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应时代发展需求创新中文人才培养论文

回应时代发展需求创新中文人才培养论文

【高等教育研究】

回应时代发展需求 创新中文人才培养

权 雅 宁

(渭南师范学院,陕西 渭南 714099)

摘 要: 伴随着普通高校应用型转型的时代诉求,中文人才培养出现适应度不高的尴尬处境,各高校都在积极探索中文人才培养的新模式。首先,应根据校情学情合理定位培养目标,凸显毕业生的创新创业素质及人文素养与情怀;其次,制定切实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案,包括课程课时、专业实践等等,以确保目标的实现;最后,建立与地方企业与学校协同创新、协同培养机制,整合教育资源,依托双方的研究机构、教学名师开展多角度多层面的活动,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更好适应和掌控未来的职业发展。

关键词: 中文专业;人才培养;创新

一、引言

中文专业曾经被称为文科的万能专业,中文人才可以从事社会人文领域的众多工作,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判断一个学科、一个专业繁荣与否的指标很多,其中这几个指标尤其受社会关注:大学入学录取分数线、新生质量、招生数量、就业质量等。从这几个指标看,中文专业确实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大有不同,与一些新的时代宠儿、热门专业相形见绌。先看入口情况,新生的入学成绩不高,尤其是新生的阅读量非常低,文字基础也不敢恭维,更为严重的是,新生的中文兴趣不浓,中文情怀淡漠。从每年权威部门发布的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再看出口情况,近年最难就业的十大专业中就有中文专业。无论是就业岗位、就业环境、岗位薪资、职业前景、社会声誉等,中文人才都风光不再,中文人才的精英色彩一去不复返。

伴随普通高校应用型转型的时代诉求,有些教师以生为本,设身处地为学生答疑解惑,大学开学第一课第一个问题设置为:中文专业有用吗?答案是表面无用实则大用。第二个问题自然是:中文专业有什么用?这个问题的答案就见仁见智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文化产业的勃兴、文学“触电”的市场需求等,中文专业的经济效益大幅见长,中国作家富豪榜的连年推出,动辄几千万、上亿元的市场收入令人惊喜。因此,中文人才除了收获审美的精神财富之外,也能拉动GDP获得经济利益。

二、中文人才培养何以成为问题

中文人才培养何以成为问题?除了宏观的高等教育本身发展阶段性变化外,微观的学科专业与社会时代发展的适应度差也是重要原因。

(一)人才需求与师资现状适应度差

从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看,我国高等教育经过几十年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大学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专业设置从少到多,从粗到细,但我们对于中文人才的专业期望和培养仍然停滞在几十年前,对中文人才的期许是与过去的光辉和现在的热门专业相比较而得出的,还缺少从中文专业适应度、中文人才适应度上去深刻思考。

从中文师资看,现有中文师资自身的转型有一定困难,要求没接受过应用型教育的师资自学成才,还要积极主动去教育学生,如果缺少一定的转化过程,效果自然不理想。其实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时代变化使得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从初级阶段发展到基本实现小康,现阶段的任务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我们只有站在这个高度认识中文人才培养问题,才能找到解决之道。

(二)人才需求与培养目标适应度差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中文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比较模糊,综合化突出,人才培养方案同质化严重,课程设置大同小异。李克强总理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高校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问题比较突出,同质化倾向严重。”只有极个别名校的培养目标特色鲜明,如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培养目标是“酿成热爱文学的风气,培养欣赏文学的品位,提升创作文学的能力”。与之相应,人才培养方案也就特色很鲜明,培养的中文人才北大的烙印很明显。相比之下,大量的地方高校都盲目地向部属院校看齐,向一流大学看齐实际上又没能力看齐,结果是貌似大而全,人才培养方案中该有的都有,培养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在面临激烈的办学竞争、生源竞争、就业压力的情况下,就业反而倒逼着我们要进行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要接地气办学,要真正向应用型转变。

案例7:讲“等比数列求和”时:可用“一张报纸依次折至第50次(若报纸厚度为1mm)总厚度会达到多少呢?”。

进入21世纪后,中文专业面对新形势和新时代的要求发生了新的变化。中文学科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以及科学研究,都有大的调整。本科生培养在专业化训练中更加注重通识教育,硕士、博士招生专业方向越来越细化。但总的来说,仍然是文学、语言学、文献学三大知识内容。

