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更快地增加吴江农民收入的调研及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更快论文,农民收入论文,吴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吴江也不例外,虽然古属垂青的“鱼米之乡”、“丝绸之府”式的江南富庶之地,今为著名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全国渔业生产百强县市”、“全国乡镇工业先进县市”、“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市”、“全国科技兴农与可持续发展两大战略示范县市”、“中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等,可是,多年来为何反被农民增收难、增收慢所困扰,且成全社会关注的重大难题、焦点问题、热点论题?
一、吴江农民增收的史实简析
吴江原是传统农业县,现有耕地68万亩、水面40万亩,76.9万人口,54.6万在农村。20多年来,吴江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23元升至2002年的5906元,绝对值增长47倍,年递增率为17.5%。
1、增收概述。与改革开放进程、宏观经济走势、农村政策实施密切相关,农民增收呈阶段性变化:(1)1979—1991年,为起增阶段。主要得益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扩张了短缺型经济形态下的产品量,1991年吴江农民人均纯收入1255元,比1978年增长6.3倍,年递增16.5%;(2)1992-1996年,为快增阶段。主要动力是小平同志南巡谈话、乡镇工业异军突起和农副产品大幅提价,使农民空前增收,连跨二千、三千、四千元“三关”,年递增30.2%;(3)1997-2002年,为缓增阶段。尽管农产品形成买方市场,农户增产不增收甚至减收,但因乡企产权改制、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还是向前发展,农民收入总体上有所增长,年递增3.3%,其中2001年由于改革多管齐下,增收渠道拓宽,农民人均纯收入5648元,同比增长5.6%。
2、收益粗析。如起增阶段末的199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176元,大部分来源于优化产业结构后的“贴肉衬衫”副业,占总数的56.7%;快增阶段后的199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冲到4204元,一半来源于自创乡镇工业所带来的就业及增收,占总数的50.8%;而到缓增阶段后期的200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648元,也主要来源于方兴未艾的民营工业经济,占总数的54.2%。
3、分镇比较。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年增幅有高低,各镇增长也不平衡。以2002年为例,该市平均5906元,其中最高的七都镇6705元,其次盛泽镇6583元,高出6000元的镇有7个,相反,铜罗镇刚过5000元,同里、苑坪镇也只有5000多元。
总之,在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兴办工业,有的优化结构,有的搞产业化,还有的特种养殖、从事流通和科技兴农等。
二、吴江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
从宏观来看:首先,我国已从短缺经济时代进入相对过剩经济时代,农业也变单求产量为兼举量质和品种,且受资源与市场约束,原来旨在使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失灵了;其次,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展还不快,不同程度地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再次,各级财力支持农业和其它行业“反哺”农业的力度不强;复次,农副产品比较效益低,农民收入确实难增。
