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山区城镇建设用地空间拓展适宜性评价
——以紫云县为例
冯雁云,赵宇鸾*,薛朝浪,魏小芳,葛玉娟,任红玉,杨智谋
(贵州师范大学 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1)
摘要: 岩溶山区可利用土地资源有限,开展建设用地拓展的适宜性评价,可为区域建设用地空间布局提供参考。基于紫云县2016年土地利用数据与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从地形、生态、社会和区位4个方面选取高程、坡度、基本农田3个刚性指标,距建成区距离、土地利用现状等9个弹性指标,构建岩溶山区建设用地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极限条件法、层次分析法和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借助ArcGIS软件,分析典型岩溶山区城镇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的适宜性。结果表明:研究区适宜建设区和不适宜建设区分别占总面积的40.61%和59.39%;地形地貌是影响研究区适宜等级空间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建设用地高度适宜、中度适宜等级区域主要分布在以低中山丘陵为主的松山镇和以峰丛洼地为主的猫营镇;刚性因子是限制不适宜建设用地的主要因素,刚性因子和弹性因子限制的不适宜建设用地分别占不适宜建设用地面积的58.90%、41.10%。
关键词 : 适宜性评价;城镇建设用地;空间拓展;岩溶山区
0 引言
贵州省是中国岩溶地貌的集中分布区之一,岩溶分布面积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73.8%[1],属于西南岩溶山地石漠化生态脆弱区。贵州是中国贫困程度深、贫困面较广的欠发达省份,也是长江、珠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长期面临着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的双重任务与双重压力[2]。随着贵州省城镇化的加快推进,城镇建设用地的扩张对保护耕地、保护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日益增大,建设用地合理布局将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3]。进行岩溶山区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对如何权衡山区山地城镇建设用地扩张与其他用地之间的利用格局,把握建设用地的扩张数量和空间分布等十分重要[4]。
土地适宜性评价为土地资源利用管理工作提供重要参考,土地管理相关部门与学者们高度重视。学者们从传统的农林牧业土地适宜性评价[5]到建设用地[6]、城市发展用地[7]、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8]等进行了广泛研究。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的研究地域开始从关注平原[9]、灾区[10]和滨水区域[11]等,转向注重丘陵山区[12]和低丘缓坡[13]等多山的地域类型。山地城镇用地适宜性评价的研究逐渐增多,主要集中在我国的西南山区和低丘缓坡地资源丰富的福建、浙江等地[14]。现有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的研究主要从生态适宜性的角度出发,评估生态保护主导下的土地开发建设的适宜程度[15],集中在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农村居民点变化与生态适宜性之间的冲突分析[8],对基于生态、社会、区位、地理等多因素的典型岩溶山区建设用地综合性适宜性评价较少。在评价结果上侧重评价分区结果,缺乏对影响山区城镇建设用地评价结果的主导因素的深入分析。传统方法多采用AHP法赋权重值,构建多因素综合评价模型,进行适宜性评价[16]。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使限制作用强的因子被条件好的限制作用弱的单因子所补偿,造成评价结果中的评价单元等级属性与实际相违背[3]。研究将极限条件法、层次分析法和多因素综合评价法相结合,以期提高评价结果的准确率。
城镇是由社会、经济和自然相互联系的子系统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17]。从空间区位、自然地理、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构建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体系,以坚持守住基本农田红线为基本原则,结合岩溶山区自然条件,定性分析地形因子和基本农田因子对建设用地适宜性的制约作用,综合定性分析和定量评价确定岩溶山区适宜建设的土地资源的分布情况,评价区域作为建设用地的适宜性和适宜程度,探讨城镇空间向山地扩展,解决坝区耕地保护问题,为建设用地的合理规划、科学布局提供管制策略。
