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 贵阳市肺科医院 550001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临床心电图的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我院于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所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且伴或不伴有并发症的患者,其中男30例,女10例,年龄在51-78岁之间,分析其临床资料及心电图结果。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且伴或不伴有并发症患者的心电图异常主要表现有右心房扩大,右心室肥厚,右束支传导阻滞,顺时针旋转,合并较差的R波进展,肢体导联低电压,SI SII SIII模式,III和AVF出现QS,心电轴右偏,心电轴左偏,窦性心动过速,房性早搏,房颤-房扑,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ST-T改变。结论:行12导联常规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患者疾病诊断、发展程度及治疗后的改善具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电图
本案选取了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回顾性分析了其临床资料及心电图结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40例我院于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所收治经明确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且伴或不伴有并发症患者,其中男30例,女10例;年龄51-78岁之间。与COPD诊治指南相关标准相符,结合症状体征危险因素如吸烟,胸部体格检查和X线,肺功能检查综合判断。凡有逐渐加重气急史,肺功能测验示RV/TLC增加,FEV1/FVC减低,MBC降低,气体分布不均,经支气管扩张剂治疗肺功能无明显改善,诊断即可成立。
1.2方法
利用12导联常规心电图,患者在安静平卧位状态下,按照正确胸部和肢体导联连接完毕记录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记录仪,按照正确胸部导联连接完毕记录心电信息24小时,并由心电图专科医师进行分析后得出诊断结果,并进行分类整理。
2.结果
2.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且伴或不伴有并发症患者的心电图异常主要以右心改变为主,40例患者中有38例出现明显肺型P波,右心房增大;有27例出现右心室肥厚、右心室增大;有23例出现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有9例出现肢体导联低电压。
2.2该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且伴或不伴有并发症患者出现心律失常的心电图有34例。心律失常主要以房性心律失常多见如偶发或频繁房性早搏,房性心动过速,房颤-房扑心律;室上性早搏,室上性心动过速;偶发或频繁室性早搏,短阵室速等。
3.讨论
COPD患者由于长期肺血管阻力增加,使右心室负荷增加,右心室扩张,右室壁张力增加,继而出现右室功能不全。右室输出量减少,心包内压力增加和室间隔左移,使左室舒张受限,左室前负荷下降,冠状血管灌注减少引起心肌缺血,这种循环不断持续存在,引起循环衰竭。
COPD患者常伴心律失常,尤其是在急性加重期,因患者极易出现肺部感染、心力衰竭、电解质及酸碱失衡、缺氧等症状,从而极易诱发心律失常。此类患者年龄较大,随年龄增长心脏传导系统逐渐发生退行性改变,当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时,容易发生心律失常。肺心病患者长期缺氧,电解质紊乱,呼吸性酸中毒及代谢性碱中毒等,加剧心律失常发生率,高龄患者大多数病程较长,病情反复发作及长期缺氧,致使心肌本身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害。相关研究显示,COPD伴心律失常患者的病死率明显比未伴者更高。为此,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加强感染控制、改善呼吸功能、严密观察病情、控制原发病、发现并消除危险因素的基础上,还应及早利用12导联常规心电图和24小时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查,以及时发现患者心律失常现象,改善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及早行12导联常规心电图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对于及早发现并处理心电图异常及严重心律失常,及时改善患者预后具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周冬翠,陈艳梅,毕磊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2导联动态心电图的改变[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6,19(1):53-55.
[2]陈欣欣,蔡宏华,邓兆敏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的改变[J].广东医学,2014,35(3):403-404.
[3]实用内科学 第8版
论文作者:余兰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7
标签:心电图论文; 患者论文; 心律失常论文; 疾病论文; 阻塞性肺论文; 并发症论文; 或不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