一条对角线剪开,把梯形分割成两个三角形。
3.在梯形的下底上找一点,把梯形分割成三个三角形。
4.沿着梯形分割成一个长方形和两个端点画出两条高,把梯形分割成一个长方形和两个三角形。
这时,老师不是权威,而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老师应该成为学生的朋友,要与学生在平等的条件下,用自己巧妙创设的情境吸引学生一起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学过程中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空间、时间,通过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再创造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三、方法——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指一种沿着各种不同方面寻求多种答案的思维方式。在教学中要尽量减少整齐划一的要求,对同一个问题注意用“谁还说”、“谁还有不一样的方法”等话语鼓励学生大胆发表独立的见解、勇于创新。在寻求多种答案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表现出思维的创造成分。
例如,在进行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复习课的教学时,结合本班人数出示这样一个题目: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25%,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百分之几?
教师启发学生利用各种方法来解答这道题,学生最后得出了三种不同的方法:
1.根据“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25%”,把女生人数看作单位“1”,用少的百分之几除以男生人数的百公之几,25%÷(1+25%)。
2.根据“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25%”,把女生人数看作单位“1”,先求出女生是男生的百分之几,再求比男生少百分之几,1-100%÷125%。
3.假设女生人数为100人,男生就是125人,再用少的人数除以男生人数,(125-100)÷125。
从三种不同的解来看,学生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所得到的解题策略也就不同。
四、延伸——无限想象
“创新”就要构建眼前不存在的事物的设想,这需要想象。想象是形象思维的重要方式,创新活动需要创造性的形象思维能力,它是人们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对记忆中的表象、新概念的思维活动。
学生在解答教学问题的过程中,要挥动想象的翅膀,为创新提供空间。如教学统计内容时,可安排同学们统计某一超市一周的销售情况,在完成数据统计并制作统计图表后,可提出问题:根据制成的统计图表,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如果你是超市的经理,在进商品时该怎样考虑?这样就给学生提供了想象和创新的空间。
不同的学生根据不同的调查结果会提出不同的问题和思路,体现出学生不同的水平,从而促进使学生去发现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总之,只有教师有创造力,才可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欲。让我们从每一节课做起,真正地把学生看成是“发展中的人”而不是知识容器,让他们能在教师和他们自己设计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自主的“做”和“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从而学会生存、学会发展,这将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使命和责任所在。
论文作者:袁照旭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4年3月总第11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23
标签:学生论文; 梯形论文; 人数论文; 情境论文; 男生论文; 教师论文; 女生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4年3月总第114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