闻喜被称为“花馍之乡”,制作花馍历史悠久,作为一项与劳动人民生活中产生的艺术,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从先秦时期就有有关记载,最早是用来祭祀的,人们把它做成猪、牛、羊等动物的模样来祭祀祖先。因闻喜花馍技艺独特、历史悠久,在2006年与定襄面塑、焙面面塑、新绛面塑共同作为山西面塑艺术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以其独有的食用、观赏、礼仪功能,作为传统美术—面花的成员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都是对闻喜花馍的肯定和鼓励。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1036例中老年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病程≥10年的患者中伴有不同程度脑动脉狭窄病变的939例,阳性率91.64%,行CTA检查诊断检出率为98.41%,MRI结合MRA在诊断海绵状血管瘤及静脉发育畸形准确率要高于CTA,见表1、表2。
1 研究区概况
3.1.1 基于生态环境适宜性评价
全县辖12个乡镇(有民族乡镇)、229个行政村,县政府驻地松山镇。2016年末,全县总人口3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2.27万人,城镇化率38.34%。中心城区是县政府所在地,是县域政治、行政管理和经济文化中心,建设用地的空间布局对各个乡镇建设用地的拓展具有吸引作用,影响到整个地区的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8]。因此,选取中心城区所在的松山镇及其相邻的板当镇、水塘镇、猫营镇、火花乡、白石岩乡作为研究区域进行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的适宜性评价(图1)。
图 1研究区区位图
Fig.1 Location map of research area
2 评价方法
2.1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研究选用的数据和资料包括紫云县国土资源局2016年的土地利用变更数据、DEM数据、NDVI数据、基本农田数据和相关规划文本。土地利用数据基于Landsat遥感影像,参考各地类解译标志,通过ENVI等软件进行人机交互解译获取[19],解译精度86.65%。根据紫云县各土地利用类型数量及评价目的,将解译的土地利用数据划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其他土地、水域、风景名胜和特殊用地7种土地利用类型。DEM数据来源于地理空间数据云平台下载的30 m空间分辨率GDEM数据集,用于提取紫云县坡度、坡向和地形起伏度等基础地理信息。NDVI数据是通过对紫云县遥感影像中植被覆盖区的波段进行提取,应用归一化植被指数公式计算获得。基本农田数据是根据紫云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矢量化得来。2016年的社会经济统计数据来源于紫云统计年鉴和统计公报,将统计数据进行整理和筛选录入EXCEL,并与紫云县乡镇行政单元边界矢量数据进行挂接,便于与其他数据共同构建空间分析数据库。将选用的数据进行地理配准、裁剪、统一坐标和投影等预处理,依次将各数据转换为30 m×30 m的栅格数据,确保各数据栅格行数为1 729、列数为1 300。建设用地空间拓展适宜性评价流程见图2。
综上可知,国内外学者对人力资本与企业价值关系的研究大多采用单一维度的时间序列数据或截面数据,聚焦于具体的行业或企业进行分析。由此,本文针对商业银行这一特殊金融服务行业,采用包含时间序列与截面两个维度的面板数据进行建模分析。
图 2研究区建设用地空间拓展适宜性评价流程图
Fig.2 Flow chart of suitability evaluation for spatial expansion of construction land in research area
2.2 评价方法
2.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就地理条件而言(图3d),高度、中度适宜建设区主要分布在火花乡,面积分别为3 008.7 hm2、6 481.71 hm2,占总面积的8.22%,该地区海拔相对较低、坡度较小,是基本农田主要分布地。低度适宜建设区、不适宜建设区主要分布在猫营镇,占总面积的19.62%,该地区东北部高山多,山地起伏大。松山镇中部地势平坦,适宜建设区(高度、中度、低度适宜建设用地)集中,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3.05%。