“文学”方面主要研习古今文学理论和文学源流,评论重要的作家作品与文学现象,梳理文学发展的历史脉络,跟踪当代文学现状,涉及文学批评、外国文学、比较文学、民间文学、影视文学、通俗文学及少数民族文学,等等。按照文学来源于生活的观念,往往也通过社会文化现象去分析文学,或者反过来从文学的角度思考社会文化,以此接通了生活与文学的血脉。即列宁在《论策略书》一文中对歌德话语的引用:“现在必须弄清一个不容置辩的真理,就是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考虑生动的实际生活,必须考虑现实的确切事实,而不应当抱住昨天的理论不放,因为这种理论和任何理论一样,至多只能指出基本的和一般的东西,只能大体上概括实际生活中的复杂情况。‘我的朋友,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是常青的。’”[1]26

语言学方面主要探索汉语古今演变过程,梳理语音、语法、语用等现象以及以语言本体作为研究对象,探索语言规律。文献学方面主要研习古籍整理方法,通常要涉及版本、目录、音韵、训诂等知识,古代典籍校勘、古代经典阐释、古文字、中国文化史、国外汉学等方面的研究,也在涉猎之中。这三大类知识几乎所有中文学科开课时都会全部涉猎,只是根据师资力量的差异会有所侧重。有的高校古代文献学师资强,其课程中核心课程、特色课程对文献学就会有所突出;有的高校现代文学师资强,其现代文学方面的课程也会更多更细化。

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对科技创新的服务和支撑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4]。2014年12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国发〔2014〕70号);2015年12月,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高等学校科研基础设施和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的指导意见》(教技厅〔2015〕4号),各大高校纷纷响应,积极开展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

显而易见,多年来中文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内容已经跟不上时代对人才的需求。

三、创新中文人才培养目标

四是系统工程实践素养。人类的认识都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起点和终点,对于系统工程的认识更是如此。实践素养是核心,一方面搞懂弄通系统工程理论需要实践,通过实践能够体验到相关概念(系统的整体性、要素间关联性等),这样对相关理论才能够有更深入理解;另一方面系统的复杂性和人类认知有限性,往往系统又是动态地变化中,决定了人类认识系统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认识和实践迭代中,不断逼近最佳实践和不断升华的理论认识,所以实践(包括经验、模拟、试验等)是核心。

(一)夯实基础,传承文化

从以上溯源可知,中文专业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的普遍性要求不外乎同时涵盖三个方面的知识基础:汉语言、文学、文献学。无论学生的专业方向是文化宣传还是语文教育或者其他,扎实的专业基础都是专业技能训练及未来职业发展的基石。结合时代对于新人才的需求,我们将这三个方面的知识与时代需求对接联系起来思考,不难发现,培养中文人才的基本目标是继承传统。2018年9月全国教育大会提出,到2022年建设5 000所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100个传承基地。文化的传承问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和凸显。

汉语言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主要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和研究汉语言,是继承优秀文化传统的前提,也是文化自信、文化自觉的前提。文献知识是了解和承续优秀传统文化所必需的学问,继承传播优秀传统文化,首要前提是把传统文化有哪些“宝藏”要弄清楚。然而现在大多数年轻人不懂古汉语、不懂查阅文献、看不懂古代典籍,中文专业毕业生看不懂的也不在少数。每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报考古代汉语、文献学、古籍整理等专业的学生非常少。长江学者、西北大学李浩教授在笔者参加的一次陕西高校文学院院长会议上就谈到:“中文教育应回归原点与出发点,汲取四千年传统教育的成功经验与独特之处,培养具有汉语思维与典雅中文表达的人才。”高校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培养中文人才是民族文化承续的重要任务,也是中文人才所谓转型或应用型等新要求的基础,无论怎么创新中文人才培养目标,这个基本目标不能变。