就微观而言:(1)农村产业结构欠合理。粮经作物虽频调,但大路货、老品种居多,缺乏优、特、稀、名产品,市场竞争力低,再则一二三产业中,三产发展缓慢,增收颇难。(2)农产品加工增值链条短。据有关专家测算,价值1元的初级农产品经加工后,在美国可增值3.7元,日本为2.2元,而中国仅为0.4元。可见我国仍以分散或小范围经营为主,与农户连成一体的大型龙头企业匮乏,造成农产品加工增值少,农民难以获得社会平均利润率。(3)农民文化水平低。相对过剩的农村劳动力,多数是半文盲,造成科技成果难推广;即使外出打工,也挣不起钱;市场反应能力弱,不敢闯荡新领域;小农意识倒强,小成即满,小富便安。(4)农业生产资金不足,农民投入能力下降。
三、如何更好更快地增加吴江农民收入的思考
面对上述制约因素及其造成农民增收难而慢的问题,根据党的“十六大”的富民精神、江苏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和吴江提出“勇当‘两个率先’排头兵”的要求,特提出促进农民增收的“十策”:
1、破格一体化为农民增收通“道”。改革开放以来,继实行联产承包、崛起乡镇工业后,吴江正在第三次“解放农民”,破格地为减少农民、放活农民、投资农民、富裕农民打通大道。(1)城乡一体化。当最近全省划时代地取消农民户籍后,乘势引导农民市民化,不是图形式,而是从内涵上着手变农村为城镇,变农业到多业;(2)致富一体化。以往由于二元结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今后以户口非农化来带动居住公寓化、保障社会化、管理社区化、资产股份化、市民共富化;(3)就业一体化。启动农村劳动力的登记、失业统计,实施城乡统筹就业、农民优惠就业的机制,让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出来,并确保失业率降到10%以下,同工同酬;(4)交通一体化。为使农村公路联网、提质、便行,始从“村村通公路”到“村村上等级、通公交”,把富民之路铺到农家门口;此外,科技、文卫、环保、电信、城建等也日趋一体化。
2、智力科技化为农民增收奠“基”。万丈高楼平地起,农民增收须打“底”。一是施教。受教程度与收入呈正相关。吴江农村劳动力劳动效益低归咎于缺乏教育。长宜之计是整合教育资源,倾斜农教投入,确保九年制义务教育,并对升大学的贫困户子女鼎力资助;送职教、成教下乡,提高劳动力素质,既培养新一代有文化、有知识、有技术的农民,又开建学习型农村,广育终身制学员。二是普科。吴江属省内11个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试点县市之一,经3年培训使3024名青年农民获省有关专业证书,而且狠抓农技应用推广率,去年共引进各类农林新品30多只、农林渔高新技术5项,承担各级科研项目44个,使科技对农业的贡献份额高达56%。这种以科兴农、用技创收的办法宜进一步推广;还须为进城农民早作工商诸业技能培训。三是招才,鉴于当前部份农村干部老化和大中专毕业生待业,吴江可从中选招一些德才兼备的知青回乡既当“村官”,又做“技师”,聪农民“脑袋”,鼓农民“口袋”。
3、社会保障化为农民增收定“心”。吴江已进全国最发达百强县(市)前十名,该有实力、有爱心地变昔“以农养城”为今“以城养农”,具体细化到每个农民,使之安享福份,保“低保”。不但通过“局村挂钩”、“千人帮万人”等活动,使贫困户早日脱贫,而且保障老弱病残等基本丧失劳动能力,以及因病因灾致贫等弱势人群的基本生活,“低保线”今年调高到1500元/年·人,有待渐升。保“生存”。对那些失地后特别是“打工无岗、务农无田、‘低保’无份”的农民,用“一次补偿”换“终生社保”办法,切实保障其最基本的生存权益。保“大疗”。全市农村早已建成大额合作医疗保险,去年筹集基金1107.19万元,补偿支出1135.96万元,受益7477人;2003年转办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统筹实施互助、共济的大病医疗,以防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保“养老”。继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设企业养老保险且奏效后,2003年吴江给村定工(额)干部和农民分办养老保险和基本养老保险,让他们像市民一样月领养老金,免除养老之忧。保“农险”。农业是个弱质产业,遭灾严重,特别是高效、高附加值农业承受自然与市场“双重风险”,又无保可投,无人给保。保险部门在“办保热”中当趁热试行农险乃至大农险,保驾农民“旱涝稳收”。