采用AHP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该方法能较大程度降低评价的主观性,但是缺乏针对某些刚性因子实行一票否决制,从而导致最终评价结果中为适宜建设区的评价单元存在坡度大于25°或位于基本农田保护区等情况[3]。鉴于此,根据研究区地形地貌特点以及评价指标可获得性、可量化性和影响性质,将评价指标分为刚性因子和弹性因子,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岩溶山区建设用地的空间拓展受多因素影响,地形条件的差异导致指标的选取和数据的获取不同,因此指标构建和分级体系存在差异化。山地城镇受山地地形起伏较大限制,山区资源开发利用成本高,道路、通讯、水电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20]。因此选取高程、坡度、坡向、地形起伏度作为评价指标。区位因子影响区域经济效益,在距离主要道路和建成区越近的区域开发建设用地,方便居民出行,对区域经济、文化有较强的聚集作用。生态因子对建设用地开发有限制作用,能避免对研究区基本农田格局和水体、植被等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选取基本农田保护、距河流距离、植被覆盖度作为参评因子。社会经济因子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年生产总值、人口密度。生产总值是衡量区域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为建设用地拓展提供经济基础。土地利用现状是自然和人为共同作用的结果,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对研究区内土地利用程度、结构与布局有更好的掌握。人口密度大的区域,对土地资源的需求越大,导致建设用地面积扩张较快。
1)定性评价结果的确定。采用极限条件法将表1中的刚性因子且属性分级为不适宜等级的评价单元进行合并,即将位于基本农田保护区、坡度大于25°、高程大于1 300 m的区域进行合并,最终定性评价为不适宜建设用地。
方案A──钛钢复合板。在烟囱壁添加新的由多块钛钢复合板焊接成型的排气管系统。其优点是耐用性好,使用寿命长,金属材料的强度高,高空施工作业较少;但缺点是施工工艺严格,需要对焊缝进行处理。
表 1评价指标及分级标准
Tab.1 Evaluation Index and Grading Standard
2.2.2 评价方法及流程
综上所述,共选取12个指标构建建设用地空间拓展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各项指标均根据已有研究[21-25],结合研究区自然、社会状况划分为4级,赋分值9、6、3、1分别表示高度适宜、中度适宜、低度适宜和不适宜,具体分级标准见表1。
同样地,在中国的云南,历史上曾经长期用从东南亚、南亚流入的海贝作流通中的主要货币,也是较好地适应了云南商品交换水平较低的特点,这些海贝的流入同样促进了云南经济的发展。根据一些学者的研究,波斯萨珊银币和拜占庭金币曾经流入中国西北地区,也刺激了西北一些地区经济的发展。而明清时期外国的银和银元流入中国,则是有效地推动了中国白银货币化的进程。
2)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采用AHP法得到各个评价指标权重值,原理是通过对各评价指标两两之间进行比较和判断得到模糊判别矩阵,并计算判断矩阵的特征值,得到各评价指标相互之间的权重值,并保证判断矩阵通过一致性检验(即CR<0.10),最终得到各个评价指标权重值。
3)构建多因素综合评价模型。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对研究区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的适宜性进行评价。评价模型[22-25]如下:
表 2研究区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因子权重值
Tab.2 Grading score and weight value of suitability evaluation factors of construction land in research area
第二,多重困境儿童。在实际中,很多儿童可能即属于生理性困境儿童,也属于社会性困境儿童。多重困境是非常常见的现象。困境儿童概念体系的建立有助于帮助辨认最困难的儿童群体。
(1)
(1)式中,n 表示参评指标数;D i 代表各评价指标的权重;P i 为评价指标量化分值,F 为评价单元的综合适宜值。
3 结果分析
3.1 单因子适宜性评价
通过ArcGIS空间分析,对研究区12个评价因子从生态环境适宜性、社会经济适宜性、空间区位适宜性和地理条件适宜性进行评价(图3)。