(二)精炼专业技能

技能是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一定的动作方式或智力活动方式,高水平的技能是人们进行创造性活动的重要条件。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校在中文专业人才的能力要求上也各有侧重。传统研究型的高校采用“精英教育+通识教育+专业教育”模式,突出学术能力;应用型高校采用“通识教育+专业教育模式+职业教育”模式,着重专业能力;职业型的高校采用“就业教育模式+职业教育+技术教育”模式,强调职业能力。随着教育的大众化,专业应用能力成为人才的必备能力。具体到中文专业,就是熟练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即“听、说、读、写、思”的能力。如果说第一个目标是读懂、看懂过去,那能力目标则是能够对现在的生活提供帮助,进行“语言生活”。生活既是物质的,同时也是由语言文字编码构成的虚拟世界,语言世界与物质世界是对应的,同时语言世界赋予了物质世界以超越性的意义和价值,这就是语言世界的实用性和意义建构性。我们暂且不去讨论中文专业能不能培养作家这个老话题,只谈普通的中文人才。当今世界,新的交流媒介、方式不断出现,汉语言和汉语文学作为中国人语言生活的主要构成,既有持守标准的一面,还有适应新的语言生活的一面,各国外语、新的网络语言符号和表达方式对中文人才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传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汉语言规范化听说读写为基础、以国家语言战略为指导、以中国文学创作传播为重要载体的当代语言生活就在每个人的身边,中文人才应该是其中的佼佼者和引领者。

1、象棋:政治象征,一切为了保帅。2、麻将:国民象征,彼此算计只为自己成功。3、围棋:思维象征,一切都是非白即黑。4、军棋:官场的象征,官大一级压死人。5、杂技:现状的象征,折腾来折腾去都是为了维稳。6、武术:军事的象征,架式吓人,没见制服过谁。

1)协同处理方案是最彻底的厂内消耗途径,既实现了渗沥液零排放,又避免了炉膛温度的骤降、波动以及对蒸汽量、产电量的影响。同时浓缩液回喷入炉对抑制NOx的生成具有正面作用。

因此,毕业生必须具备基础教育语文学科优秀教师的师德规范和人文情怀,掌握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从事语文学科教学和科研的基本能力,具有良好的班级管理和综合育人能力。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思想政治方面要培养具有良好师德师风的“四有”教师;知识方面掌握中文专业包括文学、汉语、文献学三方面的基础知识、教育教学类知识及与教育教学相关的跨学科知识;能力方面要综合培养和训练“听、说、读、写、思”的能力及教学实施的能力等。

(三)培养职业素养

创新创业能力已成为当今大学毕业生的一项必备素质,中文人才的培养从课程设置、教学教法到实践基地的开拓等等一系列的联动,重在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无论是对于语文教学、文化创意还是文化传播都具有积极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中华传统文化借助现代先进技术手段、设备及媒介得以创造性的传承与弘扬。创造性转化,使中华传统文化在理念上、内容上、表达上、形式上得以现代转型;创新性发展,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思想养料,在现实条件下致力于文化提升和思想超越。

人才培养目标的合理定位只是第一步,真正实现人才培养目标需落实在课程的设置及人才方案的实施上。在课程设置上,根据教育部中文专业指导委员会确定的专业核心课程,各高校应根据自己的培养目标、人才定位及学校的师资合理安排其他实践课程及选修课程,这是最能体现人才培养特色的部分。具体到渭南师范学院,根据应用型教师人才的培养目标,其课程主要分为四大块。

(四)强调创新创业能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高校要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在经历了2002年之前的高校自行探索阶段、2002—2010年的教育行政部门引导下的多元探索阶段及2010至今的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指导下的各项目的实施。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启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建设工作,组建“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团队深入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助力精准扶贫、乡村振兴。自2015年起已连续举办4届的“‘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推动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触角延伸到了课程、教法、师资、实践等各个环节。截至2018年9月,全国高校开设创新创业相关课程23 000余门,建设了19个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200个全国创新创业改革示范高校,组建了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专职教师超过2.6万人。累计460余万大学生、100余万个团队报名参加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2]2018年12月9日,2018—2022教育部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简称“创指委”)强调持续推动我国高等学校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以创造之育培养创造之人才,以创造之人造就创新之国家”[3]

一是“物联网+农产品种养殖”模式,主要是研究通过物联网实现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全程追溯,如我院建立的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平台;

职业素养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显性职业素养和隐性职业素养,显性职业素养指个人专业知识、技能、行为言语等,是可以通过各种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来证明或验证的;隐性职业素养是指个体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作风和职业态度,是看不见的。同样,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克利兰1973年提出了素质“冰山模型”,包括以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主要内容,易于了解和测量、易于影响和改变的“冰山以上部分”和以社会角色、自我形象、特质和动机为主要内容、难以测量、不太容易影响和改变的“冰山以下部分”。具体到中文人才,除了必备的易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更应该加强作为个体的社会角色意识的培养,积极的自我形象的建构培养,强烈的职业认同感、合理的社会角色认知以及成就动机。