4、德政惠民化为农民增收添“益”。政府不但严禁涉农乱收费、乱摊派、乱集资、乱罚款,严禁在农资、种苗、粮饲等经营中坑农、害农、侵农,而且正用扶持国企改革和个私经济发展的“放水养鱼”政策,想方设法对农民“少取”:税费减员,代管减费,并域减支。“多予”:市镇两级可参照国际惯例和联产承包发祥地安徽省粮贴率先“直补”农民的做法,将粮改进行到底,给农业发政府补贴,给农民“涨”应得工资。“放活”:深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活跃各类市场主体;深入农村土地征用、使用和农民住宅制度改革,活化土地入股、租赁、留地安置和有条件转让农宅等办法;深入农村投融资体制改革,活保农家生产经营所需资金;深入城郊结合部和城镇建成区内村的体制改革,活转社区股份合作社,让农民“持股进城,按股分红”。
5、农业产业化为农民增收撑“腰”。全市初兴农业产业化,替农民从种养加运销多环节中多挣钱、多增收撑了腰。在农业产业化伊始,该注重修编规划。结合“十五”计划的实施,正确定位交汇于江浙沪的吴江农业,抓紧修编其产业化规划,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在有限的金贵水域、地面上收获最佳的资源效益和产业效益;爱护生态。看重吴江这块省内为数不多的生态农业建设示范市金牌,利用十大生态工程,从已认定的31个扩建到更多的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实施有机农业,产出安全、卫生、天然、标准、高效的食品,并打响品牌;瞄准市场。以市场为导向,以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为重点。不断调优农业结构,推广新种苗、新产品、新技术,壮大粮油、蚕桑、水产、畜牧、花木、蔬果、草药等主导产业,营造出优势产业;扩张经营。用工业化思维和不同模式,把现有116个种养基地集约化地做大做强,并从这些“血地”上接生众多的“田老板”;舞活“龙头”。建设一批像苏州众诚鸭业有限公司等有特色、有名气的“龙头”企业,进而带动“龙身”、“龙尾”(即基地十农户),再创农产品加工尤其深加工、精加工、大幅度增值增效的新局面;强化合作。从今年梅堰镇创建市内首家蚕业合作社,蚕农初尝春茧经营分红10万元的甜头中,弘扬吴江合作农耕的老传统,发挥各类合经组织和专业协会的新作用,从速使农民变“单枪匹马式”为“利益共同体”,跟国际农头抗衡;搞活流通。既主抓七大专业性市场,兼顾20多个农字号市场,又建好一支万人能征善战的农村经纪人队伍,向海内外营销农产品。由此,力求农民利益的最大化。
6、离土非农化为农民增收担“纲”。由于城镇化、工业化的提速,全市31.2万个农村劳动力中已有14.4万人离土进厂,其中10.8万在民营企业;另有7.3万人从事第三产业,农村劳动力转移率近70%,尤是著名绸都盛泽逾80%。去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5906元,其中非农化占70%,为农民增收挑了“重担”。显然,吴江宜因势利导,扩大农村劳动力就近进厂,这是目前最有效促进农民工资性增收的捷径;大兴民营经济,鼓励农民开店办厂当老板,这是现阶段大幅度促进农民创业性增收之路;繁荣现代服务业,支持农民投身运输、旅游、物流、商贸等,这是大范围促进农民经营性增收之道;不断组织强壮劳力外出乃至走出国门打工经商,经风雨,见世面,这是一如既往促进农民劳务性增收之路;试建各类股份制、合作制、租田制经济组织,让农民自觉自愿当“股民”,拿“红利”,领租金,这是当前促进农民投资性增收的高招;兴起资本、资产经营热潮,既助农户资本变房产,房产转经营,又帮大量涌入的外来人员解决“住房难”,这是近几年城镇郊区积极促进农民财产性增收的妙法。
7、农业外向化为农民增收进“洋”。从1979年起,开展农副产品出口创汇;1993年以来,农业外资项目继首只苏州佳格食品有限公司落户后,逐年增多;2003年夏又办华东地区首家农副产品深加工出口企业——苏州华夏食品有限公司,使农民既扩“洋”活,又发“洋”财。随着入世,农业日趋外向化,吴江应进一步发展农产品出口。着重发展粮油、蚕桑、水产、畜牧、花木等,提高国内农业资源配置率,增强出口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推进农产品深加工。发达国家90%以上的农产品经加工身价倍增,而吴江出口的农产品,初级多,成品少,附加值低,必须强化深加工,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吴江已颁奖励政策,鼓励引进外国资本、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建好农业特色园区、农副产品出口基地和贸工农一体化龙头企业;严格产品出口标准。全球特别是欧盟、美国等另立一系列进口农产品标准,吴江只有达标,加快注册,领取入市“通行证”,方能应对某些国家的“绿色”、贸易等壁垒,扩大其出口;坚持科技兴农。加强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联合,不断开发新品种、新技艺,提高农产品的加工深度和综合利用水平。