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地处贵州省西南部,属黔南山原中低山盆谷区,地形地貌复杂多样,主要以山地为主,山地占土地总面积的77.8%,地势南北高,中部平缓,平均海拔在1 000~1 300 m之间;境内岩溶地貌发育,分布广泛,岩溶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60.50%;全县土地总面积2 252 km2,其中,耕地622.59 km2、林地920.27 km2、草地231.80 km2、建设用地41.45 km2、其他土地427.97 km2、水域面积为7.55 km2。2010至2016年建设用地年均增加1.38 km2,扩张区域主要为县城中心城区。
3.1.4 基于自然条件适宜性评价
3.1.2 基于社会经济适宜性评价
就社会经济条件而言,高度适宜建设区主要分布在松山镇,中度适宜建设区主要分布在猫营镇、板当镇。松山镇社会经济适宜性水平最高,2016年松山镇的GDP最高,约为11亿元,人口密度最大,达268人/km2;猫营镇和板当镇的社会经济适宜性水平次之;白石岩乡和火花乡的社会经济条件最低(图3b)。
3.1.3 基于空间区位适宜性评价
从空间区位来看(图3c),高度、中度适宜建设区主要分布在松山镇,占总面积的11%;其次分布在猫营镇,占总面积的6.9%。研究区中部松山镇区位条件最好,猫营镇次之。松山镇是紫云县中心城区所在地,交通发达、有S209、S309省道和惠兴高速穿过;猫营镇中心区建设用地沿省道“S209”分布,靠近县城中心城区。
图 3研究区生态、社会、区位和地形影响因子的评价结果
Fig.3 Evaluation results of ecological, social, regional and topographic factors in the study area
从生态环境来看,高度、中度、低度、不适宜建设用地面积分别10 393.92 hm2、65 959.92 hm2、31 236.66 hm2、7 823.79 hm2。其中,中度适宜建设区面积最大,占研究区总面积的57.15%,不适宜建设区面积最小,占研究区总面积的6.78%。在空间分布上,适宜建设区主要分布在猫营镇,不适宜建设区主要分布在板当镇。研究区土地资源作为建设用地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整体较小,除了北部白石岩乡、南部火花乡受到基本农田影响以及松山镇东部到板当镇中部受涟江分布的影响,进行建设用地开发对生态环境破坏较大以外,其他地区生态环境适宜性水平整体良好。如图3a所示。
所有数据输入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均以表示,符合正态性分布,两组独立样本均数比较使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使用方差分析,组间相互比较使用LSD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分析。
3.2 多因素综合适宜性评价
3.2.1 定性评价结果和定量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S1P与其受体的相互作用在脓毒症早期可增强固有免疫并抑制适应性免疫反应,促进病原体清除,减轻脓毒症早期的炎症反应,减少组织和器官损伤,提高患者生存率。然而,在脓毒症晚期免疫抑制阶段,S1P持续减弱适应性免疫反应可导致二重感染的概率升高。
LES松弛不全:吞咽时LES松弛压升高>8 mmHg;食管体部无正常推进性蠕动波; LES静息压升高>45 mmHg。Ⅰ型食管内压力不高,食管蠕动减弱或消失;Ⅱ型食管体部蠕动减弱或消失,食管全段压力升高;Ⅲ型为食管挛缩。
利用ArcGIS对弹性因子的评价单元图斑进行叠加分析,获取弹性因子制约下的定量评价结果。将定性评价结果和定量评价结果进行比较。从图4a可知,定性评价结果中适宜建设用地与定量评价结果中的高度、中度适宜区的空间分布格局基本一致,但是在定性评价结果中的不适宜建设区在定量评价结果中可能为适宜建设区。鉴此,对比分析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结果时,优先选择不适宜建设的区域能有效避免在单因子条件良好(如距主要道路距离)的情况下,定性评价为不适宜建设的地块被评价为适宜建设用地。
图 4定性评价结果和定量评价结果
Fig.4 Analysis of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Results
3.2.2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综上所述,采用该春提早栽培技术生产青椒,产量高,效益好,风险小,且可达到早上市、抢市场、创高效的目的。但仍需结合青椒所在种植地的实际情况,不断加强田间管理、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并按照行业情形、资源消耗等方面充分利用该栽培技术,从而为市场供应新鲜青椒供人们食用,满足人们对青椒的需求。
利用ArcGIS对12个参评指标的评价单元图斑进行加权叠加分析,获得综合评价结果(图5)。
