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集聚的生态分析_企业经济论文

企业群聚的生态学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态学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演化经济学是借鉴生物进化的研究成果和思路,用动态方法分析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马歇尔在其著作中强调用动态方式研究经济的重要性:“经济学的目标应当在于经济生物学,而不是经济力学”[1]。生物学发现的“适者生存”原则也可以作为经济研究的基础,在经济的快速增长阶段,静态均衡对经济研究来说只是入门知识,无法向人们介绍能够展示收益递增的工业进步和发展,其局限性经常被人们所忽视,特别是被那些从抽象理论中获得这一理论的人们所忽视,以致于赋予它完全确定的模式是很危险的。

演化经济学对新古典经济学的统治地位提出了挑战,该学说借鉴达尔文的演化理论,认为在经济系统中也同样存在企业演化和市场选择机制,其核心是适者生存,强调适应市场是企业生存的决定性因素。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本文以演化经济学为基础,运用生态学的观点对企业的聚集现象进行分析。

一、生态学中的群聚

1.植物界中懂得群聚

地球上几乎没有一种生物是可以不依赖于其它生物而独立生存的,普遍的规律是很多生物个体共同生活在一起。早在1807年,近代植物地理学家胡布特对自然界的群聚现象进行了研究,认为自然界植物的分布是遵循一定的规律而集合成群落。丹麦植物学家瓦明认为,某些特定的种(一个或几个)往往聚居在一起,这些种往往具有相同的生活习惯和方式,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相似,或不同种之间的生存具有相互依赖关系,使互惠共生成为群聚现象的标志性特征。

2.动物界中的群聚

在动物的生活过程中,也存在群聚现象。1877年,德国生物学家马比斯发现,当外部环境满足特定条件时(如适当的盐度、温度等),牡蛎总与某些特定的鱼类、甲壳类动物生活在一起,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的生存结构。生物群落生态学的先驱者山尔福特认为生物体的群聚导致群落的产生。美国学者欧杜姆认为群落作为一个结构单元,具有一定的营养和代谢功能,群落强调了各种不同的生物在一定规律的方式下共同生存,而不是一种随机的无规则散布。

自然界中,植物的成片出现和动物的成群生活使人们对群聚有了最为直观的了解。群聚现象的产生除了由于生存资源对生物个体的吸引外,还可以为生物种的发展和延续提供更好的机会。群聚可以通过个体间合作而使生存变得更加容易,例如在猴群中,专门有负责警戒的猴子,这样可以降低生存的危险系数,并通过相互间的学习来获得进化优势。从自然的角度看,组织像物种一样,能够通过对进化过程的充分理解而被协调起来,形成相互间的互相影响关系,并形成各自独特的竞争优势。

二、企业的群聚现象

群聚现象也存在于企业生态系统中,即某些从事相关行业的企业,有时会集中于同一特定区域。迈克尔·波特把这种现象称作产业集群,将其定义为“在某一特定领域内相互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集合”。虽然这些从事相同或相关行业的企业间可能存在某些冲突,但从整体上看,这种聚集往往可以使该区域内的企业获得很大的成功。通常在群聚区域内,既有主导企业,又有为主导企业提供配套服务的其他机构。从垂直关系看,包括提供专业化投入的上游企业和提供销售服务的下游企业;从横向关系看,包括提供互补产品的制造商。另外,还包括政府和其他提供专业化培训、教育和研究的机构[2]。世界上比较著名的群聚区域包括美国的硅谷、瑞士的巴塞尔和中国的中关村:硅谷包括了大量从事微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企业;巴塞尔包括了许多药品的研究和开发企业;中关村包含了很多从事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企业。

1.海滩占位

博弈论中的海滩占位问题描述了聚集产生的过程,对企业群聚的分析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在海滩上,甲和乙两个商贩销售质量相似的产品,假定海滩的长度为1,消费者对商品的购买主要取决于行走距离的长短。按照这一原则,甲和乙分布在海滩1/4和3/4处,既能方便消费者的购买,又能使双方各占有市场份额的一半,应该是比较理想的,如图1所示。作为商贩总希望在采用合理手段的情况下使自己的销售额增加,出于这种考虑,商贩甲如果把自己的位置向乙的方向移动一点到A′,则从0到A′的消费者仍是甲的顾客,而A′和B之间的中点从原来的1/2处移到了C′处,这样甲就从乙那里夺走了一部分顾客,如图2所示。与此相同,乙也可以通过向甲的方向的移动来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经过反复的博弈,双方都移到1/2处相互为邻。在企业聚集过程中,虽然是出于多方面的考虑,但通过位置的选择来扩大市场份额也是企业聚集的原因之一。