8、农业信息化为农民增收生“财”。一是及时提供准确信息。一条好信息,能让农民采用后,赚得盆满钵溢,反之害得他们劳命伤财,甚至血本无归。因此各尽部门之职,利用现有媒体,为发展生产、调整结构准而快地提供信息,共同铺设实现农民增收的信息之路;二是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在水产、农林先后建网和部分镇、场始营电子商务的基础上,随着“数字吴江”的启动,多元投资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上连部省市镇,下接村村户户,同时并网扩成“吴江电子农务”系统,狠抓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农户提供信息平台:主要发布国内外重要农业新闻、政策法规、统计资料及分析等公共信息;营销信息平台:跟踪国际贸易,汇集与发布相关农产品供求信息,并预测未来市场与价格;技术信息平台:以科技信息服务为主,为农民介绍从业农林牧副渔、工商运建服的技能,帮助他们突破时空限制,扩产销,发“网”财,快增收。此外,在电脑房里还可用鼠标遥控种养业,可织网络招商引大资,真是一举多得。
9、农村大文化为农民增收据“金”。历代的文化当遗产应当为当今和未来的经济服务。苏杭天堂中的明珠吴江,拥有远古的良诸文化和马家浜文化、入胜的水乡文化、秀美的鱼米文化、誉世的丝绸文化、开山的社会学文化、独特的吴歌文化,拔萃的英才文化、先进的当代文化,蕴藏成一座得天独厚的人文“富矿”,正待大兴文化产业,为农民增收源源不断地掘“金”挖“银”。一订计划。从上到下绘出文化同经济双赢的“蓝图”,把振兴乡土文化与调优产业结构结合起来,并举硬件软件,拉开建设农村大文化的框架和阵势;二换理念。作为知名的省内外文化、文物大市(县)吴江,过去端着这只“金饭碗”,却讨着政府拨款的“饭”吃,今后得改革体制搞开发,文化是真“佛”,早“拜”早得益;三抓投入。运用市场机制“经营文化”,盘活存量资产包括无形资产,采取现代资本运作方式,吸纳农民资本,共促文化产业,同获较高回报;四搞联动。打大文化牌,唱大经济戏,让文化与旅游观光、休闲健身、商贸餐饮、娱乐博览等联姻,形成产业长龙,将文化优势转为资源优势、经济优势,从中使农民多就业、多增收。
10、全市大农化为农民增收出“力”。帮助农民增收,上下左右责无旁贷。第一,加大领导精力,狠抓增收。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一项潜力巨大的新举措,也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强大动力源。各地应加大领导精力,充分释放这一改革政策的能量,从直接干预农业生产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狠抓这项工作,迎接新一轮农民加速增收期;第二,加大各级财力,支持增收。以现有35个现代化农业先行村为样板,市镇村三级加大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资金投入,抓好生态环境、农田水利、水电路气、科技文卫及社会化服务体系等项建设,以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尽力给予农民增加就业和收入的机会;第三,加大各方力量,服务于增收。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市农民为经济建设、社会进步作出了较大贡献,如今在农村发展严重滞后的情况下,应“反哺”于农,服务于农,即提供法律制度的保障,人才资源的支撑,政府财政的倾斜,社会事业的延伸,工商诸业的援助,金融信贷的支持,产品价格的保护、加工及出口的优惠等。
标签:农民论文; 吴江论文; 吴江房产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农业论文; 三农论文; 农村论文; 经济学论文; 吴江大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