四、创新中文人才培养路径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是一所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总体设计和实施方案,也是制定教学计划、组织管理教学过程和进行教学质量监控的基本依据。上述讨论的中文人才培养目标当然只是一个大的框架,具体到每所高校,如何因地制宜,改变千篇一律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适合自己学校历史、师资与学生现状以及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应是创新中文人才培养的第一路径。

那它因何被称为“水果之王”呢?首先,它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猕猴桃果实富含糖、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纤维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其中维生素C含量为普通水果的数倍,被普遍称为“维C之王”。美国罗格斯大学的Paul博士研究20多种水果的营养价值发现,猕猴桃具有最高的营养密度,同时,猕猴桃富含维生素E和丰富的纤维素,每单位营养素同时携带的热量与桔子、木瓜相近,适合于控制体重人群使用。

(一)科学定位,制定符合校情学情的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和专业人才的适应度应该置于历史的向度中来认识,每个专业既有它的历史渊源和普遍知识,每个时代也有每个时代对于专业和人才的特定需求。中国语言文学或汉语言文学专业简称“中文专业”,中文专业是社会影响面很广的传统专业,我国几乎所有的综合性大学、师范大学以及部分专科性大学,都设有中文专业。如果以语言文学的内涵去追溯中文专业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从先秦到晚清,经史子集、吟诗作文等语言文学方面的知识技巧是教育的主要内容,“学而优则仕”,通过这种教育也培养出了大批当时的政府官员。清末始建现代大学,设立“中国文学门”(后来又称“国文系”),中文专业独立成为一个专业。20世纪20—40年代,中文专业逐渐成形,整体上强调“博学而知文学源流”,重点是文学史的学习研究。20世纪50年代之后,中文一级学科下逐渐出现了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等二级学科,涵盖领域既得以细化也因此而拓宽,使得学科体制更加完善,与现实的联系更为密切。

各高校应根据自己学校历史、文化、特色地域以及师资学生现状等,结合社会需求,制定符合自己实际的中文人才培养方案。以渭南师范学院为例,其中文专业培养目标是:培育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广阔的文化视野,浓厚的人文思想和人文情怀,系统掌握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知识,具有良好的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能够利用现代传媒及时汲取、处理各种信息,掌握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化教学技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够自觉担负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义务和责任,胜任基础教育语文教学与研究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作为地方本科师范类院校,其人才培养主要服务于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为地方基础教育输送合格的师资。

两个相邻小镇一天死了4个人,人们议论纷纷。参与救援玛丽的消防员菲利普和朋友理查德在闲谈时,偶然提到玛丽死前吃过泰诺速效胶囊,理查德不经意地说:“也许亚当一家也是吃泰诺死的?”

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总方向、总原则,是改革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挥棒。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制定和实施的科学性,关系到所培养人才的社会适应性。面对社会转型时期多样化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多的高校都开始进行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和改革。教育部中文专业指导委员会关于中文专业的培养目标表述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具有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的汉语言文学专门人才。与汉语言文学相对应的专科专业为语文教育,其培养目标是在高等和中等学校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及其他教育工作者等。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根据学校的传统、优势学科及市场的人才需求不断探索和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

(二)精心设置课程课时,激发第二课堂活力

以语文教育为例,我国高校相当一批中文专业是师范类,许多中文专业毕业生从事了语文教育工作。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生活的各个领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以及文学审美的能力,都是现代公民的基本能力。所以从小学到大学,都有“语文”学习持续的要求,一些高校仍然开设“大学语文”。在中小学,“语文”始终是一门主课。当前中小学语文教育饱受诟病,也的确存在许多问题,往往都归咎于应试教育,其实教师的素质与普遍的业务水平也堪忧。大学(尤其是师范院校)必须有一部分人专门从事语文教育研究,社会也期待有更多优秀的人才投身语文教育。中文人才不仅数量上不够,质量上也亟须提升。