附图

图1 方便消费者的分布格局

附图

图2 扩大自身市场份额的位移方向

2.群聚的衍生过程

在企业聚集现象中,新企业群的形成过程被称为衍生过程。同质企业的群聚虽然加剧了竞争,但同时也可以促使衍生经济的发展,形成强大的网络。衍生过程最终是地方技术转移和经济增长的过程,对于企业生态系统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3]。通过衍生,可以使企业群落不断扩大,以美国加州的葡萄酒业为例,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以葡萄酒酿造为龙头的企业群落,如图3所示。

附图

图3 加州葡萄酒酿造业群落结构

3.产业集群的类型

国外学者曾根据在产业群聚过程中政府干预的强度、集群的发展轨迹以及其优、缺点将集群分为意大利式、卫星式和轮轴式,具体见表1。

表1

产业集群分类

  意大利式产业集群 卫星式产业集群 轮轴式产业集群

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专业分 以中小企业为主,通过虚拟企

大中型企业为主,存

特征

工明确,形成基于信任的合 业的形式获得自身所许资源,

在由于规模差距而产

作网络

劳动成本低

生的等级制度

具有成本优势,大

优点

产品质量好,创新潜力大

具有成本优势 企业作用重要

存在路径依赖效应,对外

投资和销售主要依赖于外部资源 少数大企业的行为和绩

缺点

部环境的巨变适应能力差

的投入,专利、专有知识的缺乏 效对整体的影响很大

 影响其竞争能力 

发展

内部劳动分工的变迁因跟进领先者而产生

大中型企业的带动作用

政策

集体行动形成区域优势,

政府的扶植和干预程度较大

 通过行业协会的协

干预

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合作 同来完成合作

资料来源:陈剑峰,唐振鹏.国外产业集群研究综述,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8):23,作者稍作改动。

根据产为集群中企业在规模、创新能力、技术、合作与竞争等方面的不同,产业集群又可分为非正式集群、有组织的产业集群和创新型集群,如表2所示。

表2

产业集群的类型及其效果

类型

 自发的产业集群

  非正式集群 有组织的产业集群

创新型集群

案例

  加纳库马西Suame

 尼日利亚Nnewi

  Magazine汽车零部件

汽车零部件  意大利Belluno眼镜产业

关键参与者参与度

低  低到高

  高

企业规模

小 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和大企业

创新

 几乎没有 有有且持续

技能 低

中  高

技术 低

中  中

合作

 几乎没有

 有,不持续

  高

竞争 高

高 中到高

资料来源:同上,作者稍作改动。

三、企业群聚的原因

企业的群聚可以产生相应的企业群落优势,使群聚区域内部的个体获得竞争优势,从而促进了个体的发展,而这又进一步促进了整个群聚区域的扩展和壮大(注:从研究的层次上看,产业集群可分为宏观(国家)、中观(产业)和微观(企业),这里主要探讨微观层次上的集群。)。聚集经济是把相互关联产品的生产按照一定规模聚集到某一区域来进行,从而使企业获得生产成本和交易费用的节约,或者获得技术上的互补优势。根据聚集所产生效果的不同,企业群聚集效应可以被分为两种:经济群聚效应和技术群聚效应,经济群聚主要考虑企业成本的降低,技术群聚主要考虑技术的发展前景。由于企业群聚,加速了彼此的成长,形成所谓的“绿洲效应”[4]。企业群聚主要由以下因素导致的:

1.通过企业分工获得比较优势

在企业生存过程中,企业没必要也不可能将很多生产活动内部化,而应通过专业分工来进行自身最具有优势的生产活动,通过交易来满足彼此之间的需求,而群聚恰恰可以提高企业间分工和交易的便利性,使区域内的企业在专业分工的基础上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特定的能力。通过专业化分工,企业可以获得某些方面的优势,而对于其他方面的需求,则可以通过对外部资源的充分利用来获得,通过多样化发展来避免竞争,发展协同[5]。

在生态系统中,物种间的生存也是通过有效分工来完成对自然资源充分、合理的利用,除了部分自养生物(如绿色植物)可以通过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来完成自身的新陈代谢和种群繁衍外,大部分生物是通过和其他物种的互动来完成生命的运动过程。可以说,生态系统是通过有效分工来提高系统循环的效率和质量,其根本原因在于生态学的互惠共生。在群落生态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原理,即在生态系统的进化中,负相互作用在不断减少,而正的互相作用却趋于增加,从而缓和了物种的生存压力。因此,补偿效应使生物物种间通过相互调节来共同适应环境的变化,其机制是通过生物间功能的互补和替代作用,来恢复或提高环境的整体水平。