研究区适宜建设用地面积为46 840.05 hm2,占研究区面积的40.61%。其中,高度适宜建设用地占3.85%,主要分布在松山镇中心城区;中度适宜建设用地占14.84%,主要分布在松山镇、猫营镇,板当镇有少量分布;低度适宜建设用地占22.20%,主要分布在猫营镇中部、北部和西南部、板当镇北部,其次是松山镇。高度、中度和低度适宜建设用地从内向外扩散分布。研究区不适宜建设用地面积为68 255.73 h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59.39%,各乡镇不适宜建设区面积从大到小排列为:白石岩乡>水塘镇>板当镇>猫营镇>火花乡>松山镇。研究区建设用地开发适宜性整体水平偏低,建设用地适宜等级分布以低度适宜和不适宜为主,其次为中度适宜,高度适宜最少(表3)。
与定性评价结果和定量评价结果对比分析可知,刚性因子是限制研究区不适宜建设用地的主要原因。不适宜建设用地中,刚性因子限制的不适宜建设用地面积40 267.89 hm2,占不适宜建设用地面积的58.90%,位于基本农田区域和坡度大于25 °以上区域是刚性因子中不适宜建设区域面积的主要来源。弹性因子限制的不适宜建设用地27 987.84 hm2,占不适宜建设用地面积的41.10%。研究区城镇建设用地的扩展受到刚性因子的驱动作用较大。
3.3 建设用地适宜性空间分布差异分析
各适宜等级面积在各个乡镇分布不均衡(图6)。紫云县山地规模大、山高坡陡,山地面积占比达77.80%,平均坡度28.19 °[26]。地形地貌是影响研究区适宜性等级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
图 5研究区建设用地适宜性综合评价结果
Fig.5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results of suitability of construction land in research area
在适宜建设区中,高度、中度适宜建设用地主要分布在以低中山丘陵为主的松山镇和以峰丛洼地为主的猫营镇,其中,松山镇高度、中度适宜建设区的面积最大,松山镇和猫营镇的适宜建设范围为中心城区的扩建提供良好的发展基础;低度适宜建设用地主要分布在猫营镇和以低中山沟谷为主的板当镇,其中,猫营镇低度适宜建设区的面积最大。在不适宜建设区中,一部分受基本农田限制的不适宜建设用地主要分布在火花乡、白石岩乡;另一部分主要分布在以峰丛谷地为主的水塘镇,该区域地形起伏较大,交通不便捷。
此外,适宜建设用地的空间分布在一定程度上还受到路网和建成区的吸引作用:松山镇建成区密集,道路多,适宜建设用地占比最大;猫营镇和板当镇的适宜建设用地主要沿公路、建成区集中分布。
表 3研究区各乡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表
Tab.3 Suitability evaluation table of construction land for each township in the study area
适宜建设区里现有建设用地2 257.65 hm2,研究区总的现有建设用地面积2 804.50 hm2。也就是说,现有建设用地中有80%的建成区位于适宜建设区,有20%的建成区位于不适宜建设区,主要分布在火花乡、水塘镇和白石岩乡,这些乡镇地形起伏较大,经济和交通条件落后,居民点多分布在边远地方。从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出发,边远山区的农户和村庄应搬迁至条件较好的适宜建设区。
图 6研究区各乡镇建设用地适宜 性评价等级面积柱状图
Fig.6 Column Map of Suitability Assessment Grade Area of Township Construction Land in Research Area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基于2016年紫云县土地利用数据与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从地形、生态、社会和区位选取3个刚性指标和9个弹性指标,构建岩溶山区建设用地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极限条件法、层次分析法和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借助ArcGIS软件,分析典型岩溶山区城镇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的适宜性。研究显示:1)研究区适宜建设用地和不适宜建设用地的面积构成比为17∶25。适宜等级在分布格局上,高度适宜和中度适宜建设用地区主要分布在在松山镇和猫营镇,低度适宜建设用地在火花乡和白石岩乡少量分散分布。不适宜建设用地在火花乡、水塘镇、板当镇和猫营镇大量分布。刚性因子限制的不适宜建设用地面积大于弹性因子限制的不适宜建设用地面积,地形条件是限制山地城市建设用地扩展的重要因子,基本农田是必要因子。2)研究区地形地貌是影响适宜性等级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高度、中度适宜建设用地主要分布在以低中山丘陵为主的松山镇,该区域地势平缓、经济发展稳定、区位条件好;低度适宜建设用地主要分布在以峰丛洼地为主的猫营镇;不适宜建设用地一部分主要分布在以峰丛谷地为主的水塘镇。3)在城镇开发用地过程中,优先选择高度适宜建设用地,中度适宜建设用地作为建设用地开发的主要备选资源来引导开发空间,低度适宜用地则作为建设用地的次备选资源,应适度开发建设并采取一定的技术和工程措施。不适宜建设区应禁止开发建设,加强土地综合整治。