夯实专业基础,是保证中文人才专业特色的基石,这也是教育部中文专业指导委员会明确规定了必须确保专业特点的课程。各高校在课程设置上都必然保证这些课程及其课时,课程具体涉及文学史类课程、汉语类课程、文学理论类课程。学生掌握古今中外文学发展脉络、主要流派、经典作家作品;掌握古今汉语基本语法、掌握文学活动的基本理论。这部分是学生专业技能训练、职业素养提升及学术视野拓展的基础。

实践类课程练强专业技能,是中文专业实用型转向的关键。学校人才定位不同,对毕业生的能力要求会有差异。虽然各高校中文专业都强调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但具体到不同层类的学校,又会有所侧重。以师范类为例,就特别重视“三字一话”(即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和普通话)基本功的训练,但这只停留在最基本的层面,“说什么”“怎么说”和“写什么”“怎么写”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各高校在这方面的具体要求及实践训练方显出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优劣。

教师教育类课程培养职业素养,是进入教师行业的门槛。师范类院校中文专业,教师教育类课程从宏观的理论的铺垫如教育学、心理学到微观的具体的操作如中学语文教学法、班主任工作等,涉及教师的思想素养、道德素养、法律素养、心理素养等。我国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也正是从这些方面对即将入职的教师进行考察的。

选修类课程拓宽学术视野,是激发创新和养成终身学习习惯的催化剂。首先,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学科、新成果、新问题层出不穷,学生需要去深入了解和把握它。其次,相关学科间的互相渗透和交融愈来愈多,新思想、新方案、新创意也往往在多元交叉融合中产生。最后,在专业基础课程基础上,选修课满足学生差异化的求知动机,在某个知识领域深入探究。学校一般根据教师研究方向、特长及学校课程资源优势开设选修课。

围绕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我们要敢于打破“本本主义”,不盲目照搬其他院校人才培养方案。还要敢于打破因人设课,要由适应“本本”和教师,变成真正适应学生和社会需求。这种调整要有科学的依据。要测试学生入学时的真实中文水平,从读写说等方面做出准确判断,将此作为基点。要加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教育,事实上前面提出的培养目标的三个方面都首先是双基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社会对中文人才职业能力的要求制定有所区别的培养计划,将社会需求的能力转化为以课程、课时、教法等为载体的培养过程。例如,以前精英教育时代学生普遍有浓郁的阅读兴趣,阅读不是问题,现在不少高校中文专业针对学生基本阅读量不足的问题编发了指定阅读书目,将强制阅读作为加强中文基础的基本途径。例如有些高校将指定的阅读书目分为两类:文学作品类100部、学术名著类130部。其中,学术名著类又分为7小类: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类5部(篇)、哲学美学文艺理论类29部、语言学类17部、文学史类31部、历史文化类12部、写作学类18部、汉语国际教育类18部等。如果说双基要在必修课程中体现,那么适应时代需求最明显的体现则是在选修课中,要与时俱进地更新选修课,增加社会新兴中文交叉学科课程,如文化创意、文化产业、新媒介文化、大众审美、网络编辑等相关课程。另外要改革考核方式,在搜索引擎空前强大的新时代,要减少以识记为特征的闭卷考试成绩占比,增加以问题讨论、阅读笔记、自主写作、发表文章、自主创业等发挥学生自主能力、创造能力、想象能力、审美能力、运用知识能力的学习过程考核。

(三)教师要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创新教法

互联网时代的高校教育,学生获取信息途径的多元化及信息数量的巨量化,要求教师转变身份,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更新观念,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不仅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和激发学生创造的活力;要创新教法,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渠道和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及更高效的教学助手软件提高课堂效率,提升学习效果,例如:微课、慕课等多种网络资源平台,蓝墨云班课、SPOC课程等等。

这些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培养终身学习习惯,要革新教育理念,扩充新知识,理解适应新的培养对象,改变教育姿态,以对话而不是独白的姿态去讲课与引导学生。最重要的是教师要不断储备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形态,按照社会需求与能力本位导向,拓展学习领域,形成新的知识增长点。同时,随着移动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的普及应用及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移动学习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学校教育领域,尤其是高等教育。作为教学活动中的实施者和组织者,教师不仅要适应移动学习来提升自己,同时,要将移动学习有效地融入教学活动中。目前,调查发现,高校教师的移动学习融入教学的准备状况不够充分。[4]