2.降低交易费用

在交易过程中,交易费用包括搜寻成本和谈判成本。为了获得准确、可靠的市场信息,企业往往需要支付很大的成本。产品价格分布的离散程度可能与产品的差异性存在相关关系,但价格的离散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于顾客对市场信息的无知所造成的。如果顾客在交易过程中遇到第一个供应商时就进行购买,这样他的搜寻成本很低,但可能他购买的产品价格偏高。如果他在多个供应商之间进行寻价,便可以大致了解该商品的市场行情,掌握价格的离散程度。这样的搜寻过程,往往可以使顾客用较低价格购买其所需要商品,特别是当价格离散程度非常大的时候。虽然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企业可以方便地搜寻到各供应商的价格差异,但价格差异背后的产品品质差异却往往很难获得,而通过企业的聚集,可以从实物的角度对产品的差异性进行直观比较,降低由于空间距离而给顾客带来的购买产品质量的不确定性。

由于聚集区域内存在很多供应商,而供应商为了获得交易机会,同时由于顾客通过信息搜寻可以大致掌握该商品的价格行情,因此在谈判过程中的报价往往不会太高。由于报价真实性的提高,导致谈判费用的相应降低,同时由于空间距离的缩短,使得谈判过程中的相关费用会相应降低[6]。

生态系统中是通过生态位的分离来降低交易费用的。交易费用产生的原因之一是由于竞争的激烈性,因此生态系统通过降低竞争的激烈程度来减少交易费用。达尔文在长期的研究中发现生物存在趋异性:与其在同一区域内相互争夺有限的资源,不如通过改变自身的一些习性来开拓更广泛的资源空间,去利用尚未开发的资源。随着趋异化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物种可以在同一生存环境内和谐共存。达尔文意识到,自然可以被看成具有一种可认识的目标:在任何地区中都不断增进有机类型的多样性。在自然界中,通过生物的多样性发展是避免由于资源约束而导致残酷竞争的有效方法,在无需竞争或竞争程度相对缓和的环境中共同生存。一个由众多物种组成的复杂生态系统比由少数几个物种组成的简单生态系统更能承受环境剧烈变动所造成的影响,复杂系统的网络化程度高,即使个别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途径被破坏,系统也会因多样物种间的相互补偿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转[7]。

3.产生市场的集聚效应

当某一区域的企业聚集达到一定规模,并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会产生相应的市场认知度。消费者在进行购买活动时,往往优先考虑聚集区域内的企业,这使企业生存所需资源大量流向该区域。因为这样不仅可以使消费者在短时间内获得很多相关产品的信息,而且可以及时掌握相关产品的最新发展方向,并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来调整购买策略。由于信息在企业和市场间以及企业与企业间的流动速度非常快,使企业群体对外部市场需求变化的反应非常迅速,并可以通过企业间的相互学习来增强其生存能力[8]。

企业的聚集还可以产生市场创新的外溢效应,为相关企业提供市场机会。比如在聚集区域内,由于某一领先者的产品创新而开发出了新的市场机会时,创新者自身生产能力往往不能满足该市场的需求,会存在一定的市场剩余,这就为其他相关企业提供了市场机会,使其节约市场开拓成本,降低市场风险。由于群落内关联企业之间有很多机会彼此联系,现场参观,面对面的聚会和交流,使他们能迅速了解市场需求和科技变化,从而有利于企业对市场和技术方向的把握。

聚集能使企业在生产和交易成本方面得到节约,但当聚集达到一定规模后会出现地价上涨、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等问题,使企业的经济效益下滑。另外企业聚集不是无条件的聚集,只有把存在某种内在联系的企业聚集起来,才能获得聚集效应,盲目的偶然性聚集,往往会对地区经济的发展产生阻碍作用[9]。

4.通过相互学习获得技术的溢出效应

由于企业群聚,企业群对外界的回应较快,企业之间可以通过互相学习来提高运营效率,在共同利益和各自利益的基础上,通过相互的学习来增加彼此间的竞争能力,加速了彼此能力的成长[10]。在群落内,信息沟通的快捷性使先进经验、技术的外溢速度不断加快,信息和技术的外溢可以使企业层面的创新和进步能够非常容易的上升到产业层面的创新和进步,从而促进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和结构的升级。

在生物界中,也存在群聚带来收益的例子。在英国,山雀和红知更鸟都能够从各家没有盖子的奶瓶中吸取乳汁,后来奶业公司在瓶子上增加了锡箔封口。后来山雀都学会了用尖嘴刺破锡箔封口来获取乳汁,而红知更鸟却很难再获得这种食物,即使一只红知更鸟偶尔学会了如何刺破封口,这种本领也不会传给其它的红知更鸟。这其中主要的原因是山雀是群体活动,而红知更鸟却是单独行动。企业间的学习效率取决于该领域内知识的类型、企业间的相似程度和相互之间的了解程度。相似程度越高,其学习的效率越高,能够使知识扩散的深度得到加强。

标签:;  ;  ;  ;  ;  

企业集聚的生态分析_企业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