4.2 讨论
研究区的选取是在县域尺度下,主要识别中心城区在县城的关键作用及其对各乡镇建设用地拓展的影响,具有典型性,但评价结果不能深刻体现中心城区和其周围各乡镇之间在空间扩展上的相互吸引作用。在指标选取上,由于数据的获取难度,生态环境因子略显笼统,特别是距河流距离指标赋值考虑的是新增建设用地尽量远离水域及保护其周边灌溉便利的农业生产空间。此外,建设用地空间拓展适宜性评价结果的具体应用方向有待定量化,即如何定量说明各等级区域的土地利用用途尚需进一步开展研究。
参考文献:
[1] 高贵龙,邓自民,熊康宁,等.喀斯特呼唤与希望:贵州喀斯特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3:10-12.
[2] 陈勇杰,张朝琼,王济.西部欠发达地区生态宜居城市评价与建设研究:以贵阳市为例[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5(2):7-13.
[3] 杨子生.山区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方法及应用:以云南省德宏州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16,31(1):64-76.
[4] 王宪恩,丁炎军,王硕.基于ANP-GIS的长春市城市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J].水土保持研究,2018,25(3):232-236,244,375.
[5] 倪绍祥.近10年来中国土地评价研究的进展[J].自然资源学报,2003,18(6):672-683.
[6] 陈燕飞,杜鹏飞,郑筱津,等.基于GIS的南宁市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6(6):801-804.
[7] FAN C J,SHEN S G,WANG S H,et al.Research on urban land ecological suitability evaluation based on Gravity-resistance model:A case of Deyang city in China[J].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reen Buildings And Sustainable Cities,2011,21(1):676-685.
[8] 洪步庭,任平.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农村居民点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以都江堰市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9,28(6):1386-1396.
[9] 曲衍波,张凤荣,杜素芹,等.平谷区城镇建设用地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方法[J].中国土地科学,2010,24(12):21-27.
[10]罗婧,姚亦锋,盛鸣,等.基于GIS的陇南灾区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18(6):540-544.
[11]FREDERICK S,LAUREL M S,JILL C.Land suitability analysis for the upper Gila river watershed[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00,50(4):199-214.
[12]LIU Q H,LIU Y X,PENG J,et al.Linking GRNN and neighborhood selection algorithm to assess land suitability in low-slope hilly areas[J].Ecological Indicators,2018,93(10):581-590.
[13]李靖,廖和平,蔡进.基于风险评价的低丘缓坡土地开发建设适宜性情景模拟:以重庆市巴南区为例[J].资源科学,2018,40(5):967-979.
[14]李坤,岳建伟.我国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研究综述[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51(S1):107-113.
[15]蒋佳佳,邵景安,谭少军,等.重庆两江新区低丘缓坡开发建设生态适宜性评价[J].地理研究,2019,38(6):1403-1419.
[16]喻忠磊,张文新,梁进社,等.国土空间开发建设适宜性评价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15,34(9):1107-1122.