本项目生产物料吊运主要采用了箱形结构桥式起重机,吊车工作在室内潮湿酸性腐蚀性气体之中。吊车主梁、端梁、防护栏杆防腐:喷砂除锈不低于Sa 2.5级,粗糙度40~60 μm;环氧富锌底漆70 μm,环氧玻璃鳞片中间漆不低于200 μm,环氧面漆不低于60 μm,漆膜总厚度干膜不低于330 μm。面漆颜色为安全黄色(Y07), 护栏为安全色(黑、黄相间)。

(四)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协同培养与创新

毕业生的专业能力、职业素养及学识水平怎么样,用人单位是最有发言权的。毕业生在现实工作中所体现出的优势与不足及行业发展动态趋势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是高校人才培养微调的基础。高校应该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沟通,虚心请教用人单位为高校人才的培养“诊脉开药”。高校应该与地方、学校及企业建立协同机制,协同创新、协同培养、协同活动,建立一个由高校与地方企业、学校整合智库资源、设备资源、图书资源、人力资源而成的平台,为在校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学习拓展创新的平台,同时也为地方学校、企业提供理论指导和支持。近年来,渭南师范学院人文学院提出“书香人文”“翰墨人文”“影音人文”“抒臆人文”,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开展“名师进课堂”“作家进课堂”等活动,依托学校教学名师工作室与中小学省级教学名师有计划地开展“协同教研活动”“协同培养活动”,研究教学策略,构建语文好课堂。同时与当地中小学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邀请省级“教学能手”、省级“教学名师”、省级“中学课堂教学改革学科带头人”、省级“优秀班主任”等耕耘在语文教育一线的名师走进课堂,传授教学经验,与学生探讨交流如何讲课说课。在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的第二课堂活动的架构,使学生能在专业理论学习与专业技能培养的基础上打开思路,多维探索与实践、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在即将到来的就业中,能更快更好地融入工作;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能较好地学习调适、思考创新工作思路以适应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

探索中文人才培养的适应度问题,尤其是地方本科院校,要注意把握好专业特点与应用型转型的关系问题。所见的一些学校称之为“一专多能”或者“博采众长”培养方案大量压缩专业基础课程课时,增加很多诸如传播学、企业管理、广告策划、品牌传播等非中文专业课程,淡化和稀释了中文专业之所以成为中文专业的“精”和“魂”。“汉语言文学专业属于人文学科,它培养的不是流水线上的工匠,而是培养具有深厚文学修养和人文关怀精神、宽阔开放的视野、与时俱进的理念、终生学习能力的创新性人才。”[5]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 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1814号(科学技术类077号)提案答复的函[Z].教提案〔2018〕第30号.

[3] 2018—2022年教育部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在京召开[EB/OL].(2018-12-11)[2019-01-20].http://www.moe.gov.cn/s78/A08/moe_745/201812/t20181211_362946.html.

[4] 马海英.高校教师移动学习融入教学的准备研究[J].高教探索,2018(11):105-111.

[5] 古大勇.“转型”切忌“捡了芝麻,丢了西瓜”[J].语文学刊,2018(4):91-95.

To Meet the Times ’Demand and to Innovate the Chinese Talent Training Mode

QUAN Ya-ning

(Weinan Normal University, Weinan 714099, China)

Abstract : With the demand of times of application-oriented transformation in ordinar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awkward situation of low adaptability begins to appear in Chinese talent training, and therefore all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actively exploring new modes of talent training. First of all, in order to highlight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quality of graduates and their humanistic qualities and feelings,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should be reasonably positioned according to the situation of the schooling and learning. Secondly, in order to ensur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training goal, talent training programs should be made effectively, including course hours, professional practice and so on. Finally, on the basis of the two sides of research institutions and famous teachers carrying out multi-angle and multi-faceted activities, the mechanism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and collaborative training with local enterprises and schools should be established, with the aim of integrating educational resources and improving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students, so as to better adapt to the future career development.

Key words : Chinese major; talent training; 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9-5128( 2019) 05-0005-07

收稿日期: 2019-02-26

作者简介: 权雅宁(1975—),女,陕西扶风人,渭南师范学院教授,文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文学理论、文学人类学研究。

【责任编辑 曹 静】

标签:;  ;  ;  ;  

回应时代发展需求创新中文人才培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