[17]王如松,欧阳志云.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2,1(3):337-345.
[18]陆张维,徐丽华,吴亚琪.基于适宜性评价的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布局:以杭州市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6,25(6):904-912.
[19]薛朝浪,赵宇鸾,魏小芳,等.基于CCA的太行山区土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分析[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7(1):93-103.
[20]赵宇鸾,李秀彬,张颖.黔桂喀斯特山地与山区类型划分技术与应用[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7,19(7):934-940.
[21]孙凌蔚,李月臣,朱康文,等.生态视角下的山区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4(3):121-127,141.
[22]尤笛,蒋金豹,郭海强.低丘缓坡建设用地空间拓展评价:以福建邵武市为例[J].江苏农业科学,2016,44(7):508-512.
[23]孔雪松,刘耀林,邓宣凯,等.村镇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与整治分区规划[J].农业工程学报,2012,28(18):215-222,293.
[24]尹海伟,张琳琳,孔繁花,等.基于层次分析和移动窗口方法的济南市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J].资源科学,2013,35(3):530-535.
[25]杨家芳,赵卫权,周文龙,等.脆弱生态约束下的典型喀斯特区域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以贵州省平塘县为例[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5(6):124-131,2,144.
[26]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网.紫云自治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完善方案[EB/OL].(2018-6-22)[2019-06-22].http://www.gzzy.gov.cn/xwzx_27227/tzgg_27234/201806/t20180622_2500749.html.
Suitability evaluation of spatial expansion of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in Karst mountainous areas ——Take Ziyun county as an example
FENG Yanyun,ZHAO Yuluan*,XUE Chaolang,WEI Xiaofang,GE Yujuan,REN Hongyu,YANG Zhimou
(School of Geograph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Guiyang,Guizhou 550001,China)
Abstract : The available land resources in Karst mountainous areas are limited,so the suitability evaluation of the expansion of construction land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regional construction land.Based on the land use data and socio-economic statistics of Ziyun county in 2016,three rigid indexes of elevation,slope and basic farmland are selected from four aspects of topography,ecology,society and location,and nine elastic indexes such as distance from built-up area and land use status are selected to construct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construction land in Karst mountainous areas.Using limit condition method,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nd multi-factor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with the help of ArcGIS software,analysis of suitability of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space expansion in typical Karst mountainous areas.The results show that:The suitable construction area and unsuitable construction area accounted for 40.61% and 59.39% of the total area respectively; Topography and geomorphology are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uitable grades in the study area.Highly suitable and moderately suitable grade areas of construction land a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Songshan town,which is dominated by low-mountain hills,and Maoying town,which is dominated by peak-cluster depressions; Rigidity factor is the main factor limiting unsuitable construction land.The unsuitable construction land limited by rigidity factor and elasticity factor accounts for 58.90% and 41.10% of unsuitable construction land area,respectively.
Key words : suitability evaluation;urban construction land;spatial expansion;Karst mountainous area
引用格式: 冯雁云,赵宇鸾,薛朝浪,等.岩溶山区城镇建设用地空间拓展适宜性评价——以紫云县为例[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7(5):1-8.[FENG Y Y,ZHAO Y L,XUE C L,et al.Suitability evaluation of spatial expansion of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in Karst mountainous areas——Take Ziyun county as an example[J].Journal of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s),2019,37(5):1-8.]
收稿日期: 2019-03-14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1115);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黔科合平台人才[2017]5726号);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18YJC850010);2015年贵州省“千”层次创新型人才资助项目(111-0317003)
*通讯作者: 赵宇鸾(1985-),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土地利用与山区发展,E-mail:zhaoyl.09b@igsnrr.ac.cn.
中图分类号: P9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570(2019)05-0001-08
DOI :10.16614/j.gznuj.zrb.2019.05.001
责任编辑:张朝琼
标签:适宜性评价论文; 城镇建设用地论文; 空间拓展论文; 岩溶山区论文;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